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990.1-2019 毒蘑菇识别 第1部分: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

DB13/T 2990.1-2019 Toxic Mushroom Identification Part 1: Acute Liver Damage Toxin Mushroom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2990.1-2019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7-04
实施日期
2019-08-01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990.1—2019

毒蘑菇识别

第1部分: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

2019-07-04发布2019-08-01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2990.1—2019

前言

DB13/T2990《毒蘑菇识别》分为下列几部分:

——第1部分: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

——第2部分: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

——第3部分:胃肠炎型毒蘑菇;

——第4部分:神经精神型毒蘑菇;

——第5部分:溶血型毒蘑菇;

——第6部分:光过敏性皮炎型毒蘑菇。

本部分为DB13/T299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师范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家庄学院、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安、赵立强、张金秀、姚清国、刘倩倩。

I

DB13/T2990.1—2019

毒蘑菇识别第1部分: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的识别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的术语和定义、河北主要毒蘑菇类型、中毒症状和形态识别特

征。

本标准适用于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的识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毒蘑菇

指误食后导致人体出现中毒反应的野生蘑菇。

3.2

蘑菇毒素

指毒蘑菇中含有的危害人体健康、引发人体出现中毒反应的有毒化学物质。

3.3

鹅膏肽类毒素

指鹅膏属、盔孢伞属和环柄菇属一些种类含有的鹅膏毒肽、鬼笔肽类等蘑菇毒素。

3.4

急性肝损害型中毒

指食用毒蘑菇后引起的转氨酶剧增、肝功能异常,最终导致肝脏等器官衰竭的中毒现象。

4主要毒蘑菇类型

引起急性肝损害型中毒的蘑菇种类主要包括:鹅膏菌属(Amanita)、环柄菇属(Lepiota)、盔

孢伞属(Galerina)的一些种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