YB 4064-1991 金属带材开卷机卷筒与卷取机卷筒技术条件
YB 4064-1991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reel of metal strip unwind machine and the reel of winde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1年05月
-
2015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武钢机械总厂
- 起草人:
- 王启达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YH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行业标准
YB4064-91
金属带材开卷机卷筒与卷取机卷筒
技术条件
1992-0101实施
1991-05-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行业标准
YB4064-91
金属带材开卷机卷筒与卷取机卷筒
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金属带材棱锥式开卷机和卷取机卷筒制造技术要求以及包装运输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热轧金属带树机组,冷轧金属带材机组以及莫他金属带材生产机组棱锥式的开
卷机和卷取机卷筒的制造。
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2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229金属夏比(U型缺口)冲击试验法
GB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
GB1800~1804公差与配合
GB2106金属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法
JBlZQ2486包装箱通用技术条件
JB/ZQ4000.5铸件通用技术要求
JB/ZQ~000.6铸钢件补焊通用技术条件
JB/ZZ4刚体转动件的平衡
3技术条件
3.1通用技术要求
3.1.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文件制造。
3.1.2所有零件、部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外购件、协作件必须有合格证明书方可进行装配。
3.1.3凡本标准未规定的铸件、锻件、焊件、热处理、机械加工、装配以及油臻、包装的一般要求弯
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3.2主要零件材料选用
3.2.1空心轴、棱锥轴一般选用S42CrMo,S34Cr2Ni2Mo。
3.2:2棱锥套筒一般选用QTsoo7,QT6oo3,ZG42CrMo,ZG45o
3.2.3扇形板一般选用QT6003,ZG35CrMo,S42CrMoo
3.2.4材料技术要求
3.2.4.1合金结构钢
3.2.4.1.1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1991-05-04批准1992-o101实施
YB4064-91
表l化学成分%
钢号cSiMnP,S<CrMoNi
S42CrMoo.38~0,450,15~o.40。.50~0,800,035。.90~1.200,15~0.30
S34Cr2Ni2Moo.30~o.38。,15~o.40o.40~o.70。.0351,40~1,700,15~0,301.40~1,70
注:①钢号前冠以“S”符号,表示采用联邦德国西马克SMS标准的钢号。
②残余元素含量Cu<o.20%。
3.2.4.1.2锻件成分分析结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锻件成分允许偏差
crn2
面
横截积,
规定的最大范围
<650>650~1300>1300~2600>2600~5200
元素。//"
越过规定值上、下限的允许偏差值,%
c0,26~o.550,030.040.04o.05
Mn<0.900,030.04o.050.06
p<o.oso0.0080.008o.0100.010
s>o.0300.0080.0100.010。.015
Si>0.360.050.06o.06o.07
Ni1.01~2,000.050,05o.05o.05
Cro.90~2.10。.050.060,060.07
Moo.21~o.400.020.030,030.03
注2①成品的横截面积定义为下述三条之-:
a.粗加工锻件〈不包括中心孔)的最大横截面积s
b.毛坯锻件的最大横截面飘F
c.钢坯的最大横截面积。
(主横截面应与原铜钱或钢坯的轴线垂直。
3.2.4.1.3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2
YB4064-91
表3力学性能
硬度
力学性能〉
试
冲击功
软化表面
断面收
截面尺寸
样
钢
屈服强度伸长率
热处理抗拉强度
号Ak,J
洋火
退火
日lffi
缩率
方
δ
σh
σ0.2
申HRC
向N/mm2N/mm2.%DVMISO
%HB
一V
<100900~1100650125040
101~160800~95055013504035
S42CrMo161~250纵750~90050014554035<241?54~60
38
,
251~500690~84046015
501~750590~7403901638
调质
5050~5
三二;1001000~120080011
15
101~160向900~ll00700125550
S34Cr2Ni2Mo161~250800~950600135550-15<:"248>s2~S8
251~son740~8905401441
501-1000690~8404901541
3.2.4.2合金铸铜
3.2.4.2.1化学成分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化学成分
成分
化
学%
钢
号
cSiMnP,S二二CrMo
ZG35CrMo。,30~o.37o.30~o.50o.50~o.80。,030。.80~1.20o.20~o.30
ZG42CrMoI。,38~o.45o.30~o.60o.60~1.(iQ。.025。,80~1,20o.20~o.30
注:残余元素含量Niζo.30%,Cu<o.25%o
3.2.4.2.2力学性能
3
YB4064-91
经过最后热处理的合金铸钢件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室温下试样力学性能
二》
力学性能
冲击功
硬度
截面尺寸
钢号
热处理
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HH
口1m
i5ψAk.J
N/mm2N/mm2%%
川\1sov
ZG35CrMo
义100510740~8801227
30~100490690~8301121
ZG42CrMo100~15016200~250
调质450690~83010
l50~250400650~llOO1012195~240
250~400350650~80089.6195~240
3.2.4.3球墨铸铁
单铸试块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n
表6力学性能
仅供参考
屈服点σs
抗拉强度σb伸长率占5
牌号
N/mm2Nimm2
。//。
硬度HB
主要金栩组织
QT6oo一3600370~3'>190-270
珠光体
QT5007500320~7'>170~230
3.2.4.4铜合金
建议采用铜层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铜层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
名称及幌号
伸长率δ
抗拉强度σb
AlFeNiMnCu硬度HBN!mm2%
铝铁青铜3~62~4文o.502.5~5.0ω~68>225>700>15
锢黄铜66-6-325~1Iz~41,5~2.564~68),160>590>7
4
YB4064-91
3.3主要零件坯料的技术条件
3.3.1铸件
3.3.t.1铸铁件不得有气孔、缩孔、疏松、夹渣、裂纹等肉眼可见的缺陷,零件的表面光滑,重要
部位应经超声波探伤。
3.3.1.2铸铜件缺陷按JB/ZQ4000.6规定进行焊补,零件滑动面上的缺陷不得进行焊补。
3.3.1.3铸件尺寸公差按JB/ZQ4000.5,CTg~13级。
3.3.1.4采用球墨铸铁时,主要金相组织珠光体含量不低于90%,石墨大小、形状、分布均达2级以
上。
3.3.2锻铜件
3.3.2.1当用钢键锻造成锻件时,如果按主体断面计算,则锻造时未进行辙粗者,其锻造比应不小于
40锻造时经徽粗者,其锻造比不应小于3,当用钢坯锻造成锻件时,如果按主体断面计算,则真锻
造比不应小于2.并应进行退火。
3.3.2.2空心铀、棱锥轴的锻件超声波探伤应符合下列规定。
3.3.2.2.1不允许有自点,裂纹、缩孔和带动性波纹映陷,允许有长度小于SOmm的线性提形缺陷0
3.3.Z.Z.2允许存在单个夹杂的最大当量币6,要害部位允许单个夹杂最大当量t/)4,允许存在密集
区面积500~2OOOmm2,密集区的间距大于120mm。
3.3.2.3主要锻件试验:对每一锻件均应进行力学性能〈σb或σs,Ak,os,HB)试验,并提供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超声被探伤的试验报告。
3.3.3焊接件
3.3.3.1当采用焊接结构的零件时,严禁使用牌号不明,未经检查部门撞收的各种材料。焊后必须立
即进行消除焊接应力的时效处理。
3.3.3.2堆焊铜层时,成品铜层厚度为1.5~3mm,不得有气孔、裂纹等有害缺陷。
3.4主要零件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的技术条件
3.4.1在机械精加工前应作人工时效处理p
3.4.2调质处理后,硬度差应小于HB30个单位。
3.4.3经气体氨化处理的表面,成品的表面硬度不低于HV550,不均匀性小于HV10个单位,硬层
厚度不小于o.2omm。螺孔等非氧化羡面不得硬化。
3.4.4扁形板外圆弧面需要镀硬锚时,镀前表面粗糙度Ra<l.6µm表面硬度应大于HB26l,镀层厚
度→般为0.06~o.1smm。
3.5主要零件机械加工技术条件
3.5.1零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制作。
3.5.2零件已拥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碰伤等损坏零件表面、影响使用性能及降低零件强度与寿命
的缺陷。
3.5.3棱锥体、扇形板配制配合时应用尽可能准确的测量方法测出“先加工件”的实际尺寸,然后根
据配合要求,确定“配制件”的极限尺寸进行加工。
3.s..c空心轴
3.5.4.1轴台间必须用圆弧过渡,重要部位的国弧表面粗糙度Ra<(0.8µmo
3.5.4.2王若棱锥体配合的轴上键槽对轴心线的对称度按GB1184中7~6级公差,表面租糙度Ra<
1.6µmo
3.5.4.3与棱锥体孔配合的轴上圆柱部分,尺寸公差按GB1801~1802中7~6级公差,其圆柱度
按GBl184中7~6级公差,表面粗糙度Ra<0.8µmo
3.5.4.4空心轴上与轴承、棱锥套筒配合的外圆柱面同轴度按GB1184中7~5级公差,表面粗糙
度Ra<0.8µmo
3.5.5棱锥体
5
YB
4064-91
3.5.5.1内孔圆柱度
,
按
G
B
1
1
8
4
中
7
~
6
级
公
差
z
内
孔
尺
寸
公
差
按
G
B
1
8
0
1
~
1
8
0
2
中
8
~
7
级
公
差
。
3.5.5.2孔内键槽对
轴
心
线
的
对
称
度
按
G
B
1
1
8
4
中
7
~
6
级
公
差
。
3.5.5.3棱锥面对孔
轴
心
线
的
对
称
度
应
不
低
于
G
B
1
1
8
4
中
8
级
。
3.5.5.4同一棱条上
任
意
棱
锥
面
相
对
角
度
差
为
α
。
见
图
10
的
=
α
l
一
句
α
。
<
4
1
"
i
,
=
a
,
吟
。
,
图
1
各
棱
条
棱
锥
面
角
的
相
对
角
度
基
为
β
。
见
图
20
β
。
=
β
1
一
β
z
β
。
<4'
β
.
=
β
s
…
β
a
图
2
3
.
5
.
5
.
5
棱
条
周
向
等
分
相
对
角
度
差
为
r
o
(
见
图
3
)
与
卷
筒
工
作
直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ECS 1767-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绿色低碳技术规程 2024-11-29
- T/CECS 1776-2024 一体化预制混凝土保温外墙板应用技术规程 2024-12-06
- T/CECS 321-2012 翻板滤池设计规程 2012-08-28
- T/CECS 1768-2024 建筑运行碳排放核算标准 2024-11-29
- T/CECS 292-2011 气体消防设施选型配置设计规程 2011-04-20
- T/CECS 269-2010 灾损建(构)筑物处理技术规范 2010-08-04
- T/CECS 1528-2024 城镇流域水环境治理系统方案编制标准 2024-01-10
- T/CECS 332-2012 农村单体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12-10-12
- T/CECS 1510-2023 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技术标准 2023-12-20
- T/CATSI 10001-2024 地热供热站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