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629.4-2011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第4部分:用户及设备编码管理
DB33/T 629.4-2011 Cross-regional Video Monitoring Network Sha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4: User and Device Encoding Managemen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7年02月
-
2011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A9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629.4—2011
代替DB33/T629.4-2007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第4部分:用户及设备编码管理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inter-domainvideosurveillancenetworking
andsharingPart4:Usersanddevicescodemanagement
2011-06-27发布2011-07-27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629.4—2011
前言
DB33/T629《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联网单元;
——第3部分:设备描述与控制协议;
——第4部分:用户及设备编码管理;
——第5部分:音视频协议及媒体插件管理;
——第6部分:设备运行监测管理。
本部分为DB33/T629的第4部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33/T629.4-2007《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第4部分:用户及设备编码管
理》。与DB33/T629.4-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本部分标准名称(见标准名称,2007版标准名称);
——修改了管理模型图(见图1,2007版图1);
——修改了章、条标题和正文,去掉“对象”(见4、4.1、4.5和4.6,2007版4、4.1、4.5和4.6);
——删除了接入类型码举例(见4.4,2007版4.4);
——删除了设备类型码举例(见5,2007版5);
——删除了角色类型编码,改由区域内自定义(见6,2007版6);
——修改了附录三级域码表(见表A.1(续),2007版表A.1(续));
——修改了附录接入类型码(见表B.1,2007版B.1);
——修改了附录设备类型码(见表C.1,2007版C.1);
——删除了附录角色类型码(见2007版附录D)。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公安科技研究所、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立元通信技术有限公
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广信智能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康
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蒋乐中、赵问道、李伟强、徐力、夏海元、焦庆春、李福胜、马伯康、张诚诚。
本部分代替了DB33/T629.4-2007。
DB33/T629.4-2007为第一次发布。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I
DB33/T629.4—2011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第4部分:用户及设备编码管理
1范围
DB33/T629的本部分规定了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中用户及设备管理规则,及其相关对象编码要
求。
本部分适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跨区域联网共享建设,相关系统及相关软硬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管理模型
用户根据所拥有的权限来实现对设备的功能访问,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实现参照附录E示例。
图1管理模型
4编码规则
4.1编码结构
1
DB33/T629.4—2011
编码采用分级分域的编码方法,将视频监控区域划分为省、市、县/市/区、派出所/街道/乡镇/大
型单位四级,具体由十八位完全十进制阿拉伯数字码组成的特征组合码。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六位
数字码为三级域代码,两位数字码为四级域代码,两位数字码为接入类型码,六位数字码为区域码,两
位数字码为类型码。编码结构如图2所示。
对象类型码
区域对象码
接入类型码
四级域代码
三级域代码
图2对象编码结构
4.2三级域代码
三级域代码为六位数字码,表示编码对象所在省、市、区(县)的域代码,参照GB/T2260的规定执
行。浙江省三级域码表的详细内容见附录A。
4.3四级域代码
四级域代码为二位数字码,表示在某一个三级域代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派出所/街道/乡镇/
大型单位编定的顺序码,顺序码“00”为三级域管辖单位预留。其他单位编码从“01”开始,确保唯一
性的前提下自定义。
4.4接入类型码
接入类型码为二位数字码,表示接入对象的系统建设主体类型。按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主体可分
为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接入类型码表详细内容见附录B。
4.5区域码
区域码为六位数字码,表示在某一个四级域代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各主要用户、设备等对象
编定的顺序码。区域码范围从“000000”~“999999”,“000000”代表未被使用。
4.6类型码
类型码为二位数字码,表示数字/模拟设备、用户、联网单元类型。数字/模拟设备类型码为“00”~
“89”,用户类型码为“90”~“98”,联网单元类型码为“99”。
5设备地址编码规则
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内的设备分为数字设备和模拟设备两大类。其中数字设备包括数字图像编码设
备、数字图像录像设备、网络摄像机、数字图像解码设备、监控联网服务器、视频代理服务器、网络数
字矩阵等;模拟设备包括模拟摄像机、模拟矩阵、模拟报警主机等。
2
DB33/T629.4—2011
设备地址的结构参照本部分第4.1条对象编码的形式,由十八位数字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
次:六位数字码为三级域代码,两位数字码为四级域代码,两位数字码为接入类型码,六位数字码为区
域设备码,两位数字码为设备类型码。设备地址编码如表1.
设备类型码表详细内容见附录C。
表1设备地址编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三级域代码四级域代码接入类型码区域设备码设备类型码
6用户编码规则
用户编码的结构参照本部分第4.1条对象编码的形式执行,由十八位数字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
右依次:六位数字码为三级域代码,两位数字码为四级域代码,两位数字码为接入类型码,六位数字码
为区域用户码,两位数字码为角色类型码。用户编码见表2.
表2用户编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三级域代码四级域代码接入类型码区域设备码角色类型码
角色类型码为“90”~“98”的二位数字码,由各区域内自定义。
7联网单元地址编码规则
联网单元在管理模型中作为一种特殊用户进行地址编码,其地址码结构参照本部分第4.1条对象编
码的形式执行,由十八位数字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六位数字码为三级域代码,两位数字码
为四级域代码,两位数字码为接入类型码,六位数字码为区域联网单元码,两位类型码固定为数字“99”。
联网单元地址编码见表3。
表3联网单元地址编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三级域代码四级域代码接入类型码区域设备码类型码
8功能单元编码规则
功能单元码采用十六进制变长字符串,长度小于等于255字节,如表4所示:
表4功能单元码表达方式表
功能单元1功能单元1功能单元2功能单元2功能单元N功能单元N
%%……%
高字节低字节高字节低字节高字节低字节
功能单元码字符串中每一个字符的取值在“0”~“9”、“a”~“f”、“A”~“F”范围中,可
转化为0x0和0xf的一个十六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每一个比特位表示一个功能码,对应一个功能单元。
“%e1%80%00”包含了五个功能,分别为%01、%20、%40、%80、%00%80功能单元。具体功能单元码详细
定义见附录D。
3
DB33/T629.4—2011
A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3/T 485.1-2002 优质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苗木 2002-07-11
- DB13/T 486-2002 硬质强筋冬小麦8901公顷产量6750kg~7500kg栽培技术规程 2002-07-11
- DB13/T 481-2002 优质枣生产技术规程 2002-07-11
- DB13/T 445-2002 优质鲜梨 2002-07-11
- DB13/T 483.2-2002 优质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建园 2002-07-11
- DB13/T 483.3-2002 优质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栽培管理 2002-07-11
- DB13/T 483.1-2002 优质核桃生产技术规程 苗木 2002-07-11
- DB13/T 479-2002 优质桃生产技术规程 2002-07-11
- DB13/T 475-2002 优质鲜苹果 2002-07-11
- DB13/T 477.3-2002 优质柿生产技术规程 栽培管理 200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