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781-2025 暴雨诱发的滑坡面场景形变自动化监测规范
DB50/T 1781-2025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5年03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P13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781—2025
暴雨诱发的滑坡面场景形变
自动化监测规范
2025-03-24发布2025-06-24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0/T1781—2025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和缩略语.......................................................................2
5总体要求...........................................................................2
6前期准备...........................................................................3
资料收集.......................................................................3
遥感调查.......................................................................3
现场调查.......................................................................3
实施方案编制...................................................................3
7监测内容...........................................................................3
监测等级.......................................................................3
监测项目.......................................................................4
监测期.........................................................................4
监测时间间隔...................................................................5
监测精度.......................................................................6
8监测设备...........................................................................6
仪器设备选型...................................................................6
数据功能要求...................................................................6
9监测站布设.........................................................................6
面场景形变监测站...............................................................6
降水监测站.....................................................................7
10安装维护..........................................................................7
安装..........................................................................7
维护..........................................................................8
11数据处理分析......................................................................8
数据处理......................................................................8
数据分析......................................................................8
数据存储......................................................................9
12成果编制与归档....................................................................9
附录A(资料性)现场调查表..........................................................10
附录B(资料性)监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13
附录C(资料性)监测方法、监测设备及其技术参数......................................14
附录D(资料性)监测报告编写提纲....................................................15
I
DB50/T1781—2025
参考文献..............................................................................17
II
DB50/T1781—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气象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
庆市气象台、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孳孳、刘飞峰、陈立川、唐云辉、杨世琦、康燕飞、杨勇、姚迪、陈道劲、
徐智祥、韩余、陈志军、谭淋耘、刘朋飞、江文华、杨茜、叶勤玉、吴钲。
III
DB50/T1781—2025
暴雨诱发的滑坡面场景形变
自动化监测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暴雨诱发的滑坡面场景形变自动化监测的总体要求、前期准备、监测内容、监测设备、
监测站布设、安装维护、数据处理分析和成果编制与归档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暴雨诱发的滑坡面场景形变自动化监测工作,其他降水诱发的滑坡面场景形变自动
化监测工作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228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降水量
GB/T33703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DZ/T0296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要求1:250000
DZ/T0448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
DZ/T0218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QX/T487暴雨诱发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
DB50/T14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暴雨torrentialrain
24h降水量大于或等于50.0mm,或12h降水量大于或等于30.0mm的雨。
[来源:QX/T116—2018,2.2]
滑坡landslide
斜(边)坡上的土体和岩体沿某个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
[来源:DB50/T139—2016,3.5]
面场景形变landslidesurfacedeformation
在自然和(或)人为因素作用下,滑坡体表面产生的位移、倾斜、升降等状态。
形变降水敏感性系数deformationprecipitationsensitivitycoefficient
一定时期内滑坡面场景形变量与同期累计降水量的比值。
1
DB50/T1781—2025
滑坡气象风险度meteorologicalriskdegreeoflandslide
在指定的时间和区域内由暴雨诱发的滑坡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破坏和经济活动中断的预期
损失程度。
潜在危险度potentialdangerousdegree
地质体在自然状态下受内在因素作用,具备滑坡灾害形成条件但尚未发生滑坡的潜在危险程度。
[来源:QX/T487—2019,2.3,有修改]
有效雨量effectiverainfall
前期降雨入渗岩土体后对滑坡灾害发生产生影响的雨量,其影响随时间延长而减小。
[来源:QX/T487—2019,2.4,有修改]
易损度vulnerabilitydegree
承灾体受滑坡灾害影响的综合潜在损失程度。
[来源:QX/T487—2019,2.5,有修改]
视场角fieldofview
面场景形变自动化监测设备探测得到的数据点中,在水平或竖直方向,两侧边缘有效点与监测设备
连线形成的最大夹角,分为水平视场角和竖直视场角。
角反射器cornerreflector
能将雷达入射信号沿原路径反射回去,并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上形成高强度信号的人工装
置。
4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SAR: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
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SAR)
CR-InSAR:角反射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CornerReflectorInSAR)
5总体要求
应在充分收集资料和调查分析,并编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开展自动化监测。
遥感调查底图宜采用1:5000~1:10000地形图或遥感影像地图。
监测基准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自动化监测仪器设备的监测精度及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文件相关规定并经检验校准合格。
监测设备安装点位选择应遵循有效性、环境适宜性、施工可行性和维护便利性的原则。
监测设备安装调试完工后应进行验收,监测实施完毕后应进行成果编制与归档。
2
DB50/T1781—2025
6前期准备
资料收集
收集滑坡所在区域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a)气象资料,包括降水观测资料和暴雨洪涝灾情资料等;
b)影像资料,包括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等;
c)地质资料,包括地质灾害调(勘)查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和工程地质资料等;
d)规划资料,包括市、区(县)国土空间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
e)其他资料,包括已有监测资料、防治工程设计资料和社会经济情况等。
遥感调查
6.2.1应根据调查对象和精度,选用中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等方式进行遥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但不限于:
a)地貌类型和地表覆盖;
b)滑坡的形态特征、规模特征和变形破坏特征;
c)威胁人数、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等。
6.2.2应对遥感调查资料进行遥感解译,遥感解译应符合下列规定:
a)遥感解译应与现场调查相结合,解译范围应与现场调查区域范围保持一致;
b)遥感影像数据应选择不早于调查期前一自然年度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辨率优于1m;
c)遥感解译成果包括原始资料和成果图件等;
d)具体解译流程按照DZ/T0296执行。
6.2.3对于重大滑坡灾害,宜按DZ/T0448的规定开展InSAR、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等调查。
现场调查
6.3.1应在资料收集和遥感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现场调查,包括滑坡调查和监测站选址调查。
6.3.2滑坡调查内容见附录A中表A.1,包括但不限于:
a)滑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植被状况、水文地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
b)滑坡形态特征、结构特征和变形破坏特征;
c)滑体内地表水、地下水渗流情况及流量,前缘河溪切割、冲刷情况;
d)滑坡稳定状况、发展趋势、危害情况和治理工程情况等;
6.3.3滑坡调查分析方法可参照DZ/T0218及DB50/T143。
6.3.4监测站选址的调查内容见附录A中表A.2,包括但不限于:
a)地质环境条件;
b)通视条件;
c)建设基础条件,如场平、供水、供电、通信和交通等;
d)其他可能影响监测站布设的条件,如微波站、无线电发射台、高压线穿越地带等。
实施方案编制
在资料整理分析、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监测实施方案,编写提纲见附录B。
7监测内容
监测等级
3
DB50/T1781—2025
7.1.1应计算单次暴雨过程滑坡气象风险度r,计算公式见式(1):
𝑟=𝑃𝑒×𝑃ℎ×𝑉·······································································(1)
式中:
r——单次暴雨过程滑坡气象风险度;
Pe——有效雨量致灾概率,按照QX/T487规定的方法计算;
Ph——潜在危险度,按照QX/T487规定的方法计算;
V——易损度,按照QX/T487规定的方法计算。
7.1.2应根据所在区域近5年历次暴雨过程滑坡气象风险度r,取算术平均值计算出暴雨过程滑坡气
象风险度R。
7.1.3按表1确定监测等级。
表1监测等级
指标范围风险级别监测等级
0.512≤R≤1.000风险很高I级
0.216≤R<0.512风险高Ⅱ级
0.064≤R<0.216风险较高Ⅲ级
0.008≤R<0.064有一定风险Ⅳ级
监测项目
7.2.1监测项目包括面场景形变和降水量。
7.2.2应根据监测等级按表2确定监测项目。
表2监测项目
监测等级
监测项目监测内容
I级Ⅱ级Ⅲ级Ⅳ级
一维形变矢量◎◎◎●
面场景形变
三维形变矢量●●●◎
降水量雨量●●●●
注:表中符号●表示应监测,◎表示宜监测。
监测期
根据表1确定的监测等级,按表3确定监测期。
表3监测期
监测等级监测期
I级不少于5个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3/T 1053.2-2021 餐饮服务等级评定规范 第2部分:餐饮安心码 2021-07-27
- DB14/T 2293-2021 乡村二级政务服务基本要求 2021-07-21
- DB1302/T 529-202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点确定规范 2021-07-26
- DB2305/T 006-2021 秸杆打包发酵技术规程 2021-08-02
- DB14/T 2292-2021 一枚印章管审批运行规范 2021-07-21
- DB1302/T 528-2021 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技术规程 2021-07-26
- DB14/T 2290-2021 实验动物 猫微生物等级与监测 2021-07-20
- DB14/T 2289-2021 实验动物 猫寄生虫学等级与监测 2021-07-20
- DB53/T 1053.1-2021 餐饮服务等级评定规范 第1部分:等级评定及动态调整规则 2021-07-27
- DB53/T 1053.3-2021 餐饮服务等级评定规范 第3部分:餐饮安心数据共享要求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