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926-2020 卡特兰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3926-2020 Technical regulationforpot flower production of Cattleya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3926-2020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2-15
实施日期
2021-01-15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江苏省园艺标准化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卡特兰盆花的生产条件、适宜品种、栽培、花期调控、病虫害防治、包装与运输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卡特兰的盆花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邵和平、张宁宁、衡燕、赵旸、刘晨、桂勇武、张琼、夏明霞、江兴瑜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2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62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926—2020

卡特兰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potflowerproductionofCattleya

2020-12-15发布2021-01-15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926—2020

前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邵和平、张宁宁、衡燕、赵旸、刘晨、桂勇武、张琼、夏明霞、江兴瑜。

I

DB32/T3926—2020

卡特兰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卡特兰盆花的生产条件、适宜品种、栽培、花期调控、病虫害防治、包装与运输的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卡特兰的盆花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2/T3112设施花卉清洁生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生产条件

4.1生产设施

4.1.1棚室

宜采用连栋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配备湿帘通风、喷雾、外遮阳、内保温、加温机等设施设备。

生产环境符合DB32/T3112的规定。

4.1.2苗床

采用移动式或固定式钢架苗床,苗床宽170cm~180cm,床架高70cm~75cm,长度视场地条件

而定。

4.2容器

小苗宜选用口径8cm左右盆钵,中苗宜选用10cm左右盆钵、大苗选用12cm~14cm的盆钵。

4.3基质

采用树皮、兰花石等颗粒材料与水苔混合配制。各阶段基质适宜配比(体积比)为:小苗期树皮(6

mm~9mm)+水苔=1:1;中苗期树皮(6mm~9mm)+兰花石(6mm~9mm)+水苔=1:1:

1;大苗和成苗期树皮(8mm~12mm)+兰花石(8mm~12mm)+水苔=2:2:1。种植前用清

水浸泡基质8h,4h换一次水。

4.4水源

宜使用洁净的雨水、放置1d后的自来水等水源,pH值6~6.5,EC值0.6mS/cm以下。

1

DB32/T3926—2020

5品种

常见栽培品种参见附录A。

6栽培

6.1小苗栽培

6.1.1种苗选择

种苗宜选择品种纯正、根系粗壮饱满、叶片肥厚、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组培苗或分株苗。组培苗

苗高5cm~6cm,具3片~4片叶,5条~6条根。

6.1.2移栽定植

取苗时先把根系与盆边分开,然后捏住茎基部取苗。将根系分散开,用混合基质均匀包裹根部后植

入盆钵,适度压紧。基质宜低于盆口约1cm,且不掩盖假鳞茎基部芽点。移栽后浇1次透水,并在10d

内喷洒广谱杀菌剂2次。

6.1.3栽培管理

6.1.3.1温度

冬季宜保持昼温20℃~24℃,夜温15℃~17℃;夏季宜保持昼温28℃~32℃,夜温24℃~26℃。

6.1.3.2湿度

空气湿度宜控制在80%左右。

6.1.3.3光照

光照强度保持8000lx~12000lx为宜,春夏秋三季用遮阳网遮荫。

6.1.3.4肥水

移栽后15d,每盆施用缓释肥1g左右于盆边。基质见干即要浇肥水,春夏秋3d~4d浇1次,冬

季7d~10d浇1次。施肥与浇水交替进行,用高氮肥(N:P2O5:K2O=30:10:10)和平衡肥(N:

P2O5:K2O=20:20:20)的3000倍液轮换浇施,冬季停肥控水。

6.2中苗栽培

6.2.1换盆

小苗培养5个~6个月,兰株高度达10cm以上,叶片厚实挺拔,根系饱满,部分根系长至盆底时,

换10cm盆。将旧基质去除,检查整理根系,将烂根和死根剪掉,再用杀菌剂蘸根,晾干后定植。定植

后基质宜低于盆口2cm,茎基部芽点位于基质以上。

6.2.2栽培管理

6.2.2.1温度

冬季宜保持昼温18℃~22℃,夜温13℃~15℃;夏季宜保持昼温28℃~32℃,夜温24℃~26℃。

6.2.2.2湿度

空气湿度宜控制在70%~80%。

6.2.2.3光照

光照强度保持13000lx~15000lx为宜。

6.2.2.4肥水

2

DB32/T3926—2020

每盆施用缓释肥1g~2g左右,置于远离新芽的盆边。基质表面见干后浇肥水,约2d~4d浇1次。

施肥与浇水交替进行,用平衡肥(N:P2O5:K2O=20:20:20)和高钾肥(N:P2O5:K2O=15:10:30)

的2000倍液轮换浇施,冬季停肥控水。

6.3大苗栽培

6.3.1换盆

中苗生长5个~6个月,兰株高度达15cm左右,叶片坚硬挺拔,根系饱满,部分根系长至盆底时

换12cm盆。种植时先在花盆底部放置3cm~4cm厚的粗颗粒,再用少量水苔包裹根系,植入盆中央,

使根系分布均匀。定植后基质宜低于盆口2cm,茎基部芽点位于基质以上。

6.3.2栽培管理

6.3.2.1温度

冬季宜保持昼温18℃~22℃,夜温11℃~13℃;夏季宜保持昼温28℃~32℃,夜温24℃~26℃。

6.3.2.2湿度

空气湿度宜控制在60%~80%。

6.3.2.3光照

光照强度保持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