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试验
65 农业
77 冶金
  • T/HCPA 019-2025 青少儿茶道素养等级认定规范 即将实施
    译:T/HCPA 019-2025 Specification for Youth and Children's Tea Ceremony Literacy Level Certification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5周岁及以上至18周岁以下青少儿的茶道素养等级认定。 《青少儿茶道素养等级认定规范》(T/HCPA 019-2025)的主要技术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等级分层与能力递进 五级体系:一级/初级至五级/高级,逐级提升。 能力覆盖: 初级(一、二级):绿茶/红茶基础、茶器认知、仪容仪表规范、玻璃杯/盖碗冲泡。 中级(三、四级):黑茶/白茶知识、茶礼茶仪、紫砂壶冲泡、点茶仪轨。 高级(五级):黄茶/青茶全流程、茶百戏、三汤点茶法、斗茶实践及非遗传承。 二、量化考核标准 课时要求: 每级需完成?24~120课时(1课时=20~40分钟),高级累计达120课时。 年龄限制: 一级≥5岁,五级≥9岁,每级需持前一级证书半年至一年。 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占分60%)+?实操考核(占分40%),双达标制。 实操时间逐级增加(初级≤10分钟高级≤30分钟)。 三、特殊申报机制 证书直升:持认可证书可跨1级申报。 竞赛破格:获金奖可跳2级(如三级直升五级)。 混合测评:允许“原等级+跳级”同步申请。 四、师资与场所规范 教师资质:需持高级茶艺师证+青少儿茶道讲师证,≥3年教学经验。 场地安全:培训/测评场所需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配备完整茶器设备。 线上适配:理论考试支持线上系统测评。 核心价值 通过阶梯式知识体系(覆盖六大茶类、点茶技艺、非遗文化)和严格量化标准,为5~18岁青少年提供科学、可操作的茶道素养成长路径,兼顾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需求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实施时间: 2025-08-15
  • T/HCPA 018-2025 点茶器术语和技术要求规范 即将实施
    译:T/HCPA 018-2025 Terminology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for Diancha Utensils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点茶使用器具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点茶。 《点茶器术语和技术要求规范》(T/HCPA 018-2025),其技术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术语体系标准化 定义19类点茶器具(如茶盏、茶筅、汤瓶等),统一中英文名称及功能描述。 明确审评专用器具:如评茶盏(玻璃束口盏,125mm×75mm/360ml)、评茶碟(白瓷,70mm×18mm)、100穗圆筅等。 修订关键术语:如“茶筅立”功能强调矫正茶筅形状,“茶罗”筛网目数下限从180目放宽至100目。 二、器具组合分级配置 新增四类组合标准,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基础版(8件):茶盏、茶筅、汤瓶、茶匙、茶合、水盂、茶巾、茶席。 标准版(10件+):基础版+茶筅立、盏托、茶勺等。 专业版(16件+):标准版+茶臼、茶碾、茶罗等古法研磨工具。 审评版:专用评茶器具(评茶盏、评茶碟、分样盘、称量工具等)。 三、技术指标量化 尺寸公差: 茶盏:口径12.513cm,容量300360ml。 茶筅:圆筅分80/100/120本立规格(穗根数6880支)。 茶巾:长方形6068cm×3034cm(原版3040cm×1530cm)。 材质安全: 陶瓷制品:铅≤3.0mg/L、镉≤0.30mg/L(GB 4806.4)。 玻璃制品:铅≤0.75mg/L、镉≤0.25mg/L(GB 4806.5)。 竹制茶筅:残留农药限量(如噻菌灵≤1.2mg/kg)。 四、文化传承与安全规范 造型要求:仿宋制式(如束口盏折水线、汤瓶瓜棱腹),色彩以黑、青、白等素雅色调为主。 摆放逻辑:遵循传统礼制(如汤瓶嘴不对客,器物由低到高排列)。 包装环保:采用未漂白再生纸、可降解聚氨酯泡沫(9g/dm3),禁止过度包装。 核心价值 通过量化古籍记载的器具形制与礼制,融合现代食品安全标准(铅镉迁移量、残留物限值),为点茶技艺的传承、教学、产业化和国际推广提供可落地的技术基准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实施时间: 2025-08-15
  • T/HCPA 021-2025 点茶感官审评方法 即将实施
    译:T/HCPA 021-2025 Methodology for Sensory Evaluation of Diancha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点茶感官审评的术语和定义、审评条件、审评方法及审评结果与判定。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点茶的感官审评。 《点茶感官审评方法》(T/HCPA 021-2025)的主要技术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分类审评体系 区分两种点茶工艺: 茶粉点茶:审评“外形、香气、沫饽、汤色、滋味”五因子(权重10%/20%/25%/15%/30%)。 茶汤点茶:分两阶段审评,先评茶叶“九因子”(GB/T 23776),再评点茶“四因子”(香气/沫饽/汤色/滋味,权重20%/25%/15%/30%)。 沫饽专项指标: 细化“起沫难易、颜色、体积、细密度(原版称细腻度)、持久性”5要素,其中“细密度”和“咬盏”效果为核心扣分项。 二、标准化操作流程 设备精准化: 统一评茶盏规格:玻璃束口盏(125mm×75mm/360ml)。 规范评茶碟尺寸:白瓷圆形碟(直径70mm较原版缩小10mm)。 称量精度提升:天平感量0.01g(原版0.1g)。 制备方法: 茶粉点茶:1g粉分三注水(5ml调膏+50ml直线击拂+45ml旋转击拂)。 茶汤点茶:100ml预制备茶汤+直线/旋转击拂。 三、科学评分机制 双重判定法(茶汤点茶专用): 第1次:外形与内质平均值(式2)。 第2次:综合第1次结果与点茶四因子,加权计算(式3)。 七档评分制: 从“+3(明显优于标准)”到“-3(明显劣于标准)”分级,任何单项得-3即判不合格。 权重优化: 茶粉点茶中“滋味”权重升至30%(原版25%),“沫饽”保持25%最高权重。 四、质控与合规要求 环境:审评室强制符合GB/T 18797(温湿度/光照/噪音控制)。 人员:需持双证(点茶制作技能证+评茶员资格证),禁用化妆品/异味食物。 水质:100℃饮用水(GB 5749),全程同水源。 核心突破 首创“分型审评”模型,通过茶粉茶汤双路径评价体系、沫饽细密度量化指标及动态加权公式,解决传统点茶评价主观性强的问题,为赛事、生产、非遗传承提供可复制的科学评判基准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实施时间: 2025-08-15
  • T/HCPA 020-2025 点茶术语规范 即将实施
    译:T/HCPA 020-2025 Specification of Terminology for Diancha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点茶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点茶的制作、表演、研究和教学。 《点茶术语规范》(T/HCPA 020-2025)的主要技术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部分: 一、术语体系结构化 基础定义: 原料:明确茶粉(≥100目)、抹茶(GB/T 34778)、茶汤三类。 水质:规范“清、轻、甘、洌、活”五要素(如“洌”指无污染的深泉寒水)。 精神内核:提炼“致清导和”为核心,涵盖清洁、清雅、和合等维度。 器具标准化: 新增评茶盏规格(玻璃束口盏,125mm×75mm/360ml)。 修订茶筅形制(圆筅/弧形筅/片筅)、茶匙功能(量取+击拂+品尝)。 补充“茶瓯”(分大/小规格)、“茶缸点茶”等场景化器具。 二、流程与技艺分类 点茶流程: 三敬礼(拜筅敬茶祖敬茶论敬茶友)。 洁器温器(润筅/熁盏/赏盏等8步骤)。 操作核心(注水调膏击拂细分“击生沫饽,拂消大泡”)。 技艺矩阵: 原料:茶粉点茶 vs 茶汤点茶。 器具:箸/匙/筅三法,茶盏瓯/汤鐅缸四容器。 姿势:坐/站/跪/端盏四姿态。 注水法:七汤(古法)、三汤(简化)、边注边点(现代)。 三、斗茶评分体系 四维指标: 色:纯白至褐白6级(纯白最优)。 香:真香劣异5级(真香为天然茶香)。 味:甘/香/重/滑粗味/劣异8级(醇正+平和为佳)。 呈现:咬盏(沫饽持久)、粥面(凝结态)等11种状态,明确“水痕露底”为扣分项。 四、文化空间规范 茶席布局: 三才式:地线(茶巾)、人线(汤瓶+茶盏)、天线(茶合+茶箸)。 四象方位:青龙(汤瓶)、白虎(茶筅)、朱雀(茶合)、玄武(茶巾)、黄龙(茶盏居中)。 特殊技艺: 定义“茶百戏”为点茶艺术创作分支。 核心价值 通过量化古籍记载的技艺(如七汤点茶)、融合现代审评标准(色香味形),构建兼顾文化传承与实践操作的点茶术语体系,为技艺标准化、赛事评判及国际传播提供语言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8 | 实施时间: 2025-08-15
  • T/GSWS 019-2025 文冠果叶发酵茶 即将实施
    译:T/GSWS 019-2025 Cultivated fruit leaves fermented tea
    适用范围:4技术要求 4.1 原料要求 4.2 感官要求 4.3 理化指标 4.4 污染物限量 4.5 农药残留限量 4.6 净含量 5食品添加剂 5.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5.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有关规定。 6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5 | 实施时间: 2025-09-05
  • T/XMSSAL 0016-2025 供厦食品 红茶 现行
    译:T/XMSSAL 0016-2025 Food for Xiamen—Black Tea
    适用范围:本文件代替T/XMSSAL 016—2020《供厦食品红茶》。 本文件与T/XMSSAL 016—202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4.4.2条中原“应符合GB 2763对茶叶的规定”修改为“应符合GB 2763、GB 2763.1对茶叶 的规定”: ——将三氯杀螨醇、乙酰甲胺磷、水胺硫磷的限量要求及相应检验方法从表3调整到表B.1。 ——修改表2、表3、表B.1部分项目的检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1 | 实施时间: 2025-08-01
  • T/XMSSAL 0015-2025 供厦食品 乌龙茶 现行
    译:T/XMSSAL 0015-2025 Food for Xiamen—Oolong tea
    适用范围:本文件代替T/XMSSAL 015-2020《供厦食品 乌龙茶》,与T/XMSSAL 015-202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b) 修改了农药残留限量的部分项目; c) 修改了农药残留项目的部分限量; d) 修改了农药残留限量的部分检测方法; e) 删除净含量要求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8-01 | 实施时间: 2025-08-01
  • T/CSTEA 00081-2025 茶叶机械售后服务规范 现行
    译:T/CSTEA 00081-2025 Specification for after sales service of tea machinery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茶叶机械售后服务(以下简称“服务”)的售后服务原则、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等。 本文件适用于茶叶机械的售后服务工作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7-31 | 实施时间: 2025-07-31
  • T/NNAS 029-2025 柳江九品香水莲花(干制品) 现行
    译:T/NNAS 029-2025 Liujiang nine-grade fragrant water lily (dried product)
    适用范围:本文件界定了柳江九品香水莲花(干制品)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柳江九品香水莲花(干制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柳江九品香水莲花(干制品)的生产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7-31 | 实施时间: 2025-08-09
  • T/MNJX 009-2025 上杭古田绿茶加工技术规范 现行
    译:T/MNJX 009-2025 Processing specifications for Guantian Green Tea in Shangcang County
    适用范围:第一章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上杭古田绿茶加工的茶树品种、鲜叶要求、加工条件与管理、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包装要求、质量管理、标识标签、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上杭古田绿茶的加工。 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 为便于对标准的理解与执行,本章给出了“上杭古田绿茶“的术语和定义。 第四章 茶树品种 本章对适用的茶树品种选择进行了规定。 第五章 鲜叶要求 本章对“采摘原则、采摘要求、鲜叶储运、鲜叶质量”进行了规定。 第六章 加工条件与管理 本章对绿茶的“加工条件与管理”进行了规定。 第七章 工艺流程 本章给出了绿茶加工的工艺流程。 第八章 技术要求 本章对绿茶的“摊放、杀青、造型、干燥、炒干、烘干、精制加工”进行了规定。 第九章 包装要求 本章对绿茶的“包装”进行了规定。 第十章 质量管理 本章对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质量管理,日志记录和企业的检验室、检验能力进行了规定。 第十一章 标识标签、运输和贮存 本章对绿茶的“标识标签、运输和贮存”进行了规定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7-27 | 实施时间: 2025-08-01
  • T/MNJX 010-2025 上杭古田绿茶 现行
    译:T/MNJX 010-2025 Shanghang Guantian Green Tea
    适用范围:第一章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上杭古田绿茶的分类分级、鲜叶原料、加工工艺流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上杭古田绿茶的加工。 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 为便于对标准的理解与执行,本章给出了“上杭古田绿茶“的术语和定义。 第四章 分类分级 本章对上杭古田绿茶进行了分类分级。 第五章 鲜叶原料 本章对适用的茶树品种选择进行了规定 第六章 加工工艺流程 本章给出了上杭古田绿茶加工的工艺流程。 第七章 质量要求 本章对“感官品质要求、理化指标、质量安全指标、净含量”进行了规定。 第八章 检验方法 本章对“感官品质、理化指标、质量安全指标、净含量”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第九章 检验规则 本章对“组批、取样、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判定规则、复检”进行了规定。 第十章 标志标签、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 本章对“标志标签、包装、贮存、运输和保质期”进行了规定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7-27 | 实施时间: 2025-08-01
  • T/ZJTSS 032-2025 莲城雾峰茶冲泡与品鉴方法 即将实施
    译:T/ZJTSS 032-2025 Lotus City Wufeng Tea brewing and tasting methods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莲城雾峰茶冲泡与品鉴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冲泡和品鉴。本文件适用于莲城雾峰茶冲泡与品鉴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7-20 | 实施时间: 2025-08-20
  • T/ZJTSS 031-2025 温州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即将实施
    译:T/ZJTSS 031-2025 Wenzhou red tea 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温州红茶加工的鲜叶要求、加工场所、加工工艺、记录保存。本文件适用于温州红茶的加工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7-20 | 实施时间: 2025-08-20
  • T/ZJTSS 030-2025 温州红茶 即将实施
    译:T/ZJTSS 030-2025 Wenzhou black tea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温州红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等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温州红茶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7-20 | 实施时间: 2025-08-20
  • T/JXXCCY 035-2025 富硒芦笋茶 现行
    译:T/JXXCCY 035-2025 Selenium-rich asparagus tea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富硒芦笋茶的术语和定义、生产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签、运输和储藏。本文件适用于富硒芦笋茶的生产加工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7-10 | 实施时间: 2025-07-15
  • T/CSTEA 00021-2025 年份老白茶 现行
    译:T/CSTEA 00021-2025 Old white tea year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老白茶的产品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 贮存、运输和保质期。本文件适用于年份老白茶及其紧压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7-07 | 实施时间: 2025-07-07
  • T/QSX 039-2025 茉莉花枸杞叶茶 现行
    译:T/QSX 039-2025 Jasmine-Fragrant Goji Leaf Tea
    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水分≤8g/100g;总灰分≤18g/100g;水浸出物≥25%;粗纤维≤15%;粉末≤1%;碎茶≤6%;非枸杞叶非花类物质≤0.1%;含花≤10%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7-07 | 实施时间: 2025-08-07
  • GB/T 45884-2025 白茶产地判别 近红外光谱法 即将实施
    译:GB/T 45884-2025 White tea origin discrimination—Near infrared spectral method
    适用范围:本文件界定了应用近红外光谱法进行白茶产地判别的术语和定义,描述了近红外光谱进行白茶产地判别的方法,包括原理、仪器设备、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产地判别、模型的更新维护、判别的准确性。 本文件适用于以单一产地、统一品种、同一品类,且判别日期距生产日期不超过三年的白茶散茶产品的产地判别。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X55茶叶制品
    发布单位或类别:(CN-GB)国家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6-30 | 实施时间: 2025-10-01
  • GB/T 45886-2025 茶树栽培育种术语 即将实施
    译:GB/T 45886-2025 Vocabulary of tea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
    适用范围:本文件界定了茶树植物学特性、茶树遗传学特性、茶树繁育、茶树种植、茶树修剪、茶园耕作、茶树施肥、茶树灌溉、茶叶采摘、茶园灾害胁迫以及茶树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的术语。 本文件适用于茶树栽培与育种。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X55茶叶制品
    发布单位或类别:(CN-GB)国家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6-30 | 实施时间: 2025-10-01
  • T/SNJYC 001-2025 神农架白茶 现行
    译:T/SNJYC 001-2025 Godongjia White Tea
    适用范围: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神农架白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神农架林区行政区域范围内生产的神农架白茶;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神农架白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 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神农架林区行政区域范围内生产的神农架白茶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6-26 | 实施时间: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