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401.30-2021 山地旅游 第30部分: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规范
DB52/T 1401.30-2021 Mountain Tourism Part 30: Specification for Rural Tourism Visitor Service Cente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CCSA12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401.30—2021
山地旅游第30部分:乡村旅游游客服务
中心规范
Mountaintourism—Part30:Specificationfortheruraltouristreception
center
2021-08-30发布2021-12-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401.30—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1
5设施要求...........................................................................2
6服务要求...........................................................................2
7管理要求...........................................................................4
8等级划分与评定规则.................................................................4
附录A(规范性)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评价细则.........................................6
I
DB52/T1401.3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52/T1401《山地旅游》的第30部分。
本文件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茗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一帆、侯晓敏、毛其军、周金淼、郭勇。
II
DB52/T1401.30—2021
山地旅游第30部分: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地乡村游客中心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设施要求、服务要求、管理要求和等级
划分与评定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山地旅游各类乡村游客中心的设施建设与服务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26356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
GB/T31383-2015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乡村游客中心ruraltouristreceptioncenter
为乡村旅游到访游客和村民(居民)提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
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
4总体要求
4.1选址应尊重山地自然环境,不破坏山地自然景观。
4.2建筑应突出山地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4.3宜根据山地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确定游客服务中心的规模与功能。
4.4坚持主客共享原则,兼顾游客和村民(居民)服务需求。
4.5宜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效率。
1
DB52/T1401.30—2021
5设施要求
5.1咨询服务设施
5.1.1应配备咨询台和服务热线电话。
5.1.2放置有意见簿(卡、箱)。
5.1.3宜配备可供公众免费查询、浏览的电子信息设备,如触摸屏、自助查询设备备。
5.1.4配备资料、实物展示架、台。展示宣传设施设置应符合GB/T31383中9.2的规定。
5.1.5宜设有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咨询平台。
5.1.6可配备智慧旅游导览系统或虚拟景区游览系统。
5.2公共配套设施
5.2.1应在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建筑、正门、墙壁或顶部等明显处设置统一标识,周周边200米范围宜设
置引导标识。
5.2.2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使用应符合GB/T10001.1和GB/T10001.2的规定。
5.2.3公共区域休息设施应注重山地乡村文化氛围的营造,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应符合GB31383
中9.3的要求。
5.2.4宜在200米范围内配套旅游厕所,并符合GB/T18973的要求。
5.2.5应配备与接待量相匹配的停车场,宜建设生态停车场。
5.2.6宜配置有分类收集功能的垃圾桶。
5.2.7宜按照GB/T26356的规定,设置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土特产品)展销区。
5.2.8有条件的可设置山地乡村文化展示与体验区。
5.3其他设施
5.3.1应配备急救箱、常用药品及简易救护设备。
5.3.2应有山地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设备,数量充足、完好有效。
5.3.3应配备山林消防设施,宜设有微型消防站。
5.3.4宜设置室内外安全监控设施,并配备监控区域提示牌。
5.3.5宜设置有饮水机、手机充电器、小件物品寄存处、雨伞(雨衣)、打气筒、针线包等。
5.3.6宜为老、幼、伤、残、孕等特殊人群提供无障碍设施,如轮椅、婴儿车、拐拐杖、老花镜等。
6服务要求
6.1服务内容
6.1.1咨询服务
6.1.1.1应提供旅游线路、旅游交通、接待服务、旅游商品、旅游投诉、旅游安全全保障以及周边景区
(点)等相关信息的咨询服务。
6.1.1.2宜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在咨询服务台显著位置以及宣传资料上公布咨询、投诉电话。
6.1.1.3可为旅游者提供公共旅游信息问询解答或个性化需求建议。
2
DB52/T1401.30—2021
6.1.2智慧服务
6.1.2.1移动通讯网络顺畅、稳定,免费WIFI全覆盖。
6.1.2.2提供山地乡村旅游基本信息、服务信息、应急信息等自助旅游信息查询服务。
6.1.2.3宜提供智能讲解设备的租赁服务,或公布智能讲解二维码。
6.1.2.44宜提供门票、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产品在线预订和支付服务。
6.1.3休憩服务
6.1.3.1应提供免费饮用水。
6.1.3.2宜提供茶水、咖啡等服务。
6.1.3.3宜提供阅读、手工体验等特色服务。
6.1.3.44宜提供户外旅游体验安全示范与讲解服务。
6.1.4展陈服务
6.1.4.1应免费提供旅游指南、旅游线路推介、导览手册、景区(景点、村庄)海报、手绘旅游地图
等宣传资料。
6.1.4.2提供山地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保护、文明旅游等宣传资料。
6.1.4.3宜以实物陈列的形式展示山地乡村特色文化。
6.1.4.44展示资料和物品宜定期进行整理和维护,保证整洁、美观、丰富、安全、合法。
6.1.5购物服务
6.1.5.1提供满足游客所需的日常用品销售服务。
6.1.5.2提供地方特色旅游商品代售与展示服务,商品陈列整齐并明码标价。
6.1.5.3宜提供山地户外旅游体验所需装备售卖服务。
6.1.5.44可设置网上销售平台。
6.1.6讲解服务
6.1.6.1根据游客接待量,应配备数量充足的导游讲解人员。
6.1.6.2导游讲解人员资料公布上墙,包括在岗导游员、讲解员。
6.1.6.3少数民族地区宜配有一定比例的民族方言讲解员。
6.1.6.44导游应具备组织、协调、沟通和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6.1.6.5可根据游客需求,提供针对性讲解服务。
6.1.7投诉处理
6.1.7.1应有专人负责接待和处理游客各类投诉。
6.1.7.2应按程序及时受理并记录旅游投诉情况。
6.1.7.3应认真听取游客诉求,及时向投诉者反馈处理意见。
6.1.7.44对投诉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存档,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6.2服务规范
6.2.1服务人员应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6.2.2服务人员熟练掌握岗位服务技能,熟悉当地的旅游基本情况,对区域旅游也有一定了解。
3
DB52/T1401.30—2021
6.2.3服务人员统一服饰,佩戴胸牌,着装整洁,举止得体,少数民族宜着民族服服饰。
6.2.4服务人员应文明用语、热情接待,以标准普通话为主,部分员工掌握民族方言。
6.2.5通过在线网络、声讯电话和现场服务等多种方式回答咨询问题、受理旅游投投诉、办理相关旅游
事务。
6.2.6应在游客服务中心公示服务时间,并根据游客和居民出游规律实时调整周末末、节假日、旅游高
峰季节服务时间。
6.2.7宜结合自身山地乡村特点,提供特色化服务。
7管理要求
7.1制度管理
7.1.1应制定相应的游客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和章程。
7.1.2应建立值班制度和日志记录制度,保障正常运营。
7.1.3应有完备的游客意见收集、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
7.2人员管理
7.2.1应根据游客服务中心的接待规模,配备相应的接待人员。
7.2.2宜配备临时性服务人员,也可招募当地村民(居民)。
7.2.3应对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定期培训、不定期的专题培训,且有培训记录录。
7.2.4应对服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
7.3安全管理
7.3.1应配备专门的安保人员。
7.3.2应配备专业的山地救援服务人员。
7.3.3应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有效落实。
7.3.4应有应对山地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的处理办法和应急预案,并有效落实。
7.3.5应提供医疗急救服务,为游客的突发性伤害、疾病等提供紧急救援服务。
7.3.6应注重旅游安全宣传,提高游客和村民(居民)的安全意识。
7.4卫生管理
7.4.1应配备卫生保洁人员。
7.4.2公共区域应做到及时清扫,干净整洁,无污水污物,空气清新无异味。
7.4.3应实行垃圾分类,日产日清。
8等级划分与评定规则
8.1等级划分
根据山地乡村游客中心的总体要求、设施与服务、服务规范和管理要求等检查项目进行评定,将其
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
4
DB52/T1401.30—2021
8.2等级评定规则
8.2.1指标体系
山地乡村游客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表见附录A。
8.2.2定级要求
各项指标总分为100分。评级时总得分80分(含)以上为一级,60分(含)~80分为二级,50分(含)~
60分为三级,低于50%不定级。
5
DB52/T1401.30—2021
A
A
附录A
(规范性)
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评价细则
表A.1山地乡村游客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表
最高大项次分项检查
序号检查项目评分说明
得分分值分值得分
1总体要求10
1.1位置位置优越、符合乡村旅游总体规范3
选址与已批复的村镇建设
1.1.1规划、乡村旅游总体规划1
相协调
设在乡村旅游景区(景点、
根据实际情况,以满足到访游客需求
1.1.2村庄)的主出入口或方便2
为原则
醒目的地点
1.2规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4877.12-2018 基因条形码筛查方法 第12部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 2018-03-12
- SN/T 5043-2018 H5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压电免疫传感器和超敏荧光试纸条检测方法 2018-03-12
- SN/T 5040-2018 入出境集装箱携带病媒生物采集方法 2018-03-12
- SN/T 5044-2018 西尼罗河热病毒核酸液相芯片检测方法 2018-03-12
- SN/T 0503-2018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 竹胶合板箱检验规程 2018-03-12
- SN/T 5081-2018 进出口危险货物含多卤联苯的产品分类方法 2018-03-12
- SN/T 5080-2018 进出口碱性及非酸性二次电池电能检测方法 2018-03-12
- SN/T 5065-2018 玩具基体材料中总铅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018-03-12
- SN/T 5047-2018 进出口纺织品 供应商召回指南 2018-03-12
- SN/T 5045-2018 进出口食用动物中巴龙菌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01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