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63-2017 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技术规程
DB3311/T 63-2017 Mountainous bamboo forest ecological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hoot-utilizing varieti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5
DB3311
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
DB3311/T63―2017
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技术规程
2017-05-25发布2017-06-25实施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11/T6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丽水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敏、邱永华、朱强根、孙政、朱福群、张发根、邹为民。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I
DB3311/T63―2017
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
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区笋用型毛竹林生态培育技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林分改造、施肥、
水分管理、竹笋采收、竹材采伐、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包装运输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丽水市大小年分明的山区笋用毛竹林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DB33/T333-2014毛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山区笋用型毛竹林
以生产笋为主要培育目的山区毛竹林。
3.2
生态培育
采用生态学方法,运用现代营林科学技术进行经营培育。
4产地选择
DB3311/T63-2018
4.1产地环境DB3311/T63-2018
a)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b)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二级标准要求;
c)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2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5℃~20℃,一月平均温度2℃~8℃,年均降水量1000-2000mm。
4.3土壤条件
土层深度60cm以上,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pH值为5.5~7.0。
4.4地理条件
海拔800米以下,坡度小于30°坡地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
4.5交通与水源
交通方便,近水源,便于运输管理。
5林分改造
5.1劈山
7月~8月进行一次劈除林地杂灌,并砍去4度以上的老竹、弱小竹、病虫害竹。
5.2垦复
采取全垦或带状轮垦,挖除石块、树蔸和老竹鞭,深度20cm以上。垦复时间以春笋大年在夏
季新竹萌发后的7月~8月,或冬季11月~12月进行。坡度﹤20°以下可采用全垦,坡度≥20°以
上建议采用带状轮垦,带宽及带距2m~3m。
5.3施肥
垦复后次年的春笋小年4月~5月,施有机肥15000kg/hm2(1000kg/亩),尿素300kg/hm2
(25kg/亩)或复合肥750kg/hm2(50kg/亩),在林地空档处开沟施肥;春笋大年4月份出笋后期,
结合挖笋施笋穴肥,笋穴回填5cm后,施入尿素25g~50g,用土覆盖,提高成竹率。连续施肥直至
达到林分改造要求。
5.4疏笋与留养
出笋期及时挖除早期笋、后期笋和退笋,疏去病虫笋、过密笋、小笋和歪笋,留养中期健壮竹
笋。春笋大年可留养新竹900株/hm2(60株/亩),留养胸径8cm以上。
5.5竹林结构调整
通过择伐对竹林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5.5.1立竹密度
伐后立竹达到2100株/hm2~2400株/hm2(140株/亩~160株/亩),立竹在林分中分布相对均
2
DB
33
11
/T
63
DB3311/T63―2017
匀。
5.5.2年龄结构
由1度~3度立竹组成,比例为2:2:1。
5.5.3地下结构
结合垦覆、施肥和伐竹清除老鞭和伐蔸。
6林地施肥
6.1施肥原则
根据土壤肥力测定,实施配方施肥。提倡多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
6.2施肥时间和数量
4月下旬~5月下旬(春笋小年)施行鞭肥,施腐熟厩肥20000kg/hm2(1333kg/亩)或复合肥
1125kg/hm2~1500kg/hm2(75kg/亩~100kg/亩)。8月~9月施孕笋肥,施复合肥225~375kg/
hm2(15kg/亩~25kg/亩)。
6.3施肥方法
6.3.1换叶行鞭肥方法
a)短沟法——在林地空间,每间隔2.5m开短沟,沟长0.8m~1.0m,深15cm~20cm,宽20
cm,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开沟时避开壮龄竹鞭,防止化肥烧伤;
b)蔸施法——在距竹秆基部40cm处的上坡方向,开深15cm左右的半月形沟,施入肥料并随
之覆土。
6.3.2孕笋肥方法
撒施法——全山撒施肥料后,结合除草进行铲山,防止肥力流失。
7水分定量管理
8月~9月,连续出现25天~30天干旱时,会造成笋芽不发或笋芽干枯。利用山地自然水源为
主,通过建设蓄水池、引水管等灌溉设施进行蓄水浇灌或喷灌。
7.1灌溉方法
采用浇灌或喷灌一次性浇透。
7.1.1浇灌
沿林地坡向斜向挖沟,自流灌溉。一般黄红壤土质用水量为180~225000kg/hm2(12.0~15.0吨
∕亩)。
7.1.2喷灌
技术参数为,水位高差>6m,一次灌溉时间为5.0小时~7.0小时,用水量为90kg/hm2~120
DB3311/T63-2018
DB3311/T63-2018
000kg/hm2(6.0~8.0吨∕亩),移动喷头射程直径为8m~10m。
8竹笋采收
卫生指标参照GB2762、GB2763的规定执行。
8.1鞭笋采收
6月中旬~10月上旬除高温干旱外均可挖掘鞭笋。挖掘鞭笋原则:早、后期少挖,盛期多挖;
“梅季”留短挖长,“立秋”长放短挖。盛期每2天~3天挖鞭笋一次,挖掘鞭笋长度为30cm~40
cm,要求笋体完整。挖掘后覆土。
8.2冬笋采收
11月~12月,采收地表上层先行开裂的“浮皮冬笋”,采取“开穴挖笋”方式挖取。但不应损
伤竹鞭、鞭芽和鞭根,挖掘后及时覆土。1月~2月春节前后,进行“全山翻土挖笋”。
8.3春笋采收
遵从“初期挖了,中期留好,后期挖光”的原则。挖去早期的春笋,中期除留养的竹笋外,全
部挖去。并及时挖去虫笋、弱笋,挖后覆土。
9留养新竹
9.1定时
在出笋盛期选留健壮的竹笋长竹。
9.2定点
要求新竹在竹林中尽量分布均匀。
9.3定量
每度留养胸径8cm以上新竹750株/hm2~900株/hm2(50株/亩~60株/亩)。
10竹材采伐
10.1采伐量
按5.5竹林结构要求控制采伐量。
10.2采伐对象
遵照砍老留壮、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择伐5年以上的老竹,同时清理病虫
竹、风倒竹、雪压竹等。
10.3采伐季节
竹材采伐季节一般以春笋大年新竹抽枝展叶后的初夏至次年的3月前砍伐,增强光照,促进新
竹生长。
10.4采伐管理
平茬竹伐后,打通伐蔸节隔,每竹蔸内施入尿素50g后覆土,促其腐烂。砍伐强度与新竹的留
4
DB
33
11
/T
63
DB3311/T63―2017
养量相当,年龄结构保持1度:2度:3度=2:2:1的合理范围,伐后密度保持在2100株/hm2~
2400株/hm2(140株/亩~160株/亩)。
11竹材分级
按竹秆胸径大小分为三个等级,竹材质量分级指标参见附录B中表B.1。
12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12.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防治方针,通过加强培育、合理经营等措施,改善竹林的生态环
境。突出以营林技术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将竹林的有害
生物危害控制在允许经济阈值以下。
12.2主要病虫害
12.1主要病害
桔梢病、秆基腐病、从枝病
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方法见附录A中表A.1。
12.2主要虫害
竹笋夜蛾、露尾甲、一字竹笋象甲、竹螟、黄脊竹蝗、竹舟蛾(华篦舟蛾)、竹毒蛾(华竹毒蛾)、
竹卵圆蝽、竹瘿小蜂。
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方法见附录A中表A.2。
DB3311/T63-2018
DB3311/T63-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A.1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方法
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防治措施
①及时清理病竹、病枝、病梢并销毁;
②严把检疫关,防止病竹种植、病枝调运传播;
桔梢病
③5月上旬至6月中旬喷药50%多菌灵或15%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重点对当年新竹进行
预防性防治,每隔10天1次,连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B/T 11030-2022 煤矿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通用要求 2022-11-04
- NB/T 11028-2022 煤矿井下废弃瓦斯抽采钻孔封闭技术规范 2022-11-04
- HG/T 6061-2022 轮胎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2022-09-30
- HG/T 6044-2022 取水定额 沉淀水合二氧化硅 2022-09-30
- NB/T 11029-2022 煤矿瓦斯蓄热式氧化炉烟气烘干煤泥技术规范 2022-11-04
- NB/T 11027-2022 煤矿防突预测图绘制规范 2022-11-04
- HG/T 6123-2022 三氯乙烯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2022-09-30
- HG/T 6059-2022 聚氨酯树脂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2022-09-30
- HG/T 6122-2022 二氟甲烷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2022-09-30
- HG/T 6060-2022 聚己内酰胺(PA6)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