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560-1993 150t以下履带起重机技术条件

GB/T 14560-1993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cranes with litting capacity up to 150 ton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4560-2022 |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560-199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3-08-19
实施日期
1994-0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抚顺挖掘机制造厂
起草人:
张复兴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50t以下履带起重机技术条件

Tehnicalrequirementforcranes

Wirhlittingcapacityup150tons

GB/T14560—93

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并发布

1993-08-19批准1993-08-19发布1994-02-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式和液压式履带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最大起重量门150t以下起重机。大于150t的起重机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GBll47内燃机通用技术条件;

GBl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GB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

GB6068.3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试验规范稳定性的确定

GB7950臂架型起重机起重力矩限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8502土方机械防护与贮存

GB/T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l0051.1~10051.5起重吊钩

GBl0674履带起重机结构试验方法

GB/T13330150t以下履带起重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13306标牌

JB2146液压元件出厂试验技术指标

JB4031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标牌

JJl2.1建筑机械焊接质量规定

JJ38油液中固体颗粒污物的显微镜计数法

JG/T5011.12建筑机械与设备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JG/T5011.13建筑机械与设备除锈通用技术条件

JG/5012建筑机械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技术要求

3.1.基本要求

起重机的结构、机构和电气设计应符合GB3811的规定。

3.2.环境条件

3.2.1.环境温度为—20~40(,

3.2.2.工作风速:对于臂长50m以下的起重机。风速不超过13.8m/s(相当于6级

风);对臂长大于50m的起重机,风速不超过9.8m/s(相当于5级风)。

3.2.3.工作地面应坚实平整,作业过程中地面不得下陷。整机应水平,工作坡度应不

大于5%。

3.3.整机性能

3.3.1.液压式起重机吊钩下降和变幅动作应具有激动性能.微动速度应不大于5m/

min。

3.3.2.主臂作业时,起重机应具有带载行走性能。带载行走时,起重量不得超过相应

工况额定起重量的70%,起重臂位于行驶方向正前方,载荷离地高度不应超

过50cm。

3.3.3.起重机爬坡能力应符合表1规定。

3.3.4.起重机的行驶跑偏量(前进或后退20m的轨迹偏差)不得大于25cm,如图1

所示。

3.3.5.起重机各密封部位均不得渗漏。

3.3.6.液压式起重机的液压油工作温度不得超过80℃。

表1

产品类型和规格爬坡能力

机械式30%

液压式最大起重量≤50t40%

最大起重量>50t30%

实际轨迹

直线距离

图1

3.3.7.液压式起重机的液压油固体颗粒清洁度等级不得高于19/16。

3.3.8.起重机所选用的柴油机,其标定工况燃油消耗率应不高于279g/kW·h。

3.4.主要零部件

3.4.1.柴油机

柴油机应符合GB1147的规定。

3.4.2.液压元件

液压元件应符合JB2146的规定。

3.4.3.起重吊钩

吊钩应符合GB10051~110051.5的规定。对于单钩,应装有防脱棘爪。

3.4.4.起重臂

3.4.4.1.用于制造起重臂的材料。其主弦杆和腹杆的屈服强度应不低于400MPa。

3.4.4.2.主、副臂的中间臂节应保证具有互换性。

3.4.4.3.主、副臂主弦杆的直线度。每米长度为1mm。臂节长度6m以下时。其

直线度为全长的1/1000。臂节长度超过6m时。直线度为全长的0.5/

1000。腹杆的直线度,每米长度为1.5mm。

3.4.4.4.主、副臂各臂节的直线度和最长臂的直线度。为臂长的1/1000。

3.4.4.5.主、副臂各臂节两端的扭招转不大于3mm。

3.4.4.6.各臂节端面两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大于公称尺寸的1.5/1000。

3.4.4.7.起重臂根部轴孔的轴线对起重臂纵轴线的垂直度。为起重臂全长的1.5

/1000。

3.4.4.8.最长主臂和最长副臂水平放置状态的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JJ 38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