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711.4-2021 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第4部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GB/T 40711.4-2021 Off-cycle technology/device energy saving effects evaluation methods for passenger cars—Part 4: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1-10-11
实施日期
2022-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14)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乘用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节能效果的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 500 kg的M1类车辆。
本文件适用于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的车辆,不适用于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 500 kg的M1类车辆。
本文件适用于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的车辆,不适用于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发布历史
-
2021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标致雪铁龙(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马自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起草人:
- 郑天雷、王兆、保翔、刘志超、贾雨、张晓龙、马其贞、柳邵辉、王岭、任焕焕、白卓伟、牛西友、何润、苏奇、杨建军、李菁元、刘昱、梁洁、王松、于洋、杜康、朱福堂、于鹏、陈晓露、宋轶男、苑晓龙、洪晓清、张竞立、常朕、郭辉、王静飞、李爱国、焦鹏飞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2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43.020
CCST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GBT40711.42021
/
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节能效果评价方法
:
第部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4
/
Off-ccletechnolodeviceenersavineffectsevaluationmethodsfor
ygygyg
—:
assenercarsPart4Reenerativebrakinsstem
pgggy
2021-10-11发布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40711.42021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1
5试验规程…………………2
6试验结果…………………2
()…………
附录规范性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试验报告
A4
()……………………
附录规范性再生能量试验方法
B7
()………………
附录规范性理论循环回收能量计算
C8
参考文献………………………9
Ⅰ
/—
GBT40711.42021
前言
/—《:》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3127-2009 搪玻璃塔节 2009-12-04
- HG/T 2780-2009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低压部分) 2009-12-04
- HG/T 3218-2009 搪玻璃下展式放料阀 2009-12-04
- HG/T 3220-2009 搪玻璃球阀 2009-12-04
- SY/T 0048-2009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2009-12-01
- HG/T 3217-2009 搪玻璃上展式放料阀 2009-12-04
- SY/T 5049-2009 钻井卡瓦 2009-12-01
- SY/T 0600-2009 油田水结垢趋势预测 2009-12-01
- HG/T 2779-2009 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低压部分) 2009-12-04
- SY/T 0601-2009 水中乳化油、溶解油的测定 200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