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6028-2016 旅客登机桥
MH/T 6028-2016 Passenger boarding bridg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3年08月
-
2016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博维航空设施管理有限公司、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起草人:
- 赵斌、席占勇、肖山、刘仁杰、马志刚、李磊、张国领、牛建民、樊向荣、朱宇航、孟庆之、万里、刘冲。
- 出版信息:
- 页数:2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9.100
V57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6028—2016
代替MH/T6028-2003
旅客登机桥
Passengerboardingbridge
2016–05–09发布2016–08–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
MH/T6028—2016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分类..............................................................................4
5型号命名..........................................................................5
6典型结构..........................................................................5
7技术要求..........................................................................7
7.1一般要求......................................................................7
7.2安全要求......................................................................7
7.3防坠装置强度.................................................................12
7.4结构性能参数.................................................................12
7.5操作速度.....................................................................13
7.6液压系统.....................................................................13
7.7结构安全.....................................................................13
7.8抗风稳定性...................................................................14
7.9环境条件.....................................................................14
7.10可靠性......................................................................14
8试验方法.........................................................................15
8.1一般检查.....................................................................15
8.2安全检验.....................................................................15
8.3防坠装置强度试验.............................................................19
8.4结构性能参数测量.............................................................19
8.5操作速度测量.................................................................19
8.6液压系统检查和试验...........................................................19
8.7结构安全试验.................................................................20
8.8抗风稳定性校验...............................................................20
8.9环境试验.....................................................................21
8.10旋转伸缩式登机桥可靠性试验..................................................21
9检验规则M.........................................................H................23
10铭牌、标识、随附文件和附件......................................................25
11包装及运输......................................................................27
I
MH/T6028—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MH/T6028-2003《旅客登机桥》,与MH/T6028-200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遮篷、过渡板、安全靴、紧急下降、握持运行控制装置术语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登机桥型号命名(见第5章);
——增加了登机桥控制系统实时监控、运行数据记录和视频监视系统的技术要求(见7.2.1);
——增加了升降系统承载能力的技术要求(见7.2.3);
——增加了行走系统挤压或剪切点保护、与外挂地面设备互锁保护和防止三通道伸缩结构的中间通
道失控滑移保护的技术要求(见7.2.4);
——增加了行走机构安全防护装置的技术要求(见7.2.5);
——修改了接机口缓冲器接触载荷的技术要求(见7.2.6.4,2003版7.4.10);
——增加了接机口旋转机构传动部件失效后,防止接机口自由旋转的保护要求(见7.2.6.11);
——增加了自动调平机构的技术要求(见7.2.7);
——增加了操作区域尺寸、视线的技术要求及防坠保护安全要求(见7.2.9);
——增加了防护门和可移动保护装置与登机桥行走、升降和接机口旋转系统联锁的技术要求
(见7.2.9.11);
——增加了内部照明和外部照明的技术要求(见7.2.11);
——增加了防火设施的技术要求(见7.2.12);
——增加了防坠装置强度的技术要求(见7.3);
——修改了手动模式下,登机桥升降速度最大值和紧急下降速度的最小值(见7.5,2003版7.3.3);
——修改了登机桥设计载荷(见7.7.1,2003版7.3.1);
——增加了登机桥结构安全系数的要求(见7.7.2);
——修改了登机桥在额定载荷和雪载荷作用下的最大挠度值(见7.7.3,2003版7.5.10);
——修改了抗风稳定性的技术要求(见7.8,2003版7.2);
——增加了可靠性要求(见7.10);
——增加了铭牌、标识和随附文件的相关要求(见第10章)。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博维航空设施管理有限公司、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斌、席占勇、肖山、刘仁杰、马志刚、李磊、张国领、牛建民、樊向荣、
朱宇航、孟庆之、万里、刘冲。
II
MH/T6028—2016
旅客登机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客登机桥(以下简称登机桥)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型号命名、典型结构、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铭牌、标识、随附文件和附件、包装及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轮式登机桥、柱座式登机桥及特殊型式登机桥,对于连接登机桥与航站楼的固定桥也可参
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4053.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GB4053.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
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9174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3495.1-2015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14050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T15706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GB/T16855.1-2008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
GJB150.3A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3部分:高温试验
GJB150.4A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4部分:低温试验
JB/T5000.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MISO7718-1航空器登机桥连接的乘客门接口要求H第1部分:主舱门(Aircraft-Passengerdoors
interfacerequirementsforconnectionofpassengerboardingbridge-Part1:Maindeckdoors)
ISO7718-2航空器登机桥连接的乘客门接口要求第2部分:上舱门(Aircraft-Passengerdoors
interfacerequirementsforconnectionofpassengerboardingbridge-Part2:Upperdeckdoors)
ISO16004航空地勤设备旅客登机桥和客梯车对飞机舱门接口的要求(Aircraftground
1
MH/T6028—2016
equipment-Passengerboardingbridgeortransfervehicle-Requirementsforinterfacewith
aircraftdoor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客登机桥passengerboardingbridge
实现飞机与机场航站楼(或固定桥)之间的活动联接,供旅客及工作人员上、下飞机通行的封闭通道。
3.2
轮式登机桥wheeltypepassengerboardingbridge
通过行走机构,在机坪上实现水平运动的登机桥。
3.3
旋转伸缩式登机桥aprondrivetypepassengerboardingbridge
通过行走机构,在机坪上能实现水平旋转与伸缩两种运动的轮式登机桥。
3.4
旋转式登机桥fixedradialtypepassengerboardingbridge
通过行走机构,在机坪上只能实现水平旋转运动的轮式登机桥。
3.5
柱座式登机桥pedestalpassengerboardingbridge
通过伸缩(或平移)机构,实现登机桥的水平伸缩(或平移)运动的登机桥。
3.6
特殊型式登机桥specialtypepassengerboardingbridge
仅具有轮式登机桥的部分主要运动功能的登机桥。
3.7
固定桥fixedtunnel
联接机场航站楼与登机桥活动通道之间的固定式封闭通道。
3.8
旋转(固定)平台rotunda
登机桥与航站楼(或固定桥)的联接部分。其底部固定在与机坪基础连接的立柱上,是登机桥水平旋
转运动中心及升降运动的铰轴支撑中心。
2
MH/T6028—2016
注:柱座式登机桥仅做升降运动。
3.9
活动通道telescopingtunnel
航站楼(或固定桥)与飞机之间通道的主体,通过驱动装置实现升降、水平旋转和伸缩运动。
注:旋转式登机桥仅作水平旋转运动,柱座式登机桥仅作升降、伸缩或平移运动。
3.10
升降机构verticaldriveunit
登机桥实现升降运动的驱动机构。
3.11
行走机构horizontaldriveunit
登机桥实现水平旋转和伸缩运动的驱动机构。
注:旋转式登机桥仅作旋转运动。
3.12
伸缩(或平移)机构telescoping(ortranslation)unit
柱座式登机桥实现伸缩(或平移)运动的驱动机构。
3.13
接机口cab
登机桥前端与飞机舱门相接的部分。
注:接机口通常装有操作台。
3.14
接机平台fixcab
联接接机口与活动通道的过渡平台,是接机口旋转运动的中心。
注:根据需求,接机平台可安装供工作人员使用或紧急疏散用的服务门和服务梯。也可安装行李滑槽和工作人员维
修使用的登顶梯。
3.15
服务梯servicestair
M登机桥与机坪之间的阶梯通道,通常可随登机桥同步运动。H
3.16
遮篷canopy
接机口与飞机舱门之间的可伸缩的防风雨装置。
3
MH/T6028—2016
3.17
过渡板inter-ramp
使通道间地面台阶平缓过渡的较短坡道。
3.18
安全靴safetyshoe
接机状态下,放置在打开的飞机舱门下方,用于检测飞机快速向下运动的压力感应开关。
3.19
紧急下降emergencylowering
当飞机机身突然下降,其幅度超过自动调平装置的调节能力时,为保护飞机舱门,触发安全靴或等
效的检测装置,使登机桥自动下降的动作。
3.20
握持运行控制装置hold-to-runcontrol
一种手动控制装置。按住操作时,登机桥运动;松开时,登机桥停止运动。
3.21
自动调平auto-levelling
接机状态下,自动调整接机口地板与飞机门槛相对高度的动作。
3.22
登机桥高度heightofpassengerboardingbridge
接机口地板前缘中点至机坪地面的垂直距离。
3.23
登机桥长度lengthofpassengerboardingbridge
当接机口对称中心线与登机桥对称中心线重合,登机桥处于水平状态时,旋转平台(或固定平台)
立柱中心至接机口地板前端的距离。
注:图4所示的登机桥结构型式的长度不适用本定义。
4分类
4.1按结构型式,分为轮式登机桥、柱座式登机桥和特殊型式登机桥,其中轮式登机桥又分为旋转式
登机桥和旋转伸缩式登机桥。
4.2按整桥运动(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的驱动方式,分为液压式登机桥、机电式登机桥和液压-机电混
合式登机桥。
4.3按活动通道侧壁型式,分为金属结构和玻璃结构等。
4
MH/T6028—2016
5型号命名
型号应由企业名称代号、结构型式代号、升降驱动型式代号、行走驱动型式代号、通道侧壁型式代
号、通道节数、主参数代号等组成,可以附加企业自定义代号。型号命名见图1。
图1型号命名示意图
型号中代号的命名规则如下:
——企业名称代号:企业名称代号用代表企业名称的两个或三个字母表示。为了避免与数字混淆,
不应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中的“I”和“O”;
——结构型式代号:用两个字母表示,LS、ZS、TS分别代表轮式、柱座式和其他特殊型式;
——升降驱动型式代号:用一个字母表示,Y、D分别代表液压式、机电式;
——行走(伸缩或平移)驱动型式代号:用一个字母表示,Y、D分别代表液压式、机电式;
——通道侧壁型式代号:用一个字母表示,J、B分别代表金属结构和玻璃结构;
——通道节数:用一个数字表示,2、3分别代表两节桥和三节桥;
——主参数代号:用登机桥长度表示。如登机桥最长35.3m,最短21.5m,则主参数代号为
35.3/21.5;
——企业自定义代号:按照企业的需要编制,可用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位数由企业自定。
6典型结构
6.1M旋转伸缩式登机桥典型结构H
旋转伸缩式登机桥典型结构见图2。
5
MH/T6028—2016
说明:
1——旋转平台;2——活动通道;3——升降机构;
4——接机平台;5——接机口;6——遮篷;
7——机坪地面;8——行走机构;9——服务梯;
10——铰轴;11——旋转平台立柱。
图2旋转伸缩式登机桥典型结构
6.2柱座式登机桥典型结构
柱座式登机桥典型结构见图3和图4。
说明:
1——固定平台;2——活动通道;3——升降机构;
4——铰轴;5——接机口;6——遮篷;
7——机坪地面;8——服务梯;9——伸缩机构;
10——铰轴;11——固定平台立柱。
图3柱座式登机桥典型结构之一
6
MH/T6028—2016
说明:
1——固定平台;2——升降机构;3——平移机构;
4——滚轮(或铰轴);5——服务梯;6——机坪地面;
7——滚轮(或铰轴);8——固定平台立柱;9——遮篷;
10——接机口;11——活动通道。
图4柱座式登机桥典型结构之二
7技术要求
7.1一般要求
7.1.1登机桥选用的外购件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明。
7.1.2登机桥结构件的焊接应符合JB/T5000.3的规定。
1
7.1.3所有钢结构涂装前,表面除锈应达到GB/T8923.1规定的Sa2/2级要求。涂装后,应达到GB/T
9286规定的2级质量要求。
7.1.4应在登机桥适当位置设置润滑系统图,润滑点应有标识,其位置便于安全接近。
7.1.5应按照GB/T15706规定的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的原则进行登机桥设计。
7.1.6登机桥所有运动应平稳、均匀,无明显冲击及低速爬行现象。
7.2安全要求
7.2.1控制、监测、监视及警报装置
7.2.1.1M登机桥的操作手柄、按钮、功能指示器等应具有指示操作标识,且布局合理。H
7.2.1.2登机桥应提供标准的、通用的通讯接口和操作、运行、故障等状态的数据及数据注释文件。
7.2.1.3登机桥控制系统应对控制元件进行实时监控,并有实时记录运行数据的功能,数据记录频率
应不小于10组/秒。
7.2.1.4登机桥应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控制系统应能监测和自动锁止登机桥的非受控动作,并发出声、
光警报。
7
MH/T6028—2016
注:非受控动作是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没有发出控制指令而产生的动作。
7.2.1.5操作面板上应设置一个紧急停止按钮。对于轮式登机桥,应在行走机构两端的安全位置上设
置不少于两个紧急停止按钮。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所有运动应立即终止,且不应使
制动系统和监视系统失效。
紧急停止按钮应选用可手动复位的红色蘑菇型按钮,其设置位置应易触及,距地面高度宜
为1000mm~1500mm,距外轮廓宜不大于500mm。
7.2.1.6登机桥的应急控制回路应单独设置。
7.2.1.7轮式登机桥应设置监视系统。操作面板上的显示器应能显示行走机构周围及服务梯底部的情
况。登机桥在手动或自动模式运行过程中,监视系统应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7.2.1.8监视系统应具有影像存储功能,且方便调取影像数据。监视系统用摄像机镜头应具有夜视和
防雾功能。
7.2.1.9接机口顶部应设置符合MH/T6012要求的A型低光强航空障碍灯。
7.2.1.10登机桥应设置符合MH/T6012要求的C型低光强黄色航空障碍灯,其位置应在地面任何方位
均能清晰可见。登机桥处于操作状态时(包括水平行走、垂直升降、接机口旋转),警示灯应处于开启
状态。登机桥处于自动调平模式时,警示灯应处于关闭状态。
7.2.1.11登机桥应设置警报器。登机桥处于操作状态时(包括水平行走、垂直升降、接机口旋转),
主警报器应自动响起,应保证地面人员能清晰听到警示音。
登机桥处于自动调平模式时,主警报器不应开启。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相关警报器发出报警,其警
报信号与主警报器的警报信号应有明显区别。
7.2.2接机保护
7.2.2.1登机桥应具有机翼保护功能。当登机桥接近飞机机翼时,应能立即停止接近飞机机翼方向的
运动,确保登机桥在运动过程中不会触碰飞机机翼等结构。相关的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应符合
GB/T16855.1-2008性能等级“b”的要求。
7.2.2.2登机桥应具有自动减速和触机停止功能。当登机桥与飞机接近时,应能自动减速。当其与飞
机接触时,应能自动停止运动。相关的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应符合GB/T16855.1-2008性能等级“b”的
要求。
7.2.2.3接机状态下,登机桥应具有对伸出、旋转及接机口旋转等运动的锁止功能。
7.2.3升降系统
7.2.3.1在登机桥升降运动极限位置应设置电气限位。
7.2.3.2登机桥升降系统的支撑结构应能承受额定载荷、雪载荷、风载荷和安全装置触发时产生的冲
击载荷,且不产生永久变形。
7.2.3.3采用双支撑结构的登机桥,升降装置应具有运动同步功能,确保其结构不被破坏。升降装置
不同步累计值不应超过75mm,否则登机桥应锁止升降运动并报警提示。
7.2.3.4采用双支撑结构的登机桥,当其中一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1678-2013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基础施工用钻孔设备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2013-12-31
- JB/T 11660-2013 冲模导向装置 滚动独立导向件 2013-12-31
- JB/T 9223-2013 铸造用锆砂、粉 2013-12-31
- JB/T 8319-2013 轻小型起重机电控设备 2013-04-25
- JB/T 11717-2013 液压传动 转向器用单路稳流分流阀 2013-12-31
- JB/T 10370-2013 液压顺序阀 2013-12-31
- JB/T 8262.3-2013 静电复印干式墨粉 第3部分:含水量试验方法 2013-12-31
- JB/T 7905-2013 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 抽样 2013-04-25
- JB/T 4015.2-2013 电缆设备通用部件 收放线装置 第2部分:立柱式收放线装置 2013-12-31
- JB/T 9478.2-2013 光电池测量方法 第2部分:伏安特性 201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