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551-2008 猪瘟诊断技术
GB/T 16551-2008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classical swine fever(hog cholera)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猪瘟的诊断。兔体交互免疫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病毒分离与鉴定试验等五种方法主要用于猪瘟病毒和抗原的诊断,以发现带毒猪和自然感染猪;猪瘟单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主要用于猪瘟抗体的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估,其中,单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主要用于猪瘟抗体的鉴别诊断,可区别诊断猪瘟自然感染猪,免疫猪,强、弱毒抗体阳性猪及猪瘟抗体阴性猪。
发布历史
-
1996年10月
-
2008年12月
-
202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 起草人:
- 王在时、王琴、丘惠深、赵耘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XXXX—XXXX
ICS11.220
B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XXXX—XXXX
代替GB16551—2008
猪瘟诊断技术
DiagnosticTechniquesforClassicalSwineFever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Ⅰ
GB/T××××—××××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6551—2008《猪瘟诊断技术》,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标准修订了GB16551-2008标准中第1“范围”中有关内容,并对各种方法的
基本用途做出解释。
———本标准修改了GB16551-2008标准中“猪瘟的临床及病理学诊断”部分,对每一
项内容更加准确和简明。
———本标准增加了“猪瘟疑似样本的采集和处理”部分,分为“猪瘟样本的采集、保
存与运输”和“猪瘟组织样本的处理”2个内容。该部分内容的增加,规范了猪瘟疑似样本的
采集、保存与运输以及处理,对于准确诊断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标准对GB16551-2008标准中“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内容进行了大幅度修改,
新增了2个核酸检测方法。保留了兔体交互免疫试验并进行了修改;并将“免疫酶染色试验”、
“病毒分离与鉴定试验”和“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分别更名为“免疫过氧化物酶检测
(IPT)”、“猪瘟病毒分离与鉴定”和“荧光抗体检测(FAT)”,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完善、补
充和大幅度修改;对GB16551-2008版中的“猪瘟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
经完善和修订后作为另外一个单独的国标(GB/T36875-2018),在本标准中又将其纳入为6.5;
将通用猪瘟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法“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GB/T27540-2011)
纳入本标准中,成为6.6;在本标准中增加“猪瘟病毒野毒株TaqMan-MGB鉴别荧光RT-PCR
检测方法”,适用于鉴别猪瘟病毒疫苗毒和野毒的核酸检测方法,成为6.7。
———本标准对GB16551-2008标准中“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方法”内容进行了大幅度补
充和修改,完善了1种方法,删除了1种方法,新增加了4种方法。由于猪瘟病毒中和试验
包括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NIF)和过氧化物酶联中和试验(NPLA),NIF与NPLA的原理相
同,操作程序相同,只是所用染色方法不同。因此将GB16551-2008标准中“荧光抗体病毒
中和试验”更名为“猪瘟病毒中和试验”,增加了“过氧化物酶联中和试验”并对内容进行了
完善和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猪瘟抗体效价检测中和抗体法(猪瘟病毒兔体中和试验);由
于原标准中的猪瘟单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目前尚无推广应用,因此删除此方法;有关抗体
检测的各种ELISA方法,纳入已发布的GB/T34729-2017《猪瘟病毒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
和GB/T35906-2018《猪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根据OIE手册的要求,采用的ELISA
方法可以是竞争、阻断和间接法,尽量减少与BVDV和其它瘟病毒的交叉反应,还需要保证其
敏感性,根据该要求,将化学发光分析技术((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与免
疫学技术结合,采用一步竞争法建立了猪瘟病毒化学发光抗体检测试剂盒,提高了猪瘟抗体
ELIS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本标准中增加了《猪瘟病毒化学发光抗体检测
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琴、赵启祖、徐璐、王在时、张乾义、夏应菊、范学政、邹兴启、
朱元源、李翠、丘惠深、赵耘。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6551—2008。
猪瘟诊断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样本的采集和
处理以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技术要求,其目的是规范猪瘟的诊断技术,达到标准化程度。
根据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感染后猪瘟的病程长短、临床症状和
病理变化,可将猪瘟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慢性型和持续感染型等形式。依据典
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方法。
猪瘟临床诊断部分规定了猪瘟的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技术。
猪瘟疑似样本采集部分规定了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组织样本的处理部分规定了样本
的前处理要求。
猪瘟实验室诊断方法部分规定了病原学诊断技术和血清学诊断技术。猪瘟病原学诊断技术
包括兔体交互免疫实验、免疫学技术、病毒分离技术和各种新型核酸检测技术;猪瘟血清学诊
断技术包括猪瘟抗体病毒中和实验和各种猪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本标准中,猪瘟病原学诊断技术包括兔体交互免疫试验、猪瘟病毒荧光抗体检测
(Fluorescentantibodytest,FAT)、猪瘟病毒免疫过氧化物酶检测(Immunoperoxidasetest,
IPT)、猪瘟病毒分离与鉴定、猪瘟病毒RT-nPCR检测方法、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
方法和猪瘟病毒野毒株TaqMan-MGB鉴别荧光RT-PCR检测方法。兔体交互免疫实验是对病料
中是否含有猪瘟活病毒一种经典的动物实验检测方法;猪瘟病毒荧光抗体检测(FAT)方法和猪
瘟病毒免疫过氧化物酶检测(IPT)方法原理相同,但抗体标记物不同,二者都可以快速、特异
的检测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胰脏、肾脏和回肠远端等组织样品的冰冻切片或触片以及细胞
培养物中的病毒抗原;猪瘟病毒分离技术是实验室检测与鉴定中常用的标准方法,采用敏感细
胞系进行活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分离到的病毒可以用于基因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进一步
的研究;猪瘟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在灵敏度上较上述方法呈现数量级的提高,通过特异性引物和
探针的设计实现了对猪瘟病毒目的基因的检测,还可实现野毒株和疫苗株的鉴别诊断,可用于
疑似猪瘟病毒感染猪活体扁桃体、各类组织、脏器、血液、粪便和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核酸检
测。本标准纳入的猪瘟病毒RT-nPCR检测方法适用于猪瘟的诊断和监测,已成为国内外猪瘟病
毒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标准方法,获得的猪瘟病毒扩增序列可用于进一步基因分型;本
标准纳入的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可通用于所有基因型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和高通
量样本的快速筛查;本标准新增加的猪瘟病毒野毒株TaqMan-MGB鉴别荧光RT-PCR检测方法
能够特异性的检测猪瘟野毒核酸。
本标准中,猪瘟血清学诊断技术包括兔体中和实验、细胞中和实验、猪瘟病毒间接ELISA
抗体检测方法、猪瘟病毒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和猪瘟病毒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兔体中
和法是我国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三部)中规定的采用兔体进行猪瘟病毒中和抗体效价检
测方法,至今一直沿用;细胞中和实验根据抗体标记物的不同可分为荧光抗体病毒中和实验
(Neutralization-immunofluorescence,NIF)和过氧化物酶联中和实验(Neutralization
peroxidase-linkedantibody,NPLA),二者均为国际贸易指定的猪瘟抗体确诊方法,是国际公
认检测CSFV抗体的标准方法;本标准中猪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和猪瘟病毒阻断
ELISA抗体检测方法均为国际贸易指定试验,和猪瘟病毒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也均适用于猪
血清中抗体的检测。
本标准适用于猪瘟的临床诊断、样本的采集和处理和实验室诊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551—2008猪瘟诊断技术;
《欧盟猪瘟实验室诊断手册》(2007年);
《猪瘟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2012;
《猪瘟》[M]王琴,涂长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品运输包装规范》(农业部公告第503号);
《国家民航局关于运输动物菌毒种样本病料等有关事宜的通知》(局发明电〔2008〕4487
号);
《兽医诊断样本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NY/T541-2016)
《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17年版)2.8.3章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BSA:Albuminfrombovineserum,牛血清白蛋白
CSF:ClassicalSwineFever,猪瘟
CSFV:ClassicalSwineFeverVirus,猪瘟病毒
CLIA: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CT值:CycleThreshold,达到阈值的循环数
cDNA:ComplementaryDNA,互补脱氧核糖核酸
C株:C-strain,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5
CO:carbondioxide,二氧化碳
2
CPE:cytopathiceffect,致细胞病变效应
DEPC:DiethylPyrocarbonate,焦碳酸二乙酯
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乙二胺四乙酸
ELISA: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FAT:Fluorescentantibodytest,荧光抗体检测技术
FAM:6-carboxy-fluorescein,6-羧基荧光素
FBS:FetalBovineSerum,胎牛血清
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
C-株:hogcholeralapinizedvirus,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
HRP:HorseradishPeroxidase,辣根过氧化物酶
IgG-HRP:ImmunoglobulinG-HorseradishPeroxidase,免疫球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
IPMA:Immunoperoxidasemonolayerassay,免疫过氧化物酶细胞单层试验
IPT:Immunoperoxidasetest,免疫过氧化物酶检测技术
KCL:Potassiumchloride,氯化钾
KHPO4:PotassiumPhosphateMonobasic,磷酸二氢钾
2
MEM:minimumEagle’smedium,低限量Eagle培养基
MGB:MinorGrooveBinder,小沟结合物
NaCl:Sodiumchloride,氯化钠
NaHPO∙12HO:Disodiumphosphatedodecahydrate,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242
NCU:nationalclinicalunit,国家临床单位
NIF:Neutralization-immunofluorescence,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
NPLA:Neutralizationperoxidase-linkedantibody,过氧化物酶联中和试验
PBS:phosphatebuffersaline,磷酸盐缓冲溶液
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
PK15细胞:猪肾细胞
RNA:Ribonucleicacid,核糖核酸
ROX:Carboxy-X-Rhodamine,5-羧基-X-罗丹明琥珀酰亚胺酯
RT:ReverseTranscription,反转录
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RT-nPCR:Reversetranscriptionnestpolymerasechainreaction,反转录巢式PCR技术
荧光RT-PCR:Realtimefluorescentquantitative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实时荧光反
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TAMRA: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6-羧基四甲基若丹明
TCID50:Tissuecultureinfectivedose,组织半数感染剂量
VNT:Virusneutralizationtest,病毒中和试验
4猪瘟的临床及病理学诊断
4.1临床及病理学诊断的作用
猪感染CSFV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因毒株致病力、感染病毒载量和宿主等因素不同而
有很大差异。随着猪瘟疫苗的大规模使用,猪瘟的流行特点、症状和病理变化表现出非典型和
慢型特征。猪瘟的确诊必须依赖于对CSFV的实验室诊断,才能形成最终的确诊。
4.2临床诊断
本标准规定本病潜伏期为3-10天,隐性感染可长期带毒。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本病分为急性、
亚急性、慢性和持续感染性四种类型。被检猪出现下列临床症状时,可作为综合诊断定性的依据
之一:
4.2.1发病急、死亡率高;
4.2.2体温在41℃以上或间歇性的发热;
4.2.3精神萎靡、畏寒、厌食、甚至废食,呕吐、步态不稳;
4.2.4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4.2.5腹部皮下、鼻镜、耳尖、四肢内侧均可出现紫色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结膜炎;
4.2.6怀孕母猪有流产、死胎、木乃伊或所产仔猪有衰弱、震颤、痉挛、发育不良等现象。
出现上述症状时,猪只作为可疑猪瘟对待,应全群隔离饲养,并作进一步诊断。
4.3病理学诊断
对临床检出的可疑猪可进行病理学诊断,下述肉眼可见的病变可作为综合诊断定性的依据
之一:
4.3.1淋巴结水肿、出血,呈现红白相间“大理石样变”;
4.3.2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
4.3.3全身浆膜、黏膜和心脏、膀胱、胆囊、扁桃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
7
4.3.4脾脏不肿大,表面有点状出血或边缘出现突起的楔状梗死区;
4.3.5慢性猪瘟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见“钮扣状”溃疡。
5猪瘟疑似样本的采集
5.1猪瘟样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
5.1.1采样工具
5.1.1.1扁桃体采样器:鼻捻子、开口器和采样枪。使用前均用3%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消毒
5min~10min,经清水冲洗。
5.1.1.2灭菌牙签和1.5mL或2mL离心管经(121±2)℃高压灭菌15min;剪、镊经160℃
干烤2h。
5.1.1.3DEPC水、4%EDTA溶液或EDTA抗凝管。
5.1.1.4组织匀浆器或研磨器、离心机。
5.1.2样品采集
5.1.2.1活体样品
固定活猪的上唇,用开口器打开口腔,用采样枪采取扁桃体样品,用灭菌牙签挑至1.5mL
或2mL离心管并作标记,编号。取待检样品,按1mL/g体积比加入DEPC灭菌水,于研钵或
组织匀浆器中充分研磨,3000g离心5min,取上清液转入离心管中编号备用。
5.1.2.2内脏样品
采取病死猪或扑杀猪各种脏器(淋巴结、胰脏、脾脏、回肠、肝脏和肾脏)装入一次性塑
料袋或其他灭菌容器,编号。取0.5g~1g待检样品,按1mL/g体积比加入DEPC灭菌水,于研
钵或组织匀浆器中充分研磨,3000g离心5min,取上清液转入离心管中编号备用。
5.1.2.34%EDTA抗凝血
用无菌注射器采集全血,注入含1/10V4%EDTA溶液的无菌容器中,充分混匀后编号备用。
5.1.2.4排泄物
用灭菌牙签挑取少许粪便样本于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震荡混匀,室温3000g离
心5min,取上清液转入离心管中编号备用。其余液体排泄物直接转入离心管编号备用。
5.1.2.5细胞培养物
细胞培养物冻融3次,转入离心管中编号备用。
5.1.3保存与运送
5.1.3.1样品应置于保温容器中运输,保温容器应密封,防止渗漏。一般使用保温箱或保温
瓶,保温容器外贴封条,封条有贴封人(单位)签字(盖章),并注明贴封日期。
5.1.3.2样品应在规定的温度下运输,组织样品可以暂时冷藏处理,然后立即运送实验室。
5.1.3.3各种样品到达实验室后,应按有关规定冷藏或冷冻保存。长期保存的样品应超低温
冷冻(以-70℃或以下为宜)保存,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5.1.4注意事项
5.1.4.1采样及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应戴一次性手套,样本不得交叉污染。
5.1.4.2采集不同猪的扁桃体样本时,鼻捻子、开口器和采样枪在使用前均用3%氢氧化钠
溶液浸泡消毒5min~10min,经清水冲洗后方可使用。
5.1.4.3所有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进行。处理不同猪的组织
病料应更换手套,避免交叉污染。
5.2猪瘟组织样本的处理
5.2.1实验材料/仪器设备
5.2.1.1无菌眼科剪、眼科镊、无菌离心管(2mL/5mL)、无菌钢珠、无菌移液器吸头(1000
μL)。
5.2.1.2无菌MEM培养液(含2%双抗)、匀浆机、离心机。
5.2.2操作
5.2.2.1将病料用无菌眼科剪和眼科镊进行修剪(病灶与健康组织的交界处),取1g大小的
病料组织,置于无菌离心管(预先放置无菌钢珠)中,再向其中加入无菌MEM培养液1mL。
(注:采取不同组织要更换剪刀、镊子,不能一把工具采样到底。)
5.2.2.2置于匀浆机中匀浆,400rate/min,每次30s,间隔10s后再重复匀浆一次。匀浆后,
3000g离心5min,取上清,置于另一个无菌离心管中。若该样本在4~8h内检测,则保存于2~
8℃冰箱中;若短期内不检测,则应在-40℃以下保存。
5.2.3存放与运送
采集或处理的样品在2℃~8℃条件下保存应不超过24h;若需长期保存,应放置-70℃冰箱,
但应避免反复冻融(冻融不超过3次)。采集的样品放入样品管中密封后,采用保温容器加冰袋
或干冰密封,在6h~8h之内运送到实验室。样品相关生物安全标识和运送流程应按照《高致病
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品运输包装规范》、《国家民航局关于运输动物菌毒种样本
病料等有关事宜的通知》和《兽医诊断样本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进行。
5.2.4注意事项
5.2.4.1进行猪瘟病毒分离推荐采集的组织样本为:扁桃体、颌下淋巴结、肾脏、脾脏、回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Z 401-2013 民用飞机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封装与接口的环境设计指南 2013-04-25
- HB/Z 406-2013 铝合金零件喷丸成形工艺 2013-04-25
- HB/Z 407.2-2013 铝合金零件压弯成形与校形工艺 第2部分:型材类零件 2013-04-25
- HB 7618-201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数据表达准则 2013-04-25
- HB/Z 405-2013 激光跟踪仪安装型架工艺 2013-04-25
- HB/Z 400-2013 民用飞机航空电子软件管理指南 2013-04-25
- HB/Z 402-2013 民用飞机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设计指南 2013-04-25
- HB 7471-2013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 2013-04-25
- HB/Z 403-2013 电气过流保护器件的选择和应用指南 2013-04-25
- HB/Z 404-2013 民用飞机电气安装设计指南 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