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164.9-2020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 第9部分:技术指标体系

DB11/T 1164.9-2020 Urban rail transit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9: Technical index system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164.9-2020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2-24
实施日期
2021-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6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60

CCSL6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164.9—2020

代替DB11/T1164.9—2017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

第9部分:技术指标体系

Technicalcodeforautomaticafrecollectionsystemofurbanrail

transportation

Part9:Technicalspecification

2020-12-24发布2021-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164.9—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是DB11/T1164《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的第9部分。DB11/T1164已经发

布了以下9个部分:

——第1部分:系统结构及功能;

——第2部分:接口数据格式;

——第3部分:数据传输;

——第4部分:操作界面;

——第5部分:车票处理单元;

——第6部分:票卡;

——第7部分:终端;

——第8部分:检测;

——第9部分:技术指标体系。

本文件与DB11/T1164.9—201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术语与定义(见3,2017年版的3);

——修改了缩略语(见4,2017年版的4);

——删除了指标体系分类(见2017年版的5.1);

——修改了车票发售模块基础指标定义(见6.1.1,2017年版的6.1.1);

——修改了车票回收模块基础指标定义(见6.2.1,2017年版的6.2.1);

——修改了硬币处理模块基础指标定义(见6.3.1,2017年版的6.3.1);

——修改了纸币接收模块基础指标定义(见6.4.1,2017年版的6.4.1);

——修改了纸币找零模块基础指标定义(见6.5.1,2017年版的6.5.1);

——修改了闸门及通行控制装置基础指标定义(见6.6.1,2017年版的6.6.1);

——增加了二维码模块指标体系(见第6.7);

——修改了自动检票机基础指标定义(见7.1.1,2017年版的7.1.1);

——修改了自动检票机指标定义(见7.1.3,2017年版的7.1.3);

——修改了自动售票机基础指标定义(见7.2.1,2017年版的7.2.1);

——修改了自动售票机指标定义(见7.2.3,2017年版的7.2.3);

——修改了指标要求(见11,2017年版的11);

——修改了车票发售模块指标要求(见附录A.1,2017年版的附录A.1);

——修改了车票回收模块指标要求(见附录A.2,2017年版的附录A.2);

——修改了硬币处理模块指标要求(见附录A.3,2017年版的附录A.3);

——修改了纸币接收模块指标要求(见附录A.4,2017年版的附录A.4);

——修改了纸币找零模块指标要求(见附录A.5,2017年版的附录A.5);

——修改了闸门及通行控制装置指标要求(见附录A.6,2017年版的附录A.6);

——增加了二维码模块指标要求(见附录A.7);

——修改了自动检票机指标要求(见附录A.11,2017年版的附录A.10);

——修改了自动售票机指标要求(见附录A.12,2017年版的附录A.11);

——修改了半自动售票机指标要求(见附录A.13,2017年版的附录A.12);

——修改了车站计算机系统指标要求(见附录A.14,2017年版的附录A.13);

——修改了线路中心计算机系统指标要求(见附录A.15,2017年版的附录A.14);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文件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I

DB11/T1164.9—2020

本文件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战明辉、丁树奎、刘建、冯昕晖、张艳兵、陈卫平、王征、于涛、张莉、王

照华、隋丽莉、帅国莹、张坤、戴国强、武鹏、宋伟、刘嘉军、李寒松、边毅、刘丹。

本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1164.9—201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1164.9—2020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1

5指标分类............................................................................1

5.1基础指标........................................................................2

5.2功能指标........................................................................2

5.3性能指标........................................................................3

6专用模块技术指标....................................................................3

6.1车票发售模块....................................................................3

6.2车票回收模块....................................................................5

6.3硬币处理模块....................................................................6

6.4纸币接收模块....................................................................7

6.5纸币找零模块....................................................................9

6.6闸门及通行控制装置.............................................................10

6.7二维码模块.....................................................................11

6.8车票处理单元...................................................................12

6.9电源模块.......................................................................14

6.10主控单元......................................................................14

7终端技术指标.......................................................................15

7.1自动检票机.....................................................................15

7.2自动售票机.....................................................................16

7.3半自动售票机...................................................................18

8车站及线路中心应用软件技术指标.....................................................20

8.1车站计算机系统.................................................................20

8.2线路中心计算机系统.............................................................21

9单线联网技术指标...................................................................23

9.1终端与车站计算机系统...........................................................23

9.2车站计算机系统与线路中心计算机系统.............................................23

9.3终端与车站计算机及线路中心计算机系统...........................................24

10线间互联互通技术指标..............................................................25

10.1功能指标......................................................................25

10.2性能指标......................................................................26

11指标要求..........................................................................26

附录A(规范性)指标要求........................................................27

参考文献.............................................................................56

III

DB11/T1164.9—2020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

第9部分:技术指标体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指标体系及各项技术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前期规划、工程建设、系统改造、工程验收工作,后

期维修维护等工作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943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6587.4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DB11/T159.1市政交通一卡通技术标准第1部分:卡片

DB11/T1164.1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系统结构及功能

DB11/T1164.3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数据传输

DB11/T1164.7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规范第7部分:终端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AFC: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FareCollection)

AG:自动检票机(AutomaticGate)

BOM:半自动售票机(BookingOfficeMachine)

MCBF:平均无故障次数(MeanCyclesBetweenFailure)

MLC:多线路管理中心(MultipleLineCenter)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

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eanTimeToRepair)

SC:车站计算机系统(StationComputer)

SLE:车站终端(StationLevelEquipment)

TVM:自动售票机(TicketVendingMachine)

5指标分类

1

DB11/T1164.9—2020

5.1基础指标

基础指标应符合DB11/T1164.7中对车站终端和专用模块的设计及质量相关要求,要求如下:

a)外观和基本硬件结构应包含车站终端和专用模块的表面工艺、安装与焊接、防腐措施、设

计要求、材料、说明文字、符号、标志的要求;

b)电气性能应包含车站终端和专用模块的抗电强度、绝缘电阻、接触电流、接地阻抗、电源

适应性的要求;

c)机械环境应包含车站终端和专用模块的振动、冲击的要求;

d)噪音应包含车站终端和专用模块的噪声要求;

e)温度及相对湿度应包含车站终端和专用模块的工作环境温度及湿度、存储环境温度及湿度

的要求;

f)可靠性应包含车站终端和专用模块的平均无故障次数的要求;

g)可维护性应包含车站终端的模块更换时间、专用模块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的要求;

h)电磁兼容及安全性应包含车站终端和专用模块的无线电骚扰、电磁敏感度、静电放电抗扰

度、安全性的要求。

5.2功能指标

功能指标应符合DB11/T1164.1、DB11/T1164.7中对各层系统、车站终端和关键模块的功能设计、

完成质量相关要求,要求如下:

a)功能性度量:

1)功能性度量指明一组属性,这组属性用来明确评估软硬件产品正确实现功能的程度,通过

功能实现的覆盖率实现度量;

2)功能实现的覆盖率是对不正确实现或遗漏的功能进行计数,并与需求中的描述相比较;

3)功能实现的覆盖率公式:X=(1-A/B)×100%,其中A为检测不正确实现或遗漏的功能数,

B为需求中描述的功能数。

b)准确性度量:

1)准确性度量指明一组属性,这组属性用来评估系统软硬件产品达到正确结果或商定结果的

能力,通过计算的准确性实现度量;

2)计算的准确性是对已经实现准确性需求的功能进行计数,并与有特定准确性需求的功能数

相比较;

3)计算的准确性公式:X=(A/B)×100%,其中A为评价中已证实实现准确性需求的功能数,B

为需求中需要实现特定准确性需求的功能数。

c)互操作性度量:

1)互操作性度量指明一组属性,这组属性用来评估系统软硬件产品与指定系统之间交互的能

力,通过接口一致性实现度量;

2)接口一致性是按照需求中已经正确实现的接口协议进行计数,并与需求中要实现的接口协

议数相比较;

3)接口一致性公式:X=(A/B)×100%,其中A为正确实现的接口协议数,B为需求中要求实

现的接口协议数。

d)安全保密性度量:

1)安全保密性度量指明一组属性,这组属性用来评估系统软硬件产品抵御非法访问系统或数

据的能力,通过数据加密率实现度量;

2)数据加密率是按照需求的要求已经实现的可以加密/解密的数据项的数量进行计数,并与

需求中要求实现的加密/解密的数据项的数量相比较;

2

DB11/T1164.9—2020

3)数据加密率公式:X=(A/B)×100%,其中A为已实现的可以加密/解密的数据项的数量,B

为需求中要求加密/解密的数据项的数量。

e)成熟性度量:

1)成熟性度量指明用于评估系统软硬件成熟度的一组属性,通过测试充分性实现度量;

2)测试充分性是对计划测试的用例进行计数,并与为获得充分测试覆盖率而要求的测试用例

数相比较;

3)测试充分性公式:X=(A/B)×100%,其中A为在测试计划中涉及并在评审中证实的测试用

例数量,B为要求的测试用例数量。

5.3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应符合DB11/T1164.7中对各层系统、车站终端、专用模块的处理性能提出的相关要求,

要求如下:

a)与响应时间相关的性能指标项应主要包括模块、终端、SC系统、MLC系统以及联网系统与时间

相关的性能指标。其中响应时间为完成一项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平均响应时间就并发任务及系

统运算来说,为一个特定计算机系统负载中,从发出请求到请求完成为止,用户经历的平均等

待时间,最坏情况下的响应时间为实现某项功能所需的绝对时间极限值;

b)与吞吐量相关的性能指标项应主要包括模块、终端、SC系统、MLC系统以及联网系统与速度相

关的性能指标。其中吞吐量为系统的处理能力,即有多少任务能在给定的时间周期内成功完成,

平均吞吐量为在一个设定的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处理的并发任务平均数,最坏吞吐量比率为系统

的并发任务数量和处理数量,即吞吐量的绝对限度;

c)与资源使用率相关的性能指标项应主要包括模块、终端、SC系统、MLC系统以及联网系统与

CPU、内存、磁盘I/O、网络I/O相关的性能指标。其中资源使用率常见的有CPU占用率、内

存使用率、磁盘I/O使用率、网络I/O使用率;

d)与并发用户数相关的性能指标项主要包括终端、SC系统、MLC系统以及联网系统与并发数、连

接数相关的性能指标。其中并发用户数用来度量服务器并发容量和同步协调能力。在客户端指

一批用户同时执行一个操作。并发数反映了软件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e)与可靠性相关的性能指标项应主要包括模块、终端、SC系统、MLC系统以及联网系统与MCBF

相关的性能指标。其中可靠性为平均无故障周期,即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

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MCBF=总使用次数(C)/总故障次数(F)。

6专用模块技术指标

6.1车票发售模块

6.1.1基础指标

车票发售模块基础指标见表1。

表1车票发售模块基础指标

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定义

1结构外观尺寸模块整体形状的尺寸大小

2储票箱空储票箱开始提示票箱空的阀值

票箱状态

3储票箱将空储票箱开始提示票箱将空的阈值

3

DB11/T1164.9—2020

表1车票发售模块基础指标(续)

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定义

4废票箱满废票箱开始提示票箱满的阈值

票箱状态

5废票箱将满废票箱开始提示票箱将满的阀值

6电气性能电源适应性电源能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

7无线电骚扰在不影响终端或系统性能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干扰电平

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装置、终端或系统不能避免性能降

8电磁兼容性电磁敏感度

低的能力

9静电放电抗扰度对静电放电的抗干扰能力

给定声功率与参考声功率之比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以分

10噪声声功率等级

贝计

11振动模块抵抗振动负荷作用的能力

机械环境

12冲击模块抵抗冲击负荷作用的能力

13工作环境温度终端工作时的环境温度

14工作环境湿度终端工作时的环境湿度

温度及相对湿度

15存储温度终端存储时的温度

16存储湿度终端存储时的湿度

17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次数运行终端两次关联故障之间的动作次数平均无故障次数

在规定条件下,对终端进行维护,使终端恢复到能执行要求功

18可维护性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能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19安全性安全性避免终端和操作维护人员处于潜在危险或不稳定状态的能力

车票发售模块指标要求见附录A中表A.1。

6.1.2功能指标

车票发售模块功能指标应满足如下要求:

a)功能性度量应按X=(1-A/B)×100%计算,其中A为受检模块错误实现和未实现DB11/T1164.7

中车票发售模块规定功能的数量和或错误实现和未实现用户需求所涉及功能数量和,B为

DB11/T1164.7中车票发售模块规定的功能总数量或用户需求所涉及的功能总数量。

b)互操作性度量应按X=(A/B)×100%计算,其中A为受检模块正确实现DB11/T1164.7中车票发

售模块和主控单元接口的时序数量,B为DB11/T1164.7中车票发售模块和主控单元接口的时

序总数量。

6.1.3性能指标

车票发售模块性能指标见表2。

表2车票发售模块性能指标

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定义

1储票箱总容量每个储票箱可容纳的车票数量

票箱总容量

2废票箱总容量每个废票箱可容纳的车票数量

4

DB11/T1164.9—2020

表2车票发售模块性能指标(续)

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定义

车票发售处理速度(不考

3票卡发售要求乘客点击购买确定后,票卡从票箱发出到出票口的时间

虑读写处理时间)

4储票箱数量每个车票发售模块可容纳的储票箱数量

票箱数量

5废票箱数量每个车票发售模块可容纳的废票箱数量

6.2车票回收模块

6.2.1基础指标

车票回收模块基础指标见表3。

表3车票回收模块基础指标

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定义

1结构外观尺寸模块整体形状的尺寸大小

2储票箱满储票箱开始提示票箱满的阈值

3储票箱将满储票箱开始提示票箱将满的阈值

票箱状态

4废票箱满废票箱开始提示票箱满的阈值

5废票箱将满废票箱开始提示票箱将满的阈值

6电气性能电源适应性电源能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

7无线电骚扰在不影响终端或系统性能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干扰电平

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装置、终端或系统不能避免性能

8电磁兼容性电磁敏感度

降低的能力

9静电放电抗扰度对静电放电的抗干扰能力

给定声功率与参考声功率之比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以分

10噪声声功率等级

贝计

11振动模块抵抗振动负荷作用的能力

机械环境

12冲击模块抵抗冲击负荷作用的能力

13工作环境温度终端工作时的环境温度

14工作环境湿度终端工作时的环境湿度

温度及相对湿度

15存储温度终端存储时的温度

16存储湿度终端存储时的湿度

17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次数运行终端两次关联故障之间的动作次数

在规定条件下,对终端进行维护,使终端恢复到能执行要求

18可维护性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功能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19安全性安全性避免终端和操作维护人员处于潜在危险或不稳定状态的能力

车票回收模块指标要求见附录A中表A.2。

6.2.2功能指标

车票回收模块功能指标应满足如下要求:

5

DB11/T1164.9—2020

a)功能性度量应按X=(1-A/B)×100%计算,其中A为受检模块错误实现和未实现DB11/T1164.7

车票回收模块规定功能的数量和或错误实现和未实现用户需求所涉及功能数量和,B为DB11/T

1164.7车票回收模块规定的功能总数量或用户需求所涉及的功能总数量。

b)互操作性度量应按X=(A/B)×100%计算,其中A为受检模块正确实现DB11/T1164.7车票回收

模块和主控单元接口的时序数量,B为DB11/T1164.7车票回收模块和主控单元接口的时序总

数量。

6.2.3性能指标

车票回收模块性能指标见表4。

表4车票回收模块性能指标

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定义

1储票箱总容量每个储票箱可容纳的车票数量

票箱总容量

2废票箱总容量每个废票箱可容纳的车票数量

票卡回收处理速度(不

3票卡回收票卡不进行读写处理的情况下,从入票口到票箱的时间

考虑读写处理时间)

4储票箱数量储票箱数量每个车票回收模块可容纳的储票箱数量

6.3硬币处理模块

6.3.1基础指标

硬币处理模块基础指标见表5。

表5硬币处理模块基础指标

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定义

1结构外观尺寸模块整体形状的尺寸大小

2电气性能电源适应性电源能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

3无线电骚扰在不影响终端或系统性能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干扰电平

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装置、终端或系统不能避免性能降

4电磁兼容性电磁敏感度

低的能力

5静电放电抗扰度对静电放电的抗干扰能力

给定声功率与参考声功率之比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以分

6噪声声功率等级

贝计

7振动模块抵抗振动负荷作用的能力

机械环境

8冲击模块抵抗冲击负荷作用的能力

9工作环境温度终端工作时的环境温度

10工作环境湿度终端工作时的环境湿度

温度及相对湿度

11存储温度终端存储时的温度

12存储湿度终端存储时的湿度

13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次数平均无故障次数,指运行终端两次关联故障之间的动作次数

平均故障修复时在规定条件下,对终端进行维护,使终端恢复到能执行要求功

14可维护性

间能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15安全性安全性避免终端和操作维护人员处于潜在危险或不稳定状态的能力

6

DB11/T1164.9—2020

硬币处理模块指标要求见附录A中表A.3。

6.3.2功能指标

功能性度量应按X=(1-A/B)×100%计算,其中A为受检模块错误实现和未实现DB11/T1164.7硬币处

理模块规定功能的数量和或错误实现和未实现用户需求所涉及功能数量和,B为DB11/T1164.7硬币处理

模块规定的功能总数量或用户需求所涉及的功能总数量。

6.3.3性能指标

硬币处理模块性能指标见表6。

表6硬币处理模块性能指标

序号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定义

1主找零器数量每个终端内可容纳的主找零器数量

找零器数量

2缓存找零器数量每个终端内可容纳的缓存找零器数量

3主找零器容量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