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752-199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 13752-1992 Design rules for tower cran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3752-2017 | 页数:9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3752-199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2-11-05
实施日期
1993-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建设部机械设备与车辆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和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
起草人:
谢耀庭(主编)、胡肇麟(主编)、陈健元、顾迪民、陈振益、贾志权、李以申、张国瑞、叶元华、唐明清、丁怡、罗世俊、梅昆、周仲、丛佳旭、张德胜、孟晓平、高永兴、黄共才、郑奠一、胡元凯、朱一维、林钢、方岩龙
出版信息:
页数:98页 | 字数:19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752一9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Designrulesfortowercranes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塔式起重机设计计算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计算方法。凡经理论和实践il明是正确

可靠的其他计算方法也可采用。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型式、各种用途的电力驱动塔式起重机。

本标准不适用于由汽车式、轮胎式和履带式起重机改型的塔式起重机。

2引用标准

GB699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700碳素结构钢

GB755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的「基本型式与尺寸

GB986埋弧焊烨缝坡11的基本型式和尺寸

GB998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

GB1591低合金结构钢

GB10051.1起重吊钩机械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

GB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1300焊接用钢丝

GB3077含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13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C',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3632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型式尺一寸

GB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

GB5117碳钢焊条

GB5118低合金钢焊条

GB5144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10054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

GB1005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

GB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JJ3建筑卷扬机设计规范

JJ12.1建筑机械焊缝质量规定

rJ7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J40塔式起重机限矩型液力偶合器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一11一05批准1993一05一01实施

GB/'r13752一92

JJ7起重设备吊钩防脱棘爪的设计要求

3符号、代号

3.1载荷

F—集中载荷,力;

F—压强;

M—弯矩,力矩;

7'—转矩。

3.2验算的限定值

a—计算拉、压应力;

。[〕—材料的许用应力;

。5—材料的屈服点;

。b—材料的抗拉强度;

-)(.2—材料标准拉力试验残余应变达0.2%时的试验应力;

:—计算剪切应力;

:「〕—材料的剪切许用应力;

ark—疲劳强度限;

F—材料的弹性模量;

习〔—结构件的许用长细比;

A—结构件的长细比;

aA—最大计算拉、压应力幅;

:。—最大计算剪切应力幅;

[。a」—拉、压疲劳许用应力幅;

仁:、」-—剪切疲劳许用应力幅。

3.3几何参数

t,I.—长度,距离;

h—高度;

D,d—直径;

R,r—半径;

b—宽度;

e—偏心距;

Ia—截面惯性矩;

J—转动惯量;

W—结构件截面抗弯模量;

A—结构的迎风面积,结构件的截面积;

尸—螺纹螺矩,绳槽节距;

8厚度;

△—位移;

B—角度;

V—容积。

3.4计算系数

K,k—无量纲系数;

K,—安全系数;

GB/T13752一92

K,—载荷潜系数;

Kq—结构应力谱系数:

K}—机构载荷谱系数;

)U-摩擦系数,结构件长度系数;

-,N,.f—系数;

Cg柔度;

CW一一风力系数;

C—钢丝绳选择系数;

C,—端部弯矩不等的折减系数;

CH横向载荷弯矩系数;

。—结构充实率;

7—挡风折减系数;

Y'—轴心受压结构件稳定系数;

Y'—轴压稳定修正系数;

ow—受弯结构件侧向屈曲稳定系数;

0,—起升冲击系数;

oz—起升动载系数;

03—卸载冲击系数;

0;一一运行冲击系数;

Y'5—动载系数;

Y'8—动载系数;

Y'9—弹性振动载荷系数;

X—应力循环特性。

3.5其他

。一一速度;

a—加速度;

t—时间,温度;

i—传动比;

P—功率;

I—电流;

U—电压;

71—效率;

m—质量,指数;

Z—一数目,启动次数;

N—工作循环次数,应力循环次数;

S-—电动机计算转差率;

、—转速,零部件数目;

华相位角。

4总则

4.1工作级别

塔式起重机划分工作级别可作为设计人员进行设计计算的依据,此外还作为技术参数依据提供用

GB/T13752一92

户参考。用户可以按照实际使用条件正确地选择或预订塔式起重机。

4.1.1工作级别的划分

塔式起重机工作级别与它的利用等级工(作繁忙程度)和载荷状态受(载的轻重和频繁程度、有关。

4.1.1.1利用等级

利用等级表明塔式起重机使用的频繁程度,以其在设计寿命期内应完成的总工作循环数N,表征。

本标准规定,从一个载荷物(品)准备起升时开始,到下一个载荷物(品)准备起升时为止的全过程作

为塔式起重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塔式起重机设计寿命应根据其用途、技术、经济及淘汰更新等因素而定,一般可按15^30年计算。

按总工作循环数N,的不同,塔式起重机可分为5个利用等级,见表to

表1塔式起重机利用等级

利│用等级│总工作循环数N,│说明│

1│丁1│3.2X10"│不经常地使用│

U│Z│6.3又100││

U│,│1.25义105││

U│,│2.5又105│经常轻闲地使用│

U│,│5X105│经常中等地使用│

4.1.1.2载荷状态

载荷状态表明塔式起重机受载的轻重频繁程度,可分为三种状态,见表20它与每次起吊时起升载

一__。_、二_,~、_、二‘F;、_。.,__._________一_

何X7钡)Q}起分载何之比万(--)和谷个起汁载何厂,作用卜的上作循外次数N对总工作循环数N,之比

王,max

N、_.、_、、.____二‘_、二.‘_._-

N‘,’有关。表达这种关系的线图称为载荷谱。当塔式起重机受载情况不明时,应与用户协商,根据用途

按表2确定载荷状态。当受载情况已知时,应按公式(1)计算实际载荷谱系数Kf,再按表2选取接近且

较大的名义载荷谱系数值来确定载荷状态。

一,,N;1F、."I

人干=乙I{二;一}}(1)

L,刀八P_1

式中:Kf—载荷谱系数;

N;—载荷F;作用下的工作循环次数,Ni=NN2,,Nn

N—总工作循环数,Nt=艺N,=N,+NZ+……+N。;

F;—第i个起升载荷,FL二Fl,F:,……,F。;

Fmax额定起升载荷;

m—指数,取m=3o

表2塔式起重机的载荷状态

载│荷状态│名义载荷谱系数Ki│说明

Q│,│0.125│很少承受额定载荷,一般承受轻微载荷│

Q│z│0.25│有时承受额定载荷,一般承受中等载荷│

Q│3│0.5│经常承受额定载荷,一般承受较重载荷│

4.1.1.3工作级别的划分

根据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的不同,可将塔式起重机分为6种工作级别,见表3所示。

Gs/T13752一92

塔式起重机I几作级别举例见附录C参(考件)。

表3塔式起重机工作级别

载│荷状态│名义载荷│利用等级│

谱│系数K,├─┬─┬──┬──┬──┤│

U│1│U│2│U3││U1│IJ5│

Q│,│0.125││A,│A2│A,,│A,│

Q│2│0.25│A,│AZ│A,:│A,│A,│

Q│3│0.5│AZ│A3│A4│A,│A,│

2塔式起重机分类

塔式起重机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表4所列三种类型。

表4塔式起重机分类

类│别│说明

1││不经常使用或属轻级载荷状态的塔式起重机│

2││建筑塔式起重机│

3││经常使用或具有重级载荷状态的塔式起重机│

每类塔式起重机所属工作级别按表5划分。

表5各类塔式起重机工作级别

类│别│工作级别│

利│用等级││载荷状态│工作级别│

1││U;至U4│Q:和Qa│A,至A,│

2││U3和U,│Q2│A3和A,│

3││U‘至ti,│Qa和Q,:│A,至AE│

4.2载荷

作用在塔式起重机上的载荷分为四类,即基本载荷、附加载荷、特殊载荷和其他载荷。

4.2.1基本载荷

基本载荷是正常工作时始终或经常作用在塔式起重机上的载荷,包括自重载荷、起升载荷、各种动

载荷和离心力。

4.2.1.1自重载荷凡

a.自重载荷是塔式起重机各部分的重力,不包括4.2.1.2条规定的重力。

起升钢丝绳的质量按起升高度计算,其重力的50%作为自重载荷。

b当从地面提升起升质量时,塔式起重机结构受到的振动激励以起升冲击系数0,乘以自重载荷

F*加以考虑。0;按公式2()计算。

0,=1.。士k8(2)

式.扣:k—系数,k。在。-0.1之间选取。

0:应取两个数值,以便考虑振动波形的上、下限,找到结构构件和机构零件的最大载荷,见附录D

参(考件)。

4.2.1.2起升载荷FQ

GB/'r13752一92

4.2.1.2.1起升载荷是起升质量即塔式起重机总起重量的重力‘

起升钢丝绳的质量按起升高度计算,其重力的50%作为起升载荷。

42.1.2.2当从地面提升起升质量时,塔式起重机受到的动载荷作用以起升动载系数Y'2乘以起升载

荷FQ加以考虑。0:可按表6选取。

表s起升动载系数Y'2

起│升等级│7.2T2...│

。│、簇0.2m/s││vh>0.2m/s││

H│C,│1.00│1.00十0.2(v、一0-2)│1.3│

H│C,│1.05│1.05十0.4(vh一0-2)│1.6│

L│IC3│1.10│1.10-{-0.6(v一‘0-2)│1.9│

注:①HC,-HC,是根据塔式起重机的用途和动态特性划分的起升等级,见附录C参(考件)。

②vh是按电动机未受载的稳定转速计算的取物装置的稳定起升速度,m/s,

③02可根据理论分析或试验确定,这时不考虑起升等级。

④当Y2>02~时取02_02-

00:分为正常操作情况0(2n)和异常操作情况(0,)

正常操作情况,Y'2n

a:当一个稳定的慢速可以由司机选择时,则以该速度确定P2nO

h一对无级控制系统,按表6中vh簇0.2m/s确定02..

异常操作情况,Y'2e

a

:对上述正常操作情况a.条,按电动机未受载情况下的最大转速计算Vh,确定人。。

b对上述正常操作情况b.条,按电动机未受载情况下的最大转速的0.5倍以上计算vh,确定汽。。

4.2.1.2.3考虑悬吊的起升物品突然全部或部分卸除时产生的动载荷作用,以卸载冲击系数0。乘以

起升载荷FQ加以考虑。Y'3按公式3()计算。

Y'3一卜1.5Amm(3)

式中:Am—起升质量的卸除部分,kg;

rn—起升质量,kg.

4.2.1.3运行冲击载荷

塔式起重机或其起重小车运行时,由于轨道不平整而产生的冲击载荷以运行冲击系数Y'4乘以自重

载荷F。和起升载荷FQ加以考虑。协。按表7选取。

表7运行冲击系数oa

运行速度,M/S冲击系数Y'4

4.2.1.4传动机构加减()速引起的载荷

由于传动机构加减()速如(机构启动或制动)时承载结构或机构中的载荷可通过刚体动力学方

法计算,见附录E参(考件)。计算时假定起升质量固定在起重臂端部或起重小车上。

b.为了考虑系统在加减()速过程中弹性振动使载荷增大的影响,由传动机构驱动力引起的载荷

变化值△F应乘以动载系数0:并与加减()速前的载荷F,。代数相加,即F=F(c)+O,AF.

GB/T13752一92

Y'S值与机构驱动力制(动力)变化情况、系统刚度、质量分布和钢丝绳悬挂系统有关,其范围是:

1镇笋:蕊2

当力的变化平稳时,0。取小值;力的变化突然时,笋。取大值,见附录E参(考件)。

对离心力取=O'.10a

4.2.1.5离心力Fr

塔式起重机回转时,其部件质量和起升质量将产生离心力,计算时应取最不利位置。

4.2.1.6坡度载荷F,,

应考虑轨道坡度或支承面倾斜、沉陷产生的载荷。

在校核坑倾翻稳定A和防风抗滑安全性时,轨道或支承面倾斜度按1%计算。

在校核承载结构和机构零件时,_丘述倾斜度按0.5%计算。

对于设置良好的永久性基础,可不计及坡度。

4.2.2附加载荷

附加载荷是正常工作时不经常作用在塔式起重机上的载荷,即工作状态下的风载荷、温度载荷。

4.2.2.1工作状态风载荷Fw

本标准规定,风载荷是可沿任意方向作用的水平力。

4.2.2.1.1风载荷计算

风载荷按公式4()计算。

Fw二CwPwA(’4)

式中:Fw—作用在塔式起重机上和物品上的风载荷F(wl,Fw2),N;

Cw—风力系数,按4.2-2-1.3条确定;

Pw—计算风压,按4.2-2-1.2条计算,Pa;

A—垂直于风向的迎风面积,按4.2.2.1.4条计算,m2o

在确定载荷组合时假定风载荷是作用在最不利位置上。

4.2.2.1.2计算风压Pw

a.在空旷地区,离地面高度10m处的风压与风速的关系可按公式5()计算。

Pw一0.613vw(5)

式中:Pw-一计算风压,Pa;

vw—风速,m/so

b.工作状态计算风压分为两种:PwiIPW20

Pw:是正常工作状态计算风压,用于选择电动机功率的阻力计算和机械零部件的疲劳强度和发热验

算,Pw:二150Pa。

pwl是工作状态最大计算风压,用于计算机构零件和金属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传动装置

过载能力和整体抗倾翻稳定性,pwz=250Pa.

特殊情况下,如特殊用途或用于风力较大地区,可按用户与制造厂协议规定更高的计算风压值。

4.2.2.1.3风力系数CW

a.单片结构和单根构件的风力系数Cw按表8选取。

GB/T13752一92

b.两片平行平面析架组成的空间结构,其整体结构的风力系数可取单片结构的风力系数,而总的

迎风面积按4.2.2.1.4条计算。

风对着矩形截面空间结构对角线方向吹,当矩形截面边长比小于2时,风载荷取为风向着矩形

长边作用时的1.2倍;当矩形截面的边长比等于或大于2时,取为风向着矩形长边作用的风力。

d.三角形截面空间结构的风载荷按其垂直于风向的投影面积所受风力的1.25倍计算。

上下弦杆为方形钢管、腹杆为圆钢管的三角形截面空间结构如(水平梁式臂架),在侧向风作用

下,取风力系数Cw=1.3.

4.2.2.1.4迎风面积A

迎风面积按结构件在与风向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计算。

a.单片结构的迎风面积A可按公式(6()计算。

A=coA,(6)

式中:A—结构的迎风面积,MZ;

CU—结构充实率,按表9选取;

A,—结构外形轮廓面积,如图1所示,m2.

h对两片并列等高的型式相同的结构,考虑前片对后片的挡风作用,总迎风面积按公式7()计算。

表8单片结构的风力系数Cw

序│号│结构型式Cw│

1││型钢制成的平面朽架(充实率。=。3-0-6)│1.6│

2││型钢、钢板、型钢梁、钢板梁和箱形截面构件│1/h│5│1.3│

10│1.4│

20│1.6│

30│1.7│

40│1.8│

50│1.9│

3││圆管及管结构│pwdz│<1│1.3│

G3│1.2│

7│1.0│

10│0.9│

>13│0.7│

4││封闭的司机室、机器房、电器柜、平衡重、钢丝绳及物品等│1.1-1.2│

注:①表中l为结构或结构件的长度,m;h为其迎风面的高度,m;d为管子外径m,.

②司机室在地面上,Cw取1.1。司机室悬空,Cw取1.2.

GB/T13752一92

表9结构的充实率。

实│体结构和物品│1.0│

机│构│0.8-1.0│

型│钢制成的朽架│0.3-0.6│

钢│管析架结构│0.2-0.4│

图1结构的面积轮廓尺寸示意图

A二A,+7A,··,················。··········……(i)

1

1.

式中‘一前片结构的迎风面积.A:一。,A,mz;

‘一后片结构的迎风面积,Az=o,,Aj,m2;

了一两片相邻衔架前片对后片的挡风折减系数,与前片析架充实率。1及两片析架间隔比1伪

(图2)有关,按丧}。选取

图2并列结构挡风折减系数,

表10析架结构挡风折减系数'T

臼│J│0.1│o.2│0.3│0.4│0.5│)0.6│

间│隔比│1│0.84│0.70│0.57│0.40│0.25│0.15│

2││0.87││0.75│0.62│0.49│0.33│0.20│

3││0│.90│0.78│0.64│)(。53│0.40│)(.28│

l│,/h├─┼──┼───┼───┼────┼───┼─────┤

4││0.9│2│0.81│0.65│0.56│0.44│0。3LI│

5││0.94││0.83│0.67│0.58│0.50│)(.土1│

6││0.9│6│0.85│0.68│0.60│0.54│0.46│

cs/T13752一92

n片型式、尺寸相同且间隔相等的并列结构(图3),在纵向风力作用下,总迎风面积按公式8()

计算。

,_,,,_._:。._n-1N...,_1一'7,,,。、

n一\1T'/-r'/T.”T'1)winll一下一一一二-I-'III”.”.””””’.””””气OI

1—l,

式中:(t)I—第一片结构的充实率;

I,一第一片结构的外形轮廓而积,In`

图3n片一片列结构

d.起吊的物品的迎风面积按实际外形尺寸计算。当迎风面积无法确定时,作用在物品上的风载

荷按额定起重量重力的3%计算,沿最不利载荷组合方向水平作用于物品上,但其值不小于500Nn

4.2.2.2温度载荷

一般不考虑温度载荷。特殊用途需要时,按用户与制造厂的协议规定计算。

4.2.3特殊载荷

特殊载荷是偶然作用在塔式起重机上的载荷,包括非工作状态下的风载荷、试验载荷、工作状态下

的碰撞载荷。在疲劳强度计算中不考虑特殊载荷的作用。

4.2.3.1非工作状态风载荷Fw3

非工作状态风载荷按公式9()计算。

Fw3=C:wpwsA(9)

式中:F'w,—作用在塔式起重机上的风载荷,N;

pw,,-一计算风压,按表11选取,Pa;

Cw,A—按4.2-2.1条规定。

表11计算风压pw3

离│地面高度,m│PW3,Pa│

0│^20│800│

>│20-100│1100│

>│100│1300│

注:①表中pw3-800Pa相当于上海地区风压值。

叹、特殊情况下,如在可能出现更大暴风地区使用,可按用户与制造厂协议规定更高计算风压。

4.2.3.2试验载荷Ft

试验载荷是塔式起重机性能试验时所受的超载载荷,分静态试验载荷Fs,和动态试验载荷凡,。

静态试验载荷F,.按额定起重量的1.25倍计算;动态试验载荷Fat按额定起重量的1.1倍计算。

GBIT13752一92

计算时,动态试验载荷凡t应乘以动载系数笋BoY'按‘公式1(0)计算。

06二0.5(1十0.>(10)

式中:人n—起升动载系数,见4.2.1.2条。

4.2.3.3碰撞载荷F,

塔式起重机或起重小车与缓冲器碰撞时,作用在结构上的碰撞载荷F。按缓冲器吸收的动能计算,

碰撞瞬间之前塔式起重机或起重小车的运行速度取为0.7^1.0倍最大正常工作速度。在设有可靠的自

动减速控制装置时取小值。

碰撞载荷F,可按刚体运动模型计算不(考虑悬吊物品的影响),并乘以弹性振动载荷系数Y'7考虑

系统弹性振动的影响。对于塔式起重机常用的弹簧缓冲器,可取笋7为1.25;对其他缓冲器,按其性能再

在1.25-1.6之间选取。

4.2.3.4突然停机引起的载荷

由于突然停机如(停电等)引起的载荷按4.2.1.4条规定计算,计算时按停机瞬间机构处于最不利

工况考虑即(机构加、减速和起升载荷的最不利组合)。此时笋。在1.5-2之间选取。

4.2.4其他载荷

其他载荷包括安装载荷、工作平台和通道所受的载荷和运输载荷。

4.2.4.1安装载荷

必须根据塔式起重机构造型式和安装架设、拆卸程序计算各个阶段的安装载荷,计算时取计算风压

YW。为100Pa。

4.2.4.2L作平台和通道上的载荷

在可能存放物料、工具的T-作平台上,按承受3000N集中载荷计算;

对只作通道用的结构,按承受1500N集中载荷计算;

栏杆按1000N水平集中载荷计算。

4.2.4.3运输载荷

运输载荷指塔式起重机运输时,其部件如(整体拖运轮组)所受载荷。在计算时,应考虑运输状态实

际动载荷的影响。

4.3抗倾翻稳定性

4.3.1验算工况

塔式起重机抗倾翻稳定性应按表12所列工况进行校核。

安装架设和拆卸过程中抗倾翻稳定性应根据塔式起重机构造型式和装、拆程序对各个阶段的危险

状态进行校核。

表12验算工况

工│况│说明│

1│基本稳定性│工作状态、静态、无风│

2│动态稳定性│工作状态、动态、有n│

3│暴风侵袭│非工作状态│

4│突然卸载│工作状态,料斗卸载│

注:起重臂能随风回转的塔式起重机,工况3的风向由平衡重吹向起重臂方向。

4.3.2抗倾翻稳定性校核

表12各工况的稳定条件规定为,塔式起重机及其部件的位置,载荷的数值和方向取最不利组合条

GB/T13752一92

件下,包括自重载荷在内的各项载荷对倾翻边的力矩代数和大于零(即mm大于零),则认为该塔式起重

机是稳定的。起稳定作用的力矩符号为正,起倾翻作用的力矩符号为负。

校核时,各项载荷应乘以相应的载荷系数见(表13)0

安装架设和拆卸过程的稳定条件规定为,各项载荷对倾翻边的力矩代数和大于零即(IM大于零),

则认为是稳定的。起稳定作用的力矩符号为正,起倾翻作用的力矩符号为负并乘以1.1-1.2的增大系

数。

表13载荷系数

工│况│自重载荷│起升载荷惯│性载荷│风载荷│坡度载荷│说明│

│不(计01104)││不(计笋2-07)│或碰撞载荷││││

1││1.0│1.50││0│0││

2│││1.31.0││1.0│1.0│风压Pws│

3│││00││1.2│0│风压hws│

4│││一0.2│0│1.0│0│风压Pw2│

注:①自重载荷按4.2.1.1条确定;起升载荷按4.2.1.2条确定;惯性载荷按刚体动力学方法计算,并乘以系数沪。

②只有对在轨道上运行的塔式起重机才考虑坡度载荷,按4.2.1.6条确定。

③校核抗倾翻稳定性时,不应考虑夹轨器的有利作用。

④工况2中考虑惯性载荷包(括起升质量产生的惯性载荷)或碰撞载荷,由设计者决定。

4.4防风抗滑安全性

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轨道运行式塔式起重机必须在轨道的每个位置都保持稳定,不允许在相

应极限风力作用下沿轨道移动。

4.4.1工作状态

霍正常工作状态不(使用夹轨器),抗滑条件为:

Fbi>1.1FW2+八一I.(11)

式中:Fb;运行机构制动转矩在车轮踏面上的折算制动力,N;

Fwz工作状态沿轨道方向最大风力,N;

Fs,轨道坡度产生的滑行力,坡度按42.1.6条确定,N;

F—塔式起重机运行摩擦阻力,按表14计算,No

表14运行摩擦阻力系数p

运行摩擦阻力

总轮压

滑动轴承滚动轴承

0.0150.01

当F"b大于制动车轮与轨道的粘着力时,Fb以粘着力代替。粘着系数取。.12a

4.4.2非工作状态

在非工作状态暴(风侵袭),必须使用锚定装置或夹轨器防止塔式起重机在非工作状态最大风力作

用下沿轨道滑行。抗滑条件为:

GB/T13752一92

Fbo>1.1Fwa+F.,一F’.…’.…”·。·…‘…·,(12)

式中:Fba—夹轨器和制动车轮产生的沿轨道方向的制动力或(锚固力),N;

Fwa—非工作状态沿轨道方向最大风力,No

设计夹轨器时,夹轨钳表(面有刻痕并经淬火)和轨道的摩擦系数取0.25。手动夹轨器的最大操作

力不得大于200Na

4.5支承反力的确定

确定塔式起重机支承反力时应考虑塔式起重机、底架、支腿与基础组成的系统的联合工作。附着式

和内爬式塔式起重机还应考虑与建筑物支承组成的系统的联合工作。

4.5.1运行式和带有底架的固定式塔式起重机

4.5.1.1垂直支承反力计算

支座或车轮(台车)的垂直支承反力一般按刚性底架四支点支承计算。当一个车轮的支承反力出现

负值时,应按三支点支承重新计算。

4.5.1.2水平支承反力计算

轨道运行式塔式起重机沿轨道方向的水平支承反力(由运行机构制动所产生)的绝对值不应大于制

动车轮与轨道之间的粘着力。

车轮垂直于轨道方向的水平支承反力按最大垂直支承反力的0.075倍计算。

4.5.2附着式塔式起重机

附着于建筑物的塔身应按弹性支座的多跨连续梁计算支承反力,该力即为附着装置的载荷。

塔身上部第一附着点塔(身悬臂支承端)的支承反力最大,应取该反力值作为附着装置及建筑物支

承装置的计算载荷。

4.5.3内爬式塔式起重机

在计算内爬式塔式起重机支承反力时应根据具体支承方案的不同确t.简化力学模型。对于通常采

用上、下两个支承框架支承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情况,可认为上框架为移动刚性铰接支座,下框架为固

定刚性铰接支座,但扭矩由上框架承受。

4.6轨道和基础

4.6.,轨道

塔式起重机轨道采用的钢轨型号与车轮直径及计算载荷有关。车轮的计算载荷按6.4-4.1条计算。

运行机构工作级别ml-M3、运行速度为15^20m/min时,车轮与钢轨的组合见附录F(参考件)。

4.6.2轨道基础

轨道基础按工作需要一叮采用碎石基础或混凝土基础。

轨道基础必须能承受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最大载荷。

4.6.3固定式基础

固定式塔式起重机使用的混凝土基础的设计应满足抗倾翻稳定性和强度条件。

混凝土基础的抗倾翻稳定性按公式(13)验算。

b

M十Fh·h

3

e二一F,十于:(13)

GB/T13752一92

图4抗倾翻稳定性计算简图

地面压应力按公式1(4)验算。

2(F}+F,)/,、

PH=一一一不1下一一一簇LP,J(14)

一QVl一

式中:—‘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础中心的距离,m;

M—作用在基础上的弯矩,N·m;

Fv—作用在基础上的垂直载荷,N;

F,,—作用在基础上的水平载荷,N;

FR—混凝土基础的重力,N;

pB—地面计算压应力;Pa;

Cp,D—地面许用压应力,由实地勘探和基础处理情况确定,一般取p〔,D=2X105^-3X105Pao

混凝土基础强度按TJ7计算。

4.了运输

塔式起重机的运输必须符合铁路和公路运输的有关规定。

整体拖运的塔式起重机的拖运轮组的轴负荷不应超过1.3XIO'N。拖运轮组应具有停车制动器,保

证在6%的坡度上能可靠制动。

4.8平衡重

上回转塔式起重机应按塔身受载最小的原则确定平衡重质量。

下回转塔式起重机应根据抗倾翻稳定性条件确定平衡重质量。

4.9安全保护

塔式起重机的设计、计算应满足GB5144的要求。

5结构

5.1计算原则

本标准采用许用应力法计算。金属结构件应进行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计算,并满足其规定的要求。计

算时一般不考虑材料的塑性影响。

结构件和连接的疲劳强度计算按5.7条的规定进行。

5.2结构的工作级别

结构工作级别与结构件的应力状态名(义应力谱系数)和应力循环次数应(力循环等级)有关。

GB/T13752一92

塔式起重机的载荷谱和工作循环次数是确定结构件应力谱和应力循环次数的依据。结构工作级别

I塔式起重机工作级别不一定相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5.2.1应力循环等级

结构中应力变化的频繁程度,以其在塔式起重机设计寿命期内达到的总应力循环次数\,表征。按

其不同可分为8个应力循环等级,见表150

表15结构应力循环等级

应│力循环等级│总应力循环次数N,│

N││3.2火104│

N│,│6.3又104│

N│3│1.25X105│

N│,│2.5只105│

N│。│5X105│

N│6│1X106│

N│?│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JJ 3
    TJ 7
    JJ 40
    JJ 75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