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749-2008 梭梭林保护与恢复技术规程

LY/T 1749-2008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saxoul forests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1749-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3-31
实施日期
2008-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
国家林业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梭梭林保护与恢复的对象和技术措施、天然林抚育管理、人工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更新复壮前的调查设计与报批、检查验收、技术档案的建立等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西北梭梭天然林分布区域。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新疆林业科学院
起草人:
韦如意、梁远强、王爱静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2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65.020.40

犅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犔犢犜17492008

梭梭林保护与恢复技术规程

犜犲犮犺狀犻犮犪犾狉犲狌犾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狉狅狋犲犮狋犻狅狀犪狀犱狉犲狀犲狑犪犾

犵狆

狅犳狊犪狓狅狌犾犳狅狉犲狊狋狊

ㅤㅤㅤㅤ

20080331发布200805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犔犢犜17492008

梭梭林保护与恢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梭梭林保护与恢复的对象和技术措施、天然林抚育管理、人工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

更新复壮前的调查设计与报批、检查验收、技术档案的建立等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西北梭梭天然林分布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1632004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16072003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梭梭林狊犪狓狅狌犾犳狅狉犲狊狋狊

ㅤㅤㅤㅤ

分布于干旱荒漠区并能构成森林景观的天然和人工梭梭林。

3.2

衰退林狑犲犪犽犳狅狉犲狊狋狊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或人为活动影响而生长势衰退、生产力低下、生态功能退化的林分。

3.3

更新复壮狉犲犲狀犲狉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狉犲狌狏犲狀犪狋犻狅狀

犵犼

以人工措施,使生长衰退的林分恢复生机的营林作业方式。

4梭梭天然林的生态类型

我国境内的梭梭林有梭梭柴()和白梭梭()两个种。可划分

犎犪犾狅狓犾狅狀犪犿犿狅犱犲狀犱狉狅狀犎.犲狉狊犻犮狌犿

狔狆

为四个生态类型。

4.1石砾质梭梭生态类型

分布于浅山山谷、山坡及山前洪积砾石戈壁带,基质为片石、风化岩石坡积物或砾石、粗沙,成土性

差,地下水位10m以下。梭梭成小片状和稀疏散布在山沟山坡脚,只在汇水区较稠密,能够形成灌木

林外观,梭梭一般高1m2.0m,覆盖度在5%11.0%。

~~

4.2沙质梭梭生态类型

处于连绵分布、流动的各类沙丘或高大沙丘、沙垅之间的低矮沙丘(<5m)和起伏沙地,基质为

细沙、粉沙,无地面径流,地下水位3m18m。在高大沙丘上,白梭梭成灌丛状簇生于沙丘的中、下

部,覆盖度小于5%,一般高1.5m2.5m。在缓起伏沙地上,白梭梭和梭梭柴均匀分布,生长良好,

高2.0m5.0m,形成灌木林,白梭梭覆盖度15%20%,梭梭柴覆盖度15%30%,最高60%

~~~

以上。

/—

犔犢犜17492008

4.3土质梭梭生态类型

分布于冲积淤积平原、荒漠平原上的干枯湖底或曾有洪水淤积的低洼地带或河流两岸阶地上,地形

平缓,土层深厚,基质为壤土、粘土和草泥炭,有机质含量1%以上,地下水位2m8m。梭梭柴高

3m8m,梭梭林覆盖度15%50%,最高70%以上。

~~

4.4盐土梭梭生态类型

分布在砾石戈壁带下缘的沙化盐渍土或盐渍化的沙堆沙地,多呈镶嵌式分布,地形较平坦,基质为

沙质壤土或粘土,小于0.1mm的粉沙占60%以上,地表有薄层盐壳或白色盐霜,地下水位2m4m,

土壤含水率14%22%,土壤总含盐量0.8%2.3%,表层积盐总量3%8%,最高达10%30%。

~~~~

梭梭均匀分布,高2m5m,一般覆盖度20%40%,最高60%以上。

~~

在表层()积盐较重地段(总盐量高达),梭梭柴稀疏散生,常与红柳混生。

030cm30%

5梭梭天然林保护和恢复技术

5.1天然林恢复更新的主要条件

梭梭保留母树的多寡直接影响梭梭林的恢复速度,梭梭母树至少为株/22

75hm株/;梭梭

~120hm

天然恢复更新地段每年冬季较好的降水条件(每年冬季稳定积雪的厚度在8cm以上),是保证梭梭种子

萌发的基本生态条件;具有有利于恢复天然更新的微生境,可促进梭梭天然落种幼苗的成活和生长。

5.2梭梭天然林的抚育管理

5.2.1封禁管护

封禁管护是促进梭梭天然林恢复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重要的抚育管理措施。实行包干固定管

理责任制,即定人员、定地段、定管护目标、定措施、定报酬。

5.2.1.1巡视看护ㅤㅤㅤㅤ

梭梭天然林封育片区设专职护林员,巡回查看管护。

5.2.1.2设置网围栏

在人畜活动频繁的梭梭天然林封育区,采用刺丝或网丝建栏围封。

5.2.1.3设置标志牌

在梭梭天然林封育区边界和交通路口设置坚固的宣传告示牌。

5.2.2梭梭林地的灌溉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水源灌溉梭梭林地,确保梭梭林区获得一定量的生态水。人工更新的梭梭林,

也应年年灌溉一次(融雪水、洪水、冬闲水)。

1~3

5.2.3密度调控

对梭梭天然林和人工更新的梭梭林,及时清除病弱株和枯、死木,调控密度,以促进梭梭林生长。

5.2.4保护天敌,控制和减少鼠害

保护梭梭林区内的猫头鹰、狐狸、蛇等天敌,以控制和减少鼠害,利于保护和发展梭梭林。

5.3梭梭天然林人工更新复壮技术

5.3.1封育结合,人工促进更新

在封禁保护的同时可采用人工辅助措施积极培育梭梭林,覆盖度3%以下的梭梭林(或梭梭林密度

在株/2以下)的较空旷地段,采用人工或机械耕翻松土带,带宽,带距。以

75hm3m4m8m10m

~~

便蓄积径流或积雪,促进梭梭天然落种着苗。

5.3.2搞好区划,实行轮封轮牧

当地政府组织行政主管部门对梭梭林区搞好区划,区划出封禁和开封轮封的范围、面积以及放牧强

度,一般来说,梭梭天然林覆盖度在以上,分布均匀时,方可开封。开封轮牧年3年后再予封禁

20%2~

年年。

56

/—

犔犢犜17492008

5.3.3梭梭成、过熟林隔带樵采迹地更新技术

垂直主风方向,实行等宽、带状隔带樵采,带宽40m左右为宜。樵采的迹地有利天然落种更新,樵

采后的伐桩(离地面高度20cm30cm)可萌发更新。

6梭梭人工造林技术

6.1人工造林立地选择

梭梭造林地应选适宜梭梭生长的土壤,如湖盆洼地的沙质土、河谷两岸的轻壤土和荒漠草甸土、丘

间低地的轻度盐化土。造林作业设计执行/—。

LYT16072003

6.2植苗造林

6.2.1无灌溉条件造林法

应在适生的土壤类型造林,关键是土壤水分。土壤深200cm各层含水量的平均值均应在4%~

8%之间。

半固定的复沙沙地,植苗造林时要深栽,使根系栽入湿沙层。边挖坑边植苗,避免水分散失。造林

季节适宜在早春。造林密度为:行距2m4m,株距1m2m。以地径0.30cm以上的一级苗木

~~

较合适。

固定的淤积沙地造林,应在秋季整地,用拖拉机牵引开沟犁,按4m6m沟距,开成40cm80cm

~~

宽、深的沟,有利于冬季积雪,贮藏水分。翌春在植树沟内挖坑,坑距即可,以地径

50cm1.5m

0.15cm0.30cm的二级苗木较合适。埋土时,先埋湿土,踏实,后埋松土保墒。

6.2.2有灌溉条件造林法

春季整地,及时造林,可实施人工造林或机械造林。

人工造林:造林地宜规划成2的田块,造林密度,植树坑按深、

6.2.2.10.03hm2m×3m50cm40cm

ㅤㅤㅤㅤ

直径为宜。以地径0.30cm以上的一级苗木较合适。

6.2.2.2机械开沟、人工植苗:先在造林地上每隔100m200m修一条支渠,作为一个条田。在条田

的两头,每隔或打一木桩,作为开沟的标志,开沟时,用铁牛型或其他机型,牵引开沟犁,机

4m5m55

引开沟犁一次即成宽、深的植树沟,以利引水沟灌。人工挖坑植苗,坑距。适于

60cm40cm2m3m

地径0.3cm0.7cm的大苗造林。

6.2.2.3植树机造林:株距1m2m,行距2m4m为宜。以使用地径0.15cm0.3cm的小苗造

~~~

林为好。

6.2.3梭梭径流集水造林

在龟裂地上按地形顺等高线机械开沟,沟距为8m15m,沟深20cm25cm,在沟边相隔

~~

8m10m时留一缺口,以便拦蓄径流或春季融雪水蓄入沟内。整地宜在秋季进行。在冬季沿沟两侧

撒播,或在春季沿沟底按株距植苗造林(年生苗或容器苗)。

2m3m1

6.3播种造林

6.3.1播种期

以气温较低、土壤湿度较大、蒸发量较小、风少风力小的时期为适宜播种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冬

季有积雪,融雪期早,早春风小。因而播种期以初冬降雪前到翌春化雪时比较合适。

6.3.2播种方法

常用的播种方法有人工撒播、沟播、穴播。另外飞机播种也是可行的。去翅梭梭种子(或白梭梭),

种子纯度以上,发芽率达,播种量/2。撒播时也可与其他植物种子混播,如驼

90%80%90%5khm

~g

绒藜、沙米、沙蒿等。

7病虫害防治

参见附录。

/—

犔犢犜17492008

8更新复壮实施前的调查、设计与报批

8.1调查内容

林地调查因子包括土壤、水分条件、地下水埋深、龄级、郁闭度、年胸径生长量、人为活动影响情况,

根据林况确定更新复壮对象和措施。调查表见附录和附录。

BC

8.2编制施工设计书

内容包括:施工地点、面积、技术措施、用工(机车)量、经费估算及预期效果。

8.3报批

施工设计书报县(市)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批,未经审批不得施工,批准后严格按要求施工。

9检查验收

9.1原则

按施工设计书逐项检查验收,施工单位先行全面自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复查核实和评

定。验收表见附录。

9.2更新复壮效果调查

施工年后进行更新效果调查。抽样比例:更新面积2以下、22、2以上,

310hm10hm~30hm30hm

分别按、、抽样。调查表见附录。

3%2%1%E

9.3验收标准

9.3.1天然林

天然林封育的验收标准执行/—。

GBT151632004

9.3.2人工造林

ㅤㅤㅤㅤ

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保存率在70%以上。

10更新复壮技术档案

10.1原则

技术档案是评价更新成效及确定经营措施的重要依据。按更新类型,以小班为单位建立更新复壮

档案。

10.2技术档案内容

更新复壮调查资料、设计文件、图表、上级批文、施工设计书、检查验收记录、更新复壮效果调查结

果、各项作业用工量及投资均要整理归档。

10.3档案类型

荒漠梭梭林保护与恢复的技术档案类型应为永久性。更新复壮区宜建立永久性标准地,连续记载

经营管理活动、林地地下水位变化及林木生长情况。见附录。

10.4管理制度

建立技术单位管理制度,荒漠梭梭林管理单位和部门要建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定

期将采集调查、观测数据整理归档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