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263-2022 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DB50/T 1263-2022 Groundspace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重庆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5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0/T 1263-2022
标准类型
重庆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6-10
实施日期
2022-09-10
发布单位/组织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与应用工作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重庆市勘测院
起草人:
向泽君、陈华刚、李劼、薛梅、李锋、何兴富、王游、陈静、谢征海、王国牛、张俊前、陈良超、张艺、刘一臻、郑磊、王昌翰、郭彩立、陈雨涵、杨振乾、刘恒毅、谭涵
出版信息:
页数:5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40

CCSA75

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263—2022

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2022-06-10发布2022-09-10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0/T1263—2022

目  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基本规定.........................................................................................................................................................3

6总体框架.........................................................................................................................................................3

6.1一般规定.................................................................................................................................................3

6.2总体架构.................................................................................................................................................3

6.3地下空间综合信息.................................................................................................................................3

6.4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模型.........................................................................................................................4

6.5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服务应用.................................................................................................................4

7信息建库.........................................................................................................................................................4

7.1一般规定.................................................................................................................................................4

7.2分类编码.................................................................................................................................................5

7.3元数据.....................................................................................................................................................6

7.4地下建(构)筑物数据.........................................................................................................................6

7.5地下管线数据.........................................................................................................................................8

7.6地质数据...............................................................................................................................................11

7.7基础地理信息.......................................................................................................................................14

7.8地下空间三维模型...............................................................................................................................15

7.9数据库建立...........................................................................................................................................15

7.10数据库质量要求.................................................................................................................................16

8系统建设.......................................................................................................................................................16

8.1一般规定...............................................................................................................................................16

8.2需求分析...............................................................................................................................................16

8.3系统设计...............................................................................................................................................16

8.4编码实现...............................................................................................................................................17

8.5系统集成与测试...................................................................................................................................17

8.6试运行与验收.......................................................................................................................................18

8.7正式运行与运维...................................................................................................................................18

9共享与交换...................................................................................................................................................18

9.1一般规定...............................................................................................................................................18

9.2共享与交换方式...................................................................................................................................19

I

DB50/T1263—2022

10安全与维护.................................................................................................................................................19

10.1一般规定.............................................................................................................................................19

10.2物理安全.............................................................................................................................................19

10.3数据库安全与保密.............................................................................................................................19

10.4系统运行安全与维护.........................................................................................................................20

附录A(资料性)元数据属性结构..........................................................................................................21

附录B(资料性)地下建(构)筑物数据分类编码.............................................................................22

附录C(资料性)地下建(构)筑物属性数据结构.............................................................................26

附录D(资料性)地下管线属性数据结构.............................................................................................28

附录E(资料性)地质信息属性数据结构.............................................................................................33

附录F(资料性)数据质量检查项表......................................................................................................44

II

DB50/T126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勘测院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勘测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向泽君、陈华刚、李劼、薛梅、李锋、何兴富、王游、陈静、谢征海、王国牛、

张俊前、陈良超、张艺、刘一臻、郑磊、王昌翰、郭彩立、陈雨涵、杨振乾、刘恒毅、谭涵。

III

DB50/T1263—2022

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规定、数据服务体系、数据建库、综合信息系统建

设、数据共享与服务、系统安全与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与应用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0157-2006信息技术软件维护

GB/T28590-2012城市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与代码

CH/T9015-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

CJJ/T100-2017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

CJJ/T157-2010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DB50/T771-2017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

DB50/T885-2018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制作及交付规范

DBJ50/T249-2016重庆市城市地下空间信息数据库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下空间undergroundspace

在地表以下,自然形成或人工开发的空间。

3.2

地下空间综合信息integratedinformationofundergroundspace

描述各行业占用或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共性数据,包括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地质及相关

基础地理的空间和属性信息。

3.3

基础地理信息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

1

DB50/T1263—2022

反映地球表面水系、居民地及建筑设施、交通、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自然和人文要素

的位置、形态和属性的基本信息,以及地名和地理空间参照信息。主要通过数字矢量地图数据(数字线

划地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等形式表现。

3.4

地下建(构)筑物信息undergroundbuildinginformation

除地下管线、地基基础外的地下空间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3.5

地下管线undergroundpipeline

敷设于地表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信息与通信、工业、综合管沟等管道线路及附属

设施的统称。

3.6

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integratedinformationsystemofundergroundspace

将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按照地理空间分布及属性,应用计算机进行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

综合分析和应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3.7

数据结构datastructure

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3.8

矢量数据vectordata

以坐标或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

3.9

属性数据attriute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

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OGC——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GeoSpatialConsortium)

WMS——网络地图服务(WebMapService)

WFS——网络要素服务(WebFeatureService)

TXT——后缀为txt的文本文件

Unicode——国际组织制定的可以容纳世界上所有文字和符号的字符编码方案

UTF-8——是针对Unicode的一种可变长度字符编码

BUG——计算机的故障、程序错误、缺陷

2

DB50/T1263—2022

5基本规定

5.1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应达到如下总体目标:

a)实现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的规范管理;

b)实现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

c)提高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

d)满足规划、建设、运维和应急管理等需要。

5.2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应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数据资源,避免重复投入。

5.3地下空间数据的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当所在城市地上空间基础测绘数据未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时,应与地上空间

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建立转换关系。

5.4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管理的地下空间综合信息宜参照GB/T28590-2012规范要求,宜包括如下

内容:

a)地下建(构)筑物信息、地下管线信息、地质信息、基础地理信息和元数据;

b)地下空间的平面坐标、高程、净高和深度等空间信息数据;

c)地下空间的类别、权属单位、建筑面积、地址等属性信息数据;

d)现场图片资料、审批文件资料、工程建设相关文件等其他附件信息。

5.5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管理的地下空间数据应满足如下要求:

a)数据真实:地下空间数据可通过地下建(构)筑物普查、地下管线普查、地质环境调查或建设

工程竣工测量等手段获取;

b)数据准确:地下空间数据的数据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要求,保证地下空间数据的空

间、属性、逻辑关系正确;

c)数据完整:地下空间数据应覆盖工作区范围,数据项不应有遗漏;

d)数据规范:地下空间数据应按规定的数据格式组织;

e)数据现势:地下空间现状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数据并整合入库,保持地下空间数据的现势性。

5.6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应包括如下成果资料:

a)数据: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数据库;

b)系统: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

c)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技术设计书、工作报告、软件测试报告、用户手册等。

5.7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应符合信息安全与保密的相关规定。

5.8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宜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保证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6总体框架

6.1一般规定

地下空间综合信息宜包含基础地理信息、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地质信息等类型,可通过

二维数据和三维模型表达,通过多种形式的数据对象和关系表达,实现信息系统应用和服务。

6.2总体架构

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数据服务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6.3地下空间综合信息

3

DB50/T1263—2022

根据城市建设现状,结合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的需求,地下空间综合信息宜分为地下建(构)

筑物信息、地下管线信息、地质信息、基础地理信息和元数据等。

图1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数据服务体系架构图

6.4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模型

对地下空间综合信息进行抽象和整合,形成包括空间对象和语义信息的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模型。空

间对象宜包括二维和三维对象。语义信息宜包括属性信息、关系信息。

6.5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服务应用

在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服务应用宜提

供包括空间定位、查询统计、综合分析和其他服务应用。

7信息建库

7.1一般规定

7.1.1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数据库宜采用对象-关系型数据库,建立必要的数据库索引和空间索引,通过

空间数据引擎统一管理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7.1.2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数据建库应按照统一的编码、结构和标准进行。

7.1.3地下空间综合数据分类、编码和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满足地下空间综合信息系统各

项功能的要求,并便于维护和扩充。

7.1.4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建设应遵循数据一致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独立性和最小冗

余原则。

7.1.5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数据库宜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下建(构)筑物数据库、地下管线数

据库、地质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支持三维模型库。

7.1.6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数据库应建立数据更新机制。数据更新内容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元数

据等;更新的数据应不低于原有数据精度。

4

DB50/T1263—2022

7.2分类编码

7.2.1地下空间综合信息应依据空间结构、功能相似性分类,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地下建(构)筑物、

地下管线、地质信息和元数据。

表1地下空间大类编码表

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01地下建(构)筑物

02地下管线

03地质信息

04基础地理信息

05元数据

7.2.2地下建(构)筑物分类宜参照DBJ50/T249-2016规范要求,宜包含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市政公

用设施、地下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地下物流仓储设施、地下防灾设施、地

下居住设施、其他地下设施和地基基础共九类地下建(构)筑物数据。

表2地下建(构)筑物分类编码表

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01地下交通设施

02地下市政公用设施

03地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

04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

05地下物流仓储设施

06地下防灾设施

07地下居住设施

08其他地下设施

09地基基础

7.2.3地下管线数据应包括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综合管廊(沟)等八大类。

表3地下管线分类编码表

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01电力

02通信

03给水

04排水

05燃气

06热力

07工业

08综合管廊(沟)

7.2.4地质信息应包括工程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质资源、地质灾害等。

5

DB50/T1263—2022

表4地质数据分类编码表

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01工程地质

02构造地质

03水文地质

04环境地质

05地质资源

06地质灾害

07其他

7.2.5基础地理信息应包括定位基础、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

地名等。

表5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编码表

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01定位基础

02水系

03居民地及设施

04交通

05境界与政区

06地貌

07植被与土质

08地名

7.2.6地下空间综合信息应按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几何特征进行分类分层存储。

7.2.7地下空间综合信息大类数据应采用统一的属性数据结构,相同小类数据的属性结构应保持一致,

地下空间属性结构可根据其要素特点扩充相应的特有属性信息。

7.2.8地下空间综合信息数据应建立唯一标识码。

7.3元数据

7.3.1元数据应包含数据获取时间、入库时间、更新时间、工程信息、空间参考等。

7.3.2元数据内容中所列出的各元数据项应逐项记录,不应有空值。有值时,必须如实记录;无值时,

记为“无”;值未知时,记为“未知”。

7.3.3元数据中需用文字说明的数据项,语言表达应简洁、清晰。

7.3.4元数据宜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充。

7.4地下建(构)筑物数据

7.4.1地下建(构)筑物数据宜按功能类型进行分类编码。分类编码表参考附录B。

7.4.2地下建(构)筑物具有多层特性时,应存储其主体和分层两类信息,在编码时应进行区分。

7.4.3地下建(构)筑物编码规则为:大类编码(2位)+行政区编码(6位)+分类编码(6位,1类

2位+2类2位+3类2位)+项目工程编码(16位)+主体分层编码(1位,主体为0/分层为1)+层数编

码(2位,主体为00/分层为对应地下层数)。

6

DB50/T1263—2022

图2地下建(构)筑物编码规则

7.4.4地下建(构)筑物属性表,根据其必要的属性要素,设计统一的属性表,具体见附表C。

7.4.5地下建(构)筑物的图层以点、线、面、注记、三维模型的结构进行存储,包括以下图层:

表6地下建(构)筑物图层组织

图层名称图层类型图层代码

地下交通设施点点DXJGZW_JT_PT

地下交通设施线线DXJGZW_JT_LN

地下交通设施面面DXJGZW_JT_PG

地下交通设施注记注记DXJGZW_JT_LB

地下交通设施三维模型三维模型DXJGZW_JT_MD

地下市政公用设施点点DXJGZW_SZ_PT

地下市政公用设施线线DXJGZW_SZ_LN

地下市政公用设施面面DXJGZW_SZ_PG

地下市政公用设施注记注记DXJGZW_SZ_LB

地下市政公用设施三维模型三维模型DXJGZW_SZ_MD

地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点点DXJGZW_GG_PT

地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线线DXJGZW_GG_LN

地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面面DXJGZW_GG_PG

地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注记注记DXJGZW_GG_LB

地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三维模型三维模型DXJGZW_GG_MD

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点点DXJGZW_SY_PT

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线线DXJGZW_SY_LN

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面面DXJGZW_SY_PG

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注记注记DXJGZW_SY_LB

地下商业服务业设施三维模型三维模型DXJGZW_SY_MD

地下居住设施点点DXJGZW_JZ_PT

地下居住设施线线DXJGZW_JZ_LN

地下居住设施面面DXJGZW_JZ_PG

地下居住设施注记注记DXJGZW_JZ_LB

地下居住设施三维模型三维模型DXJGZW_JZ_MD

地下物流仓储设施点点DXJGZW_WL_PT

地下物流仓储设施线线DXJGZW_WL_LN

7

DB50/T1263—2022

表6(续)

图层名称图层类型图层代码

地下物流仓储设施面面DXJGZW_WL_PG

地下物流仓储设施注记注记DXJGZW_WL_LB

地下物流仓储设施三维模型三维模型DXJGZW_WL_MD

地下防灾设施点点DXJGZW_FZ_PT

地下防灾设施线线DXJGZW_FZ_LN

地下防灾设施面面DXJGZW_FZ_PG

地下防灾设施注记注记DXJGZW_FZ_LB

地下防灾设施三维模型三维模型DXJGZW_FZ_MD

其他地下设施点点DXJGZW_QT_PT

其他地下设施线线DXJGZW_QT_LN

其他地下设施面面DXJGZW_QT_PG

其他地下设施注记注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