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T(卫生) 240.4-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4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GBZ/T(卫生) 240.4-2011 Procedures and tests for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s of chemicals—Part 4:Acute inhalation toxicity test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T(卫生) 240.4-201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8-19
实施日期
2012-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GBZ/T 240的本部分规定了动物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的试验目的、试验概述、试验方法、结果评价、评价报告和结果解释。
本部分适用于评价气体、挥发性物质或气溶胶/颗粒物等化学品的急性吸入毒性作用。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起草人:
邢卫平、王维、柳燕、孙金秀、侯粉霞、李霜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100

C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GBZT240.4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

第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4

ㅤㅤㅤㅤ

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

g

:

Part4Acuteinhalationtoxicittest

y

2011-08-19发布2012-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

GBZT240.4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

第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4

1范围

/、、、、

GBZT240的本部分规定了动物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的试验目的试验概述试验方法结果评价

评价报告和结果解释。

、/。

本部分适用于评价气体挥发性物质或气溶胶颗粒物等化学品的急性吸入毒性作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224

/: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部分总则

GBZT240.11

3术语和定义

ㅤㅤㅤㅤ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ZT240.1

4试验目的

,、

检测化学品对实验动物的急性吸入毒性作用和强度为急性吸入毒性分级和亚急性慢性等吸入毒

性试验提供剂量选择依据。

5试验概述

,。

各试验组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吸入不同浓度的受试样品染毒浓度的选择可通过预试验确定染毒

。,

后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试验期间死亡的动物大体解剖试验结束时仍存活的动物进行大

体解剖。

6试验方法

6.1实验动物

()(),,。

首选健康成年小鼠18~22和大鼠180~220雌雄各半也可选用其他敏感动物同性别

gggg

各剂量组个体间体重相差不得超过平均体重的20%。试验前动物要在试验环境中至少适应3d时间。

6.2剂量设计

,,,。

根据所选方法的要求原则上应设个个剂量组每组动物一般为只雌雄各半各剂量组

4~510

1

/—

GBZT240.42011

,。

间距大小以兼顾产生毒性大小和死亡为宜通常以较大组距和较少量动物进行预试如果受试样品毒

,,(),,/3,

性很低也可采用最大限量法即用只动物雌雄各半一般情况下吸入如未引

202000mm4h

g

,。/3

起动物死亡则不再进行多个剂量的急性吸入毒性试验需要时也可做5000mm或更高浓度吸入

g

,。

4h或以最大可能发生的浓度进行试验

6.3染毒

染毒可采用静式染毒法或动式染毒法。

6.3.1静式染毒法

(),,

静式染毒是将实验动物放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染毒柜内加入一定量的受试样品并使其挥

,,。

发造成试验需要的受试样品浓度的空气一次吸入性染毒4h

,。

6.3.1.1染毒柜的容积以每只染毒小鼠每小时不少于3L空气计每只大鼠每小时不少于30L计

;。,

染毒浓度的计算染毒浓度一般应采用实际测定浓度在染毒期间一般可测次次求

6.3.1.24~5

。。():

其平均浓度在无适当测试方法时可用式计算染毒浓度

1

(/)6…………()

cadV101

=××

式中:

3

———,(/);

c染毒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m

g

———,();

a加入受试样品的量单位为毫升mL

d———受试样品;

———,()。

V染毒柜容积单位为升L

6.3.2动式染毒法ㅤㅤㅤㅤ

,

动式染毒是采用机械通风装置连续不断地将含有一定浓度受试样品的空气均匀不断地送入染毒

,//,,(

柜空气交换量大约为次次并排出等量的染毒气体维持相对稳定的染毒浓度对通过染

12h~15h

,)。。

毒柜的流动气体应不间断地进行监测并至少记录次一次性吸入染毒当受试化合物有需要

24h

,。,

特殊要求时也可应用其他的气流速率染毒时染毒柜内应确保至少有19%的氧含量和均衡分配的

。,,。

染毒气体一般情况下为确保染毒柜内空气稳定实验动物的体积不应超过染毒柜体积的5%且染

,。,。

毒柜内应维持微弱的负压以防受试样品泄露污染周围环境同时应注意防止受试样品爆炸

()

6.3.2.1受试样品气化雾化和输入的常用方法

():

受试样品气化雾化和输入常用以下方法

),,。

a气体受试样品经流量计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浓度后直接输入染毒柜

),。

b易挥发液体受试样品通过空气鼓泡或适当加热促使挥发后输入染毒柜

),

c若受试样品现场使用时采取喷雾法时可采用喷雾器或超声雾化器使其雾化为气溶胶后输入

染毒柜。

6.3.2.2染毒浓度计算

,,。

染毒浓度一般应采用动物呼吸带实际测定浓度至少每30min一次取其平均值各测定浓度值

。,():

应在其平均值的以内若无适当的测试方法也可采用式计算染毒浓度

25%2

[/()]6…………()

cadVV102

=×1+2×

式中:

3

———,(/);

c染毒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m

g

———,();

a气化或雾化受试样品的量单位为毫升mL

2

/—

GBZT240.42011

d———受试样品密度;

———,();

V1输入染毒柜风量单位为升L

———,()。

V2染毒柜容积单位为升L

6.4观察期限及指标

。,

观察并记录染毒过程和观察期内的动物中毒和死亡情况观察期限一般为14d观察指标见

/,/。。

GBZT240.1的附录ALC的计算见GBZT240.1的附录B对死亡动物进行尸检观察期结束

50

,,,。

后处死存活动物并进行大体解剖如有必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7试验结果评价

,,

评价试验结果时应将LC与观察到的毒性效应和尸检所见相结合考虑LC值是受试样品急性

5050

毒性分级和标签标识以及判定受试样品经呼吸道吸入后引起动物死亡可能性大小的依据引用LC

50

、、、。

值时一定要注明所用实验动物的种属性别染毒方式及时间长短观察期限等评价应包括动物接触

(、、、)

受试样品与动物异常表现包括行为和临床改变大体损伤体重变化致死效应及其他毒性作用的发

。/。

生率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急性吸入毒性分级可按附录进行

GBZT240.1C

8评价报告

/,:

除GBZT240.1规定的一般项目外评价报告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

a受试样品名称配制方法所用浓度

ㅤㅤㅤㅤ

)动式染毒设备中的气流速度;

b

)、、();

c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系和来源O2分压注明合格证号和动物级别

),、、、;

d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包括饲料来源室温相对湿度动物实验室合格证号

),、;

e所用染毒浓度和动物分组每组所用动物性别数量及体重范围

)计算的方法;

fLC

50

)、、;

染毒后动物中毒表现及出现时间和恢复情况死亡时间大体解剖所见

g

),;

h列表报告结果计算的LC及其95%可信区间

50

)结论。

i

9结果解释

,,/

通过的测定可评价受试样品的急性吸入毒性及其毒性分级可按的附录进

LCGBZT240.1C

50

,。

行但其结果外推到人类的有效性是有限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