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7/T 169.30-2019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30部分 猪支原体肺炎

DB4117/T 169.30-2019 Animal Disease Epidemiology Survey Techniques Specification Part 30: Mycoplasma Pneumonia of Swine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17/T 169.30-2019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9-25
实施日期
2019-09-30
发布单位/组织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DB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169.30—2019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30部分猪支原体肺炎

2019-09-30发布2019-09-30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169.30—2019

前言

为了规范猪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技术,保证为猪支原体肺炎的疫情风险评估与预警预报提供依

据,在参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和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基础上,

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畜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安阳市北关区农业农村局、正阳县动物卫

生监督所、正阳县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上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许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平顶山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平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双张华刘明莉陶顺启郭小玲王楠楠孟俊郑亚敏刘湘江刘佳楠秦百

众。

I

DB4117/T169.30—2019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30部分猪支原体肺炎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任务、范围、工作程序及工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辖区内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情况、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流行强度、流行规律及免

疫效果的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909猪肺炎支原体PCR检测方法

NY/T541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NY/T1186猪支原体肺炎诊断技术

DB4117/T169.1-2014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DB32/T1771-2011猪支原体肺炎诊断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猪支原体肺炎

俗称猪气喘病或猪地方流行性肺炎,它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是全世界广泛存

在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猪病之一。

3.2

动物疫情测报网络

简称测报网络,是由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为监测主体,以部分养殖企业为监测网点所组成

的动物疫情测报系统。全市测报网络分为市级和县级。

3.3

市、县级测报网络

分别指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的测报网络。

3.4

市、县级动物疫情测报网络监测网点(简称市、县级监测网点)

分别指由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监测的样品采集点。

1

DB4117/T169.30—2019

4诊断指标

4.1流行特点

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

高,病死率低;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寒冷

季节较多见。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

生,加重病情。

4.2临床症状

4.2.1急性型

病猪剧喘,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时发痉挛性阵咳。体温一般正常。食欲大减或废绝,日渐消瘦。

病程约1周,病猪常因窒息而死,病死率高。

4.2.2慢性型

长期咳嗽,清晨进食前后及剧烈运动时最明显,严重的可发生痉挛性咳嗽。病猪体温不高,但消瘦,

发育不良,被毛粗乱。病程长达2个月~3个月,有的在半年以上,病死率不高。

4.3剖检病变

特征性病变是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前缘发生对称性的紫红色到灰色的实变,肺门淋巴结肿大、增

生。刀切肺脏,质度变硬、重量增加,气管中有黏液性渗出物。

4.4实验室诊断

4.4.1样品采集

按照NY/T541的规定执行并填写样品采集登记表(详见附录D)。

4.4.2病原学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检测,按照GB/T35909的规定执行。

4.5结果判定

符合4.2和4.3,可判为猪支原体肺炎疑似病例,经4.4.2检测为阳性者即可确诊为猪支原体肺炎。

5常规调查

对市辖区内养猪场户、生猪交易市场、屠宰场、兽医门诊等市、县级监测网点开展的日常流行病学

调查。

5.1目的任务

调查辖区内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情况,了解其临床症状、流行强度和流行规律。

5.2常规调查程序

2

DB4117/T169.30—2019

5.2.1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县级监测网点为流行病学调查点,每月实施1次,进行连续性调

查,

每月对辖区内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填写附录A和附录B并上报至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5.2.2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市级监测网点为流行病学调查点,每月实施1次,进行连续性调

查,每月对全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填写附录A和附录B并上报至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5.3常规调查要求

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填写常规流行病学调查表及

相关养殖场信息(见附录A);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及时编制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信息,同时按照有关程序

处理。

6紧急调查

在常规调查过程中发现因猪支原体肺炎较短时间内出现大批量猪发病或死亡,且蔓延较快时启动的

流行病学调查。

6.1目的任务

核实疫情、查明疫源、确定三间(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疫情风险因素及可能扩散范围;

预测疫病爆发或流行趋势,提高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有效控制、为扑灭猪支原

体肺炎提供科学依据。

6.2紧急调查程序

6.2.1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或调查中发现较短时间内出现大批量因猪支原

体肺炎发病或死亡的确诊病例,应立即核实信息,启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并填写紧急流行病学

调查表(见附录C),同时按规定程序上报。

6.2.2符合4.1、4.2和4.3,初步怀疑为猪支原体肺炎。

6.2.3样品送检

按国家规定程序采集样品,包装、送检、确诊。

6.2.4现场调查人员详细、全面、准确收集相关信息,分析疫病来源,推测发病的原因,判断

疫情发展趋势。

6.2.5调查评估报告

调查结束后,及时撰写调查评估报告并按规定程序审核上报。内容包括疫情发生的总体情况、引起

发病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的防控措施等。

6.3紧急调查要求

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明确专人负责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严格执行紧急调

查程序。A

3

DB4117/T169.30—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猪支原体肺炎常见流行病学调查表

县(区)填表日期:年月日

场/户名称联系电话

1.开始养猪时间:年月。

2.现存栏量其中种公猪头,经产母猪头,后备母猪头,哺乳仔猪头,保

育舍仔猪(断奶后)头,育肥猪头;

3.本年度1月份至今新生仔猪(购入仔猪头,其中本月头,转入保育舍仔猪(断奶后)头,

其中本月头;

本4.本年度1月份至今出栏猪头,其中本月头。

情5.仔猪来源:□A.自繁自养□B.从种猪场购入

况□C.外地市场收购/贩运□D.本地市场收购/贩运。

6.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A.有□B.无。

7.有无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A.有□B.无。

8.防疫设施:□A.场舍有门禁、消毒设施;□B:进场消毒、换胶靴;

□C:定期消毒;□D养殖场相对独立

1.总发病数头,其中哺乳仔猪头、保育仔猪头、生长育肥猪头、

本年度1月种猪头;

发份以来2.总死亡数头;因发病死亡数头,其中哺乳仔猪头、保育仔猪头、育

病肥猪头、种猪头。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