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93.15-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5部分:烟草
DB41/T 293.15-2014 Seed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urth-grade Crops Part 15: Tobacco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河南农业大学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1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93.15—2014
代替DB41/T293.11-2002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5部分:烟草
2014-12-30发布2015-03-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293.15—2014
前言
DB41/T293《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分为15个部分:
——第1部分:小麦;
——第2部分:玉米杂交种;
——第3部分:水稻常规种;
——第4部分:水稻三系杂交种;
——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
——第6部分:谷子;
——第7部分:大豆;
——第8部分:甘薯;
——第9部分:棉花常规种;
——第10部分:棉花杂交种;
——第11部分:油菜常规种;
——第12部分:油菜三系杂交种;
——第13部分:花生;
——第14部分:芝麻;
——第15部分:烟草。
本部分为DB41/T293的第1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41/T293.11—2002《烟草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DB41/T293.11—2002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四级种子”的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定义;
本部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铁钊、丁永乐、宋连启、苗艳芳、张小泉、梁增灵、袁晓春。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王淑俭、陈廷贵、陈明灿、张慧、刘领、刘雪君、王芳、胡建伟、李书会、谢
军保、刘诗慧、王小东。
本部分于2002年8月首次发布,2014年12月第一次修订。
DB41/T293.15—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第15部分:烟草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烟草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生产技术的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烟草四级种子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UC/T143烟草育苗基本技术规程
YC/T20烟草种子检验规程
YC/T22烟草种子贮藏与运输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四级种子four-gradeseed
在种子生产中,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按世代顺序繁殖的育种家种子、原原
种、原种和检定种的种子。
3.2
育种家种子breederseed
育种家育成的品种最初种子,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育种家种子质量标准。
用白色标签作标记。
3.3
原原种foundationseed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而来,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原原种质量标准。用白
色标签作标记。
3.4
原种registerdseed
由原原种直接繁殖而来,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用紫色标签
作标记。
3.5
检定种certifiedseed
由原种繁殖用于大田生产的种子,具有该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检定种质量标准。
用蓝色标签作标记。
4育种家种子生产
4.1生产、利用方式
4.1.1育种家种子生产、贮藏在育种家直接管理下进行。对该品种的最初优系种子在育种家种子圃中足
量繁殖,低温干燥贮藏,分年利用。
4.1.2当贮藏的育种家种子即将用尽时,可将剩余育种家种子再足量繁殖,贮藏利用。
4.1.3当不具备低温干燥贮藏条件时,由育种者从初始优系中选株自交生产育种家种子。
4.1.4育种家种子经过一次繁殖,可生产原原种。
141
DB41/T293.15—2014
4.2育种家种子圃
4.2.1生产育种家种子概述
对初始优系中的典型单株按株行种植和评定,按株行进行鉴定、去杂和混合收获,生产育种家种子。
4.2.2土地准备和育苗
按UC/T143方法,选择地力均匀、排灌方便、避开菜园地或前茬为茄科作物的地块,并实施轮作,
合理施肥。精细整地作畦,适时播种、育苗,加强管理,保证苗全苗壮。
4.2.3移栽
适时移栽,根据需种量确定种植面积和株行数。按株行种植,一般种植4~6行,每行20~30株,移
栽密度要适宜,以利个体发育。行端设走道,以便鉴定去杂。四周设2~4行保护区,保护区种植同品种
同类别种子。
4.2.4栽培管理
适时中耕培土,合理追肥,及时灌排水,防治病虫害和杂草。
4.2.5鉴定、去杂
按品种典型性和整齐度进行株行评定和选留,淘汰劣行。再单株鉴定、去杂。去杂应重点在团棵期、
现蕾期、始花期三个时期进行,每时期进行数次。对淘汰的杂株、变异株、病株、劣株要提前打顶,及
时抹杈或拔除。
4.2.6套袋自交
始花期用硫酸纸袋套袋,严防自然杂交。套袋前彻底摘除中心花和已受过粉的花或果。套袋数量根
据需种量而定。
4.2.7疏花、疏果和留叶保种
套袋20天后摘去纸袋,剪去未授粉花蕾。留种株必须适当控制花果数目,以保证蒴果成熟一致,提
高种子质量。一般单株留花枝数4~6
推荐标准
- NB/T 42017-2013 往复式内燃燃气发电机组 功率和燃料消耗率换算方法 2013-11-28
- MH/T 9004-2013 飞机燃油系统及部件的结冰试验 2013-03-13
- JB/T 7843-2013 电刨 2013-11-25
- NB/T 47032-2013 余热锅炉用小半径弯管技术条件 2013-11-28
- NB/T 32017-2013 太阳能光伏水泵系统 2013-11-28
- HG 30010-2013 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2013-12-31
- SY/T 6958-2013 低温石油钻机和修井机 2013-11-28
- JB/T 20005.4-2013 玻璃输液瓶轧盖机 2013-12-31
- JT/T 769-2009 公路工程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2009-12-23
- NB/T 47035-2013 工业锅炉系统能效评价导则 20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