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83-1998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GB/T 483-1998 General rules for analytical and testing methods of coa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8年12月
-
2007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
- 起草人:
- 施玉英、夏慧丽、段云龙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483-1998
前言
本标准与GB/T483-1987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相比主要作了以下修改和补充。
1.修改了标准名称,将“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改为“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2·增加了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有关内容。
3.为简化文字,以化学元素符号和分子式代表的项目符号不再列人本标准。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483-1987,
本标准由国家煤炭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玉英、夏慧丽、段云龙。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83-1998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代替GB/T483-1987
Generalrulesforanalyticaland
testingmethodsofcoal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中的分析煤样、测定、方法精密度、结果表述、符号、基的换算、溶液
浓度、试验记录等。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分析试验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水分测定方法微波干燥法;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煤中碳和氢测定方法电量一重量法,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煤中磷的测定方法;
煤中砷的测定方法;
煤中抓的测定方法;
煤中氟的测定方法;
煤中锗的测定方法;
煤中稼的测定方法,
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
煤中碳酸盐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
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煤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
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
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一一
国家质f技术监誉局1998-12一08批准1999一05一07实施
GB/T483一1998
煤的铝颤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煤的葛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烟煤罗加指数测定方法;
烟煤增涡膨胀序数测定方法;
烟煤奥亚膨胀计试验;
年轻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
煤中铬、锡、铅的测定方法;
煤中铀的测定方法;
煤中钒的测定方法;
煤中硒的测定方法;
煤中汞的测定方法;
煤的磨损指数测定方法;
煤的抗碎强度测定方法;
煤中腐植酸产率测定方法;
褐煤的苯萃取物产率测定方法;
褐煤中溶于稀盐酸的钠和钾测定用的萃取方法;
其他煤炭分析试验方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74-1996煤样的制备方法
3煤样
3.1分析试验煤样(以下简称煤样)一律按GB474制备。在制煤样时,若在室温下连续干燥1h后煤样
质量变化不超过0.1%,则为达到空气干燥状态。
煤样应装入严密的容器中,通常可用带有严密玻瑞塞或塑料塞的广口玻解,;
;:‘
测定-
4.1除特别要求者外,每项分析试验应对同一煤样进行2次测定(通常为重复侧定)。2次测值的差如
3过规定限度(重复性限一同一化验室允许差T),则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洲定Aw基;否则,需进行第
“次测定。如“次测值的极差小于等于1.2T,则取“次测值的算术平均谭作为p定结界,196,进行第
4次测定。如4次测值的极差小于等于1.3T,则取4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例定结采;如极差大于
1.3T而其中3个测值的极差小于等于1.2T,则可取此3个侧值的算术平均测定结果。如上述条
件均未达到,则应舍弃全部测定结果,井枪查仪器和操作,然后重新进行测定,
4.2凡需根据水分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和换算的分析试脸,应同时侧定煤样水分,匆不能同时进行,两者
测定也应在尽量短的、煤样水分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期限(最多不超过7d)内进行,
5方法精密度
本标准所涉及的分析试验的方法精密度,以重复性限(同一化验室的允许麦i}u现性临界差(不同
化验室的允许差)来表示。
GB/T483一1998
5.,重复性限在同一试验室中,由同一操作者,用同一台仪器,对同一分析试验煤样,于短期内所做
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间的差值(在95%概率下)的临界值。
5.2再现性临界差在不同试验室中,对从煤样缩制最后阶段的同一煤样中分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
的部分所做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的平均值间的差值(在95%概率下)的临界值。
6结果农述
6.1本标准采用下述数据修约规则:凡末位有效数字后边的第一位数字大于5,则在其前一位上增加
1,小于5则弃去;凡末位有效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ERS 0004-2023 电力移动互联网应用个人信息及接口安全防护技术要求 2023-12-25
- T/CCSCIOT 0006-2022 物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通用技术要求 2023-05-06
- T/CCSCIOT 0001-2021 社区网格员装备技术要求及应用拓展服务规范 2021-07-01
- T/SA 73-2024 智慧城市 交通应急管理数据规范 2024-05-30
- T/SA 72-2024 智慧城市 客运服务管理数据规范 2024-05-30
- T/CERS 0006-2023 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导则 2023-12-25
- T/SA 82-2024 医疗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规范 2024-08-27
- T/CITIF 001-2024 数据合规审计 指南 2024-02-18
- T/CQXS 0001-202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项目建设规范 2024-11-20
- T/SA 83-2024 智慧城市交通流数据规范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