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58-2015 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2658-2015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A.C. miniature blowe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5年08月
-
2015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苏州电讯电机厂有限公司、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常州祥明电机有限公司、浙江亿利达风机有限公司、山东山博电机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张德贞、李慈和、赵东虹、刘志湖、张敏、马德利、张朴
- 出版信息:
- 页数:26页 | 字数:4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9.160.30
K24@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2658—2015
代替GB/T2658—1995
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A.C.miniatureblower
2015-05-15发布2015-12-01实施
GB/T2658—2015
目次
B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2
5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
6检验分类12
7交付准备15
8用户服务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小型风机气流特性试验方法16
GB/T2658—2015
■ir■■i
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658—1995《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2658—19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为了与GB/T7345—2008《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协调一致,在结构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较大
的调整;
——风机的范围扩大至风叶直径不大于500mm的交流风机;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
——附录A增加了风筒式气流特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微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电讯电机厂有限公司、西安微电机研究所、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常州
祥明电机有限公司、浙江亿利达风机有限公司、山东山博电机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德贞、李慈和、赵东虹、刘志湖、张敏、马德利、张朴。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2658—1981、GB2658—1987.GB/T2658—1995。
T
GB/T2658—2015
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型交流风机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付准备和用户服务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自动控制设备、电子设备和其他仪器中作为冷却装置,风叶直径不大于500mm的小
型交流风机(以下简称风机)。风叶直径大于500mm的其他交流风机亦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
GB/T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1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Ga和导则:稳态加速度
GB/T2423.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及导则:长霉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2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低气压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900.26—2008电工术语控制电机
GB/T7345—2008控制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13380—2007交流电风扇和调速器
GB18211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
GB22719.1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第1部分:试验方法
JB/T8162控制微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6—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随后转速followspeed
风机在各项环境试验及高温寿命试验后测得的转速。
3.2
自由运转状态freerotationstate
风机在通电运转时,其进、出风口的三倍风叶或叶轮直径距离内无障碍物的运转状态。
1
GB/T2658—2015
3.3
气流特性airflowperformance
风机按规定的要求安装于标准化风道(风筒或风室)上,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测得的风量与静压
的关系曲线。
3.4
最大风量maximumairvolume
在风机的气流特性中,其静压为零时的风量。
3.5
最大静压maximumstaticpressure
在风机的气流特性中,其风量为零时的静压。
3.6
危险频率dangerfrequenc
风机在扫频振动试验过程中,出现共振现象(异响或颤动)时的频率。
4分类
4.1分类及代号
风机分类及代号如表1所示。
表1
产品名称代号含义
圆筒式轴流风机FZY风、轴、圆
螺桨式轴流风机(排风机)FZL风、轴、螺
离心式风机FL风、离
横流式风机FH风、横
4.2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
除另有规定外,风机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应在表2中选取。
表2
额定电压
额定频率
V
Hz
单相-相
5024,36,110,220,380110,220,380
40012,20,26,36,60,115,200115,200
4.3风机使用环境
风机使用环境条件分为4级,如表3所示。
2
GB/T2658—2015
表3
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稳态加速度
振动冲击
等级°C%kPam/s2
la—10〜40
70〜106
1_25〜40—
2—40〜5555〜106
15〜95振动频率:10Hz〜500Hz;峰值加速度:300m/s2;
双振幅1.5mm、峰值加速度脉冲持续时间:11ms;
3_55〜8525〜106100m/s2;每个风向(水平、波形:半正弦;每个风向150
向上、向下)扫频10次;振动(水平、向上、向下)冲击
时间:45min6次
注1:la级、1级、2级二个环境条件等级适用于T-频风机;3级环境条件等级适用于中频风机。
注2:可根据用户的特姝需要,在产品专用技术条件中另列出环境条件的其他参数。
5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外观
5.1.1技术要求
风机表面不应有锈蚀、涂覆层剥落、碰伤、划痕,紧固件连接应牢固,各类标记及铭牌的字迹和内容
应清楚无误,且不得脱落。
5.1.2试验方法
目测风机的外观,其结果应符合5.1.1的要求。
5.2标志
5.2.1技术要求
每台风机应在其明显位置上牢固地标有铭牌,标明风机的额定数据和其他必要事项,风机上的所有
标志可采用打印、雕刻、压制或其他等效刻印方法,应保证清晰、耐用,在风机整个使用期间不易磨灭。
5.2.2试验方法
首先采用浸有水的湿棉布擦抹标志15s,随后再用浸有汽油的棉布擦抹15s,每秒来回擦一次。风
机的标志应在经过上述的试验后,仍保持清晰,易辨,不能轻易除去,铭牌不应有移动或可能造成脱落的
卷边现象。
5.3外形及安装尺寸
5.3.1技术要求
风机的外形及安装尺寸由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
3
GB/T2658—2015
5.3.2试验方法
用保证准确度的测量工具检查风机的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应符合5.3.1的要求。
5.4引出线和接线端
5.4.1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包括:
a)引出线长度应不小于200mm;出线标记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每根引出线应能
承受表4规定的拉力。试验后,引出线不应出现拉松痕迹、线股断裂或绝缘层永久变形等
现象;
b)每个接线片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拉力,并保持5s~10s0试验后,接线片不应出现松动和其
他损坏现象;
c)每个螺纹接线柱应能承受0.5N-m的转矩,并保持5s~10s。试验后,螺纹接线柱不应出现
松动和其他损坏现象。
表4
风机号拉力
mmN
<30010
>30015
5.4.2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包括:
a)检查风机引出线的长度和出线标记。风机引出线的引出端朝下,垂直向下逐渐施加(无任何冲
击)表4规定的拉力于引出线外端头,并使导线芯和绝缘层均匀受力,然后保持5s〜10s,其结
果应符合5.4.1a)的规定;
b)将风机固定,沿接线片轴向,在离开风机的方向上,逐渐施加表4的拉力于接线片端部,然后保
持5s〜10s,其结果应符合5.4.1b)的规定;
c)将风机固定,沿螺纹接线柱圆周方向施加扭矩到其端头上。该扭矩逐渐均匀施加(没有任何冲
击),达到0.5N•m的转矩值后保持5s〜10s,其结果应符合5.4.1c)的规定。
5.5风向或转向
5.5.1技术要求
风机在机壳的明显位置或铭牌上应有风向或转向的标记。风机通电运转时应平稳,无擦声和卡滞
现象,其风向或转向应与标记相符合。
5.5.2试验方法
目检风机的风向或转向标记,并按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要求接线,对风机施加额定频率、额定电压
通电运转,其结果应符合5.5.1的要求。
4
GB/T2658—2015
5.6低压起动
5.6.1技术要求
风机应能在85%额定电压下起动并连续运转,其起动时间应不大于20s。
5.6.2试验方法
风机在静止状态下施加额定频率和85%额定电压,风机应能正常起动并连续运转,其起动时间应
符合5.6.1的要求。
5.7转速、电流、输入功率
5.7.1技术要求
风机在正常运转时,其转速、电流、输入功率均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标称值,其中转速的
容差为一10%,电流、输入功率的容差为+10%。
5.7.2试验方法
风机在自由状态下以额定频率、额定电压通电运转,测定其转速、电流、输入功率应符合5.7.1的
要求。
5.8绝缘介电强度
5.&1技术要求
风机绕组和机壳之间应能承受表5规定的试验电压持续1min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试验时应无
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漏电流应不大于5mA(峰值),绕组的漏电流不包括设备电容所耗电流。
重复绝缘介电强度试验时,试验电压值为表5规定值的80%。
表5单位为伏特
200,220
风机额定电压12,2024,26,36,60110,115145风机号"145风机号"380
以下及以上
试验电压(有效值)100500750100015001800
8风机号用风机风叶宜径的毫米数表示。
5.8.2试验方法
风机按GB/T7345—2008中5.17.2的规定进行试验,应符合5.&1的要求。
5.9绝缘电阻
5.9.1技术要求
风机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a)常态和规定的低温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Q;
b)热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flo
5
GB/T2658—2015
5.9.2试验方法
风机按GB/T7345—2008中5.1&2的规定测量风机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符合5.9.1的要求。
5.10匝间绝缘介电强度
5.10.1技术要求
风机在短时过电压运转时,不应有匝间绝缘击穿或过热现象。
5.10.2试验方法
风机在130%额定电压下运转3min后,应符合5.10.1的要求。亦可按GB/T22719.1规定的方法
进行。
5.11气流特性、最大风量和最大静压
5.11.1技术要求
风机的气流特性、最大风量和最大静压应符合产品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最大风量和最大静压的
容差为一io%。
5.11.2试验方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3/T 1119.2-2009 保安服务质量规范 第2部分: 工作规范 2009-07-24
- DB50/ 144.1-2010 汽车内饰材料技术规范 第1部分: 纺织品 2010-05-20
- DB65/T 3106-2010 杂交榛绿枝压条育苗技术规程 2010-05-20
- DB13/T 1122-2009 无公害鸭广梨生产技术规程 2009-08-06
- DB50/ 144.2-2010 汽车内饰材料技术规范 第2部分: 人造革 2010-05-20
- DB13/T 1125-2009 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2009-08-10
- DB13/T 1121-2009 无公害果品 金冠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2009-07-24
- DB65/T 3105-2010 杂交榛栽培技术规程 2010-05-20
- DB65/T 3152-2010 巴旦木(扁桃)低温冻害预防技术规程 2010-05-20
- DB65/T 3139-2010 苹果囊蛾性信息素应用技术规程 201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