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7/T 169.11-2021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11部分:牛结核病

DB4117/T 169.11-2021 Animal Epidemiology Surve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11: Bovine Tuberculosi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17/T 169.11-2021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1-09-29
实施日期
2021-10-29
发布单位/组织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99

CCSB41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169.11—2021

代替DB4117/T169.11-2017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11部分:牛结核病

2021-09-29发布2021-10-29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169.1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4117/T169.11-2017《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第11部分:牛结核病》。与

DB4117/T169.11-201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细化和完善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启动条件、步骤、内容、结果分析与报告及技术要求;

——增加了生物安全个人防护内容;

——增加了PCR检测;

——修改了病原学检查方法;

——修改了牛结核病诊断结果判定;

——修改了规范性附录。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畜牧局提出。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畜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驻马店市驿城区兽药监察所、济源市畜产品质

量监测检验中心、焦作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西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泌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中心、泌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南阳市内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正阳县农业综

合行政执法大队、周口市畜禽屠宰管理大队、武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濮阳市南乐县农业农村局、汝南

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上蔡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平舆县农业农村局、上蔡县东岸乡农业农村

服务中心、泌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正阳县信访局、正阳县兽药饲料质量检验监测中心、确山县农业综

合行政执法大队、滑县农业农村局、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项城市畜牧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永彬、赵雪梅、张冬艳、左英芳、李晓庆、冯青俊、冯俊昌、吕阳育、

李青、杨海洋、毛军委、李利娜、李智华、薛晓楠、罗魁、郭雪梅、陶春蕾、胡兰停、禹建鑫、张永刚、

刘军、袁小刚、孙政豪、陈会芳、吴莹丽、胡玉灵。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4117/T169.11-2017。

I

DB4117/T169.11—2021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11部分:牛结核病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牛结核病术语和定义、现场调查生物安全防护、常规流行病学调查、紧急流行病学调

查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645牛结核病诊断方法

NY/T541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DB4117/T217.1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第1部分:总则

DB4117/T217.7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第7部分:结核病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4现场调查生物安全防护

4.1调查采样人员防护

4.1.1个人防护穿戴顺序。依次是口罩、工作帽、防护服、防护眼睛、防护靴、双层手套,将手套套

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4.1.2个人防护脱掉顺序。依次是脱第一层手套、摘下防护眼睛、脱防护服、脱防护靴、摘帽子、脱

一只手套、摘口罩、脱掉另一只手套。

4.2安全防护要求

疑似炭疽时,不得解剖。

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的相关规定,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同时做好环境消毒及动物活组织的无害

化处理。调查采样人员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不得造成流行病学调查点之间交叉感染。

I

DB4117/T169.11—2021

5诊断指标

5.1流行特点

多种动物对牛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畜禽分枝杆菌等易感,动物中奶牛最易感,其次为黄牛、

水牛、猪和家禽,野生动物中以鹿较为常见。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害人,少见于牛、猪;牛分支杆菌主

要侵害牛,亦可感染人、绵羊、山羊、猪及鹿较为常见。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可以通

过交配感染。污染的饲草饲料通过消化道感染也是一个重要途径。该病可发生在动物的任何年龄,雌性

动物感染率高于雄性。

5.2临床特征

潜伏期一般为3~6周,有的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临床通常呈慢性经过,以肺结核、乳房结核和肠

结核最为常见。

肺结核:常以长期顽固性干咳为特征,且以清晨最为明显。患畜容易疲劳,逐渐消瘦,病情严重者

可见呼吸困难。

乳房结核:一般先是乳房淋巴结肿大,继而后方乳腺区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硬结无热无痛,

表面凹凸不平。泌乳量下降,乳汁变稀,严重时乳腺萎缩,泌乳停止。

肠结核:消瘦,持续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常带血或脓汁。

5.3病理变化

在肺脏、乳房和胃肠粘膜等处形成特异性白色或黄白色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切面干酪样坏死或钙

化,有时坏死组织溶解和软化,排出后形成空洞。胸膜和肺膜可发生密集的结核结节,形如珍珠状。

5.4实验室检测

5.4.1样品采集

疑似牛结核病时,应立即按照GB/T18645和NY/T541的要求采集病料并填写样品采集登记表(附

录c),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

5.4.2细菌学检查

采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粪便、乳以及其它分泌物样品,作涂片或集菌处理后抹片,用抗酸性染

色法染色镜检,并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等试验。具体操作按照GB/T18645执行。

5.4.3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提纯蛋白衍生物)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即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

验)。具体操作按照GB/T18645执行。

5.4.4PCR检测

具体操作可按照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18645执行。

5.5结果判定

牛诊断指标符合5.1、5.2、5.3,可判为疑似牛结核病;符合5.1、5.2、5.3,并且5.4.2、5.4.3、

5.4.4三种方法中任何一种牛分支杆菌结果为阳性,可诊断为牛结核病;符合5.4.2中牛分支杆菌分离培

养且生化鉴定阳性,或符合5.4.2中牛分支杆菌分离培养并且5.4.4PCR检测为阳性,可诊断为牛结核病。

II

DB4117/T169.11—2021

符合5.4.3中的牛型PPD单皮内变态反应和牛型PPD和禽型PPD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为阳性,可按照

牛结核病处理。

6常规流行病学调查

6.1目的任务

调查牛结核病的发生情况,了解其临床症状、流行强度和流行规律,为预警预报提供依据,提出防

控措施建议。

6.2调查程序

6.2.1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县级监测网点和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为流行病学调查点,每个监

测网点每年不少于2次,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每月实施1次,每月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填写附

录A、附录B相关表格并上报至市级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