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690.17-2010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稀土金属中铌、钽量的测定
GB/T 12690.17-2010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non-rare earth impurities in rare earth metals and the oxides—Part 17:Determination of niobium and tantalum contents of rare earth metals
基本信息
本部分方法1适用于单一稀土金属中铌、钽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铌0.010%~0.50%;钽0.020%~0.50%。
发布历史
-
2011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 起草人:
- 刘鹏宇、邵荣珍、刘兵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7.120.99
H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12690.17—2010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
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稀土金属中、铤量的测定
Chemicalanalysismethodsofnon-rareearthimpurities
inrareearthmetalsandtheoxides—
Part17:Determinationofniobiumandtantalumcontentsofrareearthmetals
2011-01-14发布2011-11-01实施
GB/T12690.17—2010
■ir■■i
刖吕
GB/T12690《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共分17个部分:
——第1部分:碳、硫量的测定高频红外法;
——第2部分:灼减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3部分:稀土氧化物中水分量的测定重量法;
一第4部分:氧、氮量的测定脉冲-红外吸收法和脉冲-热导法;
——第5部分:铝、常、猛、铁、钻傑、铜、锌、铅量的测定;
—第6部分:铁量的测定硫氧酸钾.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硅量的测定钮蓝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钠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第9部分:氯量的测定硝酸银比浊法;
一第10部分:磷量的测定钳蓝分光光度法;
—第11部分: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2部分:铉量的测定:
——第13部分:餌、钮量的测定;
——第14部分:钛量的测定;
——第15部分:钙量的测定;
——第16部分:氟量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第17部分:稀土金属中锯、钮量的测定。
本部分为第17部分。
本部分两个方法的测定范围出现重叠时,以方法2作为仲裁方法。
本部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9)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部分方法1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起草。
本部分方法1由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方法1主要起草人:刘鹏宇、邵荣珍、刘兵。
本部分方法1参加起草人:李玉梅、金斯琴高娃、杨春红、魏小欧、曹俊杰。
本部分方法2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起草。
本部分方法2由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方法2主要起草人:刘鹏宇、邵荣珍、刘兵。
本部分方法2参加起草人:和:梅、包春香、常瑞敏、张桂梅。
T
GB/T12690.17—2010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
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稀土金属中、钳量的测定
方法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范围
GB/T12690的本部分方法1规定了单一稀土金属中錠、钳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方法1适用于单一稀土金属中、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10%〜0.50%;钳
0.020%〜0.50%。
2方法原理
试料用硝酸、氢氟酸溶解,分离稀土基体后,进行氮等离子光谱法测定。
3试剂和材料
3.1氢氟酸(p1.14g/mL)o
3.2硝酸(l+l)o
3.3硼酸溶液(100g/L)0
3.4錠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锯[w(Nb)^99.99%]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5mL氢
氟酸(3.1),加热溶解至清亮,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补加35mL氢氟酸(3.1),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錠。保存于塑料瓶中。
3.5钳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w(Ta)^99.99%]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5mL氢
氟酸(3.1),加热溶解至清亮,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补加35mL氢氟酸(3.1),稀释至刻度,
混匀。此溶液ImL含lmg钳。保存于塑料瓶中。
3.6混合标准溶液:移取5mL錠标准贮存溶液(3.4),5mL钳标准贮存溶液(3.5)于100mL容量瓶
中,加入2mL氢氟酸(3.1),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50卩gfg、50“g钳。保存于塑料
瓶中。
3.7氮气[w(Ar)^99.99%]O
4仪器
4.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辨率<0.006nm(200nm处)。
4.2光源:氮等离子体光源。
5试样
将试样去掉表面氧化层,取样后立即称量。
1
GB/T12690.17—2010
6分析步骤
6.1试料
称取1.0g试样(5),精确至0.0001go
6.2测定次数
称取两份试料进行平行测定,取其平均值。
6.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6.4分析试液的制备
6.4.1将试料(6.1)置于2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少许水及10mL硝酸(3.2),加热溶解至清
亮。加入约50mL水,加热至近沸。取下,加入5mL氢氟酸(3.1),加热至微沸2min,并于60°C-
80°C保温30min,放置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L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待沉淀下沉
后,用慢速定量滤纸干过滤。
6.4.2按表1分取滤液(6.4.1)于已加入5mL硼酸溶液(3.3)的25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表1
待测元素质量分数,/%分取体积/mL
0.010〜0.1010.00
0.10〜0.505.00
6.5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分别移取0mL、0.50mL、2.00mL、5.00mL、10.00mL混合标准溶液(3.6)于5个已加入5mL
硼酸溶液(3.3)的50mL容量瓶中,加入0.5mL氢氟酸(3.1),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标准系列溶
液中錠和钳的质量浓度为0ptg/mL、0.50卩g/mL、2.00ptg/mL、5.00阳mL、10.00卩g/mL。
6.6测定
6.6.1推荐分析线见表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S/T 1075.9-2022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氯含量的测定 氯化银分光光度法 2022-09-30
- YS/T 1538-2022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 阻尼性能的测定 2022-09-30
- YS/T 1075.10-2022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2022-09-30
- YS/T 1535-2022 超导用铌钛合金棒材再结晶率的测定方法 2022-09-30
- YS/T 1539-2022 铝基氮化硼粉末中氮化硼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2022-09-30
- YS/T 1075.11-2022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 2022-09-30
- YS/T 1536-2022 钛钢复合板界面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2022-09-30
- YS/T 1537.1-2022 锂硼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锂含量的测定 硫酸锂称量法 2022-09-30
- YS/T 1075.12-2022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2022-09-30
- YS/T 1075.13-2022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铁、硅、钼、铬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