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QGFA 04-2004 有机黄连初加工技术规程

T/CQGFA 04-2004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QGFA 04-200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7-01
实施日期
2024-07-16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重庆市绿色食品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有机黄连 Organic Coptis chinensis符合GB/T 19630 界定的有机产品要求,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黄连。3.2毛坨子Coptis chinensis containing few fibrous root有机黄连药材挖出后,略去泥沙,剪去地上部分和大部分须根,带有少量须根的块状根茎。3.3脱须 Remove the fibrous root,Soil and residual petiole of Coptis chinensis去掉黄连根茎上须根及所附泥土与残余叶柄。4原料应符合 T/CQGFA 03-2024 的要求。5技术要求5.1去杂剔除杂质、非根茎部位和已腐烂变质的毛坨子。5.2干燥5.2.1干燥设备5.2.1.1槽笼竹制,长 150 cm~ 200 cm,编成弧状圆筒形。笼中部 50 cm ~ 60 cm,两端笼把各3根,长 30 cm左右。笼口设在中部,长 30 cm,宽 20 cm,两端笼把长 40 cm ~ 50 cm。5.2.1.2木造板应备有 2 把~ 4把,全长 125 cm ~ 150 cm,板宽 18 cm ~ 20 cm,板长 60 cm。5.2.1.3其他晒席、筛子、簸箕等。5.2.1.4黄连炕选择交通方便,排水良好,避风,质地坚硬的梯地或者坡地构建黄连炕。炕坑长 2 m、宽 1.6 m、深 0.5 m,炕坑四壁用石块或砖块砌牢,总高 1 m,高出地面部分四周用泥土围住压紧。黄连炕由炕腔、火舌、火池、灶岩、喉管、炕帘、压枋、前后挡板、中梁等构成。5.2.2干燥步骤5.2.2.1毛炕每炕放湿毛坨子 300 kg ~ 800 kg,堆好后点火,火力开始不宜过强,应慢慢增大。在点火加温的 1 h 之内,温度保持在 50 ℃ ~ 65 ℃,加温后 1 h 至 2 h,温度逐渐由 65 ℃升至 100 ℃,每隔 10 min ~ 20 min,用造板翻动 1 次。水汽干后,用山耙捶打搓动,抖掉泥土,待根茎表面颜色发白或最小的根茎已干时,便可停火出炕。5.2.2.2细炕毛炕后,按根茎大小及干湿度分级,再进行加温细炕。自生火的 2 h内,温度保持在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连经济协会
起草人:
李学琼、刘严、董悦、江彬彬、李杰、谢未晞、冉孟国、曾世洪、张登忠、卢劲托、廖华乔、谭荣国、宋学群、袁相勇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