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453-1995 隔绝式压缩氧呼吸器
MT 453-1995 Isolating Compressed Oxygen Respirato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5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 起草人:
- 李传洪、施申忠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4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453一1995
隔绝式压缩氧呼吸器代替ZBC7300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隔绝式压缩氧呼吸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负压型隔绝式压缩氧呼吸器(以下简称呼吸器).
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226一般压力表
GB/T141。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2890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2891过滤式防毒面具罩性能试验方法
GB5099钢质无缝气瓶
GB8982医用氧气
GB/T10111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方法
MT454压缩氧呼吸器和压缩氧自救器用二氧化碳吸收剂—氢氧化钙技术条件
3术语
3.1额定防护时间nominalprotectiontime
在规定作功功率条件下,呼吸器符合防护性能要求的使用时间。
3.2防护时间protectiontime
呼器在本标准规定的适用环境中能满足防护性能要求的使用时间。
3.3高压系统highpressuresystem
呼吸器的氧气瓶、氧气瓶阀门、减压器、手动补给阀、压力表、替报器和压力表开关等高压部分及其
连接件所形成的高压气路。
3.4低压系统lowpressuresystem
呼吸器的口具或面罩、呼吸软管、呼气阀、吸气阀、气囊(包括排气阀)、自动补给阀和清净雄等低压
部分及其连接件所形成的低压气路。
3.5呼气气路exhalationairway
呼气经口具或面罩、呼气软管、呼气阀、清净罐进人气囊的气路。
3.6吸气气路,nhalationairway
吸气由气囊经降温器、吸气阀、吸气软管到口具或面罩的气路。
3.7呼气阻力exhalationresistance
呼气气流通过呼气气路的阻力。
3.8吸气阻力inhalationresistance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5一12一28批准1996一04一01实施
MT453一1995
吸气气流通过吸气气路的阻力。
3.9手动补给供氧oxygendeliverybymanualswitch
用手按动,使手动补给阀直接向低压系统供氧。
3.10自动补给供氧oxygendeliverybydemandvalve
低压系统内压力降到规定负压值时,自动补给阀自动开启向低压系统供氧。
3.11定量供氧oxygendeliverybyconstantflow
高压氧气经减压器减压后,通过节流孔以规定流量连续向低压系统供氧。
3.12减压器pressurereducingvalve
将高压氧气减压,以自动补给供氧和定量供氧方式向低压系统供氧的装置。
3.13自动排气阀automaticreliefvalve
低压系统内的压力上升到规定值时,排气阀自动开启向外界排气的装置。
3.14气囊工作容积availablevolumeofbreathingbag
自动排气阀开启时气囊容积与自动补给阀开启时气囊容积的差值。
3.15辅助工作型呼吸器assistantworkingrespirator
供矿山救护队员工作呼吸器发生故障时佩戴退出灾区、救护伤员和化工等部门救护站使用的防护
时间不大于2h的呼吸器。
3.16基本工作型呼吸器rudimentalworkingrespirator
供矿山救护队员和辅助救护队员进行抢险救灾等主要救护工作使用的防护时间大于2h的呼吸
器。
3.17成品质量weightofrespiratorwheninuse
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吸收剂和冷却剂的呼吸器在佩戴使用时的质量。
3.18短时间特重劳动superheavyworkinshorttime
指在3-5min内,完成呼吸量为78L/min,呼吸频率为30次/min的劳动强度。
4产品分类
4.1产品类型
呼吸器按用途分为辅助工作型和基本工作型两类。
按额定防护时间分为1h,2h,3h,4h四个规格。
4.2基本参数
呼吸器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额定防护氧气瓶额定
规格作功功率额定耗氧量氧气储量成品质量
类型时间压力
hWL/minLkg
刀llnMP.
160100<8
辅助工作型54.41.2
2120200镇10
20
3180300提12
基本工作型69.21.4
4240400<14
技术要求
5.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MT453一1995
5.2适用环境条件:
呼吸在下列环境中使用时应能可靠地保护呼吸器官:
大气成分:
CO0^-100a;SOi0^-2%;H2S0-1%;N020-1%;
CO,0^100%;CHq0-100%;N,010000;浮尘10g/m3;
大气压力:70125kPa;
相对湿度:0-100%;
温度:一20-+40'C.
5.3气密性:
5.3.1高压气密性:
高压系统在气密性试验中应不漏气。
5.3.2低压气密性:
J低压系统经正压气密性和负压气密性测定,其压力变化值应不大于30Pa.
5.4防护性能要求:
5.4.1吸气中氧气浓度:
在额定防护时间内,吸气中氧气浓度应不低于25%.
5.4.2吸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吸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作功功率吸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呼吸器类型面体
w最大值平均值
口具c1.5
辅助工作型54.4
全面罩G2
69.2Gl镇0.25
口具
短时间特重劳动(2
基本工作型
69.2成1.5簇0.4
全面罩
短时间特重劳动蕊2.5
5.4.3吸气温度:
在规定的试验温度下,吸气温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吸‘气温度
呼吸器类型降温方式
试验温度26士2'C环境温度40士20C
辅助工作型无降温器《45
带降温器成42
基本工作型
无降温器簇42
5.4.4呼气阻力和吸气阻力:
在表7规定的条件下用仿人呼吸装置试验呼吸器时,测得的呼气阻力和吸气阻力应符合表4的规
定。
MT453一1995
表4
呼吸器类型呼气阻力吸气阻力30L/min稳定气流测定呼气阻力备注
辅助工作型簇+550(一450蕊180
蕊+400(一300蕊180
基本工作型
簇+1500(一1500短时间特重劳动
5.4.5防护时间:
呼吸器的防护时间,应不小于表1规定的额定防护时间。
5.5供氧性能:
5.5.1定量供氧量:
当氧气瓶压力为202MPa时,定量供氧量基本工作型为1.4士0.1L/min,辅助工作型为1.2士
0.1L/min,
5.5.2自动补给供氧量:
辅助工作型:当氧气瓶压力为20^-5MPa时,供氧量应不小于60L/min,
基本工作型:当氧气瓶压力为20-18MPa时,供氧量应不小于100L/min;当压力为5^-3MPa
时,供氧量应不小于80L/min,
5.5.3手动补给供氧量:
辅助工作型:当氧气瓶压力为20^-5MPa时,供氧量应不小于60L/min;当压力小于5MPa时,供
氧量应不小于(60/5)L/min,
基本工作型:当氧气瓶压力为20^-18MPa时,供氧量应不小于150L/min;当压力为5^-3MPa
时,供氧量应不小于60L/min,
5.6自动补给阀开启压力:
当低压系统内的压力下降至一100一一300Pa时,自动补给阀应开启。
5.7排气阀开启压力:
5.7.1通气流量为1.4L/min稳定气流时,排气阀开启压力应为100^-300Pa,
5.7.2通气流量为60L/min稳定气流时,排气阀开启压力应不大于1.5kPa,
5.8耐温性:
无清净罐,接有氧气瓶的呼吸器,经耐温试验后,检查各部件应不发硬,不开裂,不发粘,不变形,并
符合本标准5.3和5.4规定。
59耐冲击性:
包装的呼吸器经冲击试验后,应符合本标准5.3和5.5要求。
5.10佩戴性能:
呼吸器的佩戴试验是防护性能试验的补充,其主要目的是检查呼吸器结构的合理性,零部件的可靠
性,实际的适用性和佩戴的舒适性,其防护时间应符合本标准表1的规定。
5.11呼吸器所有零部件应保持清洁,低压系统应消毒,与氧气接触的零部件应无油。
5.12涂漆、电镀表面保护层,其色泽均匀一致,应与基体结合良好,不得有针孔、斑点、条纹、脱皮、起
泡、擦伤、皱皮和流痕等缺陷。
5.13主要部件和材料:
5.13.1氧气瓶应符合GB5099的有关规定。
5.13.2压力表应符合GB/T1226的有关规定。
5.13.3减压器的安全阀开启压力应在0.7-1MPa范围内。
5.13.4呼气阀和吸气阀:
MT453一1995
5.13.4.1呼气阀和吸气阀的逆向漏气量应不大于0.5L/min,
5.13-4.2呼气阀和吸气阀的通气阻力应不大于30Pa.
5.13.5面体:
5.13.5.1口具:
口具放在唇齿之间,闭嘴时应严密,便于咬紧,佩戴舒服。
5.13-5.2鼻夹:
鼻夹弹簧夹紧力应适度,与鼻夹垫配合后应紧密可靠地密封鼻孔,不能因急剧运动、汗液而脱落。
5.13-5.3面罩:
面罩应符合GB/T2890的有关规定。
5.13.6清净罐:
5.13.6.1清净罐应不漏气。
5.13-6.2装好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清净罐的通气阻力应不大于150Pa,
5.13.7气囊:
5.13.7.1气囊经热水浸泡试验后,应不开胶,气密性试验时应不漏气。
5.13-7.2气囊的有效容积应在2.7-5.0L范围内。
5.13.8呼吸软管:
其长度应保证头部能自由活动;其伸长率应大于20%;应不断裂、不漏气;弯曲时应不堵塞气路。
5.13.9排唾液盒应气密。
5.13.10水分吸收器应气密。
5.13.11降温器应气密。
5.13.12哨子的声级强度应不小于80dB(A)o
5.13.13防烟眼镜:
5.13.13.1防烟眼镜与脸部接触应紧密、镜片透光性好,采取防雾措施后,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镜片内表
面应不上雾。
5.13-13.2防烟眼镜的总视野应不小于70%;双目视野应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1-106-1974 铰链连接用二级精度(dc)小六角头螺栓 1974-09-20
- HB 3665-1986 加工轻合金不通孔普通螺纹的机、手用丝锥 d=3~3.5mm 1986-03-11
- LY/T 1038-1991 运材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1991-07-07
- QJ 1558-1988 真空中材料挥发性能测试方法 1988-04-25
- SJ 1654-1980 3DD270型、3DD271型、3DD272型NPN硅扩散台面低频大功率三极管 1980-11-27
- QJ 1364-1988 导弹地面设备用特种汽车道路试验规范 1988-02-19
- HB 6667-1992 飞机液压系统地面检查接头端基本尺寸 1992-01-01
- QJ 2302-1992 烧蚀材料内部温度测量方法 1992-02-06
- JB/T 581-1979 回转吊盖快开人孔 1979-10-01
- QJ 996.2-1986 车床辅助工具 圆盘形车刀用刀杆 198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