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849-2016 泗水裘皮羊品种评定和饲养管理规范
DB37/T 2849-2016 "Criteria for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Sisu Skin Sheep Bree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849—2016
泗水裘皮羊品种评定和饲养管理规范
BreedevaluationandfeedingmanagementofSishuiFurSheep
2016-09-18发布2016-10-18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84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畜牧总站、泗水县畜牧兽医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民、战汪涛、曲绪仙、吴付安、秦孜娟、纪志宾、杨景晁。
I
DB37/T2849—2016
泗水裘皮羊品种评定和饲养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泗水裘皮羊品种特性、等级评定、饲养管理和生产记录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泗水裘皮羊的品种鉴定、性能测定、选种选配、饲养管理和种羊出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36绵、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品种特性
3.1经济类型
泗水裘皮羊属裘肉兼用型绵羊地方品种。
3.2产地与分布
原产于山东省中部的尼山一带,中心产区在泗水县的中册、高峪、泉林、泗张、苗馆、圣水峪等乡
镇,曲阜市、邹城市和平邑县等县市的部分乡镇亦有分布。
3.3体型外貌
被毛大部分为全白色,少数有黑褐色斑块;毛股清晰,弯曲明显,花型美观,但腹毛稀短,四肢无
长毛。体躯略呈长方形,后躯稍高、体质健壮、结构匀称、肌肉发育丰满。头形略显狭长,面部清秀,
鼻骨隆起,公羊大多有螺旋形角,母羊少数有小姜角。耳形分大、中、小三种,大耳长10cm~12cm、
呈下垂状,中耳长6cm~7cm、向两侧伸直,小耳羊仅能看到耳根。颈细长,背腰平直,四肢短而结实。
短脂尾,尾尖先向上卷再向下垂。
3.4体重体尺
泗水裘皮羊成年羊的平均体尺体重见表1。
表1泗水裘皮羊成年羊的平均体重体尺表
性别体重(kg)体高(cm)体长(cm)胸围(cm)胸宽(cm)胸深(cm)
公486871852434
母466669842132
3.5产肉性能
1
DB37/T2849—2016
在放牧饲养条件下,周岁公羊宰前空腹体重40.9kg,胴体重19.3kg,屠宰率47.3%,净肉率35.4
%,周岁母羊分别为38.6kg、17.9kg、46.3%和34.3%。
3.6繁殖性能
公、母羊一般在10月龄~12月龄性成熟,12月龄开始初配。母羊多在春季发情,发情周期18d~
20d,妊娠期149d~155d,产羔率100.7%,羔羊断奶成活率95%。羔羊初生重平均3.5kg,断奶重
平均20kg,哺乳期日增重160g~180g。
3.7裘皮品质
裘皮是30日龄~40日龄羔羊剥取的皮,毛股清晰,洁白光亮,轻便美观。
3.8产毛性能
毛被为异质毛,每年剪毛3次,即春毛、秋毛和伏毛。其中,春毛品质最好,产量高,约占全年产
毛量的50%以上,秋毛次之,伏毛最少。成年公羊年均剪毛量为2.0kg,成年母羊为1.5kg。
4等级评定
4.1评定时间和要求
4.1.1评定时间分为6月龄、1周岁和成年羊3次。
4.1.2评定时,羊只应站立在平坦坚实的地方,头要自然抬起,四肢站立端正。
4.2评定内容和方法
4.2.1体质外貌
按照附录A.1方法进行体型外貌评定,确定等级。
4.2.2体重体尺
测定方法符合NY/T1236之规定。根据体重体尺实测值,按照附录A.2方法进行评定分数,确定等级。
4.2.3繁殖性能
按产羔数最高的胎次定级,母羊胎产2羔以上者为特级和一级,产1羔者为二级和三级。
4.3综合评定
4.3.1按照体型外貌、体重体尺和繁殖性能的单项评定等级综合评定出总评等级,见附录A.3。
4.3.2母羊产羔数高于总评等级一级的,可将原总评等级提升一级。
4.3.3对于没有产羔记录的种公羊参考同胞、半同胞及后代性能评定,后备羊参考父、母等级评定。
5饲养管理
5.1种母羊
5.1.1空怀及妊娠前期母羊
5.1.1.1保持正常的放牧饲养方式。
2
DB37/T2849—2016
5.1.1.2每年配种时间一般在8月份~11月份,应提前根据系谱和同胞信息制定选配计划。
5.1.1.3在配种前1个月~1.5个月开始对瘦弱羊只进行短期优饲,重点补充能量饲料。
5.1.1.4及时发现发情母羊,第一次参加配种的母羊可采用试情公羊进行发情鉴定。
5.1.1.5采用自然交配方式,提倡人工授精和重复配种技术。5.1.1.6按月检查母羊配种、返情及流
产情况。对经两个情期配种未孕的母羊应及时检查治疗。
5.1.1.6配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3/T 186-2003 白肋烟生产技术规程 2003-09-15
- DB11/ 217-2003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值与测试方法 2003-10-25
- DB32/ 626-2003 电动自行车用充电设备安全要求 2003-10-20
- DB44/T 142-2003 九孔鲍养殖技术规范 鲍苗培育技术 2003-07-28
- DB14/T 115-2003 山西省绵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规范 2003-09-25
- DB11/T 216-2003 不粘锅 2003-10-25
- DB32/T 627-2003 伊乐藻养蟹技术规程 2003-10-18
- DB63/T 448-2003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应用技术规程 2003-09-26
- DB14/T 114-2003 山西省旅游景区景点服务通则 2003-09-25
- DB44/T 143-2003 九孔鲍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鲍饲养技术 200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