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465-2021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本规范

DB37/T 4465-2021 The basic norms for assistive employ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4465-2021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29
实施日期
2022-01-29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济南市历下区残疾人联合会、济南市残疾人联合会
起草人:
冯雷、刘光顺、周小龙、陈小虎、刘红卫、程强、何力明、徐功钦、宋志涛、徐宏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99

CCSA12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465—2021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本规范

Generalnormsforassistedsubsidizedemploymentforthedisabled

2021-12-29发布2022-01-29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465—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辅助性就业服务对象条件.............................................................1

5机构要求...........................................................................2

5.1基本要求.......................................................................2

5.2场所布局.......................................................................2

5.3设施设备及产品.................................................................2

5.4人员要求.......................................................................3

6运行管理要求.......................................................................3

6.1内部管理.......................................................................3

6.2制度要求.......................................................................3

6.3安全与应急.....................................................................3

6.4卫生管理.......................................................................4

6.5档案管理.......................................................................4

7服务内容与要求.....................................................................4

7.1劳动就业.......................................................................4

7.2技能培训.......................................................................5

7.3其它服务.......................................................................5

8服务流程...........................................................................5

8.1服务申请.......................................................................5

8.2适应力评估.....................................................................5

8.3签订协议及办理保险.............................................................5

8.4离岗办理.......................................................................5

9监督考核...........................................................................6

10服务评价与改进....................................................................6

10.1服务质量评价..................................................................6

10.2服务质量改进..................................................................6

附录A(资料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申请表...............................................7

附录B(资料性)辅助性就业服务对象适应力评估方法.....................................8

附录C(资料性)辅助性就业登记表....................................................12

附录D(资料性)辅助性就业服务对象离岗登记表........................................13

参考文献.............................................................................14

I

DB37/T446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归口。

II

DB37/T4465—2021

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本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术语和定义、辅助性就业服务对象条件、机构要求、运行管理要

求、服务内容与要求、监督考核、服务评价与改进等。

本文件适用于为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的辅助性就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9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26341—2010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5019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6341—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辅助性就业assistedsubsidizedemployment

组织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从事生

产劳动的一种相对集中就业形式。

注:在劳动项目、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劳动形式、劳动报酬和劳动协议签订等方面相对普通劳动者较

为灵活。

3.2

辅助性就业机构assistedsubsidizedemploymentinstitution

组织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机构。

4辅助性就业服务对象条件

辅助性就业服务对象(以下简称“就业服务对象”)应为满足以下条件的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

疾人:

——具有本省户籍;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1

DB37/T4465—2021

——处于就业年龄段但未就业;

——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精神状态稳定,无传染病;

——无酗酒等不良行为隐患。

5机构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辅助性就业机构(以下简称“机构”)应为依法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或民办非企业,或独

立法人单位附设机构(以工农疗、庇护工场或车间等形式存在)。设置食堂的应获取相关部门颁发的卫

生许可证;设置医疗设施的应到当地卫生管理部门进行备案或审批。

5.1.2机构应具备合法产权或一年以上有效租赁合同(协议)。

5.1.3机构内安置就业服务对象应不少于5人,并对就业服务对象在机构中的工作、生活、劳动、技

能培训和安全保护等负责。

5.1.4具有相对稳定的劳动生产项目,且至少已开展劳动生产6个月以上。

5.1.5配备相应的专业服务人员。

5.1.6为就业服务对象支付适当的劳动报酬。

5.1.7与至少一家当地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服务保障的绿色通道。

5.1.8有条件的机构,可成立区域性辅助性就业项目(产品)调配中心,负责辅助性就业项目(产品)

的集中调配,建立调配激励机制。

5.2场所布局

5.2.1机构应设置在方便残疾人出入、交通便利的区域,远离污染源和有易燃、易爆等危险源。

5.2.2机构人均建筑面积应不低于5m2,新建改建机构应不低于10m2。机构设施宜独立使用,并配有

室外活动场地。

5.2.3机构布局应合理、紧凑、科学便捷,明确功能分区,至少包括劳动区和休息区,有条件的可设

置技能培训区、康复训练区、文体活动区、心理咨询区、医疗保障区等。

5.2.4机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为就业服务对象和服务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5.2.5机构内应设置完善的标识系统,包括公共信息、无障碍和消防安全等标识,并应符合GB/T

10001.1、GB/T10001.9和GB15630的有关规定。

5.3设施设备及产品

5.3.1设施设备

5.3.1.1机构建筑的出入口、通道等部位及室内、室外场地均应设有无障碍设施,并应符合GB55019

的规定。

5.3.1.2应配置残疾人无障碍厕所等设施;宜配备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符合GB55019的规定。

5.3.1.3消防安全设施应符合GB50016的有关规定。

5.3.1.4应设置监控设施,实时监控机构的管理与服务情况。

5.3.1.5劳动区应配置固定的座椅、加工台等符合安全规范的劳动工具及用品。

5.3.1.6宜提供电视机、图书报刊、棋牌、体育健身器材等体育娱乐设施和用品,提供上网设施和设

备。

2

DB37/T4465—2021

5.3.1.7应配置桌椅、储物柜、宣传栏、生产劳动成果展示区(柜)。

5.3.1.8应配置应急处理所需的急救药箱与药品。

5.3.1.9应配有采暖设备或空调设备等,保证温度适宜。

5.3.1.10应提供轮椅、助行器等与障碍程度相适应的辅助器具。

5.3.1.11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发生故障应及时修复。

5.3.2辅助性就业产品

5.3.2.1开展生产的辅助性就业项目(产品)应符合就业服务对象特点,安全、简单、容易操作。

5.3.2.2与相关企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优先采购,开展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生

产。

5.4人员要求

5.4.1机构应设置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可招募一定数量的志愿者。

5.4.2机构中专职管理人员配备应不少于1名,具有相关管理工作、社会工作、就业指导等经验。

5.4.3机构中服务人员与就业服务对象的比例不低于1:10。服务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相关法规

和专业服务知识。

5.4.4从事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社会工作等服务的人员,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持证上岗,或上岗

前接受专业技能培训。

5.4.5从事餐饮服务、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等服务的人员,应身体健康并持证上岗,具有从事残疾人

服务工作的职业素养。

5.4.6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应定期参加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安全防范等知识培训。

6运行管理要求

6.1内部管理

6.1.1应设立相应的管理岗位,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制。

6.1.2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管理、服务、财务、工勤等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6.1.3实行重要事项公开制度,接受内外部的监督。

6.2制度要求

6.2.1建立就业服务对象保障制度,保护就业服务对象的各项权益。

6.2.2建立就业服务对象的考勤管理制度,动态掌握就业服务对象在岗情况。

6.2.3建立生产设备操作规程、工作规范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制度,并定期对就业服务对象进行培训。

6.2.4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接受社会捐赠、政府补助的,应当专款专用,款项使用情况应有详细

记录,符合财务相关规定,并做好相关事项公开。

6.2.5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政府部门为就业服务对象购买的设施设备等物品均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登

记备案。

6.2.6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安全责任人。

6.2.7建立其他相关管理制度,满足机构日常的正常运营。

6.3安全与应急

3

DB37/T4465—2021

6.3.1建立安全与应急处置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定期组织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就业

服务对象进行防火、防灾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6.3.2定期开展防火、防盗、防触电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危险物品的集中管理,

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6.3.3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6.3.4对于突发事件,应及时向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上报,保留事故处理档案,档案应记录完整、准

确。

6.4卫生管理

6.4.1机构应设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卫生管理与维护。

6.4.2机构内环境、服务场所及周边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定期做好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

6.4.3机构设有餐饮场所的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相关要求。

6.5档案管理

6.5.1就业服务对象自上岗之日起,即建立个人档案,应一人一档。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