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571-1990 单色显示管测试方法
GB/T 12571-1990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monochrome display tub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佟成伍、庞卓英、童林夙、唐鹏千、石方安、张晖、徐大章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5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UDC621.385.832.5
L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571一90
单色显示管测试方法
Methodsofmeasurementofmonochromedisplaytubes
1990一12一12发布1991一10一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571一90
单色显示管测试方法
Methodsofmeasurementofmonochromedisplaytube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单色显示管(以下简称显示管)光电参数的测试方法。
1.2本标准适用于显示管光电参数的测试。
2测试亲件和调整程序
2.1测试条件
2.1.1显示管测试应在阴极达到稳定工作状态后进行。除非另有规定,一般应在标称热丝电压下至少
预热5min,
2.12测试显示管时,应尽量减少和消除外界电场和磁场的影响。必要时,显示管应放在指定的位置或
置于补偿场中.使得地磁场不影响测试结果.
2.1.3显示管外导电层和防爆装置应处于参考地电位。
2.1.4当采用显示测试图的方法测试时,其测试图形及其尺寸应符合规定,荧光屏上的图形必须稳定。
2.1.5测试显示管时,应使用符合标准规定的偏转系统,并置于正确位置。
2.1日测试显示管时,应减少环境光的影响。
21.了测试设备(包括仪器、仪表)应稳定可靠,并防止外界磁场和电场对它的影响。
除非另有规定,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供给显示管各电极的电压误差应不超过下列规定:
热丝电压(之):士2Yo
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一):120o
阳极电压(一):
在束电流为1mA以下时:士3写
在束电流为1^-3mA时:-5o
其它电极电压(一):士2%
显示管各电极上直流电压的脉动系数应不超过下列规定:
热丝电压::1-,2Yo
阴极或调制极电压:士0.300
其它电极电压:土loo
除非另有规定,电气测量仪表的精度等级应不低于:
接入直流电路的仪表:1.0级
接入交流电路的仪表:2.。级
测量电流小于10wA的仪表:2.5级
信号发生器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口
扫描发生器的扫描非线性应不超过5%.除非另有规定,隔行比应不劣于55:45.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一12一12批准1991一10-01实施
GB/T12571一90
视频放大器的频率特性:除非另有规定,20MHz以下频带内的均匀性应在士5%范围内;
20MHz以上缓慢下降。
振幅特性的非线性应不超过士50o,
脉冲特性,对15,250kHz矩形脉冲顶部平坦度应不超过1000
视频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度,应能在显示管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从零到截止电压的范围内调节。
视频信号调节范围内黑色电平的飘移应不大于2%.
亮度计和照度计的光接收器的光谱特性曲线应预先经与明视觉的光谱光视效率校准,其一致
的程度应符合附录A(补充件)的规定;亮度计和照度计是用已知色温和光强的标准光源校准好的,标准
光源和被测光源(显示管)的光谱功率分布或相关色温应尽可能相似。
光谱辐射计校正系数的测定应按附录B(补充件)的规定进行。
色度计的校正应按附录C(补充件)的规定进行。
2.1.8除非另有规定,光电参数的测试应在环境温度为16-35r-,相对湿度为45%-75写,气压为86
^-106kPa的大气条件下进行。
2.1.9测试时,应有保障操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
2.2调整程序
2.2.1将显示管装人测试设备,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通常按下列顺序进行:
a热丝电压;
b.扫描部分电压;
c,阴极或调制极电压;
d.其它栅极电压;
e.阳极电压。
2.2.2按下列步骤调节显示管的工作状态:
a.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使显示管荧光屏上出现扫描光栅;
七.调整光栅尺寸达到规定值;
c.调节亮度(或束电流)达到规定值;
d调节聚焦极电压,使电子束聚焦;
e.重复步骤b,c,d,使显示借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
3光电参橄测试
31含气系数
3.1.1定义
离子电流对引起它的电子电流的比值。
3.1.2测试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
Ge/T12571一90
图1.;
3.1.3侧试程厚
显示管的阳极作为离子收集极,加规定的负电压(一般为一25V),其它栅极连接在一起,加规定的
正电压(一般为十250V),
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使阴极电流达到规定值(通常为数百微安)。在离子收集极接通电源后,用阻
尼小的仪表尽快地读出离子电流与漏电流的总和。
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使阴极电流截止,读出漏电流。
按式((1)计算含气系数(G);
1,一h
(1)
1,
式中:I,—离子电流与漏电流的总和,pA;
12—漏电流,I+A:
I,—阴极电流,mA,
3.2阴极启动时间
3.2.1定义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使阴极电流达到最大阴极电流规定百分数所需要的时间。
3.2.2测试电原理图如图2所示。
GRIT12571一90
图2
3.2.3测试程序
测试前,显示管应在室温下至少静置1h,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在阴极与调制极间加入行频非同步矩形脉冲(例如,
脉冲占空比为。.1),使得调制极与阴极间的电位周期性地使阴极电流截止和处于同电位。开启扫描,闭
合开关K,用记录仪器测量从闭合瞬间直到记录仪器指示出阴极电流达到阴极电流最大值的80%瞬间
所需的时间。
测试电路中的指示仪表应具有低阻尼特性。热丝电撅内阻应远小于热丝的冷电阻。
3.3热丝与阴极间耐压
3.3.1定义
在阴极发射截止的条件下,热丝电压为最大极限值时,热丝与阴极间所能承受电压的能力。
3.3.2测试电原理图如图3所示
cs/T12571一90
十习3
3.3.3测试程序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热丝以及热丝与阴极间加上电压(热丝电压为最大极限值;热丝与阴
极间所加的电压,应使热丝任一处在任何瞬间对阴极电压的绝对值均不低于规定的极限值)。调节阴极
与调制极间电压,使阴极电流充分截止,并保持1min。此时,通过回路中的短路指示器(zs)或其它仪表
检查热丝与阴极间是否被击穿。
改变热丝与阴极间所加的电压极性,重复上述程序。
3.4电极漏电流
3.4.1定义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极之间以任何途径(流经电极之间真空间隙的电流除外)流过的传导电流。
3.4.2热丝与阴极间漏电流
测试电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
GB/T12571一90
3.4-2.2测试程序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热丝以及热丝与阴极间加上电压(热丝与阴极间所加的电压,应使热
丝任一处在任何瞬间对阴极电压的绝对值均不低于规定的极限值),其它电极不加电压。此时,从回路中
的电流表上读出热丝与阴极间的漏电流。
改变热丝与阴极间所加电压的极性,重复上述程序。
3.4.3其它电极漏电流
3.4-3.1测试电原理图如图5(a)(阴极调制时),图5(b)(调制极调制时)所示。
E1b()5
GB/T12571一90
3.432测试程序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使阴极电流充分截止。此
时,从各电极回路中的电流表上分别读出相应电极的漏电流。
3.5电极电流
3.5.1定义
通过电极间的空间流进或流出电极的净电流值。
3.5.2测试电原理图如图6(a)(阴极调制时)、图6(b)(调制极调制时)所示。
艇道
-
厂
1
u[.卜U0.,"成
FEb()6
GB/T12571一90
3.5.3测试程序
开关置于“1”的位置,显示管按2.2条进行调整。此时,从各电极回路中的电流表上分别读出阴极电
流、各栅极电流和阳极电流(即为束电流)。
测量结果中应减去各电极的漏电流.
3.6阴极发射
3.6.1定义
电子从阴极表面逸出的过程。
3.6.2测试电原理图如图6(a)、图6(b)所示。
3.6.3测试程序
开关置于“1”的位置,显示管按2.2条进行调整,然后将开关置于2“”的位置,使阴极和调制极同电
位。此时,从阴极回路中的电流表上读出最大阴极电流。
注:测量时间应不超过10.,以免阴极及荧光屏撅伤。
阴极电流应等于或大于式(2)计算值:
1‘二KU黔······“······························……(2)
式中:了、一一阴极和调制极同电位时的阴极电流,pA;
汽一一规定的阴极系数;
乙,。—截止电压,V,
3.7寄生发射
3.7.1定义
一种不需要和不受控制的电子发射.
3.7.2测试程序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_L电压(阳极电压为最大极限值),采用规定的扫描方式,并
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使电子束截止。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荧光屏上有无寄生发射引起的可见激励现
象。
如果详细规范中有规定,应使用包有橡皮的音叉状木褪,并在规定时问内轻敲管颈。除非另有规定,
梅秒敲击四次。
在敲击显示管,i';第一个5、之后的规定时间内,观察荧光屏上有无寄生发射引起的可见激励现象。
合适的木褪由图7给出。
GB/T12571一90
像皮交杆
0011,0w7.9xL46
甲曰
多Iz胶合板
橄皮支律牢「
汹、
砂9.乙42.4
刃手柄中的紧固弹摘
埋头螺钉
09.5.01.191L3.8
帷皮组冲垫
6.316.3x40l
固定弹势的木蛛钉
硬质木棒
续工〕二二二三__2.4x45
184.5
图7
对在很高的阳极电压(约20kV)下工作的显示管,在轻敲管颈期间,可以规定接通或切断高压电
源。
测量时,在荧光屏上的环境光照度应不超过5Ix。观察者的视觉应适应观察荧光屏。
3.8跳火
3.8.1定义
电子管的任意两个或多个元件之间的不受控制的放电。
3.8·2测试程序
方法A;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阳极电压为最大极限值),采用规定的扫描方式,并
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使电子束截止。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并记录跳火次数。
然后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和聚焦极电压,使荧光屏上显示的聚焦光栅尺寸和亮度(或束电流)达
到规定值。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荧光屏上有无极间放电引起的闪烁和光栅抖动现象,并记录跳火次数。
如果详细规范中有规定,应使用包有橡皮的音叉状木褪,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敲管颈。除非另有规定,
每秒敲击四次。
在敲击显示管的第一个5s后以及停敲以后的15s内,观察并记录跳火次数。
合适的木褪由图7给出.
对在很高的阳极电压(约20kV)下工作的显示管,在轻敲管颈期间,可以规定接通或切断高压电
源。
测量时,在荧光屏上的环境光照度应不超过5lx。观察者的视觉应适应观察荧光屏.
方法B: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阳极电压为最大极限值)。电路内应包括阴极引线中
所规定的阴极负载阻抗和适于计数由于跳火在阴极阻抗上形成的电压脉冲的计数装置。
Gs/T12571一90
显示规定的光栅,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使电子束截止,或使亮度(或束电流)达到规定值,并在规
定的时间内记录跳火次数。
3.9截止电压
3.9.1定义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未经偏转的聚焦光点(或亮线)刚刚消失时的阴极或调制极上的电压。
3.9.2测试程序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并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使荧光屏上的聚焦光点
(或亮线)刚刚消失。此时,测量阴极或调制极上的电压。
截止电压也可以用在规定的低束电流(典型值为。.1pA)下测得的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代替。
测量时,应区分束电流和漏电流。
测量时,在荧光屏上的环境光照度应不超过1Ix.观察者的视觉应适应观察荧光屏。
3.10调制量
3.10.1定义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达到截止所需要的阴极或调制极电压和获得规定亮度或束电流所需要的阴
极或调制极电压之差的绝对值。
3.10.2测试程序
按3.9条截止电压的测试方法测得阴极或调制极截止电压,然后按3.20条亮度的测试方法测得在
规定亮度(或束电流)时的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二者之差的绝对值为调制量。
3.11有效屏面尺寸
3.11.1定义
在沿管轴方向观察时,可以看到的屏面发光部分的尺寸。
3.11.2测试程序
显示管按2.2条进行调整,在过扫描的条件下,正对屏面用量具测量发光部分的投影尺寸。
测量结果应给出最大高度、最大宽度和最大对角线尺寸.
3.12面板和屏面缺陷
3.12.1定义
面板缺陷:在有效屏面上的玻璃缺陷对于装机后屏面凸露在外的显示管,面板缺陷可以扩展到面板
上非有效的可见部分。
屏面缺陷:在工作或非工作的条件下,有效屏面上呈现的除面板缺陷外的荧光屏缺陷。
3.飞2.2测试程序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显示规定的未聚焦光栅,并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
使亮度(或束电流)达到规定值。然后观测屏面缺陷。
面板缺陷应在非工作条件下以及在7001000lx的白炽光照射下,使入射光线与观测表面呈450
时观测。
测量时,可采用带刻度的放大镜.
显示管有效屏面的区域可直接测量确定,亦可用带刻度的模板或框架来确定。
测量时,在荧光屏上的环境光照度应不超过5Ix.观察者的视觉应适应观察荧光屏。
3.13暗中心
3.13.1定义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荧光屏中心的亮度与其四周的亮度相比明显发暗的区域。
3.13.2测试程序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阳极电压为最小极限值),并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
使束电流达到规定值。此时,观察荧光屏中心有无暗中心出现。
cs/T12571一90
测量时,在荧光屏上的环境光照度应不超过5Ix。观察者的视觉应适应观察荧光屏。
3.14分辨率
3.14.1定义
在图象上能够分辨出明暗细节的能力。
3.14.2扩展光栅法
测试程序
将显示管装到规定的偏转线圈组件中去。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显示规定的逐行扫描光栅,并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
压使荧光屏亮度(或束电流)达到规定值。
扩展光栅,使线条结构清晰可见,并扩展到要进行渺量的位置。
调节聚焦极电压使荧光屏被测部位的光栅最清晰.
除非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可借助带刻度的放大镜测量线宽。
3.14.3椭圆或圆束迹法
测试程序
将显示管装到规定的偏转线圈组件中去.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显示具有规定长度的长轴和短轴以及规定频率的圆
束迹或椭圆束迹,并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使束迹亮度(或束电流)达到规定值。
使聚焦最佳(见3.16条),并测量线条最宽处的线宽。除非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可借助带刻度的放
大镜测量线宽.
3.14.4脉冲线法
测试程序
将显示管装到规定的偏转线圈组件中去。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在规定的位置显示具有规定长度、持续时间和重复
频率的脉冲线,并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使束迹亮度(或束电流)达到规定值。
沿线条方向使聚焦最佳(见3.16条).除非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可借助带刻度的放大镜测量线宽。
3.14.5压缩光栅法
测试程序
将显示管装到规定的偏转线圈组件中去。
按详细规范的规定,给显示管各电极加上电压,显示规定的逐行扫描光栅,并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
压使亮度(或束电流)达到规定值。
使聚焦最佳(见3.16条),并压缩帧幅度直到在荧光屏的规定区域上的线条结构刚可分辨。
测量帧幅高度,并除以显示的线数,此商即为测量的线宽。
3.14.6字符发生卡法
测试设备示意图如图8所示.
cB/T12571一90
图8
字符发生器产生规定的点阵或字符的信号送人扫描发生器和视频放大器。视频放大器的输出信号
加到被测管的阴极或调制极上。此时,被测管显示出相应的点阵或字符。
3.14-6.2测试程序
将显示管装到规定的偏转线圈组件中去,并按2.2条进行调整.
将图象调整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幅度符合规定.,而且具有黑色电平和正、负黑电平的图象调整信号
(如图9所示)通过视频放大器加到显示管的阴极或调制极上(视频放大器应对调整信号黑色电平钳位
固定),观察示波器。调节阴极或调制极电压,使荧光屏上相应于图象调整信号的黑色电平和负黑色电平
的亮度反差刚刚消失;调节视频放大器增益,使点阵或字符最亮部分的亮度达到规定值.
图9
在保持上述工作状态不变的条件下,用字符发生器代替图象调整信号发生器.通过视频放大器在阴
极或it制极上送入与图象调整信号幅度相同的点阵或字符信号。然后调整聚焦极电压.使荧光屏中心和
边缘处的点阵或字符聚焦最佳(见3.16条)。
测量时.在荧光屏上的环境光照度应不超过5Ix。观察者的视觉应适应观察荧光屏。
方法A(适用于字符显示)
显示标准字符,在明视距离上观察荧光屏。改变字符大小及数量直到刚可分辨,以获得能辨别满屏
的最大字符容量。
方法B(适用于点阵显示)
显示标准点阵,在明视距离上观察荧光屏.改变点阵密度直到刚可分辨.以获得能辨别满屏的最大
GB/T12571一90
显示容量。显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T/T 1049.2-2022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 第2部分:数据资源采集接口 2022-06-09
- GY/T 359-2022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对外译制规范 2022-07-21
- JT/T 761-2022 航标灯通用技术条件 2022-06-09
- NB/T 20544-2019 核电工程项目节能评价方法和参数 2019-12-30
- JT/T 1049.3-2022 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 第3部分:数据资源目录服务接口 2022-06-09
- JT/T 745-2022 水下空气提升袋作业安全要求 2022-06-09
- JT/T 1160.7-2022 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应用系统 第7部分:接口技术要求 2022-06-09
- JT/T 1415.2-2022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交换与共享 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2022-06-09
- JT/T 784-2022 组合结构桥梁用波形钢腹板 2022-06-09
- JT/T 946-2022 公路工程预应力孔道压浆材料 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