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637.2-2023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第2部分:干旱

DB34/T 4637.2-2023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Comprehensive Risk Censu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2: Drought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637.2-2023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0-07
实施日期
2023-11-07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气象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7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637.2—2023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第2部分:干旱

Specificationformeteorologicaldisastercomprehensiveriskinvestigation

technology—Part2:Drought

2023-10-07发布2023-11-07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637.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34/T4637《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的第2部分。DB34/T4637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第1部分:暴雨;

——第2部分:干旱。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气象信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小俊、田红、程向阳、谢五三、王胜、徐敏、吴蓉、唐为安、戴娟、张脉惠、

戴晓慧、谢党。

I

DB34/T4637.2—2023

引言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掌握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识别主要灾害风险水平的重要手段,为制定科学

实用的气象灾害防治区划、最大程度减轻气象灾害风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DB34/T4637旨在规范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拟由九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暴雨。目的在于规定暴雨灾害风险普查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致灾危险性评估

和灾害风险评估。

——第2部分:干旱。目的在于规定干旱灾害风险普查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致灾危险性评估

和灾害风险评估。

——第3部分:台风。目的在于规定台风灾害风险普查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致灾危险性评估

和灾害风险评估。

——第4部分:高温。目的在于规定高温灾害风险普查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致灾危险性评估

和灾害风险评估。

——第5部分:低温。目的在于规定低温灾害风险普查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致灾危险性评估

和灾害风险评估。

——第6部分:冰雹。目的在于规定冰雹灾害风险普查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致灾危险性评估

和灾害风险评估。

——第7部分:大风。目的在于规定大风灾害风险普查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致灾危险性评估

和灾害风险评估。

——第8部分:雷电。目的在于规定雷电灾害风险普查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致灾危险性评估

和灾害风险评估。

——第9部分:雪灾。目的在于规定雪灾风险普查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致灾危险性评估和灾

害风险评估。

II

DB34/T4637.2—2023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第2部分:干旱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干旱灾害风险普查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致灾危险性评估和灾害风险评估。

本文件适用于干旱灾害的风险普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0481-2017气象干旱等级

QX/T597-2021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0481—2017和QX/T597—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干旱过程droughtprocess

某一区域范围内持续一定时间的干旱。

[来源:QX/T597—2021,3.1]

累积干旱强度cumulativedroughtintensity

表征干旱强度与持续时间的综合指标。

[来源:QX/T597—2021,3.4]

干旱过程强度intensityofdroughtprocess

反映干旱过程持续时间、影响面积和干旱强度的综合指标。

[来源:QX/T597—2021,3.5]

干旱灾害droughtdisaster

某一时段内,由于干旱导致某一地区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并发生灾害的现象。

[来源:GB/T34306—2017,2.5]

承灾体hazard-affectedbody

承受干旱灾害的对象。

暴露度exposure

受干旱影响的承灾体的数量和价值量。

1

DB34/T4637.2—2023

脆弱性frangibility

受到干旱不利影响的倾向或趋势。

风险普查riskinvestigation

收集气象灾害相关信息,经数据处理后,对致灾危险性和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单元assessmentunit

评估对象的区域范围,可为县(市、区)、乡镇(街道)。

4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包括但不限于:

——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建站以来的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等气

象资料;

——人口数、国土面积、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播种

面积等的最新承灾体资料;

——历次或历年干旱导致的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等灾情资料,资料年限不

少于10年;

——行政边界矢量数据和分辨率不低于30的数字高程模型。

5数据处理

过程识别

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为基础指标,按照QX/T597—2021中的4.1进行干旱过程识别。气

象干旱综合指数(MCI)按GB/T20481—2017中第9章规定的方法计算。

统计分析

干旱过程统计分析内容见附录A。

6致灾危险性评估

累积干旱强度指数

按公式(1)计算:

𝑎−1𝑛

D(n)=𝑛∑𝑖=1𝐼𝑖····································································(1)

式中:

𝐷(𝑛)——干旱持续𝑛天的累积干旱强度;

𝑛——干旱持续日数;

𝑎——权重系数,一般取0.5~1.0,宜取0.5;

𝐼𝑖——第𝑖天干旱指数的绝对值,1≤𝑖≤𝑛,轻旱以下等级的干旱指数记为0。

致灾危险性指数

2

DB34/T4637.2—2023

按公式(2)计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