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4/T 51.8-2021 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规范 第8部分:医疗机构
DB5104/T 51.8-2021 Fearless Consumptio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Part 8: Medical Institu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攀枝花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起草人:
- 冉光明、杨文元、邓春莉、周朝华、贤安娃、庞洁、王强、张银、罗磊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0.080.30
CCSA12
5104
四川省(攀枝花市)地方标准
DB5104/T51.8—2022
代替DB5104/T51.8—2021
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规范第8部分:
医疗机构
Thestandardofreliableandcomfortableconsumingenvironmentconstruction
Part8:medicalinstitution
2022-11-10发布2022-12-10实施
攀枝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04/T51.8—2022
目 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条件.............................................................................1
5通用要求.............................................................................2
6建设要求.............................................................................2
7评价与改进...........................................................................4
附录A(资料性)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医疗机构考核评分表.................................5
参考文献...............................................................................9
I
DB5104/T51.8—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5104/T51.8—2021《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规范第8部分:医疗机构》,与DB5104/T
51.8—2021相比,除结构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表A.1一般项的评分项目“氛围营造”,调整了部分评分项目的内容和基本要求(见表
A.1一般项);
b)调整了部分条款的篇章结构和表述方式。
本文件由攀枝花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攀枝花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攀枝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攀枝花市市
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冉光明、杨文元、邓春莉、周朝华、贤安娃、庞洁、王强、张银、罗磊。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21年首次发布为DB5104/T51.8—202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I
DB5104/T51.8—2022
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规范第8部分:医疗机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的医疗机构的术语和定义、基本条件、通用要求、建设要求、
评价与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的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建设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566.6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6部分:医疗场所
DB5104/T51.1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规范第1部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nonprofitmedicalinstitution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
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结余只能用于自身的发展,如改善医疗条件、引进技术、开展新的
医疗服务项目等,不能用于投资者的回报。
3.2
营利性医疗机构forprofitmedicalinstitution
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回报的医疗机构。
4基本条件
参与放心舒心消环境建设的医疗机构应满足DB5104/T51.1中第4章规定的条件,同时还应满足以下
条件:
a)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按照卫生健康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
b)在国家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的框架内开展诊疗活动。
c)由具备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诊疗服务。境外医务人员来攀枝花行医需遵守《外国医师
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规定。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医务人员来攀枝花行医需分别遵守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台湾地区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管理
规定》。
d)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医疗类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溯源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1
DB5104/T51.8—2022
5通用要求
参与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的医疗机构应满足DB5104/T51.1中5.3通用基本要求。
6建设要求
6.1管理规范
6.1.1医疗机构应符合国家、省和攀枝花市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6.1.2医疗机构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制度健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主要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制
度包括但不限于:
a)投诉处理制度;
b)满意度调查制度;
c)回访工作制度。
6.1.3医疗机构应按照要求保留投诉处理、满意度调查、回访等工作记录。
6.1.4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有完整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职工熟悉本岗
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
6.1.5医疗机构应完善医疗保障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公
益性社会活动,及时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医疗保障任务。
6.1.6医疗机构应开展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宣传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6.1.7医疗机构积极引入先进的或国际公认的医院管理体系与理念,有效且高效地管理医院。
6.2医疗场所
6.2.1医疗场所命名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
6.2.2医疗场所的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按GB/T15566.6要求设置。
6.2.3医疗机构应达到相关环境标准要求,诊疗环境干净、整洁、舒适、安全,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
施设备,并按照相关要求保护患者隐私。
6.2.4应对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实行分类管理。
6.2.5污水管理和处置符合规定。
6.3费用明示
6.3.1应按照人民政府或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
6.3.2医疗服务项目应标明项目名称、项目内容、计价单位、价格等相关信息。
6.3.3医用材料应标明品名、规格、价格等相关信息。
6.4医疗服务
6.4.1宜为老年人或者特殊人群(残疾人、现役军人、劳动模范等)开启一站式服务窗口,为有需要
的老年人或者特殊人群提供陪诊等服务,并与相关科室建立无缝对接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流程,实现老
年人或者特殊人群优先就诊、优先缴费、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住院等服务。
6.4.2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提供预约服务,避免人员过度集中。
6.4.3咨询窗口应实行应告知尽告知原则。
6.4.4医疗机构宜提供预约制服务,推行分时段诊疗。
6.5医疗安全
2
DB5104/T51.8—2022
6.5.1建立医疗安全管理组织和责任体系,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医疗安全问题并持
续改进。
6.5.2建立医疗风险防范体系,确保患者安全,按规定报告并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
缺陷。
6.5.3定期进行全员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医疗安全意识。
6.5.4制定制度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
6.5.5实施患者安全目标,在患者安全方面进行持续性改进。
6.6医疗质量
6.6.1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和体系,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相关问题并持
续改进。
6.6.2成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对全院医疗、医技质量等实行监管,并落实多部门管理协调机制。
6.6.3定期进行全员医疗质量教育和培训,牢固树立医疗质量意识,建立全员参与医疗质量管理与改
进机制。
6.6.4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信息,为制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目标与评价改进的效果提供依据。
6.7医德医风
6.7.1应加强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建设、完善内部考核机制,树立尊重、关爱患者,主动、热情、周到、
文明为患者服务意识,严禁推诿、拒诊患者。
6.7.2加强行风建设,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奖惩措施并认真落实。
6.7.3加强医院文化建设,逐步建立起以病人需求为导向的医院理念和行为标准。
6.8回访调查
6.8.1可采用电话回访或实地回访的方式进行回访。
6.8.2电话回访应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回访。
6.8.3实地回访时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
6.8.4制定针对性回访计划,详细掌握回访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6.8.5在回访过程中,参加回访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沟通,全面准确地了解
回访服务对象的康复情况。
6.8.6回访结束后,要对回访活动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建立转档。
6.9投诉管理
6.9.1应当设置医患关系办公室或者指定部门(以下统称投诉管理部门)统一承担投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HS 04542-2004 HV491型辊道输送装置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
- YY 91092-1999 表型磁疗器 1989-09-19
- HB 1-104-1974 四级精度(dc4)短螺纹小六角头螺栓 1974-09-20
- QB 1223-1991 表面活性剂 用作试验溶剂的水 规格和试验方法 1991-06-04
- QJ 2197-1991 金属及其合金气体渗透系数 测试方法 1991-02-28
- GB/T 4325.4-1984 钼化学分析方法 孔雀绿光度法测定锑量 1984-04-12
- HB 6670-1992 飞机与地面液氧充氧接头间的配合尺寸 1993-02-22
- YB/T 104-2005 电熔莫来石 2005-07-26
- JB/T 4716-1992 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型式与基本参数 1992-05-07
- QJ/Z 156-1985 S01-3聚氨酯清漆防护喷涂工艺细则 198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