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7/T 169.2-2020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DB4117/T 169.2-2020 Anim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2: High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HPPRS) Diseas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40.65
B40
DB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169.2—2020
代替DB/T169.2-2014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2020-09-25发布2020-09-30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169.2—2020
前言
DB4117/T169《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分为32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第3部分:小反刍兽疫;
——第4部分:猪流行性腹泻;
.........
本部分是DB4117/T169的第2部分。
本标准代替DB4117/T169.2-2014,《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第2部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与DB4117/T169.2-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补充了该标准相关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现场调查生物安全防护内容;
—细化和完善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启动条件、步骤、内容、结果分析与报告及技术要求;
—修改了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畜牧局提出。
本标准有驻马店市畜牧兽医标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许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济源市动物卫
生监督所、鄢陵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济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洛阳高新区畜牧兽医防疫检
疫中心、河南省禹州市畜牧服务中心、杞县畜牧兽医执法大队、西平县农业农村局、上蔡县动物疫病预
防控制中心、正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林州市农业农村局、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上蔡县农业综合执
法大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凤霞、葛会杰、杨勇、宋振宇、赵盼盼、裴秋凡、李静、刘俊玲、董朝明、
刘玉帅、李记蕾、陈小兵、余涛、苏华玲、褚甜甜、胡翠玲、丁琳琳。
本部分于2014年10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4117/T169.2—2020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第2部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任务、范围、工作程序及工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流行强度、流行规律及免疫效果的调查;
发现疑似或确认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后开展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090-200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诊断方法
NY/T541-2016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DB4117/T169.1-2020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总则
DB4117/T217.4-2019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第4部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7]10号
3术语和定义
3.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
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是其特征。
4现场调查生物安全防护
4.1调查采样人员防护
4.1.1个人防护穿戴顺序。依次是口罩、工作帽、防护服、防护眼睛、防护靴、双层手套,将手套套
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4.1.2个人防护脱掉顺序。依次是脱第一层手套、摘下防护眼睛、脱防护服、脱防护靴、摘帽子、脱
一只手套、摘口罩、脱掉另一只手套,按照DB4117/T169.1执行。
4.2安全防护要求
疑似炭疽时,不得解剖。
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的相关规定,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同时做好环境消毒及动物活组织的无害
化处理。
1
DB4117/T169.2—2020
调查采样人员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不得造成流行病学调查点之间交叉感染。
5常规流行病学调查
5.1目的任务
调查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情况,了解其临床症状、流行强度和流行规律,为预警预报提供依
据,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5.2调查程序
5.2.1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县级监测网点和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为流行病学调查点,每个监
测网点每年不少于2次,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每月实施1次,每月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填写附
录A、附录B相关表格并上报至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5.2.2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市级监测网点和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为流行病学调查点,每个监
测网点每年不少于2次,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每月实施1次,每月对全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填
写附录A、附录B相关表格并上报至省、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5.2.3国家有特殊要求的,按照要求进行。
5.3调查要求
采用询问、信访、问卷填写、现场查看、检测和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分动物种
类填写常规流行病学调查表及相关养殖场信息(附录A、附录B)。
6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6.1目的任务
掌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突发情况,分析可能扩散范围,为预警预报提供依据,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6.2诊断指标
6.2.1临床症状
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
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
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6.2.2病理变化
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
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
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实验室检测结果
6.2.3.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
6.2.3.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
根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7]10号规定,符合6.2.1和6.2.2,判定为疑似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符合6.2.3,且符合6.2.1和6.2.2之一的,判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8063-1994 铸造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1994-07-19
- GB/T 15098-1994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1994-07-20
- GB/T 15155-1994 滤波器用压电陶瓷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1994-07-26
- GB/T 5743-1994 船用自动操舵仪通用技术条件 1994-07-19
- GB/T 15114-1994 铝合金压铸件 1994-07-20
- GB/T 15116-1994 压铸铜合金 1994-07-20
- GB/T 15115-1994 压铸铝合金 1994-07-20
- GB/T 904-1994 铁路桥梁跨度系列 1994-07-19
- GB/T 15154-1994 电子陶瓷用氧化铝粉体材料 1994-07-26
- GB/T 15117-1994 铜合金压铸件 199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