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671.3-2022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 第3部分:精神发育迟滞
DB64/T 1671.3-2022 Children's welfare agency standard for integrated services for children - Part 3: Mental retard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
CCSA.12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1671.3—2022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
范第3部分:精神发育迟滞
Standardsforintegratedservicesofchildren’scare,education,rehabilitationand
soicalworkinchildwelfareinstitutions
Part3:Mentalretardation
2022-12-06发布2023-03-06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64/T1671.3—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2
4.1人员配置.......................................................................2
4.2职业行为.......................................................................2
4.3场地设备.......................................................................2
4.4教材教具.......................................................................3
4.5安全与应急.....................................................................3
5服务原则...........................................................................3
5.1早期干预原则...................................................................3
5.2伤害最小化原则.................................................................3
5.3全面康教原则...................................................................3
5.4个性化原则.....................................................................3
5.5综合干预原则...................................................................4
6一体化服务流程.....................................................................4
6.1服务流程.......................................................................4
6.2服务内容.......................................................................4
7护理服务要点.......................................................................5
7.1基础服务.......................................................................5
7.2特殊症状处理...................................................................5
8康复教育服务要点...................................................................7
8.1评估...........................................................................7
8.2制定计划.......................................................................7
8.3选择干预形式和干预内容.........................................................7
8.4实施干预.......................................................................9
9社会工作服务.......................................................................9
10服务评价与改进...................................................................10
附录A(资料性)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分级..................................................11
附录B(资料性)儿童发育里程碑........................................................12
附录C(资料性)构音器官运动操作方法..................................................15
附录D(资料性)发育年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干预内容......................................17
附录E(资料性)24小时康复管理.......................................................19
参考文献.............................................................................21
I
DB64/T1671.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64/T1671《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的第3部分。DB64/T1671已
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唇腭裂
——第2部分:生长发育迟缓
——第3部分:精神发育迟滞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儿童福利院、宁夏儿童福利指导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晓军、于少红、徐春、肖向红、王欣、杨宁、邓东红、杨娟、梁玉玲、保丽
燕。
II
DB64/T1671.3—2022
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养教康社一体化服务规范第3部分:精神发育迟
滞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总体要求、服务原则、一体化服务流程、护理服务要
点、康复教育服务要点、社会工作服务、服务评价与改进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儿童福利机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675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
MZ010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MZ/T167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DB64/T1559儿童福利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
也称智力低下、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落后,发生在发育时期(18岁以下),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
同龄水平,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
注:本文件统称“儿童”。
3.2
融合教育Integratededucation
将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它强调提供身心障碍儿童正常化的教
育环境。教育方式以经过特别设计的环境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特质儿童的学习,针对孩子不同的特质
设定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合作学习、合作小组及同辈间的学习、合作以达到完全包含的策略和
目的,最终目的是将特殊孩子包含在教育、物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主流内适才适能的快乐学习。
3.3
多重感官教学法Multisensoryteachingmethod
一种广泛运用各种感觉器官,使智力落后儿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知事物,接受信息,从而加
深对该事物的理解,提过教学效果的方法。
1
DB64/T1671.3—2022
3.4
任务分析法Taskanalysis
将要学习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细小的步骤。结合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特点,任何一项学习内容都要
分解成更小的、更易于儿童学习的分任务,直至这些分任务符合儿童的行为起点为止。
3.5
演示法Demonstration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语言、动作,调整学生的行为,使之协调,从而促进他们智
力发展的方法。
3.6
真实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approach
结合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实践,在真实的情境中渗透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
3.7
个别教学法Customizedinstruction
一种以适应并发展儿童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与设计。
4总体要求
4.1人员配置
4.1.1应配备与业务相适用的专业团队,并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4.1.2专业团队包括:医生、教师、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社工等。
4.1.3专业人员应接受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的相关培训,持教师资格证或康复治疗相关资格证上岗。
4.1.4根据训练课程安排,每个班应至少配备1名专业老师,老师与学生宜按1:5配比。
4.1.5无相关资格证需参加相关职业培训,合格者可上岗。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康复、教育
服务,接受有资质的相关专业团队定期指导、评估。
4.2职业行为
4.2.1应具备主动服务意识,举止端庄、耐心热情、不冷落、训斥或歧视服务对象。
4.2.2应自觉遵循残疾人专业伦理。
4.2.3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语气温和,音量适中。
4.2.4保护儿童隐私权,尊重儿童,接纳儿童,做到精心护理,耐心教育,尽心康复。
4.3场地设备
4.3.1设备应符合MZ010要求,康复、教育场地应满足儿童生活、学习和康复训练需求。
4.3.2应设室内外活动场所,布置简洁,避免干扰。
4.3.3应配置满足教学的功能教室,包括但不限于:
a)班级教室;
b)音乐律动室;
c)美术、手功室;
d)家政室、烘焙室、烹饪室、电脑房;
2
DB64/T1671.3—2022
e)感统训练室;
f)多重感官训练室;
g)个训室;
h)心理治疗室等。
4.4教材教具
4.4.1应结合培养目标有针对性选择教材书籍,选定后不宜随意更换。
4.4.2应考虑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残障程度配置适合其年龄、智力的教具,数量充足、安全牢靠的
体育和游戏器械,包括但不限:
a)蒙氏教具;
b)感觉统合教具;
c)认知能力测试与评估训练仪;
d)语言康复训练仪;
e)多感官训练器材。
4.4.3有条件的机构可自行编写教材,因材适教。
4.4.4每年更新适合服务对象特点和年龄的书籍报刊、专业人员保教、康复类用书和教学类图书等。
4.5安全与应急
4.5.1儿童应在工作人员视线内,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举止行为、面色变化,发现异常停止活动,
采取相应措施。
4.5.2儿童进餐期间工作人员不得处理与进餐无关的事情,观察儿童进餐状况,发现意外及时处理。
4.5.3应选择适宜儿童认知水平的玩教具,避免儿童用玩具伤人或吞食小型玩具。
4.5.4开展各项活动前应先评估环境,根据儿童年龄、残疾程度,工作人员的可控范围,选择适宜的
活动环境,活动前、中、后应清点儿童人数,返回时应检查儿童双手、衣兜防止儿童把危险物品带回。
4.5.5暖瓶、刀、剪、针等危险物品放置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固定位置,每日交接清点。
5服务原则
5.1早期干预原则
应秉承早期干预的理念,发现儿童存在的问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围绕儿童所能做的活动采取
预防性、补偿性或矫正性措施,最大限度控制和改善残障程度,促进生活自理和社交沟通。
5.2伤害最小化原则
在工作中如果无法避免伤害风险,应选择最小伤害、最易恢复方案。
5.3全面康教原则
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以健全儿童一般共性教育为基础、以特殊需要课程、个别
化教育计划、干预矫治方案等专项康教技术为支撑,结合融合教育、结构化社会接触等方式,为儿童提
供全面教育康复服务。
5.4个性化原则
针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发育水平、障碍程度、功能高低、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计划,有针对性
选择康复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分级(见附录A)。
3
DB64/T1671.3—2022
5.5综合干预原则
遵循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发育的特征与规模,由医学、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
注重儿童整体功能的发育包括生活自理、交流、社会适应、语言、行为、情绪、运动等各个方面给予康
复教育。
6一体化服务流程
6.1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参见图1。
图1一体化服务流程
6.2服务内容
6.2.1经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由社工按MZ/T167要求接案。
6.2.2社工召集医生、康复治疗师、教师、护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对儿童养育、康复、教育、心
理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养教康一体化服务方案。
6.2.3无评估团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或在相关专业团队指导下开展。
6.2.4医生每季度或半年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内容包括:
a)儿童有哪些变化;
b)服务过程中运用的理论与技巧是否恰当和有效;
4
DB64/T1671.3—2022
c)下一阶段目标,干预计划与方式等。
6.2.5康复治疗师应根据医师评估制定的康复项目,制定康复干预计划,内容包括训练目标、内容、
方法和时间等。
6.2.6特教老师应根据医师对儿童身心发展和适应行为评估结果,综合考虑儿童数量、智力残疾程度、
教育资源等条件进行编班,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及个别化教学方案。
6.2.7护理员根据评估结果,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将康复教育目标融入日常生活中,提供个性化
照顾服务。
6.2.8社工每月跟进服务效果,根据儿童需求开展个案、小组服务及协调各专业、社会资源等方式促
进儿童发展。
6.2.9所有服务提供者应遵循“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康复理念,将专业干预内容与日常生活活动
相结合,实行24小时康复管理。精神发育迟滞儿童24小时康复管理表(见附录E)。
7护理服务要点
7.1基础服务
7.1.1固定儿童一日生活习惯时间表,按照残障分级(见附录A),提供规范护理照料,按DB64/T1559
要求执行。
7.1.2规范护理操作步骤,明确操作规则,协助儿童掌握简单生活技能,培养生活秩序。如起床后如
厕,吃饭前要洗手,入睡前关灯,衣服要放进衣橱里等固定的活动。
7.1.3根据儿童的能力,对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多提供儿童自己动手的机会,不催促、不包办。
对重度儿童加强清洁、饮食、睡眠照料。
7.2特殊症状处理
7.2.1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早、晚刷牙,对重度残障用生理盐水或口洁素,从唇→牙齿→双颊→舌背→上
腭顺序擦拭,防止口腔溃疡、龋齿。
7.2.2流涎的处理
7.2.2.1减少食用刺激唾液产生的食物,如水果、酸奶、糖果等。
7.2.2.2分析产生流口水的原因,一般口肌发育问题,可采取加强舌功能训练,包括伸缩舌头和舔上
下唇、打舌尖音和发“啦啦啦”音。如:让儿童模仿训练者用舌头舔上下唇,鼓励儿童尽量用舌尖去舔
鼻尖或者下巴,如果儿童的模仿能力有限,可在儿童的唇边涂上白糖,蜂蜜或果酱鼓励儿童反复练习。
7.2.2.3进行唇功能训练,包括吹气、鼓气和唇运动训练三个方面。可通过吹蜡烛、吹纸条、吹泡泡
撅嘴、抿嘴、吧嗒嘴等方面的运动,改善口腔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改善流口水症状。
7.2.2.4每日进餐前进行面部、口周肌肉按摩。
7.2.3吞咽与喂食困难儿童的处理方法
7.2.3.1进食时尽量保持90°坐姿,头部保持在正中,减少手脚、头、身体动作,双脚放平在地。
7.2.3.2饮食应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纤维素,含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的平衡膳食。
7.2.3.3食物应符合儿童年龄及营养所需,肉、菜不能太大、太粗、太硬,保持“烂、细、鲜、软”的
特点。
7.2.3.4针对不同的问题,对头部的位置作出相应的调整,处理拖延与喂食困难的方法,参见表1。
5
DB64/T1671.3—2022
表1吞咽与喂食困难儿童的处理方法表
异常进食现象
处理方法
吞咽反应慢吞咽时压低下巴。
舌头活动度少把食物放在能动、有力的一边。
舌头前伸提起下巴,头向后,送食物时勺子轻压舌面2s,取勺时稍向上唇方向。
唇闭合不良用手指按下上唇或用食指及中指帮助闭合上下唇。
用牙齿取勺子上食物用手指按下上唇或取出勺子时向上唇方向轻轻移出。
用杯子喝水困难适合用缺口杯,将杯沿靠下嘴唇,护理员控制送入口里的水量。
7.2.4中耳炎预防与护理
7.2.4.1避免将异物放入耳道,损伤、擦伤外耳道,及时就医,防止感冒引发中耳炎。
7.2.4.2不随意给儿童掏耳朵,发现儿童有自己掏、挖耳朵时应及时阻止。
7.2.4.3在洗澡、喂奶、哭闹时加强防护,避免洗澡水、奶液、眼泪进入耳道。
7.2.4.4发现儿童出现存在异常哭闹、不停摇头、抓耳等行为时,应及时就医。
7.2.4.5切勿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要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7.2.5精神行为问题的处理
7.2.5.1不分场合的大哭、大闹、攻击、自伤、咬指甲等异常行为,从生物学、认知因素、环境因素
分析原因,采用干预方法如下:
a)药物治疗,需要专科医生诊断,可用相应的精神药物进行治疗;
b)心理治疗,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进行干预,如支持治疗、认知治疗、游戏治
疗、艺术治疗等;
c)行为干预,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帮助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设计行为改变计划,采取强
化、塑造、惩罚、消退、代币制等方法改善不良行为;
d)利用智障儿童善于模仿、易满足的特点,给儿童提供有价值的正确的行为榜样,如卫生习惯,
饮食习惯,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学习,用语言或实物及时鼓励好的形为;
e)相对固定日常生活环境与秩序,多给予情感支持与安抚,逐步建立主动克制怪僻行为。
7.2.5.2有自伤、他伤、躁动的儿童做好保护性约束,约束期间,每15min观察指(趾)端皮肤,每
2h解开、放松一次,并协助儿童翻身。若发现肢体苍白、麻木、冰冷时、应立即放松约束带、必要时
进行局部按摩。严格交接,详细记录约束原因、时间、约束方式、解除时间。
7.2.5.3时刻关注儿童情绪变化,对情绪亢进的儿童,采取保持环境安静,恰当满足生理需求(如给
予喜欢的食物或物品),给予稳定的、熟悉的、有压力的拥抱,轻缓的言语或音乐安抚儿童。
7.2.5.4对于活动过度、精力旺盛、运动功能良好的儿童,增加每日运动量,如:走、跑、跳跃、投
掷、攀爬等体育游戏活动。
7.2.5.5有异食癖行为的儿童,干预方法包括:
a)药物治疗,经医生诊断对症治疗,补充微量元素;
b)丰富饮食结构及单一喂养方式;
c)心理行为干预,改善生活环境,给与足够的关注,减少儿童能吃到异物的机会。
7.2.6癫痫的处理
发现儿童突发癫痫时,应按如下步骤操作:
6
DB64/T1671.3—2022
a)工作人员应保持冷静,一人立即打电话通知医务人员,一人迅速让儿童仰卧,清理周围不安
全物品、去枕,把缠有纱布的压舌板垫放在上下牙齿间,以防儿童自己咬伤舌头;
b)将儿童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用毛巾擦净。同时把儿童下颌抬起,防止舌头
后坠堵塞气管;
c)解开儿童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d)刺激或点压人中、合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
e)不得强行约束儿童抖动的肢体,以免造成伤害(如骨折);
f)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抢救治疗,如有呼吸障碍、连续发作、受伤时应立即送定点医院处理;
g)癫痫发作停止后,应将儿童侧卧,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
8康复教育服务要点
8.1评估
8.1.1明确接受康复教育儿童的实际发育水平及存在问题,包括:社交、认知、交流、情绪行为等的
差异,并根据具体问题选择相应的专项评估,推荐选择使用的发育评估工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CAA 0015-201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酒精生产企业 2014-04-01
- T/GDCF 1-2022 大湾区计算机类工程技术人才技术资格评价要求 2022-04-13
- T/CCIAT 0008-2019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2019-06-10
- T/CCAA 36-2020 认证机构远程审核指南 2020-12-24
- T/GDCKCJH 017-2020 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可靠性指标评估 2020-04-28
- T/CCAA 0005-201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 2014-04-01
- T/SHDSGY 116-2022 纺织品第三方验货检验和见证检验规范 2022-11-25
- T/ZSCQO 002-2023 首席质量官 第2部分:人员岗位设置与能力要求 2023-02-26
- T/STIC 120005-2021 展会服务规范 2021-08-20
- T/UNP 2-2022 国际采购 优质产品评价通则 202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