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599-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设计规范
DB63/T 1599-2017 High-altitude and cold region highway slope ecologic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sig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10月
-
2025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铁西北科这研究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01
P66
备案号:56945-2017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599—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设计规范
2017-10-16发布2017-12-20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3/T1599—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基本要求..........................................................................3
5生态防护设计调查..................................................................3
6生态防护物种选择..................................................................3
7植生层设计........................................................................4
8边坡生态防护设计..................................................................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生态防护设计调查表..............................................6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生态防护植物物种推荐............................................8
I
DB63/T1599—2017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规范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纳启财、薛春晓、张虎发、刘锟、董政博、孔令伟、韩生虎、刘辉、李星星、
李凯崇、候昱光、石龙、陈晓堃、蒋富强、曹生业、熊治文、谢文兴、韩龙武、韩德明、屈耀辉、马小
军、蔡相连。
II
DB63/T1599—2017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生态防护设计调查、生态防
护物种选择、植生层设计和边坡生态防护设计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新建、改扩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设计。其他等
级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高海拔高寒地区
指青藏高原上年平均气温低于10℃,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最大冻结深度40cm~250cm,潮湿系
数0.25~1.50的地区。
3.2
边坡生态防护
单独采用植物生态技术,或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结合共同形成的边坡工程防护体系。
3.3
先锋种
可在裸地或荒地上成功定居并开始进行生态循环的植物种。
3.4
建群种
1
DB63/T1599—2017
群落主要层(如草地中的草本层)的优势植物种。
3.5
伴生种
群落中出现频率高的非优势植物种。
3.6
植生层
指经人工干预形成的植物生长层,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和养分条件,其主要成分为土壤和人工添加材
料。
3.7
移植草皮
采用挖取、养护、铺设等方法将受施工影响的天然草皮移植于工程创面进行边坡生态修复的技术。
3.8
植被纤维毯
采用天然或人造纤维等材料制作成纤维毯,将草种、肥料、添加剂等按一定配比植入到纤维毯上,
并经过滚压、针刺、定位等工序,加工成为植被纤维毯后,上覆1cm~1.5cm厚的腐殖土,铺设于工程创
面的技术。
3.9
撒播混植
将设计选择的植物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与细粒土拌和,撒播在经过改良的表土上,覆盖0.5cm~
1cm厚的细粒腐殖土所形成的一种人工建植技术。
3.10
客土喷播
采用合适的土壤,与植物种子、基质添加剂、纤维材料、保水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可采
用喷射技术喷附于边坡裸地的一种人工建植技术。
3.11
厚层基质喷附
采用合适的土壤,与植物种子、基质添加剂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可采用空压设备,通过高
压空气喷附在边坡裸地的一种基质层较厚的植被建植技术。
3.12
植生袋
2
DB63/T1599—2017
采用天然或人工纤维制品制成载体,内嵌种子夹层,装入植生基质所形成的一定规格的植生袋,按
设计尺寸铺设于坡面上,并覆以聚乙烯编织网防护的边坡表面建植技术。
4基本要求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将公路景观充分融入自然环境中,创造和谐、自然的
新景观;
b)公路工程建设中应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c)在保证边坡稳定前提下应优先采用生态防护措施;
d)应在设计阶段根据防护要求优选植物物种;
e)在公路生态防护设计中应重视人工干预、人工建植植物的植生层设计;
f)应将挖取的路基基底天然草皮集中堆放、定期养护,维持草皮存活状态,提高工后草皮存活率,
并将清表腐殖土进行集中堆放、保存,以便工程创面的生态防护;
g)在缺乏天然草皮路段,但适宜植物生长的区域,可采用人工撒播、客土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 10827-1999 机动工业车辆 安全规范 1999-11-23
- GB/T 18006.2-1999 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降解性能试验方法 1999-11-19
- GB 3796-1999 农药包装通则 1999-11-19
- FZ/T 93056-1999 变形丝用筒管技术条件 1999-11-19
- FZ/T 94047-1999 分条整经机 1999-11-19
- FZ/T 97017-1999 针织横机针床的通用技术条件 1999-11-19
- GB 18006.1-1999 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 1999-11-19
- GB/T 17913-1999 粮食仓库磷化氢环流熏蒸装备 1999-11-22
- FZ/T 93057-1999 合成长丝用筒管技术条件 1999-11-19
- FZ/T 97018-1999 经编用槽针 199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