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93.2-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玉米杂交种

DB41/T 293.2-2014 Seed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urth Level Crops Part 2: Hybrid Maize Seed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293.2-2014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2-30
实施日期
2015-03-01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河南省农业厅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1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93.2—2014

代替DB41/T293.2-2002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玉米杂交种

2014-12-30发布2015-03-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293.2—2014

前言

DB41/T293《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分为15个部分:

——第1部分:小麦;

——第2部分:玉米杂交种;

——第3部分:水稻常规种;

——第4部分:水稻三系杂交种;

——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

——第6部分:谷子;

——第7部分:大豆;

——第8部分:甘薯;

——第9部分:棉花常规种;

——第10部分:棉花杂交种;

——第11部分:油菜常规种;

——第12部分:油菜三系杂交种;

——第13部分:花生;

——第14部分:芝麻;

——第15部分:烟草。

本部分为DB/T293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41/T293.2—2002《玉米杂交种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DB41/T293.2—2002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四级种子”的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定义;

——将“株系循环法”修改为“株行扩繁法”。

本部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农业

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现代种业有限公司、河

南豫玉种业有限公司、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怀川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伟程、张进生、王建华、唐保军、李继军、彭强、王丽红。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邓士政、汤继华、付国占、黄西林、史国安、王翠玲、姜泓勋、雒温生、张

万松、田兰荣、徐峰、王玉兰、黄向荣。

本部分于2002年8月首次发布,2014年12月第一次修订。

DB41/T293.2—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玉米杂交种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玉米杂交种的术语和定义、自交系种子生产、检定种种子生产、田间纯度检查及收获、

贮藏。

本部分适用于玉米杂交种四级种子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7415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DB41/T318农作物种子田间检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四级种子four-gradeseed

在玉米杂交种种子生产中,以自交系育种家种子为源头,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按世代顺序繁殖

的亲本自交系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以及用亲本自交系原种杂交生产出的杂交种,即为四级种

子。

3.2

亲本种子parentalseed

包括亲本自交系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

3.2.1

育种家种子breederseed

育种家育成的杂交种亲本自交系的最初种子,具有各亲本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育

种家种子质量标准。用白色标签作标记。

3.2.2

原原种foundationseed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的种子,具有该亲本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原原种质量标准。

用白色标签作标记。

3.2.3

原种registerdseed

由原原种直接繁殖的种子,具有该亲本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用紫

色标签作标记。

3.2.4

检定种certifedhybridseed

11

DB41/T293.2—2014

用亲本自交系原种杂交生产的杂交种子,具有该杂交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经确认达

到杂交种质量标准。用蓝色标签作标记。

4自交系种子生产

4.1育种家种子生产

4.1.1育种家种子生产和贮藏应在育种家直接管理下进行。通过育种家种子圃,应对新育成的自交系

种子进行足量套袋繁殖,低温干燥贮藏,分年利用。

4.1.2当贮藏的育种家种子即将用尽时,可通过保种圃对剩余育种家种子再套袋繁殖,贮藏利用。

4.1.3当不具备贮藏条件时,可用育种家种子建立保种圃,对最初育种家种子每年进行人工套袋自交,

或姊妹交繁殖。

4.1.4育种家种子经过一次繁殖生产原原种。

4.1.5育种家种子圃

4.1.5.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力均匀、灌排方便和稳产保收的土地。精细整地,施足量

底肥。

4.1.5.2播种

4.1.5.2.1适时足墒下种,确保苗全苗壮。避免因条件不一,造成单株之间差异。

4.1.5.2.2按穗行种植,每个自交穗种4~8行。为便于鉴定和管理,可采取宽窄行种植,穗行不宜太

长,一般为20株左右。密度要适当,以利个体发育。

4.1.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