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693.4-1999 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俄语
GB/T 17693.4-1999 Transformation guidelines of geographical names from foreign languages into Chinese—Russia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9年03月
-
2009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中国地图出版社、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总参谋部测绘局
- 起草人:
- 李崇岭、王际桐、李红、邢维琳、王淑萍、张伟明、王珂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3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cB/T17693.4一1999
前言
俄语地名汉字译写标准化是地名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地名汉字译写的统一和规范,促进国
内外科学文化的交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民政部、国家测绘局制定的俄《语地名汉字译写规则》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系列国家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第I部分:英语;
第2部分:法语;
第3部分:德语;
第4部分:俄语;
第5部分:西班牙语;
第6部分:阿拉伯语;
本标准是第4部分:俄语。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俄《语地名汉字译写规则》自行废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民政部地名研究所负责起草,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中国地图出版社、新华社参考新闻
编辑部、总参谋部测绘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崇岭、王际桐、李红、邢维琳、王椒萍、张伟明、王坷。
本标准由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俄语
Ga/T17693.4一1999
Transformationguidelinesofgeographical
namesfromforeignlanguagesintoChinese-
Russian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俄语地名汉字译写的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以汉字译写俄语地名。
2定义
荟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名geographicalnames
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
2.2地名专名specificterms
地名中用来区分各个地理实体的词。
2.3地名通名genericterms
地名中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的词.
2.4专名化的通名generictermsused”specificterms
转化为专名组成部分的通名。
2.5地名的M字译写transformationofgeographicalnamesfrom;foreign.languagesintoChinese
用汉字书写其他语言的地名。
3总则
31地名专名一般音译;地名通名一般意译。
3.2惯用汉字译名和以常用人名命名的地名(见附录s),仍旧沿用,其派生的地名,原则上同名同译。
3.3地名译写应采用该国官方出版的地图、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名志等文献中的标准地名。
3.4地名译写使用的汉字以表1俄汉音译表选用的汉字为准。
4细则
4.1地名专名
4.1.1专名(含专名化的通名)一般音译。如:
neHbKOea译“佩尼科沃”
且Mnzpoaua译“德米特罗夫卡”
刀encx译“连斯克”
CMeHNNMUC译“斯梅内梅斯”
国家质f技术监仔局1999一03一04批准1999一019一01实施
GB/T17693.4一1999
即CHHOeoaepo译“古西诺耶奥泽罗”
4.1.2序数词单独作专名时音译,修饰专名时意译。如:
HepsbiilOCTPOB译佩“尔维岛,,
Tpe}aropa译特“列季亚山,,
BTOpoiKypHltbcxmfiHpomiB译第“二千岛海峡”
BonogaewaBTOpan译第“二沃洛怡耶夫卡,,
4.1.3在自然地理实体和行政区域名称中,修饰地名通名的形容词(大小、新旧、上「、颜色,见附录A)
一般音译,但表示东西南北方向的形容词意译。如:
BOnbmoeCen。译博“利绍伊村,,
HOBuft,o·译诺“维岛,,
BepXHee,03.译“韦尔赫涅耶湖”
KpacHao,r.译克“拉斯纳亚山”
mblcCempo-BocTogHwA译东“北角,,
HPOnHBBOCTO4HMN译东“部海峡”
Ce}p-oBaHKan}KHHPai+o“译北“贝加尔区,,
4.1.4明显反映地理实体特征的专名,一般意译。如:
ocTWmCeBepmaa3emna译北“地群岛,,
4.1.5具有一定历史意义或音译过长的专名一般意译。如:
OCTPOBOKTa6pxxorlPeBOnmiH”译+“月革命岛”
OCTpomApKTHgCCKomIIHCTHTy“译北“极研究所群岛”
KPacHOreapaeficK译“赤卫军城,,
4.1.6以数词或日期命名的专名意译。如:
ropaTpmCecTpa译三“姊妹山,,
HepwmarlcK译五“一城”
,IIBaquaTbBocbmoroAHpen,译4“月28日村”
4.1.7对专名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如表示大小、方位、新旧、颜色等)不论其分写还是连写,一般意
译;表示颜色的短尾中性形容词音译。如:
Ceeepo-EHHcefteK译北“叶尼塞斯克”
I01KHO-CaxaAHHCK译南“萨哈林斯克”
BepxHeaeAcKaapaBHHHa译上“结雅平原,,
HHHCHea"rapcK译下“安加尔斯克,·
m60modican"译大“萨彦岭”
MaAOapxaHreJl}“译“小阿尔汉格尔斯克”
HOWHHKOnaeBCK译“新尼古拉耶夫斯克”
CTaPOKOHCTaHTHHOB译“旧康斯坦丁诺夫”
KpacHaxIIOAAHa译“红波利亚纳”
KpacHOKameHc‘译“克拉斯诺卡缅斯克”
4.1.8以居民点或自然地理实体的名称派生的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汉字译写时应将形容词
形式的专名复原为主格译写。如:
Xa6apowKHAxpak译“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边疆区名得名于首府名X86apoecx)
OPJ10BCKaB061IaCTb译奥“廖尔州”
(州名得名于首府名。pen)
GB/T17693.4一1999
EHHCeHcXHH、。。译“叶尼塞湾”
(湾名得名于河流名EHH}A)
BnwmcKaA二。HIeHH00Tb译维“亚济马高地”
(高地名得名于河流名B03b})
OHe7KCKHHnoAymTwu译“奥涅加半岛”
(半岛名得名于河流名OHera)
4.1.9由前置词短语或长尾形容词构成的长地名中,专名中的前置词短语或长尾形容词用以说明该地
名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征时,意译,如:
Pope-Ha-}LOHY译顿“河畔罗斯托夫”
KomcomoHboK-Ha-AMype译“阿穆尔河畔共青城”
ITeTpoBcK-3a6aAxanbCKHH译“外贝加尔地区彼得罗夫斯克”
IToxpoBcK-Ypa.nbcKHN译“乌拉尔地区波克罗夫斯克”
4.1.10在以人名命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中,专名以二格形式出现,汉译时专名恢复主格音译。如:
6yxTaV1IapHHIIPOHwcweBori译玛“丽亚·普龙奇谢瓦娅湾”
MblcAe)KHeBa译杰“日尼奥夫角”
xpe6eT4ePCKOrO‘译切“尔斯基山脉”
o-BaCeprenKHpoe.译谢“尔盖·基洛夫群岛”
4.1.11在以人名命名的居民点名称中,人名以二格形式出现在,,,之后,汉译时人名恢复主格音译
并酌情加镇“”、村“”等通名.如r’
HMeHHrOpbKO。译“高尔基村”
HMeHH月。H“。。,译“列宁村"
4.1.'12由单音节树成的专名,汉字译写时增加相应的地名通名。如;
;Ion译“顿村”
4.2地名通名(见附录C)
4.2.1通名一般意译。如:
Tagmupexn“二.’译“泰梅尔湾”
oaepoBail。一‘汗译“贝加尔湖”
KHp}Kaao6.aacrb译基“洛夫州”
4.2.2居民点名称中,其专名与通名连写吟音译,分写时意译。如:
AeCHOAMPOAOK’一娜声列斯诺伊钱”
Benropog·译别“尔哥罗德”
4.2.3一地名若由地区性通名和常见通名构成时,为简化译宕,共惫译其甲一通名。如:
BO.nxaHABagHHCKmcmKa。译“阿瓦恰火山”
(conci。系勘寮加一带;的地区性通名,意为“火
山”)
B03Bu1HeHOcTbAM)cavaaanapm。译“亚姆扎奇纳亚高地”
(napma系北乌拉尔一带的地区性通名,意为“高
地")
4.2.4仅有专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汉字译写时视地名所属的类别加注相应的通名。如:
AeH。译“勒拿河”
TOnKO译托“普科山”
4.3部分字母译写规定
4.3.1相同的两个元音字母aa,ee,oo,yy的发音与重音有关,不在重音位置上按单元音译写;在重音位
Gs/T17693.4一1999
置上按两个元音译写。如:
AneKc6eexa译“阿列克谢耶夫卡”
马epH06xoB译“切尔诺奥科夫”
Aag自m,M译“阿奇姆角”
4.3.2两个相同辅音构成的音组按单辅音译写;但HH作为两个辅音译写。如:
K.mmyHa译“科穆纳”
MHIIJepoBO译“米列罗沃”
AHHOBKa译“安诺夫卡”
4.3.3辅音字母A,T在,,u前不发音。如:
OTHBAHHA译“奥恰亚尼亚”
且OA4HHHMLI译“波钦内”
辅音字母组合的特殊发音
:;一月‘.1一3HJ,C。发。音;Ac,二,IIC发4音。如:
PacUIeBaTcKas译“拉舍瓦茨卡亚”
Kpac"Oeo几cx译“克拉斯诺沃茨克”
BpaTCx译“布拉茨克”
%Y,34,C。发川音。如:
H3BO34HK译“伊兹沃希克”
CvaCTbe译“夏斯季耶”
4.3-4.3二中的r发x音。如:
JZerKOB译“列赫科夫”
4.3-4.4三辅音字母组合一CTH,-CTJI,-3AH,-PAq中间的辅音A,T不发音,三辅音字母组合AH。中的辅音
,不发音。
McCTHbHY译梅“斯内”
6ecm}THOB译别“夏斯诺夫”
C4aCTJTHBLIeBO译夏“斯利夫采沃”
II03AHAKOBKa译波“兹尼亚科夫卡,,
CCPAJIe译谢“尔采”
COJIHI{CBKa译松“采夫卡”
4.3-4.5形容词和序数词的单数第二格词尾一。tro,e二中的r发B音。如:
BTOPorO译“弗托罗沃”
4.3.5凡带软音符号“6n的辅音一律软化。如:
A.nbmmeBOK译“阿利梅季耶夫斯克
nCHbKOw译“佩尼科沃”
4.3.6凡词干以辅音字母H结尾,后缀以元音开头,汉字译写时H双拼仅限于日双拼词干表(见附录
D),超出此范围的原则上不按双拼处理。以词千aHTO“为例,如:
AHTOH译“安东”
AHTOHHII译“安东尼”
AHTDHOB译“安东诺夫”
AHTOHOBKa译“安东诺夫卡”
4.3.7辅音字母后的硬音符号、只起隔音作用。如:
C飞e。;“a月译“斯耶兹扎亚”
UGbrtveec译“奥布亚切沃”
Gs/T17693.4一1999
4.3.8词首的P和二后跟辅音时,P和二译“勒”。如:
译“勒热夫”
APx.ce.a译“勒扎”
5俄汉音译表(见表1)
5.1表1中的汉字读音以普通话读音为准。
5.2表1中的汉字书写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简化汉字为准。
5.3表1辅音竖行与元音横行交叉点上的汉字即为该辅音与元音拼读的音译汉字。元音自成音节时,
用表1中的元音零行汉字译写;而H以外的辅音单独发音时,用表1中的辅音零行汉字译写。
汉字译名若产生望文生义现象时,应用该音节的同音异字译写。如“东”、“南”、“西”出现在地名开
m5.4at,“栋”、“楠"、“锡”译写;“江”、“海”出现在地名结尾时,用“姜”、“亥”译写。用
55.表1中的“娅”、“玛”、“娜”、“莉”、“丽”、“琳”、“妮”、“蕾”、“黛”等汉字用于以女性人名命名的地名。
65.表1中的“叶”、“弗”用于译名的词首;“耶”、“夫”用于译名的词中和词尾。
57.表1中的罗马字母转写收录了英、美转写法和1983年苏联国家标准(GOST-1983)两种转写系
统,具体转写方案见附录E.
58常见构词成分的固定词尾译写:
-oypr译“堡”-刃p幻皿译“哥罗德”
-lpaR译“格勒”_刀Ce译“佐夫”
cB/T17693.4一1999
下一裸氛,肠稼跳翩彩Ail侧溯华掌
礴雕隔网厩瘫陌门
F:iWi
代摄概敌磕忑二备斑权早棵椒Oil侧划望翻架
!-膺1黔U砰恋湃门
。i0I
工蟆二垂仗则仗、吞扭易嵌,0.毋叔生卜娜毅
】·陌图I网霭礴QOSRn
芝一欺百髯髯卑兴洲禅脚叹围州嵘足留嫩翻彩
}-网网iimi窦
碟^
x忿咨资机抢眯食样写七徽倾彩征,-0每巷豁
纂wQ妻
一;坦口
椒钱纂哄联米帐把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6237.2-2008 电触头材料用银粉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 2008-03-12
- DA/T 43-2009 缩微胶片数字化技术规范 2009-11-02
- CB/T 3231.6-2014 船用厨房不锈钢家具 第6部分: 抽屉和门 2014-05-06
- SY/T 6055-2010 石油重力、磁力、电法、地球化学勘探图件编制规范 2010-08-27
- SL 617-2013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 2013-11-20
- WJ/Z 6-2014 光学零件镀膜用硅酸乙酯典型工艺 2014-05-06
- SL 603-2013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 2013-01-14
- SL 515-2013 水利视频监视系统技术规范 2013-02-04
- CB/T 4390.3-2013 螺旋桨用高锰铝青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锰量的测定 2013-12-31
- CB/T 4392-2014 船用人孔盖 201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