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93.4-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水稻三系杂交种
DB41/T 293.4-2014 Cultivated Plant Fourth-level Seed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Part 4: Three-line Hybrid Rice See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2年08月
-
2014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1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93.4—2014
代替DB41/T293.3-2012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水稻三系杂交种
2014-12-30发布2015-03-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293.4—2014
前言
DB41/T293《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分为15个部分:
——第1部分:小麦;
——第2部分:玉米杂交种;
——第3部分:水稻常规种;
——第4部分:水稻三系杂交种;
——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
——第6部分:谷子;
——第7部分:大豆;
——第8部分:甘薯;
——第9部分:棉花常规种;
——第10部分:棉花杂交种;
——第11部分:油菜常规种;
——第12部分:油菜三系杂交种;
——第13部分:花生;
——第14部分:芝麻;
——第15部分:烟草。
本部分为DB/T293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41/T293.3—2002《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DB41/T
293.3—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四级种子”的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定义;
——将“株系循环法”修改为“株行扩繁法”。
本部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
技学院、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信阳市种子管理站、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尹海庆、宋连启、韩延如、赵全志、刘桂珍、王清林、徐昌能。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王付华、王生轩、孙建军、周新保、李建新、张联合、胡娜、王越涛、常萍、
吕强、陈献功、刘明久。
本部分于2002年8月首次发布,2014年12月第一次修订。
DB41/T293.4—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水稻三系杂交种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水稻三系杂交种四级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三系”种子繁殖、育种家种子、原原
种、原种和制种(检定种生产)的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水稻三系及其杂交种四级种子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7415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DB41/T318农作物种子田间检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四级种子four-gradeseed
在水稻三系杂交种种子生产中,以三系育种家种子为源头,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按世代顺序繁
殖的三系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以及用恢复系原种与不育系原种杂交,生产出的杂交种,即为
四级种子。
3.2
亲本种子parentalseed
配制杂交种的“三系”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种子。又各有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和原种类别。
3.2.1
不育系malesterileline
雌蕊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育性受遗传基因控制。通常用A表示。
3.2.2
保持系maintainerline
雌雄蕊发育正常,能自交结实;给不育系授粉后,获得不育系种子,但其后代仍然具有雄性不育特
性。通常用B表示。
3.2.3
恢复系restorerline
雌雄蕊发育正常,能自交结实,给不育系授粉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其育性恢复正常,具有杂种优势。
通常用R表示。
3.3
育种家种子breederseed
29
DB41/T293.4—2014
育种家育成的该三系杂交种亲本最初种子,具有各亲本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育种
家种子质量标准。用白色标签作标记。
3.4
原原种foundationseed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而来,具有该系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原原种的质量标准。
用白色标签作标记。
3.5
原种regiserdseed
由原原种直接繁殖而来,具有该系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原种的质量标准。用紫色
标签作标记。
3.6
检定种certifiedhybridseed
由恢复系原种与不育系原种杂交而来的杂交一代,具有正常育性和该杂交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
传稳定性,达到杂交种质量标准。用蓝色标签作标记。
3.7
亲本繁殖parantallinepropagation
不育系由保持系授粉结实而繁衍不育系种子,保持系和恢复系分别自交结实繁衍种子,统称为“三
系”繁殖。
3.8
制种seedproduction
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结实,得到育性正常,且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种子的过程,称为制种,亦称
检定种生产。
4“三系”种子繁殖
4.1繁殖方式
采用重复繁殖方法,进行保持系、恢复系、不育系的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生产,其中,保持
系和恢复系由自交繁殖而来,不育系由保持系授粉杂交繁育而来;不育系原种与恢复系原种杂交生产检
定种。
4.2保持系和恢复系种子繁殖
4.2.1育种家种子繁殖
4.2.1.1繁殖、利用方式
4.2.1.1.1育种家种子的繁殖、贮藏应在育种者直接管理下进行。通过育种家种子圃对育成的亲本优
系种子足量繁殖,低温干燥贮藏,分年利用。
4.2.1.1.2当贮藏的育种家种子即将用尽时,通过保种圃对剩余育种家种子再足量繁殖,贮藏利用。
4.2.1.1.3当不具备低温干燥贮藏条件时,可从初始优系种子开始建立保种圃,用株行扩繁法生产育
种家种子。
4.2.1.1.4育种家种子经过一次繁殖,可生产原原种。
4.2.1.2育种家种子圃
4.2.1.2.1种植方式
30
DB41/T293.4—2014
对原始保持系和恢复系种子单株种植,分株鉴定、去杂,混合收获,生产育种家种子。
4.2.1.2.2土地选择和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通风透光,无检疫性病虫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均匀,排灌条件良好,耕
作管理方便,隔离条件优越,集中连片的地块。精细平整土地,合理平衡施肥。
4.2.1.2.3隔离
保持系、恢复系与异品种田块采取隔离措施。空间隔离距离不少于20m。严禁周围(500m以内)种
植不同亚种(类型)品种。
4.2.1.2.4种植
按株行种植。适时播种、培育壮秧、规格栽插。稀播匀播,田间单株稀植。合理设置人行道,以便
鉴定去杂。采用优良栽培技术,各项管理措施合理、及时、精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QGCML 4003-2024 微棱镜片光学冷加工技术规范 2024-03-29
- T/UNP 318-2024 三维动画教学系统技术规范 2024-11-28
- T/QGCML 4512-2024 光学望远镜技术要求 2024-07-26
- T/YNPACK 0002-2018 平版印刷 润版水有害物质限量 2018-08-01
- T/CASME 1644-2024 倾斜摄影相机通用技术要求 2024-08-23
- T/ZSA 283-2024 虚拟拍摄系统 真实环境与虚拍环境光照匹配度检测方法 2024-12-25
- T/HIMIA 002-2024 三维荧光腹腔镜 2024-08-30
- T/SDWY 002-2023 VR 眼镜 2023-12-15
- T/QGCML 4075-2024 超表面偏振传感系统 2024-04-15
- T/QGCML 1172-2023 彩印包装盒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