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583-2019 生物中氚和碳-14的测定 液体闪烁计数法

DB32/T 3583-2019 Determination of tritium and carbon-14 in biota using liquid scintillation counting method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3583-2019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4-08
实施日期
2019-04-30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归口单位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生物中氚和碳14的液体闪烁计数法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样品、结果计算与表示、精密度和准确度、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本标准适用于动物、植物中自由水氚、有机结合氚和碳14的测定。典型条件下,自由水氚探测下限可达0.90 Bq/L或0.72 Bq/kg·鲜,有机结合氚探测下限可达0.90 Bq/L或0.20 Bq/kg·鲜,碳14探测下限可达4.17 Bq/kg·鲜或0.091 Bq/g·碳。探测下限参见A.1。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
起草人:
王利华、张起虹、陶盛辉、沈乐园、赵锐、刘静、陈辛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030.99

Z05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583-2019

生物中氚和碳-14的测定液体闪烁计数法

Determinationoftritiumandcarbon-14inbiaologicalsamples

—Liquidscintillationmethod

2019-04-08发布2019-04-30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DB32/T3583—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方法原理......................................................................................................................................................1

4试剂和材料..................................................................................................................................................1

5仪器和设备..................................................................................................................................................2

6样品..............................................................................................................................................................2

7结果计算与表示..........................................................................................................................................6

8精密度和准确度..........................................................................................................................................8

9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9

10废物处理..................................................................................................................................................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11

I

DB32/T358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利华、张起虹、陶盛辉、沈乐园、赵锐、刘静、陈辛。

II

DB32/T3583—2019

生物中氚和碳-14的测定液体闪烁计数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生物中氚和碳-14的液体闪烁计数法原理、试剂、仪器、操作流程、质量控制等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动物、植物中自由水氚、有机结合氚和碳-14的测定。

典型条件下,自由水氚探测下限可达0.90Bq/L或0.72Bq/kg·鲜,有机结合氚探测下限可达0.90Bq/L

或0.20Bq/kg·鲜,碳-14探测下限可达4.17Bq/kg·鲜或0.091Bq/g·碳。具体参见附录A.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0259液体闪烁计数器

GB12379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

HJ/T6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方法原理

自由水氚(TFWT):新鲜的生物样品经真空冷冻后,存在于组织、细胞和细胞间隙中游离态的水

结冰,再次解冻后,成为自由水,水经纯化后与闪烁液混匀,用低本底液闪计数器测定样品中氚的放射

性活度浓度。

有机结合氚(OBT)和碳-14:冻干或烘干后的生物样品放入氧化燃烧装置中,通氧气,加热氧化

燃烧,生物样品中有机结合氢及碳转化成水蒸汽和二氧化碳气体,分别通过冷凝收集和氢氧化钠碱性溶

2-

液吸收,形成冷凝水和CO3;冷凝水进一步纯化后与闪烁液混匀,用低本底液闪计数器测定有机结合

2-

氚的放射性活度浓度;CO3进一步转化成碳酸钙沉淀,与闪烁液混匀形成悬浮物,用低本底液闪计数

器测定碳-14的放射性活度浓度。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蒸

馏水。

4.1高锰酸钾(KMnO4),纯度≥99.0%。

4.2铜粉(Cu),纯度≥99.0%。

1

DB32/T3583—2019

4.3无水碳酸钠(Na2CO3),纯度≥99.0%。

4.4过硫酸钾(K2S2O8),纯度≥99.0%。

4.5氢氧化钠(NaOH),纯度≥99.5%。

4.6氢氧化钠溶液,4mol/L。称量160g氢氧化钠(4.5),去离子水定容至1L。

4.7过氧化钠(Na2O2),纯度≥99.0%。

4.8氯化铵(NH4Cl),纯度≥99.5%。

4.9氯化钙(CaCl2),纯度≥99.5%。

4.10饱和氯化钙溶液。

4.11葡萄糖(C6H12O6),纯度≥99.9%。

4.12闪烁液,光谱纯。

4.13甲苯-TritonX-100乳化闪烁液:0.4%2,5-二苯基恶唑PPO和0.03%1,4-双-[5-苯基恶唑基-2]-

苯POPOP甲苯溶液与乳化剂乙二醇聚氧乙烯异辛基酚醚TritonX-100体积比2.5:1。

4.14氚标准溶液:浓度和待测试样尽量相当,需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定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并持有

相应的活度浓度证明。

4.15碳-14标准溶液:浓度和待测试样尽量相当,需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定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并持

有相应的活度浓度证明。

4.16本底氚水:深地下水、低水平矿泉水或冰川水。

5仪器和设备

5.1低本底液闪计数器:仪器的性能指标应满足GB/T10259的要求。

5.2生物真空冷冻装置,冷阱温度-70℃±10℃。

5.3生物水分仪,可读性水分含量为0.01%;重复性为0.10%(2g样品)。

5.4生物样品电动粉碎机,功率3kW,粉碎细度70-300目。

5.5氧化燃烧装置,温度可达1000℃±10℃。

5.6分析天平,感量0.1mg。

5.7蒸馏烧瓶(含蛇形冷凝管),100mL。

5.8样品瓶,聚乙烯、聚四氟乙烯或低钾玻璃,20mL。

5.9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6样品

6.1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生物样品和可食部分的采集及预处理按HJ/T61的相关规定执行。

生物样品可食部分的采集:按HJ/T61的要求采取样品可食部分作为分析样品,需洗涤的样品,洗

后用清洁干布擦去表面水分,或晾至表面水分刚除尽,立即称量,为鲜样质量。

2

DB32/T3583—2019

若生物样不能及时处理,应置于0℃~4℃保鲜,长期保存的生物样品应于-18℃冷冻保存。

6.2样品的制备

6.2.1自由水氚样品

6.2.1.1真空冷冻

取1.0kg鲜样,切碎混匀,装入生物真空冷冻装置(5.2)的快速冻干瓶或平铺在铝制隔板上,真

空冷冻至样品恒重,分别收集冻干的生物干样和冻出的液态水。

6.2.1.2自由水氚样品制备

量取50mL~300mL液态水样品装入蒸馏烧瓶(5.7)中,按每升样品1.0g的比例加入高锰酸钾

(4.1),蒸馏,收集中间部分馏出液。

6.2.1.3生物样品含水率的测定

取5g~15g混匀的生物鲜样,放入生物水分仪(5.3)样品盘内,均匀摊开,测量自由水占生物鲜

样的质量分数ω1;也可以将生物鲜样置于105℃烘箱内,烘至恒重后,称量生物样品前后质量差,计

算自由水占生物鲜样的质量分数ω1,即为生物样品的含水率。

6.2.2有机结合氚和碳-14样品

6.2.2.1样品预处理

经烘箱105℃下恒重的生物干样,用生物样品电动粉碎机(5.4)磨粉后备用。

6.2.2.2氧化燃烧装置的准备

将氧化剂铜丝装入氧化燃烧装置(5.5)的高温催化区(图1-1c)。取两个干净的水蒸汽冷凝管,称

重,记为m1,置冷阱中于-4℃冷却。量取250ml氢氧化钠溶液(4.6)分别置于两个碱液吸收瓶内,按

图1将氧化燃烧装置各吸收部件连接起来。

6.2.2.3氧化燃烧

称取50.0g~100g粉状生物干样,装入样品燃烧舟内,表面平铺一层铜粉(4.2),置于氧化燃烧装

置的高温氧化区(图1b)内,关闭高温氧化区阀门,打开气路阀门,通入氧气或氧气、氮气混合气体,

气体流速控制在0.5L/min~0.7L/min,通气1min,赶净氧化燃烧管内空气;打开高温催化区(图1c)

开关,温度设定在700℃,启动升温,当高温催化区的温度达到700℃时,打开高温氧化区开关,温度

设定在100℃,有氚化水分流入冷阱接收瓶,保持这个温度,直到水分流出速度变慢时再缓慢升温,并

仔细观察通氧情况,避免碱液吸收瓶内的气泡大量溢出;当高温氧化区温度达到600℃时,继续保持1

h左右,确保样品完全氧化,然后切断电源,停止通气。

6.2.2.4氧化燃烧产物的收集

氚化水分通过冷阱收集于接收瓶,供有机结合氚分析测定;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氢氧化钠碱液吸收,

3

DB32/T3583—2019

供碳-14分析测定。

2

6110

4

cab

7

总开c段a段b段气体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