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T 39-2017 绿色茶叶企业评价规范

DB5308/T 39-2017 Green Tea Enterprise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8/T 39-2017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7-31
实施日期
2017-11-10
发布单位/组织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起草人:
孙云南、杨显鸿、许燕、何青元、刘德和、冉隆珣、殷丽琼、陈洪云、卢寒、刘伦、罗正刚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00

B35

DB5308

普洱市地方标准

DB5308/T39—2017

绿色茶叶企业评价规范

2017-07-31发布2017-11-10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8/T39-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起草编写。

本标准由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普洱市茶叶与咖啡产业局共同提

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云南、杨显鸿、许燕、何青元、刘德和、冉隆珣、殷丽琼、陈洪云、卢寒、

刘伦、罗正刚。

I

DB5308/T39-2017

绿色茶叶企业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茶叶企业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市绿色茶叶企业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1767茶树种苗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30375茶叶贮存

GB/T31748茶鲜叶处理要求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茶叶企业

在茶产业链发展过程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

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现“清洁生产、产品绿色安全、资源节

约、环境友好”的茶叶企业。

4分类

按照经营范围的不同,绿色茶叶企业分为绿色茶叶种植企业、绿色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和绿色茶叶种

植及加工企业。

5评价指标体系

DB5308/T39-2017

5.1绿色茶叶种植企业

5.1.1评价否决项

开展绿色茶叶种植企业的评价应满足表1的要求,如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取消绿色茶叶种植

企业的评价资格。具体评价否决项详见表1。

表1评价否决项

序号指标

1经工商注册登记的茶叶种植企业、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个体工商户。

2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污染、质量责任事故和不良诚信记录。

3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的要求。

茶园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化肥,茶叶污染物限量符合GB2762的要求,农残限量符合GB

4

2763的要求。

5茶园开辟符合当地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5.1.2具体评价指标

由主体、茶园2个要素组成,参见附录A。

5.2绿色茶叶生产加工企业

5.2.1评价否决项

开展绿色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评价应满足表2的要求,如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取消绿色茶叶

生产加工企业的评价资格,评价否决项见表2。

表2评价否决项

序号指标

1经工商注册登记的茶叶产品加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2三年内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环境污染、质量责任事故和不良诚信记录。

3生产条件符合GB14881的要求。

4未使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规定的内容。

5未使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规定的内容。

5.2.2具体评价指标

由主体、加工、质量3个要素组成,参见附录B。

5.3绿色茶叶种植及加工企业

5.3.1评价否决项

开展绿色茶叶种植及加工企业的评价应满足表3的要求,如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取消绿色茶

叶种植及加工企业的评价资格,评估否决项见表3。

DB5308/T39-2017

表3评价否决项

序号指标

1经工商注册登记的茶叶种植及茶叶产品加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2三年内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环境污染、质量责任事故和不良诚信记录。

3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的要求。

茶园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化肥,茶叶污染物限量符合GB2762的要求,农残限量符合

4

GB2763的要求。

5茶园开辟符合当地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6生产条件符合GB14881的要求。

7未使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规定的内容。

8未使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规定的内容。

5.3.2具体评价指标

由主体、茶园、加工、质量4个要素组成,参见附录C。

6评价等级划分

绿色茶叶企业按照茶叶种植企业、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茶叶种植及加工企业三个类别分别进行评价,

各类别的总分值由基本分和加分构成,总分值≥800分,为达标,根据分值的不同将绿色茶叶企业划分

为2个级别:

a)总分值≥900分,为优秀;

b)总分值800分~899分,为良好。

3

DB5308/T39-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绿色茶叶种植企业评价指标

表A.1基础评价指标

类别要素指标要求满分得分

具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资质条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50

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企业。

基本条件三年内无重大安全、环境污染、质量责任事故和不良诚信记

基本要求50

录。

(150分)

用地性质产权明确。25

销售收入≤200万元得10分,(201~500)万元得15分,(501~

主体规模25

1000)万元得20分,(1001~2000)万元得25分。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

25

考核等环节内容。

管理制度及

各生产工序有相应的操作规程且符合实际生产需求。25

主体的运行文件

对所有可追溯性相关记录的识别、收集、分类、备案、储存、

管理25

维护。

(100分)

人员结构合理,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

15

人员要求后勤人员按比例配置。

完善的人员培训制度、制订了培训计划且有相应的培训记录。10

每取得一项专利得2分。20

主体

有院士或专家工作站每个得10分;有创新团队每个得5分。30

科技创新

获地市级奖每个得2分;获省级奖每个得5分;获国家级奖

20

每个得10分。

主体成长性

近3年单位收入增长1%~3%得20分;>3%得30分;30

(150分)

用于扩大绿色生产再建性投资占年收入的1%~2%得20分;

30

经营状况>2%得30分;

近3年用于购买绿色新能源装备、生产技术占年销售收入<

20

5%得5分;5%~10%得10分;>10%得20分。

带动就业每年提供10%~30%的就业岗位得20分;>30%得30分;30

纳税情况积极交税,不偷税漏税,年纳税10万元以上。20

资源循环转化率<30%得5分,资源循环转化率为30%~50%

社会贡献度资源利用得10分,资源循环转化率为51%~80%得15分,资源循环20

(100分)转化率>80%得20分。

改善生态环境,积极绿化植树种草;参与公益事业;改善公

公益性投入共照明、公共道路、灌溉设施等公共设施,每项得5分,累30

计不超过30分。

DB5308/T39-2017

表A.1(续)

类别要素指标要求满分得分

茶园周边无工矿企业、垃圾填埋场、工业“三废”、城市污染

30

等污染源,否则不得分。

无主干公路(高速公路、国道、省级公路、县乡交通主干道

15

等)或与公路的距离≥1000m,否则不得分。

环境条件

边界应设立缓冲带,宽度≥3m,否则不得分。15

灌溉水、土壤、空气定期监测,具有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

的检测报告,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的要求才得分,否则不30

园地状况得分。

(160分)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手续。15

茶园规模<200亩得4分,(200~500)得8分,(501~1000)

20

得12分,(1001~5000)得16分,>5000亩得20分。

茶园开垦符合当地和国家关于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

茶园建设15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茶园规划根据茶园的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

1、设置合理的种植区块、道路系统;20

2、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每项得10分。

下列条件每满足1项得10分,累计不超过80分;均不满足

的,得0分:

1)建立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投入品选用应符合NY/T

茶园393和NY/T394的规定;

2)具有茶园管理、植保等专业知识的人员;

3)物资管理部门统购统管农业投入品;

农业投入品

4)应有物资保管仓库并分类存放农业投入品和相关设施设80

管理

备;

5)无禁限用农业投入品;

6)剩余、变质、过期农业投入品及农业投入品包装物要安全

生产管理处置;

技术7)对成分不明的农业投入品,要做安全性验证,并记录;

(340分)8)建立农业投入品台账且记录真实。

制定或引用生产操作规程:

1、100%按照标准要求生产,得30分;

技术规程2、50%≤按照标准要求生产<100%,得20分;30

3、按照标准要求生产<50%,得10分;

4、无生产操作规程不得分。

1、良种覆盖率100%,种苗质量符合GB11767的规定,得

30分;

品种2、50%≤良种覆盖率<100%,种苗质量符合GB11767的规30

定,得20分;

3、良种覆盖率<50%不得分。

5

DB5308/T39-2017

表A.1(续)

类别要素指标要求满分得分

1、应用节水灌溉和测土配方施肥,不使用国家明文规定在茶

叶上禁止使用的肥料,肥料使用符合NY/T394的规定,得30

分;

肥水管理2、有机肥与无机肥及各营养元素搭配合理,适量、适期施肥30

和灌水,肥料使用符合NY/T394的规定,得20分;

3、使用被污染的肥料,存在明显的过量施肥或缺肥、缺水现

象不得分。

1、树势健壮,高度幅宽合理、树冠整齐,配备足量修剪机械,

得30分;

树冠管理30

2、树势健壮,高度幅宽基本合理、树冠基本整齐,得20分;

3、树势弱,或树冠管理明显粗放不得分。

1、防护林、水源林、行道树、覆荫树,稀密适宜,合理分布,

适时修剪保证透光率≥65%,得30分;

2、缺少防护林、水源林、行道树、覆荫树,管理不规范,茶30

生产管理园透光率<65%,得20分;

茶园技术生态栽培3、无防护林、水源林、行道树、覆荫树不得分。

(340分)技术

复合立体生态构建,每项得10分,累计不超过20分:

1、合理间(套)作绿肥、饲料作物、不影响茶树生长的经济

作物(蘑菇等);20

2、梯壁留草或种草;

3、发展茶园生态养殖。

1、统防统治,不使用国家明文规定在茶叶上禁止使用的农药,

农药使用符合NY/T393的规定得40分;

2、应用3项以上(杀虫灯、性诱剂、地表覆盖等)农业防治、

有害生物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得40分;80

防治

3、应用1项以上(杀虫灯、性诱剂、地表覆盖等)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得20分;

4、如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或存在明显的病虫危害该项不得分。

1、制定企业鲜叶收购标准,按标准采摘,鲜叶处理应符合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