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60.1-2024 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铅、锌、镉、银、镍和钴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3260.1-2024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in—Part 1:Determination of copper, lead, zinc, cadmium,silver,nickel and cobalt contents—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锡中铜、铅、锌、镉、银、镍和钴含量的测定。各元素测定范围见表1。
发布历史
-
2000年08月
-
2013年12月
-
2024年11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广西华锡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国合通用(青岛)测试评价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黄埔分公司、郴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谭凤、陈建华、黄旭、何伟霞、宋艳梅、罗雨、贾孝惠、叶玲玲、杨敏、李晓瑜、王劲榕、陈思、庞晓珍、刘标、张新苗、蔡钰菁、谢丽芳、田佳、刘海林、张萌、伍斯静、夏兵伟、曾静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1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
77.120.60
CCS
H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60.1—2024
代替GB/T3260.1—2013、GB/T3260.4—2013、GB/T3260.8—2013、GB/T3260.10—2013
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铅、锌、镉、银、镍和
钴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Methodsforchemicalanalysisoftin—
Part1:Determinationofcopper,lead,zinc,cadmium,
silver,nickelandcobaltcontents—
Flameatomicabsorptionspectroscopy
2024-11-28发布2025-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6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3260《锡化学分析方法》的第1部分。GB/T326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铜、铅、锌、镉、银、镍和钴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铋量的测定
碘化钾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砷量的测定
孔雀绿﹘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铝量的测定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11部分:铜、铁、铋、铅、锑、砷、铝、锌、镉、银、镍和钴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文件代替GB/T3260.1—2013、GB/T3260.4—2013、GB/T3260.8—2013、GB/T3260.10—2013,与
GB/T3260.1—2013、GB/T3260.4—2013、GB/T3260.8—2013、GB/T3260.10—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方法范围,将铜的测定范围由“0.000
20%~0.100%”改为“0.00010%~0.100%”,
将锌的测定范围由“0.00020%~0.0050%”改为“0.00010%~0.0030%”,将镉的测定范
围由“0.00001%~0.0020%”改为“0.00010%~0.0020%”;并增加了银、镍、钴含量的
测定(见第1章,GB/T3260.1—2013的第1章、GB/T3260.4—2013的第1章、
GB/T3260.8—2013的第1章、GB/T3260.10—2013的第1章);
b)更改了方法原理中试料的溶解方法(见8.4,GB/T3260.1—2013的5.4.1.1、GB/T3260.4—2013的
5.4.1、GB/T3260.8—2013的5.4.1、GB/T3260.10—2013的5.4.1);
c)更改了试料中铜、铅、锌、镉测量时的酸度(见8.4,GB/T3260.1—2013的5.4、GB/T3260.4—2013的5.4、
GB/T3260.8—2013的5.4、GB/T3260.10—2013的5.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锡业分公司、广西华锡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
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国合通用(青岛)测试评
价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
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黄埔分公司、郴州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标(北京)检验认
证有限公司、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谭凤、陈建华、黄旭、何伟霞、宋艳梅、罗雨、贾孝惠、叶玲玲、杨敏、
李晓瑜、王劲榕、陈思、庞晓珍、刘标、张新苗、蔡钰菁、谢丽芳、田佳、刘海林、张萌、伍斯静、
夏兵伟、曾静。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260.1,1982年首次发布,2000年第一次修订,2013年第二次修订;
—GB/T3260.4,1982年首次发布,2000年第一次修订,2013年第二次修订;
—GB/T3260.8和GB/T3260.9,1982年首次发布,2000年第一次修订时整合为GB/T3260.9,
Ⅰ
GB/T3260.1—2024
2013年第二次修订为GB/T3260.8;
—GB/T3260.10,2000年首次发布,2013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标准编号调整为GB/T3260.1。
Ⅱ
GB/T3260.1—2024
引言
锡具有质地柔软,熔点低,展性强等优良特性,主要用于制造焊锡、镀锡板、合金、化工制品等。
GB/T3260《锡化学分析方法》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锡化学分析方法,结合标准体系优化工作的要求,
整合后拟由8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铜、铅、锌、镉、银、镍和钴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铋量的测定碘化钾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砷量的测定孔雀绿﹘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铝量的测定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11部分:铜、铁、铋、铅、锑、砷、铝、锌、镉、银、镍和钴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
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选择性高,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及其化合物中
杂质元素的测定。本文件是对GB/T3260中第1部分、第4部分、第8部分和第10部分的整合修订,同
时增加银、镍、钴含量的测定。本文件的整合修订,将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促进锡
产品的贸易,统一锡中铜、铅、锌、镉、银、镍和钴含量的测定方法,避免使用不同方法造成误差产生
纠纷,为裁定分歧提供解决方案。
Ⅲ
GB/T3260.1—2024
锡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铅、锌、镉、银、镍和
钴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锡中铜、铅、锌、镉、银、镍和钴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锡中铜、铅、锌、镉、银、镍和钴含量的测定。各元素测定范围见表1。
表1各元素测定范围
测定范围测定范围
元素元素
%%
Cu0.00010~0.100Cd0.00010~0.0020
Pb0.00080~0.0500Ag、Ni0.00008~0.0100
Zn0.00010~0.0030Co0.00010~0.007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试料以盐酸,硝酸溶解,以盐酸﹘氢溴酸驱除大量锡。在盐酸﹘硝酸混合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
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各元素推荐波长处,分别测量铜、铅、锌、镉、银、镍、钴的吸光度,按工作曲
线法分别计算各元素的含量。
5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优级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5.1盐酸(ρ=1.19
g/mL)。
5.2硝酸(ρ=1.42g/mL)。
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5855-2021 光学功能薄膜 三醋酸纤维素(TAC)防眩光薄膜 2021-03-05
- HG/T 5823-2021 煤基费托合成 固体蜡 2021-03-05
- HG/T 5859-2021 三醋酸纤维素酯(TAC)薄膜用磷酸-2-联苯基二苯基酯(BDP)组分含量测定 2021-03-05
- HG/T 5857-2021 光学功能薄膜 盖板用透明硬化膜 2021-03-05
- HG/T 5781-2021 橡胶增塑剂 高粘度矿物油 2021-03-05
- HG/T 5822-2021 煤基费托合成 混合烯烃 2021-03-05
- HG/T 5858-2021 光学级聚酯薄膜(PET)偏光片保护膜 2021-03-05
- HG/T 5798-2021 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氮烷偶联剂 2021-03-05
- HG/T 5856-2021 光学功能薄膜 防污硬化膜 2021-03-05
- HG/T 5854-2021 光学功能薄膜 涂布型反射膜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