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 10617-2011 熟制杏核和杏仁

SB/T 10617-2011 Roasted sweet apricot inshell and kernel

行业标准-商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B/T 10617-201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商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7-07
实施日期
2011-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熟制杏核和杏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3.1和3.2 定义的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浙江华隆食品有限公司、江苏阿里山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大好大食品有限公司
起草人:
赵文革、朱永涛、徐星魏、翁洋洋、宋宗庆、陈居立、朱迪刚、来明乔、张阿妮、季长路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7.080.10

X24

1

备案号:33194—201S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10617—2011

SB/T

熟制杏核和杏仁

andkernel

Roastedsweetinshell

apricot

201

1-07-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

SB/T10617--2011

目次

前言……………·

1范围…………Ⅱ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2

5要求…………2

6试验方法……3

7检验规则·····………………·4

8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4

10617--2011

SB/T

刖菁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华隆食品有限公司、江苏阿里山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大好大食品有限

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百联实

业有限公司、山东中粮花生制品进出口有限公司、杭州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咸阳市彩虹商贸食品有限

公司、芜湖市傻子瓜子有限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文革、朱永涛、徐星魏、翁洋洋、宋宗庆、陈居立、朱迪刚、来明乔、张阿妮、

季长路。

SB/T10617—2011

熟制杏核和杏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熟制杏核和杏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3.1和3.2定义的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1671果、蔬罐头卫生标准

GB

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6326坚果食品卫生标准

GB

16565油炸小食品卫生标准

GB

19300烘炒食品卫生标准

GB/T20452仁用杏杏仁质量等级

GB/T22165坚果炒货食品通则

NY

5319无公害食品瓜子

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Z005])

3术语和定义

GB/T22165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inshell

杏核(甜)sweetapricot

壳杏仁

Lamarck。

蔷薇科植物杏的种子,拉丁文名:Ameniacavulgaris

3.2

kernel

杏仁(甜)swatapricot

蔷薇科植物杏的种子杏核去壳的内仁。

3.3

swatinshell

熟制杳核ro∞tedapricot

以杏核(甜)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炒制、干燥、烤制或其他熟制工艺制成的产品。

10617—2011

SB/T

3.4

sweetkernel

熟制杏仁roasted

apricot

以甜杏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炒制、干燥、烤制、油炸或其他熟制工艺制成的产品。

3.5

kernel

虫蚀粒埘ured

杏核壳表面有虫眼且伤及籽仁的颗粒。

3.6

霉变粒mouldkernel

杏核和杏仁因霉变其仁呈现黑色、棕色、褐色的颗粒。

4分类

产品按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

1)烘炒类;

2)油炸类;

3)其他类。

5要求

5.1原料

杏仁应符合GB/T20452和GB16326的规定,杏核应符合GB16326和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的规定。

5.2辅料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和有关规定,其他铺料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5.3感官

感官应符合表1规定。

表1感官要求

要求

项目烘炒油炸

烘炒杏核其他类

杏仁杏仁

颗粒整齐、饱满,大小均匀,其颗粒整齐、饱满,大小均匀,其

颗粒整齐、饱满,大小均匀,虫蚀粒

外观中虫蚀粒≤2.0%,霉变粒中虫蚀粒≤1.5%、霉变粒

≤1.5%

≤2.0%≤1.5%

外壳呈棕黄色,仁淡微黄色,

具有该产品应有之色泽,色泽均匀,具有该产品应有之色泽,色泽

色泽色泽均匀,具有该产品应有之

杏仁呈淡黄色均匀

色泽

香而酥脆可口,香味、滋味与气味纯除具有杏仁应有的香味、滋味

香而酥脆可口,香味、滋昧与

口味正,无异味,按不同配料应具有各自的与气味外,按不同配料、加工方

气味纯正,无异味

特色风味法还应具有各自的特色风味

杂质正常视力无可见外来杂质

10617—2011

SB/T

5.4水分

水分应符合表2要求。

表2水分指标

指标

项目

烘炒类油炸类其他类

l水分/(g/lOOg)≤8

5.5卫生指标

烘炒类产品应符合GB19300的规定;油炸类产品应符合GB16565的规定;其他类产品重金属指

5319

标应符合GB11671的规定,其他指标应符合GB19300的规定;二氧化硫(SO。)含量应符合NY

的规定。

5.6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的规定。

5.7净含量要求

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5.8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感官要求

6.1.1通用方法

lx~500

在光亮度为300Ix条件下,将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用目测检查色泽、颗粒形态

和杂质,带壳产品应去除外壳后用目测检查仁的色泽;嗅其气味,尝其滋味与VI感,做出评价。

6.1.2虫蚀粒

用四分法从抽样样品中称取500g左右样品,挑出虫眼粒,带壳的剥开后,数其虫蚀粒数量,按式

(1)计算虫蚀粒指标:

,1一等×100%

式中:

,。——产品的虫蚀粒指标,%;

n,——虫蚀粒数,单位为个;

n——称取500

g左右样品的总数,单位为个。

6.1.3霉变粒

取检验过虫蚀粒指标的样品,带壳产品需将其剥开,数其霉变粒数量,按式(2)计算霉变粒指标:

3

10617—2011

SB/T

,2一n2×100M

式中:

,2——产品的霉变粒指标,%;

n:——霉变粒数,单位为个;

n——称取500

g左右样品的总数,单位为个。

6.2水分

按GB5009.3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6.3净含量测定

按照JJF1070中有关规定执行。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包括感官要求、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总数(有此要求的)、大肠菌群、净含量指标。

7.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5.3~5.7中的所有项目指标,正常情况下每年检验2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

行型式检验:

a)工艺或原材料发生重大改变时;

b)产品投产鉴定前;

c)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再生产时;

d)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要求时。

7.3检验组批和抽样

同一班次或同批原料生产的同一品种,为一个检验批,从每批产品不同部位随机抽取6袋(不足

500

g的加量抽取),分别做感官、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检验,留样。

7.4判定原则

7.4.1检验结果全部项目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

7.4.2检验结果中微生物指标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4.3检验结果中除微生物指标外,其他项目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可以在原批次产品中加倍取样对

不符合项复检,复检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复检结果中如仍有指标不符合

本标准,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8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签、标志

8.1.1产品预包装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产品标志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标注原料品种或产地。

8.1.2储运图示的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4

SB/T10G17—2011

8.2包装

8.2.1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相应的食品包装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采甩马口铁罐

或软罐作包装时,应符合相关罐头包装物标准的要求。

8.2.2销售包装应完整、严密、不易散包。

8.3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有篷盖。运输中应轻装、轻卸、防雨、防晒。

8.4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通风、干燥、阴凉、清洁的仓库内,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有腐蚀性、潮湿的物品混贮,产

品应堆放在垫板上,且离地locm以上、离墙20cm以上,中间留有通道。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