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37-2021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DB41/T 2137-2021 Highway Tunnel Monitoring and Measuring Techniques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
2021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60
CCSP66
41
93.060
河南省地方标准P66
DB41/T2137—2021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2021-04-12发布2021-07-12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137—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5监控量测项目.......................................................................2
6必测项目技术要求...................................................................3
7选测项目技术要求...................................................................5
8信息处理流程.......................................................................6
9数据分析与应用.....................................................................6
10报告..............................................................................6
附录A(资料性)洞内、外观察记录表...................................................8
附录B(资料性)周边位移量测记录表...................................................9
附录C(资料性)地表下沉量测记录表..................................................10
附录D(资料性)拱顶下沉量测记录表..................................................11
I
DB41/T213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济阳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河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新民、孟献春、兰伟伟、薛有利、周嘉宾、刘前途、宋平原、刘红敏、潘维
霖、李新平、刘国清、杨庆武、闫富军、贺兵、李楠、孟光磊、刘永军、王金东、王成、邢洁、许改平、
高度、陈秀谨、秦泰春、孟建玮、石兴敏、陈联合、李立青、符世辉、杨俊芳、贾书通、于品登、孙易
男、王军权、王玉莹、姚杰、郭成龙、乔涵宇、张腾飞、李占军、李从豪、杨成凡、范俊刚、胡文杰、
安帅帅、毛华新。
II
DB41/T2137—2021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监控量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监控量测项目、技术要求、监控量测方
法、信息处理流程、数据分析与应用、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以钻爆法开挖为主的公路隧道施工期监控量测,运营期公路隧道的监控量测可参照执
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
GB504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JTG/T36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必测项目
为了在施工中保证安全,通过量测信息判断围岩稳定性来指导设计、施工的常规量测项目。
3.2
选测项目
为了满足隧道设计和施工的特殊需要,必要时在特殊地质地段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
3.3
基准点
为进行变形量测,设置于变形区域外、用于量测对比的稳定点。
3.4
测点
设置在观测体上(或内部),作为变形、位移、应力或应变测量用的固定标志工作点。
3.5
周边位移
隧道两侧壁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3.6
拱顶下沉
隧道拱顶测点的绝对沉降(量)。
1
DB41/T2137—2021
3.7
非接触量测
在不接触被测目标点的情况下,获取被测目标点的空间位移信息的方法。
4基本规定
4.1公路隧道监控量测应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
4.2监控量测管理应科学合理,应编制监控量测实施方案;施工中应按方案实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测点和仪器的稳定可靠性、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以及监控量测周期的完整性;监控量测资料应
及时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
4.3监控量测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工程概况;
b)监控量测项目;
c)量测仪器选择;
d)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e)监控量测频率;
f)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g)数据处理、信息反馈;
h)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等。
4.4隧道开工前,监控量测单位应收集以下资料:
a)隧道工程勘察资料;
b)隧道工程设计文件;
c)施工组织设计;
d)对监控量测工作的要求;
e)其他相关资料。
4.5编写监控量测方案前,监控量测单位应进行现场踏勘,复核相关资料,了解工程目前的建设情况,
确定拟监控量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
4.6监控量测工作应结合开挖、支护作业的进程,按量测方案布点和监测,根据现场量测情况及时调
整补充,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和反馈。
4.7现场量测仪器,应根据量测项目及测试精度选用。宜选择简单适用、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量程
合理、便于进行结果处理和分析的测试仪器,并经过有效检校。
4.8监控量测数据应真实、有效、规范并经过复核,有可追溯性,及时填报反馈报表。
4.9监控量测单位应定期提交成果报告,紧急情况下应及时提交预警报告,工程完工后应提交总结报
告。
4.10监控量测的实施应符合施工安全规定。
4.11监控量测工作应符合本技术规程和国家现行有效标准的规定。
5监控量测项目
5.1监控量测项目包括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5.2在复合式衬砌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的量测项目,其作业应符合GB50026、JTG/T3660的要求。
5.3应根据设计要求、隧道断面形状和断面大小、埋深、围岩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
施工方法等综合选择选测项目。选测项目量测作业应符合GB50497、JTG/T3660和本文件的要求。
2
DB41/T2137—2021
6必测项目技术要求
6.1测点布置原则
6.1.1量测项目和断面的选择以及测点布置应考虑围岩代表性、围岩变化、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的变
化。量测断面位置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在围岩的不同分级接触区域,应至少布置一个量测断面;
b)地质条件复杂段落应布置量测断面;
c)隧道埋深较浅或者洞口附近的区域,宜适当增加量测断面;
d)当施工方案出现变更时,变更段落应布置量测断面;
e)隧道出现大变形、塌方、突水突泥等重大事故时,宜在事故区域增设量测断面。
6.1.2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断面间距应符合JTG/T3660的要求。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测点应布置在同
一断面,拱顶下沉测点宜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实际围岩分级情况较设计分级差一个等级及以上
或隧道断面大于双车道隧道标准断面时,应结合施工方法调整断面间距。
6.1.3周边位移量测的测线布置可参照表1及图1选用。
表1周边位移量测测线布置
地段
开挖方法
一般地段特殊地段
连拱隧道中导洞施工过程中布设一条水
全断面法一条水平测线
平测线
台阶法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
CD或CRD法上部、双侧壁导坑法左右侧
部,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
分部开挖法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
其余分部一条水平测线;连拱隧道、小
净距隧道正洞施工量测同上
全断面法一般地段特殊地段
6.1.4拱顶下沉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双车道及以下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应布置1~2个测点,三车道及以上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应布置
2~3个测点;
b)采用分部开挖法时,每开挖分部拱部应至少布置1个测点。
a)拱顶测点和一条水平测线示例b)拱顶测点和两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示例
3
DB41/T2137—2021
图1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测线布置示例
c)CD或CRD法拱顶测点和测线示例d)双侧壁导坑法拱顶测点和测线示例
e)连拱隧道测点和测线示图
图1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测线布置示例(续)
6.1.5偏压或者大变形隧道,宜根据需要设置整体位移测点。高水压、膨胀岩土等地段宜在仰拱设置
底鼓测点,可与拱顶下沉对应设置,应符合JTG/T3660的规定。
6.1.6浅埋隧道、洞口段或有特殊要求的应进行地表下沉量测。地表下沉断面及测点布置应符合
JTG/T3660的规定。
6.1.7洞内必测项目测点埋设时间应符合JTG/T3660的规定。
6.1.8隧道分部施工时,各分部测线及测点的布置应根据各施工部开挖先后顺序进行合理布置。
6.1.9基准点距离量测断面较远时,宜在隧道的稳定区域埋设新的基准点,并采取保护措施。
6.1.10测点应与量测断面侧壁垂直,埋入围岩不应小于20cm,不应焊接在钢支撑上,外露部分应有
保护装置。
6.2监控量测方法
6.2.1洞内外观察应满足以下规定:
a)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
质状态记录表;
b)已支护地段观察应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记录
喷射混凝土表面起鼓、剥落、开裂、渗漏水、钢架变形及发展情况等内容。观察中发现围岩
条件变差或支护状态结构异常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c)洞外观察应观察记录洞口段、偏压段、浅埋段、及特殊地质地段的地表开裂、沉降、塌陷,
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地表植被变化等。应与地表下沉、地表水
推荐标准
- T/ZSGTS 177-2023 香山之品 茶树菇 2023-06-29
- T/HHMF 002-2022 怀化米粉生产工艺技术规范 2022-11-15
- T/SGCX 003-2022 乳源猪头皮烹饪工艺规范 2022-01-19
- T/GDBWTA 0005-2022 餐厅服务员职业技能竞赛-调酒评价标准 2022-12-26
- T/LXCY 2.13-2022 岚县土豆宴 主食类:土豆软米窝窝烹饪工艺规范 2022-03-01
- T/CDAS 002-2021 岳池米粉餐饮门店服务操作规范 2021-10-21
- T/BJCA 004-2022 京菜 蜜麻花烹饪技术规范 2022-09-23
- T/QGSX 002-2022 鲜食玉米速冻加工技术规程 2022-09-08
- T/QLY 092-2021 贵州小吃 雷家豆腐圆子烹饪技术规范 2021-12-24
- T/BJCA 029-2022 京菜 韭菜盒子烹饪技术规范 2022-09-23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 1DB41/T 2660-2024 公路隧道智能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2DB53/T 1033-2021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3DB13/T 5153-2019 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4DB43/T 2449-2022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5DB45/T 1958-2019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6DB35/T 1067-2010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7DB13/T 2177-2015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8DB42/T 900-2013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9DB41/T 2156-202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指南
- 10DB11/ 490-2007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