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630.2-2012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 第2部分:套式PCR检测法

GB/T 28630.2-2012 Diagnostic protocols for white spot disease—Part 2:Nested PCR method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8630.2-201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7-31
实施日期
2012-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6)
适用范围
GB/T 28630的本部分规定了白斑综合征病原的套式PCR检测方法所需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
本部分适用于在对虾的各种样品、环境生物和饵料生物的各种样品,以及其他各种非生物样品中对白斑综合征病原带毒情况的高灵敏度定性检测,以进行病原筛查和疾病的确诊。
本部分单独使用时不适用于对病毒量或感染活性的估测以及宿主感染程度的评估。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起草人:
黄倢、杨冰、陈爱平、宋晓玲、史成银、杨丛海、魏琦、刘莉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2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30k__

b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28630.2—2012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

第2部分:套式PCR检测法

Diagnosticprotocolsforwhitespotdisease—

Part2:NestedPCRmethod

2012-07-31发布2012-11-01实施

GB/T28630.2—2012

■ir■■i

刖吕

GB/T28630《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检测法;

——第2部分:套式PCR检测法;

——第3部分:原位杂交检测法;

——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第5部分:新鲜组织的T-E染色法。

本部分为GB/T2863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健、杨冰、陈爱平、宋晓玲、史成银、杨丛海、魏琦、刘莉。

T

GB/T28630.2—2012

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

第2部分:套式PCR检测法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GB/T28630的本部分规定了白斑综合征病原的套式PCR检测方法所需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

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

本部分适用于在对虾的各种样品、环境生物和饵料生物的各种样品,以及其他各种非生物样品中对

白斑综合征病原带毒情况的高灵敏度定性检测,以进行病原筛查和疾病的确诊。

本部分单独使用时不适用于对病毒量或感染活性的估测以及宿主感染程度的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630.4—2012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4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3原理

3.1白斑综合征的病原和病理学特征

见GB/T28630.4—2012的2.1。

3.2技术原理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以待测样品的一段DNA作为模板,以与模板

两端序列互补的一对特异性寡核昔酸序列作为引物,在四种脱氧核糖核昔三磷酸存在下,利用依赖

DNA的DNA聚合酶的合成作用。经过数十次变性、退火和延伸的反应循环,使模板上介于两个引物

之间的DNA片段得到特异性地级数扩增,再通过电泳等手段检测到被特异性扩增的片段,从而可揭示

微量病毒DNA的存在。套式PCR是在第一步PCR扩增的产物内,再用一对引物进行第二步PCR扩

增。套式PCR可大大增加PCR检测的灵敏度和反应特异性。

4试剂和材料

4.1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化学试剂和蒸憾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4.2无水乙醇。

4.3液体石蜡。

4.4含氯消毒剂:医用品或水产药物。

4.5琼脂糖:电泳级。

1

GB/T28630.2—2012

4.61kbDNAMarker:生化试剂。

4.7Tris平衡酚(饱和酚):生化试剂。

4.8TagDNA聚合酶(5U/ML):生化试剂,一20°C保存。

4.91OXPCR缓冲液:生化试剂,无,随TagDNA聚合酶提供,一20°C保存。

4.10氯化镁溶液(25mmol/L):生化试剂,一20°C保存。

4.11dNTP:生化试剂,含dATP.dTTP.dGTP和dCTP各10mmol/L的混合物,一20°C保存。

4.1210Mmol/L引物Fl:5'-ACTACTAACTTCAGCCTATCTAG-3',外侧正向引物,用来扩增

WSSVDNA的1447bp产物,一20°C保存。

4.1310Mmol/L引物Rl:5'-TAATGCGGGTGTAATGTTCTTACGA-3',外侧反向引物,用来扩增

WSSVDNA的1447bp产物,一20°C保存。

4.1410(«mol/L引物F2:5'-GTAACTGCCCCTTCCATCTCCA-3‘,内侧正向引物,用来从第一步

PCR扩增的1447bp产物中再扩增出941bp的产物,一20°C保存。

4.1510(umol/L引物R2:5'-TACGGCAGCTGCTGCACCTTGT-3',内侧反向引物,用来从第一步

PCR扩增的1447bp产物中再扩增出941bp的产物,一20°C保存。

4.1610Mmol/L引物F3:5,-TGCCTTATCAGCTNTCGATTGTAG-3/,正向内参照引物,扩增十足

类动物DNA中848bp的片段,一20°C保存。

4.1710ptmol/L引物R3:5,-TTCAGNTTTGCAACCATACTTCCC-3/,反向内参照引物,扩增十足

类动物DNA中848bp的片段,一20°C保存。

4.1820mg/mL蛋白酶K:见附录A的规定。

4.19TE缓冲液:见附录A的规定。

4.20抽提缓冲液:见附录A的规定。

4.2110mol/L乙酸鞍:见附录A的规定。

4.22酚-三氯甲烷-异戊醇(25:24:1):见附录A的规定“

4.23IX电泳缓冲液:见附录A的规定。

4.246X载样缓冲液:见附录A的规定。

4.2510mg/mL漠化乙锭(EB)贮存液:见附录A的规定。

4.2670%乙醇:见附录A的规定。

4.27阳性对照为已知受WSSV感染且PCR结果显示明显阳性结果的WSSVDNA模板,一20°C

保存。

4.28阴性对照为已知未受WSSV感染且PCR结果显示阴性结果的对虾组织DNA模板,一20°C

保存。

4.29空白对照以无菌双蒸水为模板。

5器材和设备

5.1PCR仪。

5.2电泳仪:输出直流电压0V〜600V。

5.3水平电泳槽:50mL〜500mL,带有5cm〜20cm宽度的凝胶船及相应的样孔梳。

5.4紫外观察仪:可遮挡可见光干扰,在230nm〜300nm波长对凝胶发射紫外线,淮荐带照相机架。

5.5台式高速离心机:用于PCR前区对1.5mL塑料微量离心管离心,转速可达12000r/min以上。

5.6手掌型离心机:用于PCR后区对0.2mLPCR管的离心,塑料转头,转速2000r/min~

4000r/mino

5.7水浴锅。

2

GB/T28630.2—2012

5.8普通冰箱:具冷藏箱,并带一18°C以下冷冻箱体。

5.9微量移液器:量程0.5“L〜10卩L、5卩L〜40,uL、40200ML.2OOML~10C0“L各4支,应按

洁净区、样品区、扩增区和电泳区分为4套隔离使用。

5.10电炉或微波炉等其他加热设备:可满足10mL~50mL液体在三角烧瓶中加热20min0

5.11三角烧瓶:容量100mL-250mLo

5.12灭菌0.2mLPCR管:经高压蒸汽灭菌,一次性使用。

5.13微量移液器枪头:与各种规格的微量移液器配套使用,经高压蒸汽灭菌,并一次性使用。

5.14医用剪刀。

5.15医用银子。

5.16玻璃研磨棒或塑料研磨棒:用于在1.5mL塑料离心管中研磨样品。

5.171.5mL塑料微量离心管:经高压蒸汽灭菌,一次性使用。

5.18塑料或乳胶手套:一次性使用。

5.19吸水纸。

6操作步骤

6.1准备PCR的反应体系

6.1.1PCR反应体系的准备应在洁净区完成。

6.1.2第一步PCR的反应体系中使用引物F1和R1,模板为抽提的样品DNA,其反应预混物见表1。

表1100份第一步PCR的反应预混物所需试剂组成

试剂25体系50pL体系100体系试剂终浓度

10XPCR缓冲液(无Mg2-)250“5001000yLIXPCR缓冲液(无Mg「)

氯化镁溶液(25mmol/L)150yL300pL600卩L1.5mmol/L

dNTP50pL100200p.L200^mol/L

10ptmol/L引物Fl250p.L500pL1000卩L1ymol/L

10卩mol/L引物R1250p.L500pL1000卩L1ymol/L

灭菌双蒸水1440pL2880p.L5760卩L—

TaqDNA聚合酶(5U/ML)10yL20#L40yL0.02U/#L

100份反应预混物总体积2400#L4800yL9600yL

注:25yL体系模板量1反应管;50p.L体系模板量2反应管;100yL体系模板量4yL/反应管。

6.1.3第二步PCR的反应体系中使用引物F2和R2,其反应预混物见表2。

表2100份第二步PCR的反应预混物所需试剂组成

试剂25体系50pL体系100体系试剂终浓度

10XPCR缓冲液(无Mg2")2505001000yLIXPCR缓冲液(无Mg「)

氯化镁溶液(25mmol/L)150p.L300pL600卩L1.5mmol/L

dNTP50pL100200p.L200^mol/L

10ptmol/L引物F2250p.L500pL1000卩L1ymol/L

3

GB/T28630.2—2012

表2(续)

试剂25体系50pL体系100体系试剂终浓度

10ptmol/L引物R2250pL500yL1000卩L1mol/L

灭菌双蒸水1290yL2580p.L5160卩L—

TagDNA聚合酶(5U/ML)10yL20#L40yL0.02U/#L

100份反应预混物总体积2250yL4500yL9000yL

注:25yL体系模板量2.5卩L/反应管;50yL体系模板量5yL/反应管;100yL体系模板量10yL/反应管。

6.1.4按照所需的反应体系,根据近期丁作量的需要,在洁净区分别配制好100份〜1000份第一步

PCR和第二步PCR的无TagDNA聚合酶的反应预混物,按10份/支〜100份/支对两步的无酶反应预

混物分别分装,冻存于一20°C。

6.1.5检测前,在洁净区取出所需份数的第一步PCR和第二步PCR的无酶预混物解冻,按比例分別

加入所需的Tag酶量,混匀即为完全的第一步PCR和第二步PCR反应预混合物,再按1份/支将预混

合物分別分装到0.2mLPCR管中,混匀。若PCR仪没有热盖功能,则再于各管中加入50“L液体石

蜡。将分装好的两步PCR的反应预混物同时带入样品区待用。

6.2样品准备

6.2.1样品的处理应在样品区完成。

6.2.2样品采集的要求见GB/T28630.4—2012中附录B的规定。

6.2.3活体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