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055-2019 岩溶地区栖息地恢复技术导则
DB45/T 2055-2019 Cave area habitat restoration technical guidelin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565B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DB2055—201945/T
岩溶地区栖息地恢复技术导则岩溶地区栖息地恢复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ofhabitatrestorationinKarstareaareaKarstinrestorationhabitatofguidelineTechnical
2019-12-25发布2020-01-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2055—2019DB45/T
目次
前II.............................................................................言
11..............................................................................范围
21....................................................................规范性引用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41..........................................................................恢复目标
52..........................................................................恢复原则
62............................................................目标物种栖息地调查评估
73..........................................................................恢复技术
85....................................................................监测和成效评估
95........................................................................档案的建立
附录A(资料性附录)参考性恢复方案提纲6..............................................
附录B(资料性附录)人工恢复方式7....................................................
附录C(资料性附录)推荐的成效评估指标8..............................................
参考文献.............................................................................9.............................................................................参考文献
I
2055—2019DB45/T
前言言前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按照GB/T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管理和宣贯监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交流中
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卫东、林冰梅、温红芳、定敏、曹胜平、黄淑娟。
III
DB45/T2055DB45/T—2019
岩溶地区栖息地恢复技术导则岩溶地区栖息地恢复技术导则
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岩溶地区栖息地恢复的恢复目标、恢复原则、目标物种栖息地调查评估、恢复技术、
监测和成效评估和档案的建立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岩溶地区某特定动物物种栖息地恢复工程建设,其他区域栖息地恢复可参照
使用。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163封山(沙)育林规程封山(沙)育林规程15163GB/T
GB/T37364.1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第1部分:导则第1部分:导则陆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调查技术规程37364.1GB/T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9HJ
DB45/T626石漠化治理造林技术规程石漠化治理造林技术规程626DB45/T
3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乡土树种nativetreespeciesspeciestreenative乡土树种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物种演替后,对某一地区或区域具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天然分布树种。
3.23.2
目标物种targetspeciesspeciestarget目标物种
栖息地恢复活动中所直接服务的特定动物物种。
3.33.3
食源植物foodplantsplantsfood食源植物
作为目标物种自然取食中食物来源的一种/类植物。作为目标物种自然取食中食物来源的一种/类植物。
3.43.4
栖息地habitathabitat栖息地
某野生动物稳定生存和繁衍并由一定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区域。
44恢复目标
1
DB45/T2055DB45/T—2019
岩溶地区栖息地恢复的目标为:
——增加破碎化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自然联结与连通;
——增加目标物种食源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栖息地的质量;
——增加栖息地恢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恢复栖息地植被和土壤,降低石漠化程度;
——促进目标物种种群稳定生存和繁衍,栖息地群落的恢复和生长,提高栖息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和稳定性,演替至相应的顶极植被状态。
55恢复原则
5.15.1因地制宜
结合岩溶地区的生境异质性特点,遵循岩溶地区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因地制宜开展恢复活动。
5.25.2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生物多样性,丰富目标物种食源
5.2.15.2.1选择种源易得、适应岩溶地区环境条件、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固土能力强的食源
和乡土树种为主。
5.2.25.2.2优化目标物种食源结构,多种树种有机结合;兼顾植物组成的多样性,乔、灌、草合理搭配种
植。
5.35.3减少威胁
在减少原有威胁的同时引,不入新的威胁。加强检疫,严禁使用带检疫性和危险性等有害生物的种
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此外,不干扰/威胁目标物种的取食、隐蔽等各项活动。
5.45.4优化结构和功能
以适宜目标物种生存、繁衍、活动的近自然植被为恢复出发点,促进构建生物多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4196-2023 确定人体内空间平均峰值比吸收率(SAR) 无线通信设备(30MHz-6GHz) 有限元法(FEM)计算SAR的通用要求 2023-05-22
- YD/T 4202-2023 5G小基站网络管理系统南向接口技术要求 2023-05-22
- YD/T 4209-2023 智能家居终端安全 智能电视安全能力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2023-05-22
- YD/T 4205-2023 演进分组系统(EPS)网络设备安全保障要求 分组数据网网关(PGW) 2023-05-22
- YD/T 4206-2023 电信网的互联网业务系统防撞库技术要求 2023-05-22
- YD/T 968-2023 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2023-05-22
- YD/T 4201-2023 基于SDN的宽带接入网测试方法 OLT设备 2023-05-22
- YD/T 4198-2023 虚拟现实(VR)服务中用户沉浸体验评估算法及参数 2023-05-22
- YD/T 4197-2023 城域接入型波分复用(WDM)系统测试方法 2023-05-22
- YD/T 4200-2023 基于IPv6的网络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