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044-2008 花生茎蔓栽培平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DB37/T 1044-2008 Peanut stem cultivation of shiitake mushroom safety and high quality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044-2008
花生茎蔓栽培平菇安全优质
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SafetyandHighQualityPleurotus
ostreatusCultivationwithPeanutStems
2008-12-02发布2009-01-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1044-2008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鲁长、张正、万书波、贾曦、张柏松、吴修、戴明勋、黄春燕、单洪涛、
郭惠东。
I
DB37/T1044-2008
花生茎蔓栽培平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优质平菇(Pleurotusostreatus)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要求、病虫害防治、
质量安全控制和生产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以菌糠作家畜饲料前提下利用花生茎蔓主料栽培平菇(糙皮侧耳)的安全优质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12728食用菌术语
GB19172平菇菌种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749绿色食品食用菌
NY/T1098食用菌品种描述技术规范
NY5095无公害食品食用菌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529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5333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12728和NY/T109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优质平菇securityandhighqualityPleurotusostreatus
指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294要求,按照NY/T5333技术规范生产,生产投入品执行NY5099规定,
并限定限量限时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将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NY5095标准范围内,经专门机构认定
并许可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的平菇产品。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294的规定。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污染源、环境要素综
合指标较好的场所作为生产场地,应远离工矿业的“三废”及微生物、粉尘等污染源。生产区与生活区
应分离,且生产区的堆料场、制种、发酵、发菌及出菇区、产品加工区、仓库区合理分区。每季栽培结
束后,应及时清理废菌料和废土、杂物,对菇场进行消毒杀虫处理,并开展菌糠生物质资源的无害化循
环利用。
1
DB37/T1044-2008
5生产技术要求
本章没有说明的栽培措施,按常规方法实施。
5.1栽培设施
栽培设施建在地势平坦、冬暖夏凉、通风良好、便于排水和生产操作的地方,应利于保温、降温、
保湿、遮荫和防治病虫害。平菇栽培设施条件要求较为简易,栽培模式多种,可采用冬暖式塑料大棚、
简易栽培棚、林地弓棚、地沟弓棚、闲置蚕棚、空闲房屋及通气条件良好的人防工程设施等栽培。所用
的建筑材料、构件制品及配套设备等,不应对环境和平菇产品造成污染。
5.2栽培季节
根据平菇品种特性和季节气候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山东省栽培设施多样,平菇品种(菌
株)丰富,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利用冬暖大棚、地沟弓棚和简易棚栽培中低温品种,一般可安排在9
月中下旬至翌年5月上中旬出菇。在装袋栽培前50d左右生产原种,提前30d左右生产栽培种。采用发
酵料生产,需在栽培前5d~7d对原料进行堆制发酵。若采用林地弓棚和遮荫降温棚等栽培高温品种或
耐高温广温品种,则可进行夏季生产出菇,填补高温季节平菇生产的空缺。
5.3品种选择、菌种培养贮存及质量要求
5.3.1品种选用
按照农业部颁布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有关要求,选用经过出菇试验、适于山东省气候及原料
特点的优质、高产、生长及转潮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平菇品种或菌株。可根据市场要求和栽培季
节选择适宜品种。生产菌种所用品种(菌株)应符合NY/T5333中3.1.2的要求。使用利用基因工程技
术改变基因组构成育成的平菇菌种,应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中有关转基因微生物
安全管理的规定执行。
5.3.2菌种培养贮存
平菇菌种的扩繁制作按照NY/T528的要求进行。成品母种存放于消毒的4℃~6℃的冷藏箱内,控
制传代次数在3代以内;成品原种和栽培种存放于洁净阴凉干燥避光的保藏室内,应及时使用,尤其是
麦粒菌种,不宜长期贮存,贮存期以不产生平菇原基和老化菌皮为宜,确保菌种适龄、生活力旺盛。
5.3.3菌种质量要求
平菇成品菌种质量按GB19172的规定执行。
5.4原辅材料
5.4.1主辅原料
栽培平菇的原料非常丰富,因地制宜选择高产、适用的主辅原料。花生茎蔓、棉籽壳、玉米芯、麦
麸、玉米粉等,要求新鲜、纯净、无霉、无虫、无异味、无有害污染物和残留物。用花生茎蔓、棉籽壳、
玉米芯栽培平菇,要求作物在收获前1个月不能施高残毒农药。栽培基质中不得随意或超量加入化学添
加剂,并严防有毒有害不洁(含有农残、重金属、病虫杂菌活体等)物质混入。花生茎蔓等在使用前经
日光曝晒2d~3d,粉碎,过筛(粒度0.2cm~0.5cm≥80%),要求花生茎蔓粉中地膜碎片含量在0.1%以
下。主辅原料应符合NY5099的要求。
5.4.2用水管理
用水包括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可用清洁的自来水、泉水、井水、湖水等。喷水中不能
随意加入药剂、肥料或成分不明的物质。应符合NY/T5333的规定。
5.4.3培养料添加剂
培养料可选用的添加剂主要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氰氨化钙、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生
石灰、石膏粉、轻质碳酸钙等,不允许添加含有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或成分不明的混合型培养料添加
剂。不能使用未经有关部门作安全性评价的任何添加剂和原辅材料代用品。培养料添加剂应符合NY5099
的要求。
5.5培养料配方
2
DB37/T1044-2008
花生茎蔓55%,棉籽壳15%,玉米芯15%,麦麸6%,玉米粉4%,尿素0.2%,过磷酸钙1.5%,石膏
粉1%,生石灰2.3%。
栽培料需经堆制发酵处理,发酵前料水比调至1+1.7,发酵后,培养料含水量应达到60%~65%。
5.6堆制通风发酵
选取地势较高、平坦硬化、朝阳的场地,将1000kg左右栽培料(干)建成一半球形料堆,从堆底
中心的预留空间引出一根通风管,外接一台小型鼓风机,堆表面拍平后,均匀向堆心的预留空间插通气
孔。建堆完毕,用二氯异氰尿酸钠1000倍药液和5%氟虫腈2000倍液将料堆表面均匀喷洒一遍,以
消毒和防虫,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料堆并将周边压实。当堆料最高温度达到65℃以上,用鼓风机进行
间歇式鼓风,每次0.5h左右,间歇2h~3h,夜晚停止鼓风,覆盖草苫,维持24h后进行第一次翻堆。
翻堆时应将堆表层料翻至内部,上部和底层料翻至堆中间。翻堆后重新建堆,再次升温后,按第一次发
酵升温通风方式进行间歇式鼓风,以此类推,共翻堆3次。最后一次翻堆时再均匀喷洒一次适量的消毒
剂和杀虫剂药液,将料堆用薄膜盖严,不再通风,使其自然升温,当料温全面、均匀达到60℃左右时,
保持24h后摊堆,充分晾排余热及废气。发酵好的栽培料呈棕褐色,无异味,用石灰水调pH7.5~8.0、
含水量60%~65%。发酵总时间约为5d~6d。可在堆料中添加使用已办理肥料登记证或省级以上农业主
管部门颁发的推广证、允许在食用菌生产中使用的微生物发酵剂,使用方法遵照其说明书。
5.7装袋接种和发菌培养
5.7.1装袋接种
采用聚乙烯筒膜装料栽培,一般规格为43cm~47cm×25cm~28cm,装料长22cm~25cm,若进行夏
季高温平菇生产,则采用规格为33cm~35cm×18cm~20cm的聚乙烯筒膜或耐高温塑料筒膜装料栽培。
装料松紧一致,均匀压实,采用四层菌种三层料或三层菌种两层料的层播方式播种,接种时菌种块要分
散均匀,封住整个料面,菌袋两端接种量应占菌种总量的70%左右,菌种层周边贴袋壁处适量多播菌种。
总用种量为培养料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HZSAQS 00197.4-2023 乳肉兼用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4部分泌乳牛饲养管理 2023-11-27
- T/YCXH 04-2018 豌豆 西豌 1 号 2018-05-31
- T/BYGC 0003-2023 北苑贡茶 乌龙茶栽培技术规程 2023-03-22
- T/SDPPA 2-2019 滕州大白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19-10-21
- T/CACM 1374.159-2021 槟榔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1-10-15
- T/SDAS 420-2022 ‘妙香7号’草莓高质量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2022-06-29
- T/GDNB 128.16-2022 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生猪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2022-10-20
- T/JAASS 103-2023 奶牛智慧养殖环境、生理、生产数字化 感知指标体系 2023-11-08
- T/HMAEA 003-2023 "湘猪乡味"品牌标志设计与使用规范 2023-03-01
- T/GXAS 359-2022 富硒淮山栽培技术规程 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