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7/T 169.27-2021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27部分:动物球虫病

DB4117/T 169.27-2021 Anim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27: Animal Coccidiosi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17/T 169.27-2021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1-09-29
实施日期
2021-09-29
发布单位/组织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CCSB41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169.27—2021

代替DB4117/T169.27-2017、DB4117/T169.29-2017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27部分:动物球虫病

2021-09-29发布2021-10-29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169.2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4117/T169.27-2018《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第27部分:鸡球虫病》、

DB4117/T169.29-2018《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第29部分:兔球虫病》,与DB4117/T

169.27-2018、DB4117/T169.29-201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细化和完善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启动条件、步骤、内容、结果分析与报告及技术要求;

——对兔球虫、鸡球虫相同部分进行了合并,增加了家畜(牛、羊、猪等)动物;

——修改了原标准4.3、4.2,修订内容见5.2。

——修订了动物球虫病诊断结果判定;

——修改了规范性附录;

——增加了生物安全个人防护内容;

——增加了裂殖子/裂殖体检查部分,增加了对兔肝脏、鸭、鹅肾脏的检查;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畜牧局提出。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畜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焦作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济源市畜牧

技术推广站、正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周口市川汇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驻马店市驿城区动物卫生

监督所、开封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南阳市内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西华县动物检疫站、鲁山县畜牧局、

汝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遂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新蔡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平舆县家畜家禽改良

站、济源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滑县农业农村局、正阳县兽药饲料质量检

验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永彬、关婷婷、马超越、左英芳、陈利霞、成林林、黄树林、刘克超、

李华珍、赵强、杨静、于佳楠、杜新娜、侯晓阳、司晓楠、王梦、左红新、尚雅君、张健、段红玉、

高飞、赵亮、张振宇、吴莹丽、陈会芳、孙政豪。

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4117/T169.27-2017和DB4117/T169.29-2017。

I

DB4117/T169.27—2021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27部分:动物球虫病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现场调查生物安全防护、常规流行病学调查、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动物球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647动物球虫病诊断技术

NY/T541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DB4117/T217.1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现场调查生物安全防护

4.1调查采样人员防护

4.1.1个人防护穿戴顺序。依次是口罩、工作帽、防护服、防护眼睛、防护靴、双层手套,将手套套

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4.1.2个人防护脱掉顺序。依次是脱第一层手套、摘下防护眼睛、脱防护服、脱防护靴、摘帽子、脱

一只手套、摘口罩、脱掉另一只手套。

4.2安全防护要求

疑似炭疽时,不得解剖。遵守生物安全操作的相关规定,防止人畜共患病感染,做好环境消毒及动

物活组织的无害化处理。调查采样人员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不应造成流行病学调查点之间交叉感

染。

5诊断指标

5.1临床症状

根据发病临床特征,球虫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

DB4117/T169.27—2021

急性型多发生于幼龄动物,病程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嗜睡,被毛粗乱,食欲下降,腹泻。病程后

期出现运动失调,食欲废绝,排出带血水样稀便,甚至是血便,呈恶臭味,可视黏膜贫血、苍白,身体

消瘦,甚至失重,最后因脱水、衰竭而死。慢性型多见于大龄动物,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间

歇性下痢,逐渐消瘦,生产性能下降等。

有以上临床症状者,怀疑为球虫病,确诊需要进一步进行病原或病理检查。

5.2病理变化

5.2.1对疑为球虫感染致死或将死亡的动物进行解剖,观察病变情况。

5.2.2主要检查球虫寄生部位(器官)的病变。大多数的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若肠道明显肿大、

胀气或变形,肠浆膜面出现针尖大小、颜色为鲜红色、褐色或白色的斑点或斑块或结节;肠内容物充满

血凝块、脱落的上皮细胞、纤维素样物、黏液等,呈暗红色、橙黄色或乳白色,多为稀薄状;肠黏膜增

厚,有坏死的病灶等,可疑为球虫病,进一步做裂殖体或卵囊检查。

5.2.3对兔,还应检查肝脏;对鸭、鹅,还应检查肾脏;若这些脏器有灰白色的斑点或斑块,可疑为

球虫病,进一步做裂殖子、裂殖体或卵囊检查。

5.3裂殖子/裂殖体检查

5.3.1取病变明显肠道,纵向剪开,用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洗去黏膜表层的杂物,刮取少许黏膜;对兔

或鸭、鹅,还应分别刮取肝脏或肾脏灰白色的斑点或斑块。

5.3.2将刮取物放在载玻片上,滴1~2滴磷酸盐缓冲液,加盖玻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

5.3.3在高倍镜下观察,如见有大量球形像剥了皮的橘子似的裂殖体(直径大多为10μm~50μm)和

香蕉形或月牙形的裂殖子(大小大多为5μm~8μm×2μm~3μm),判为球虫感染。

5.4卵囊检查

5.4.1将病变明显的肠道,纵向剪开,取少量内容物,放在载玻片上,滴1~2滴磷酸盐缓冲液,加盖

玻片,轻轻将内容物压散,置显微镜下检查,若见大量球虫卵囊,判为球虫感染。

5.4.2或取有灰白色斑点或斑块的肠道,纵向剪开,用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洗去黏膜表层的杂物,刮取

少许有灰白色班的黏膜,放在载玻片,滴1~2滴磷酸盐缓冲液,加盖玻片,轻轻将黏膜内容物压散,

置显微镜下检查,若见大量球虫卵囊,判为球虫感染。

5.4.3对疑为兔或鸭、鹅的球虫病,从有灰白色斑点或斑块的肝脏或肾脏上,剪取少量病变组织,放

在研钵内,加适量磷酸盐缓冲液,充分研磨。取1滴研磨液在载玻片上,加盖玻片,置显微镜下检查,

若见大量球虫卵囊,判为球虫感染。

5.5实验室检测

5.5.1样品采集

疑似动物球虫病时,应立即按照GB/T18647和NY/T541的要求采集病料并填写样品采集登记表符

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进行实验室诊断。

5.5.2病原学检测

5.5.2.1粪便内病原检查

应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检测畜禽粪便内病原,具体可按照GB/T18647规定执行。

5.5.2.2肠内容物或肠组织或肝脏和肾脏等组织病原检查

2

DB4117/T169.27—2021

按照GB/T18647规定执行。

5.6综合判定

5.6.1疑似

凡出现5.1的临床症状和/或符合5.2的病变特征,可判为动物球虫病疑似病例。

5.6.2确诊

凡符合本文件5.2的病变特征,并满足本文件5.3和/或5.4中检查结果为球虫感染,或粪便定量

检查结果满足定量检查为严重感染或中度感染时,可判为动物球虫病病例。

6常规流行病学调查

6.1目的任务

调查动物球虫病的发生情况,了解其临床症状、流行强度和流行规律,为预警预报提供依据,提出

防控措施建议。

6.2调查程序

6.2.1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县级监测网点和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为流行病学调查点,每个监

测网点每年不少于2次,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每月实施1次,每月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按本标

准附录B、附录C相关表格并上报至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6.2.2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市级监测网点和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为流行病学调查点,每个监

测网点每年不少于2次,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每月实施1次,每月对全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按

本标准附录B、附录C相关表格并上报至省、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6.2.3国家有特殊要求的,按照要求进行。

6.3调查要求

采用询问、信访、问卷填写、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和检测等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动物种类填

写常规流行病学调查表及相关养殖场信息符合本标准附录B、附录C的要求。

7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7.1目的任务

在紧急调查过程中发现动物球虫病较短时候内出现大批畜禽发病,且蔓延较快时启动的流行病学调

查。掌握动物球虫病突发情况,分析可能扩散范围,为预警预报提供依据,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7.2调查程序

7.2.1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病例报告或调查中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核实信息,

进行初步调查并填写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按照DB4117/T217.1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的规定,

同时按规定报告疫情至市级动物疫情主管部门。市级动物疫情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市级动物疫

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3

DB4117/T169.27—2021

7.2.2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市动物疫情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开展

流行病学调查。

7.2.3采集样品时进行实验室检测。疑似动物球虫病时,应立即按照GB/T18645和NY/T541的要求

采集病料并填写样品采集登记表(附录C)进行实验室诊断。

7.2.4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采集有关信息,详细、全面、准确收集相关信息。

7.2.5现场调查人员根据获取的信息,描述动物疫情现状(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

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调查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在高风险地区开展

追踪调查。

7.2.6对现场调查人员的调查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并及时上报至市级动物疫情主管部门。

7.3工作要求

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调查、查阅历史资料和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结合全市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按时完成调查、采样和检测工作,并及时收集数据、汇总和分析,撰写

调查报告。

7.4调查步骤和内容

组织准备、确定疫情存在、建立病例定义、开展调查按照DB4117/T217.1执行。

7.5结果分析和报告

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建立并验证假设、措施建议及报告按照DB4117/T217.1执行。

4

DB4117/T169.27—2021

A

A

附录A

(规范性)

样品采集登记表

表A.1规定了样品采集登记表。

表A.1样品采集登记表

县/乡名称:

被采样单位名称

采样地点

联系电话邮

联系人

动物类别样品名称采样日期

动物种类日龄存栏量样品数量样品编号

被采样动物

临床情况

被免疫疫疫疫免末次免末次免疫至采样的

采样病种苗类苗苗批号疫疫剂量间隔天数

动物型厂次

免疫家数

情况

检测目的

被采样单位盖章或签名采样单位盖章采样人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备注

注1:样品类型指全血、血清、拭子、组织样品等。

注2:动物种类指种公猪、种母猪、后备母猪、蛋种鸡、肉种鸡、商品鸡、蛋鸭、肉鸭、犬等。

注3:疫苗类型应注明,如口蹄疫疫苗应注明是O型、A型、O型-亚洲Ⅰ型或合成肽疫苗,猪瘟疫苗应注明是细胞苗

或组织苗,禽流感疫苗标注毒株类型。

此单一式三份,第一联由采样单位保存、第二联随样品、第三联由被采样单位保存。

5

DB4117/T169.27—202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