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53.6-2020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 第6部分:泡沫灭火系统

DB15/T 353.6-2020 DB15/T 353.6-2020 Fire protection equipment inspection rules for buildings - Part 6: Foam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T 353.6-2020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5-25
实施日期
2020-06-25
发布单位/组织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20.99

C80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53.6—2020

代替DB15/353.6—2009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

第6部分:泡沫灭火系统

Testingcodeforfireprotectionsystems—Part6:foamextinguishingsystems

2020-05-25发布2020-06-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53.6—2020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要求..............................................................................1

3.1一般要求......................................................................1

3.2消防水源......................................................................1

3.3消防水泵......................................................................2

3.4高位消防水箱..................................................................5

3.5气压给水设备..................................................................6

3.6消防自动给水控制装置..........................................................6

3.7稳压泵........................................................................8

3.8消防水泵接合器................................................................8

3.9分区供水......................................................................9

3.10泡沫液储罐..................................................................10

3.11泡沫比例混合器..............................................................10

3.12泡沫产生装置................................................................11

3.13泡沫消火栓..................................................................13

3.14管路........................................................................13

3.15灭火控制器..................................................................15

3.16控制与操作要求..............................................................16

3.17系统功能....................................................................16

4检验方法.........................................................................16

4.1一般要求.....................................................................16

4.2消防水源.....................................................................16

4.3消防水泵.....................................................................17

4.4高位消防水箱.................................................................17

4.5气压水罐.....................................................................17

4.6消防自动给水控制装置.........................................................17

4.7稳压泵.......................................................................18

4.8消防水泵接合器...............................................................18

4.9分区供水.....................................................................18

4.10泡沫液储罐..................................................................18

4.11泡沫比例混合器..............................................................18

4.12泡沫产生装置................................................................19

4.13泡沫消火栓..................................................................19

4.14管道........................................................................19

I

DB15/T353.6—2020

4.15灭火控制器...................................................................20

4.16控制与操作要求...............................................................21

4.17系统功能.....................................................................21

5检验规则..........................................................................21

5.1检验类别......................................................................21

5.2检验项目分类..................................................................21

5.3检验范围......................................................................22

5.4检验结果判定..................................................................2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验项目分类...................................................23

附录B(规范性附录)检验范围.......................................................31

II

DB15/T353.6—2020

前言

DB15/T353《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分为十四部分:

——第1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2部分:消火栓系统;

——第3部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

——第4部分:消防炮灭火系统;

——第5部分:干粉灭火系统;

——第6部分:泡沫灭火系统;

——第7部分:气体灭火系统;

——第8部分:防排烟系统;

——第9部分:防火门、防火卷帘系统;

——第10部分:火灾警报和应急广播系统;

——第11部分:消防电话系统;

——第12部分: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

——第13部分:消防电梯系统;

——第14部分:消防供电系统;

本部分为DB15/T353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15/353.6—2009《内蒙古自治区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第6部分:泡沫灭火系

统》,与DB15/353.6—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要求、检验规则为推荐性条文(见第3章和第5章);

——对消防供水进行了部分修订(见3.2、3.3、3.4、3.5、3.6、3.7、3.8、3.9,2009版的3.2)。

——增加了检验范围(见5.3);

——对检验结果判定的内容进行了部分修订(见5.4,2009版的5.3)。

本部分由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0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于利群、倪华、李永清、张弛、付晓东、云稼萱。

本部分代替了DB15/353.6—2009。

DB15/353.6—2009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5/353—2000、DB15/353—2004。

III

DB15/T353.6—2020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规程第6部分:泡沫灭火系统

1范围

DB15/T353的本部分规定了泡沫灭火系统的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建筑消防设施中泡沫灭火系统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75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81—2006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设备、材料及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国家法定质检机构的检验报告等文件。系统中的强制认证产品还应有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

3.1.2系统中国家强制认证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应与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或强制检验报告相一致,

同时产品的实物也应与型式检验报告中的描述相一致。

3.1.3系统中非国家强制认证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应与检验报告一致;检验报告中未包括的配接

产品接入系统时,应提供系统组件兼容性检验报告。

3.2消防水源

3.2.1市政给水

3.2.1.1当市政给水管网连续供水时,消防给水系统可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

3.2.1.2用作两路消防供水的市政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要求:

a)市政给水厂应至少两条输水干管向市政给水管网输水;

b)市政给水管网应为环状管网;

c)应至少有两条不同的市政给水干管上不少于两条引入管向消防给水系统供水。

3.2.2消防水池

3.2.2.1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3.2.2.2当消防水池采用两路消防供水且在火灾情况下连续补水能满足消防要求时,消防水池的有效

容积应根据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00m3,当仅设有消火栓系统时不应小于50m3。

1

DB15/T353.6—2020

3.2.2.3消防用水与与其他用水共用的水池,应有确保消防用水不被挪作他用的技术设施。

3.2.2.4消防水池的总有效容积大于500m3时应设置两格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当大于1000m3时,

应设置能独立使用的两座消防水池。每格(或座)消防水池应设置独立的出水管,并应设置满足最低有

效水位的连通管,且其管径应能满足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要求。

3.2.2.5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池)的出水管应能保证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能全部被利用。

3.2.2.6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池)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应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地点

设置显示消防水池水位的装置,同时应有最高和最低报警水位。

3.2.2.7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池)应设置溢流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取间接排水。

3.2.2.8高位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高层民用建筑采用高位消防水池供水的高压消

防给水系统时,高位消防水池储存室内消防用水量确有困难,但火灾时补水可靠,其总有效容积不应小

于室内消防用水量的50%。

3.2.2.9高层民用建筑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高位消防水池总有效容积大于200m3时,宜设置蓄水有效

容积相等且可独立使用的两格;当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应设置独立的两座。每格或座应有一条独立的

出水管向消防给水系统供水。

3.2.2.10消防水池应采取自动补水措施;消防水池的给水管应根据其有效容积和补水时间确定,补水

时间不宜大于48h,但当消防水池有效总容积大于2000m3时,不应大于96h。消防水池进水管管径

应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100;除可一路消防供水的建筑物外,向高位消防水池供水的给水管不应少

于两条。

3.2.2.11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池)应设置通气管;消防水池通气管、呼吸管和溢流水管等应采取防

止虫鼠等进入消防水池的技术措施。

3.2.2.12钢筋混凝土消防水池的进水管、出水管应加设防水套管,对有振动的管道应加设柔性接头。

3.2.2.13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保护设施。

3.2.3天然水源

3.2.3.1井水作为消防水源向消防给水系统直接供水时,其最不利水位应满足水泵吸水要求,其最小

出流量和水泵扬程应满足消防要求,且当需要两路消防供水时,水井不应少于两眼,每眼井的深井泵的

供电均应采用一级供电负荷,应设置探测水井水位的水位测试装置。

3.2.3.2当室外消防水源采用天然水源时,应采取防止冰凌、漂浮物、悬浮物等物质堵塞消防水泵的

技术措施,并应采取确保安全取水的措施。

3.2.3.3当地表水作为室外消防水源时,应采取确保消防车、固定和移动消防水泵在枯水位取水的技

术措施;当消防车取水时,最大吸水高度不应超过6.0m。

3.2.3.4设有消防车取水口的天然水源,应设置消防车到达取水口的消防车道和消防车回车场或回车

道。

3.3消防水泵

3.3.1消防水泵的设置

3.3.1.1泡沫灭火系统应设置独立的泡沫消防泵。

3.3.1.2当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低于离心水泵出水管中心线或水源水位不能保证离心水泵吸水时,可采

用轴流深井泵。

3.3.1.3同一供水系统的一组消防水泵应由工作泵和备用泵组成。同一泵组的消防水泵型号宜一致,

且工作泵不宜超过3台;备用泵性能应与工作泵性能一致,并应按一用一备或二用一备设置。

2

DB15/T353.6—2020

3.3.2消防水泵性能

3.3.2.1水泵泵壳应采用铸铁、铸钢、铸铝或铸铜等其他铸造合金。轴应采用至少为2Cr13的不锈钢

或相当的抗腐蚀性材料。叶轮、叶轮密封环、壳体密封环、套环、填料环、水封环、填料压盖、机械密

封盖、填料轴套、水轴承套、挡套、中间衬套、减压衬套、密封压盖、压盖螺母、轴套螺母、叶轮螺母

和放水旋塞应采用抗腐蚀性材料制成。消防泵体上应铸出表示旋转方向的箭头。

3.3.2.2水泵的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单台消防水泵的最小额定流量不应小于10L/s,

最大额定流量不宜大于320L/s。

3.3.2.3消防水泵流量扬程性能曲线应为无驼峰、无拐点的光滑曲线,零流量的压力不应超过系统设

计压力的140%,且不应小于系统设计额定压力的120%。

3.3.2.4当消防水泵出流量为设计流量的150%时,消防水泵的出口压力不应低于设计压力的65%。

3.3.2.5消防水泵所配电动机的功率应满足所选水泵曲线上任何一点运行所需的功率要求。

3.3.2.6当采用电动机驱动的消防水泵时,应选择电动机干式安装的消防水泵;

3.3.2.7以自动直接启动或手动直接启动消防水泵时,消防水泵应在55s内投入正常运行。

3.3.2.8以备用电源切换方式或备用泵切换启动消防水泵时,消防水泵应在1min或2min内投入运

行。

3.3.2.9柴油机消防水泵的其他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a)柴油机消防水泵应采用压缩式点火型柴油机,柴油机的额定功率应满足消防水泵性能曲线上任

何一点的运行要求;

b)柴油机消防水泵应具备连续工作的性能,连续运行时间不应小于24h;

c)柴油机消防水泵应具有良好的常温起动性能,应保证5s内顺利起动,引水后20s内使消防

泵达到额定工况;

d)柴油机消防水泵的供油箱应根据火灾延续时间确定,且油箱最小有效容积应按1.5L/kW配置,

柴油机消防水泵油箱内储存的燃料不应小于50%的储量;

e)燃油箱至出油管路的接口不得低于柴油机输油泵的高度;在连接油箱的回油管上不得有切断

阀;当用电磁阀来控制柴油机的供油管路时,当控制回路出现故障时该阀必须能手动操作或能

旁通掉。所有暴露的供油管应有防护措施;

f)柴油机消防水泵的蓄电池应保证消防水泵随时自动启泵的要求;柴油机消防泵应配备两套蓄电

池组,并能实现自动切换;蓄电池组的容量应能满足6次启动循环的要求;蓄电池须有两种

充电方式,一种通过柴油机上的发电机,另一种通过自动控制且从交流电源处获取能量的充电

设备;

g)柴油机消防泵应具有自动及手动启动功能。手动启动应包括在柴油机旁及控制柜上手动启动;

h)除超速断路装置动作使柴油机停车外,柴油机消防泵组不得自动停机,只能手动操作停机;

i)柴油机消防泵组在自动控制功能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应仍能手动操作,保证柴油机消防泵组正

常工作;

j)柴油机消防泵应配有超速断路装置,当柴油机转速超过其额定转速15%~20%时,该装置能

使柴油机停车,并且只能人工复位;

k)柴油机的调速器应保证泵在零流量与最大负荷之间可在10%的范围内调整转速。调速器应是

现场可调的,并设置、锁定在最大负荷时转速为泵的额定转速;

l)应具有柴油机水温预加热装置。该水温预加热装置应能使柴油机水温维持在49℃的温度;

m)柴油机冷却系统应采用热交换器型或散热器型的系统;

n)柴油机消防泵组应配备消防泵转速表(累计计数式)、柴油机油压表、柴油机水温表、燃油油

位表、电流表、蓄电池电压表等监视仪表。

3

DB15/T353.6—2020

3.3.3消防水泵安装

3.3.3.1消防水泵的安装,应符合GB50231、GB50275的要求。

3.3.3.2轴流深井泵应采用湿式深坑的安装方式安装于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上。

3.3.3.3轴流深井泵安装于水井时,其淹没深度应满足其可靠运行的要求,在水泵出流量为150%设

计流量时,其最低淹没深度应是第一个水泵叶轮底部水位线以上不少于3.20m,且海拔高度每增加300

m,深井泵的最低淹没深度应至少增加0.30m。

3.3.3.4轴流深井泵安装在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上时,其第一个水泵叶轮底部应低于消防水池的最低

有效水位线,且淹没深度应根据水力条件经计算确定,并应满足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有效储水量或有效

水位能全部被利用的要求;当水泵设计流量大于125L/s时,应根据水泵性能确定淹没深度,并应满足

水泵气蚀余量的要求。

3.3.4消防水泵管路安装

3.3.4.1消防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3.3.4.2一组消防泵,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

消防用水量。

3.3.4.3吸水口处宜设置吸水井,吸水井的布置应满足井内水流顺畅、流速均匀、不产生涡漩的要求;

当吸水口处无吸水井时,吸水口处应设置旋流防止器。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应满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运

行安全的要求,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根据吸水管喇叭口的水流速度和

水力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600mm,当采用旋流防止器时,淹没深度不应小于200mm。

3.3.4.4吸水管上应设置明杆闸阀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但当设置暗杆阀门时应设有开启刻度和标志;

当管径超过DN300时,宜设置电动阀门。

3.3.4.5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应有气囊和漏气现象。变径连接时,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件并应采用管顶

平装。

3.3.4.6吸水管上应设过滤器,管道过滤器的过水面积应大于管道过水面积的4倍,且孔径不宜小于

3mm。过滤器应安装在控制阀后。

3.3.4.7当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位于独立的两个基础上且相互为刚性连接时,吸水管上应加设柔性连

接管;消防水泵的吸水管穿越消防水池时,应采用柔性套管;采用刚性防水套管时应在水泵吸水管上设

置柔性接头,且管径不应大于DN150。

3.3.4.8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

3.3.4.9消防水泵从市政管网直接抽水时,应在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置有空气隔断的倒流防止器。

3.3.4.10吸水管应设置真空表、压力表或者真空压力表,压力表的最大量程不应低于0.7MPa,真空

表的最大量程可为-0.10MPa。出水管压力表的最大量程不应低于其设计工作压力的2倍,且不应低于

1.60MPa;压力表的直径不应小于100mm,应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管道与消防水泵进出口管相接,

并应设置关断阀门。

3.3.4.11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应安装止回阀、控制阀和压力表,或安装控制阀、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和

压力表。止回阀或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安装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控制阀应采用明杆闸阀;当采用蝶

阀时,应带有自锁装置;当管径大于DN300时,宜设置电动阀门。

3.3.4.12系统的总出水管上还应安装压力表和泄压阀。安装压力表时应加设缓冲装置,压力表和缓冲

装置之间应安装旋塞;压力表量程应为工作压力的2~2.5倍。

3.3.4.13一组消防水泵应设不少于两条的输水干管与消防给水环状管网连接,当其中一条输水管检修

时,其余输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3.3.4.14一组消防水泵应在消防水泵房内设置流量和压力测试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

DB15/T353.6—2020

a)单台消防给水泵的流量不大于20L/s、设计工作压力不大于0.50MPa时,泵组应预留测量用

流量计和压力计接口,其他泵组宜设置泵组流量和压力测试装置;每台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应设

置DN65的试水管,并应采取排水措施;

b)消防水泵流量检测装置的计量精度应为0.4级,最大量程的75%应大于最大一台消防水泵设

计流量值的175%;消防水泵压力检测装置的计量精度应为0.5级,最大量程的75%应大于最

大一台消防水泵设计压力值的165%。

3.3.4.15消防水泵出水管上应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不大于最高的工作压力的1.1倍。

3.3.4.16采用电动阀门调节控制给水压力的设备,电动阀门应具有手动操作功能,电动阀门旁应并接

手动阀门,电动阀门故障时应报警。

3.3.4.17采用机械阀门调节控制给水压力的设备,应设备用阀门,机械阀门前应安装过滤器。

3.4高位消防水箱

3.4.1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高于其所服务的水灭火设施,且其最低有效水位应满足水灭火设施

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10MPa,但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

低于0.15MPa;高层住宅、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07MPa,多层住宅不宜低

于0.07MPa;工业建筑不应低于0.10MPa,当建筑体积小于20000m3时,不宜低于0.07MPa;自动喷

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应根据喷头灭火需求压力确定,但最小不应小于0.10MPa;当高位消防

水箱不能满足静压要求时,应设稳压泵。

3.4.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消防水箱的供水增压设施及出水管路

应独立设置。

3.4.3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3.4.4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共用的高位消防水箱,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

3.4.5高位消防水箱的出水管应保证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能被全部利用。

3.4.6高位消防水箱应设置通气管;高位消防水箱通气管、呼吸管和溢流水管等应采取防止虫鼠等进

入高位消防水箱的技术措施。

3.4.7高位消防水箱的最低有效水位应根据出水管喇叭口和防止旋流器的淹没深度确定,当采用出水

管喇叭口时,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箱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根据吸水管喇叭口的水流速度和水

力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600mm;当采用防止旋流器时应根据产品确定,且不应小于150mm的保护高

度。

3.4.8进水管的管径应满足消防水箱8h充满水的要求,但管径不应小于DN32,进水管应设置液位阀

或浮球阀。

3.4.9进水管应在溢流水位以上接入,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高度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但

最小不应小于100mm,最大不应大于150mm;当进水管为淹没出流时,应在进水管上设置防止倒流的

措施或在管道上设置虹吸破坏孔和真空破坏器,虹吸破坏孔的孔径不宜小于管径的1/5,且不应小于25

mm。但当采用生活给水系统补水时,进水管不应淹没出流。

3.4.10溢流管的直径不应小于进水管直径的2倍,且不应小于DN100,溢流管的喇叭口直径不应小于

溢流管直径的1.5倍~2.5倍。

3.4.11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管径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流量的出水要求,并不应小于DN100。

3.4.12高位消防水箱的进出水管应设置带有指示启闭装置的阀门。

3.4.13当高位消防水箱与其他用途水箱合用时,应有防止消防用水被挪作他用的技术措施。

3.4.14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应位于高位消防水箱最低水位以下,应设置防止消防用水倒流进入高位消

防水箱的止回阀。

3.4.15高位消防水箱应设置溢流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取间接排水。

5

DB15/T353.6—2020

3.4.16高位消防水箱应设置水位显示装置,并应有最高和最低报警水位报警功能,且报警信号应在消

防控制室显示。

3.4.17高位消防水箱与基础应牢固连接。

3.4.18高位消防水箱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它池壁之间的净距,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小于

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小于1.0m,且管道外壁与建筑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0.6m,设有人孔的池顶,顶板面与上面建筑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0.8m。

3.4.19当高位消防水箱在屋顶露天设置时,水箱的人孔以及进出水管的阀门等应采取锁具或阀门箱等

保护措施。

3.4.20严寒、寒冷等冬季冰冻地区的消防水箱应设置在消防水箱间内,其他地区宜设置在室内,当必

须在屋顶露天设置时,应采取防冻隔热等安全措施。

3.5气压给水设备

3.5.1气压给水设备代替高位消防水箱的要求

3.5.1.1气压给水设备的有效储水容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3.5.1.2气压给水设备最低设计压力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其所服务的水灭火系统所需的工作压力。

3.5.1.3气压给水设备内的气体应能把其内的所有的有效储水量都输送到水灭火设施进行灭火。

3.5.1.4气压给水设备应设置补气装置、止气装置、放空阀和水位指示器等其正常工作和维护的必要

设施,并能显示有效水容量;气压给水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

3.5.1.5气压给水设备的出水口处应设有防止消防用水倒流进气压罐的措施。

3.5.2气压给水设备的布置

3.5.2.1气压给水设备的气压罐四周应设检修通道,其宽度不小于0.7m,罐顶距楼板或梁底的距离

不小于0.6m。

3.5.2.2气压给水设备的出水管管径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流量的出水要求,并不应小于DN100。

3.5.2.3当气压给水设备的气压罐设置在非采暖房间时,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

3.6消防自动给水控制装置

3.6.1安装要求

3.6.1.1控制装置应设在独立的控制间内或泵房的配电室内,水泵控制箱(柜)安装场所内不应有无

关的管道通过。

3.6.1.2控制箱落地安装时,底部应抬高,室内应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外应高出地面200mm以上。

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

3.6.1.3成排布置且长度超过6m时,箱(柜)后的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

3.6.1.4控制箱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为1.2m。

3.6.1.5控制装置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3.6.1.6控制装置箱体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布置,并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3.6.1.7控制装置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3.6.1.8消防水泵控制柜设置在专用消防水泵控制室时,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0;与消防水泵设置

在同一空间时,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

3.6.1.9消防水泵控制柜应采取防止被水淹没的措施。在高温潮湿环境下,消防水泵控制柜内应设置

自动防潮除湿的装置。

6

DB15/T353.6—2020

3.6.2控制功能

3.6.2.1控制装置应具有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并能接受来自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压力开关、

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开关信号直接自动启动消防水泵。消防联动控

制器上的直接启动、停止按钮应能手动控制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控制装置在平时应使消防水泵处于自

动启泵状态。

3.6.2.2控制装置应设置的紧急启动、停止装置(按钮),应能手动启动设备进入消防运行状态或退

出消防运行状态。

3.6.2.3控制装置应能接受消防泵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在3s内将信息传给消防联动控制器。

3.6.2.4控制装置在接受到启泵信号后,应在3s内进入消防运行状态,启动消防泵。

3.6.2.5采用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控制装置在电源缺相,错相时应发出故障声,光信号;具备自动纠

相功能的控制装置,在电源错相能自动完成纠相时,可不发出故障声、光信息。控制装置在电源发生缺

相,错相时不应使受控设备产生误动作。

3.6.2.6采用水池液位控制保障消防用水量时,在生活供水状态或消防稳压运行状态,应能自动控制

水泵的启停并发出缺水报警信号。当进入消防运行状态时,应保证消防泵的连续运转。当水池液位达最

低限时应对消防泵进行停泵保护。

3.6.2.7控制装置应具有对设备超压、欠压、短路、过流、电机断电等故障进行自检、报警及自动保

护功能。

3.6.2.8控制装置应具有双路电源入口,亦可配有单独的双电源互投柜,双路电源应能自动及手动切

换,切换时间不应大于2s,当一路电源与内燃机动力的切换时间不应大于15s。

3.6.2.9控制装置应在消防主泵或稳压主泵产生电气、机械故障或不能达到应有能力时,备用泵应能

自动和手动切换投入,切换时间不应大于60s。

3.6.2.10当消防泵采用工频方式启动及运行时,其停泵只能手动操作。当消防泵采用变频方式启动及

运行时,其中至少应有一台工作泵必须手动停泵。

3.6.2.11当工频启动消防水泵时,从接通电路到水泵达到额定转速的时间不宜大于55s。

3.6.2.12火灾时消防水泵应工频运行,且消防水泵应工频直接启泵;当采用变频器控制消防泵组运行

的设备具有变频器故障时消防泵组能自动切换到工频方式运行功能时,消防泵可采用变频启动、运行方

式,但应确保从接到启泵信号到水泵正常运转的自动启动时间不大于2min。

3.6.2.13控制柜应有显示消防水泵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的输出端子及远程控制消防水泵启动的输入

端子。应具有自动巡检可调、显示巡检状态和信号等功能,且对话界面应有汉语语言,图标应便于识别

和操作。

3.6.3指示功能

3.6.3.1控制装置应设绿色主电源指示灯,在主电源正常时,该指示灯应点亮。

3.6.3.2控制装置应设红色启动指示灯,在执行启动动作后,该指示灯应点亮。

3.6.3.3控制装置应设绿色自动/手动工作状态指示灯,在处于自动工作状态时,指示灯应点亮。指示

灯附近应用中文标注其功能。

3.6.3.4控制装置应设音响器件和黄色故障指示灯。当有故障发生时,该指示灯应点亮,音响器件应

发出故障声信号。对超压、欠压、短路、过流、电机断电等故障应能分别进行显示。

3.6.3.5控制装置应设红色消防泵启动指示灯,消防泵启动后指示灯应点亮。

3.6.3.6控制装置应设红色联动控制指示灯。当有联动信号输入或启动器件动作时,指示灯应点亮,

并应发出与故障声有明显区别的声信号。

7

DB15/T353.6—2020

3.6.3.7控制柜面板应设有电源、电压及频率显示,所有水泵启停状况显示,巡检状态、火警及故障

声光报警显示。

3.6.4巡检功能

3.6.4.1消防泵长期处于非运行状态的设备应具自动和手动巡检功能,巡检周期不宜大于7d,应能

按需任意设定。

3.6.4.2巡检时消防泵应逐台启动运行,每台泵运行时间不少于2min。

3.6.4.3设备应能保证在巡检过程中遇消防信号自动退出巡检,进入消防运行状态。

3.6.4.4自动巡检时,应设置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的检查。对消防水泵控制柜一次回路中的主要低压器

件宜有巡检功能,并应检查器件的动作状态;巡检中发现故障应有声、光报警,并应有记录和储存功能。

3.6.4.5设备应有工频巡检方式,并设安全可靠的巡检泄压回路。

3.6.4.6采用电动阀门调节给水压力的设备,所使用的电动阀门应参与巡检。

3.6.5供水性能

3.6.5.1设备宜具有恒压消防供水功能,消防泵组从零流量至消防额定工作流量的变化过程中,压力

变化不应大于消防额定工作压力的10%。

3.6.5.2设备供水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3.7稳压泵

3.7.1稳压泵宜采用单吸单级或单吸多级离心泵,泵外壳和叶轮等主要部件的材质宜采用不锈钢。

3.7.2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和系统自动启动的流量。消防给水

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等确定,当没有管网泄漏量数据时,稳压泵的设计流

量宜按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的1%~3%计,且不宜小于1L/s;消防给水系统所采用报警阀压力开关等自

动启动流量应根据产品确定。

3.7.3稳压泵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应保持系统自动启泵压力设置点处

的压力在准工作状态时大于系统设置自动启泵压力值,且增加值宜为0.07MPa~0.10MPa,保持系统

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在准工作状态时的静水压力应大于0.15MPa。设置稳压泵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

系统应设置防止稳压泵频繁启停的技术措施,当采用气压罐时,其调节容积应根据稳压泵启泵次数不大

于15次/h计算确定,但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150L。

3.7.4稳压泵吸水管应设置明杆闸阀,稳压泵出水管应设置消声止回阀和明杆闸阀。

3.7.5稳压泵应设置备用泵。

3.7.6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消防水泵时,备用泵泵应在30s内投入运行。

3.8消防水泵接合器

3.8.1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8.2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供水范围,应根据当地消防车的供水流量和压力确定。

3.8.3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向多栋建筑供水时,消防水泵接合器应在每座建筑附近就近设置。

3.8.4消防给水为竖向分区供水时,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当建

筑高度超过消防车供水高度时,消防给水应在设备层等方便操作的地点设置手抬泵或移动泵接力供水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