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T(卫生) 240.27-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27部分:致癌试验
GBZ/T(卫生) 240.27-2011 Procedures and tests for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s of chemicals—Part 27:Carcinogenicity test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检测化学品的致癌性。
发布历史
-
2011年08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 起草人:
- 黄建勋、郑玉新、李斌、孙金秀、李霜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1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100
C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GBZT240.27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
第部分致癌试验
27
ㅤㅤㅤㅤ
—
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
g
:
Part27Carcinoenicittest
gy
2011-08-19发布2012-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
GBZT240.27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
第部分致癌试验
27
1范围
/、、、、
GBZT240的本部分规定了动物致癌试验的目的试验概述试验方法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评
价报告和结果解释。
本部分适用于检测化学品的致癌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224
/: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部分总则
GBZT240.11
3术语和定义
ㅤㅤㅤㅤ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ZT240.1GBZT224
4试验目的
。,
观察化学品对实验动物的致癌作用当某种化学物质经短期筛选试验证明具有潜在致癌性或其
,,
化学结构与某种已知致癌物十分相近时而此化学物质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时就需用致癌性试验进一
。提供资料。
步验证动物致癌性试验可为人体长期接触该物质是否引起肿瘤
5试验概述
,,
在实验动物的大部分生命期间将受试化学物质以一定方式染毒进行病理组织学等检查观察动物
,、、,
的大部分或整个生命期间及死后检查肿瘤出现的数量类型发生部位及发生时间与对照动物相比以
阐明此化学物质有无致癌性。
6试验方法
6.1受试样品
6.1.1资料收集
,。
在开始本试验之前应尽量搜集受试样品现有的各种资料
)();
a受试样品的商品名和其他名称包括CAS号
)、;
b受试样品的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1
/—
GBZT240.272011
)、(:、、、、、、、
c受试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可包括外观沸点熔点密度折射率光谱资料溶解度挥发
、、/3、、、)。
性化学活性和换算系数光化学性质电离度粒度等重要的参数还包括稳
mmm
ppg
();
定性包括在介质或饲料中的稳定性
)、;
d受试样品的成分主要杂质
)、;
e受试样品的生产方法合成路线
):()。
f储存方法要有长期储存受试样品包括在介质或饲料中的合适方法否则需定期制备新鲜
样品;
)人类可能接触的途径和水平。
g
6.1.2登记接受样品的日期
。,
开始试验前应有适当数量的受试样品样品来源和批号应相同尽可能使用同一批生产的受试样
,,。
品否则应分别测定每一批受试样品的纯度和杂质
6.2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6.2.1动物种系的选择
,,
对活性不明的受试样品需用两种动物进行致癌性评价一般选用大鼠和小鼠这两种动物生命周期
、、、,
较短饲养成本较低常用于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对致癌物较敏感等而且有相当多的生理学和病理学
资料。
,,
在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和品系时应注意该物种对某些肿瘤的易感性如小鼠对肝肿瘤易感性大于
,,。
大鼠相反大鼠对皮下肿瘤的易感性又大于小鼠
ㅤㅤㅤㅤ
,。、,
非啮齿类动物尤其是狗或灵长类动物过去极少使用这类动物使用数量受限观察期长而且无
。,。
证据显示其肿瘤发生情况与人接近如果采用这类动物进行试验可参照啮齿类动物试验的方法
,,、。
有时也采用豚鼠和兔其敏感性与啮齿类动物相差无几但生命期长饲养相对困难
应有动物自发肿瘤的资料。
6.2.2动物性别和年龄
。,
应使用两种性别的动物应使用刚断乳的动物进行致癌试验尽量使动物有更长的时间接触受试
样品。
6.2.3实验动物数
,,
为了最大限度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满足统计学处理动物应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而且每
,。
组都应有相当多的动物数保证试验结束时有足够的动物进行详细的生物学和统计学分析
。,
每一个剂量组和对照组至少应有只雄性和只雌性的动物如果提前剖杀部分动物应适当
5050
。,,。
增加数量如设附加组高剂量组还应增加雌雄动物各只对照组增加雌雄动物各只
2010
、
6.2.4动物的管理饲料和饮水
。
6.2.4.1实验动物和动物试验的环境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应规定应有合理的动物管理措施并严格控
,。、、、、、、
制环境条件尽量减少人员流动饲养条件饲料的杂质空气饮水垫料疾病药物治疗等都对试验
。。
结果产生影响购入动物需经检疫方能用于试验
;,
6.2.4.2每一房间只能饲养一种动物每一房间只供一种受试样品试验用还应避免受试样品对对照
组动物的影响。
,,
6.2.4.3笼具等物品应便于消毒和清洁应避免使用消毒剂和农药等特别是与动物有密切接触的部
2
/—
GBZT240.272011
,。
位更应注意因为这类物质对试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
,(),
6.2.4.4饲料应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应定期分析饲料成分包括营养成分和杂质等应不含对试验有
,(、
影响的杂质或含有的杂质成分不超过相关标准目前已明确某些具有抑癌作用的物质如抗氧化剂不
、),、、、、
饱和脂肪酸硒等对致癌试验有影响而有些致癌物质如农药氯烃多环芳烃雌激素重金属等也可
。。
影响致癌试验应在评价报告列出饲料成分分析结果
,。
6.2.4.5如果受试样品掺在饲料或饮水中染毒应测定受试样品在饲料或饮水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
6.2.4.6如果受试样品的毒性较低则加入饲料的受试样品比例较大应注意混入饲料中的受试样品
,。。
的浓度不应超过5%否则会对动物正常营养产生影响必要时应监测饮水中的污染物应定期更换
,。。
食盒内饲料约每周一次动物自由饮水
6.3试验分组
,。
为了评价受试样品的致癌性至少要设三个剂量组及一个对照组高剂量组可以出现某些较轻的
毒性,(),(
反应如血清酶水平改变或体重减轻减少程度不多于10%等但不能明显缩短动物寿命肿瘤引
)。,、。
起的除外低剂量不能引起任何毒性反应应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寿命中剂量应介于高
,。,
剂量和低剂量之间动物可能产生轻微的毒性反应以上剂量的选择应根据现有资料制定最好能根据
,。
亚慢性毒性试验资料如有代谢动力学资料更好
,。
通常每天均应染毒但根据染毒途径可有不同受试样品加入饲料或饮水中进行经口试验时可连
。。
续染毒染毒频率可根据毒物代谢学资料而调整
,。
对照组动物除不接触受试样品及其他介质外其他处理均与染毒组相同若需对溶剂或添加剂对
,,,
照组染毒应加入溶剂或添加剂这些溶剂或添加剂不应影响受试样品的吸收或引起毒性作用同时还
应设相应的助剂对照组。ㅤㅤㅤㅤ
6.4染毒途径
6.4.1经口
,。,
如果受试样品可通过胃肠道吸收最好选用经口途径可将受试样品混入饲料或饮水中喂饲每周
;,,,。
染毒7d也可采用灌胃最好是每周染毒7d但考虑到实际工作方便可每周灌胃5d
6.4.2经皮
,。
皮肤接触方式可能是人类接触化学品的一个主要途径可作为诱发皮肤病变的试验模型最好每
,,/()。
周染毒7d也可每周染毒5d具体染毒方法参照GBZT240.25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6.4.3经呼吸道吸入
6.4.3.1染毒时间
,;,。
间歇暴露方式的染毒时间为每天6h每周5d连续暴露方式的染毒时间为每天23h每周7d染
。,。
毒时间从染毒柜达到预定浓度开始计算无论哪种暴露方式浓度都要求恒定动物在这两种暴露方
,。
式中的主要不同是间歇暴露的动物每天有17h~18h恢复而且在周末恢复时间更长
6.4.3.2染毒方式
。
采用哪一种染毒方式取决于试验设计和人类的主要接触方式虽然连续暴露方式模仿环境暴露条
,,、、。
件但对设备的要求更高如提供饮水和饲料设置气溶胶发生装置浓度监测装置等间歇暴露方式的
,()。
染毒柜要求较低且在染毒过程可不必提供饮水和饲料最好能提供饮水
3
/—
GBZT240.272011
6.4.3.3染毒柜
//;;
染毒柜的设计应保证换气次数达到次次柜内氧含量左右柜内受试样品浓度均
12h~15h19%
;;,
匀对照组与剂量组动物的染毒柜的设计应完全一致应保证笼内动物不拥挤使动物能最大限度接触
;;,。
受试样品动物所占体积不超过染毒柜体积的5%染毒柜应保持一定的负压以防受试样品意外漏出
6.4.3.4物理参数监测
,:
6.4.3.4.1应连续监测保证管道通畅以及各个染毒柜条件相同
6.4.3.4.2连续监测空气流量;
6.4.3.4.3尽量保持恒定柜内受试样品浓度;
,,()。
6.4.3.4.4应连续监测柜内温湿度温度22℃±2℃湿度30%~70%水性受试样品染毒时除外
:,。
6.4.3.4.5粒径大小粒子应是可吸入大小在动物呼吸带采样检测在气溶胶发生装置调试时应多
,。
次进行检测稳定后可定期检测
6.5染毒周期
,。物存活率只有
小鼠和仓鼠通常染毒个月大鼠通常为个月如果低剂量或对照组动25%
1824
,。,,
时可以结束试验如两性别有明显差异应将雌雄性动物的试验视为两个试验其结束的时间也可以
。,。
不同个别情况下因受试样品毒性作用造成高剂量组动物过早死亡此时不应结束试验
;,,
任何一组的动物损失都不能高于小鼠和仓鼠在个月大鼠在个月时各组动物存活率
10%1824
不小于50%。
6.6临床观察ㅤㅤㅤㅤ
。,
6.6.1试验期内每天应至少详细观察一次必要时还应增加观察次数并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动物损
,,、、,
失如对死亡动物进行解剖对质弱或濒死动物隔离处死冷藏并剖验并仔细记录毒性作用的开始时
间及其进展情况。
,,、
6.6.2应记录所有动物临床表现和死亡情况特别应注意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如肿瘤出现的时间部
、、。
位大小外观和进展情况
,,。
逐个记录体重变化前周每周记录一次此后每周记录一次摄食量在前周每周记录
6.6.313413
,。,
一次此后如动物健康状况或体重无异常改变则至少一个月记录一次经饮水染毒时应记录饮水量以
便计算受试样品摄入量。
,,,
6.6.4建议在动物染毒前和染毒后最好对所有实验动物至少应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动物使用眼科
。。
镜或其他有关设备进行眼科检查若发现动物有眼科变化则应对所有动物进行检查
6.7临床检查
6.7.1血常规检查和其他血液指标检查
、、、、、
检查指标可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血小板数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凝血功能等
。(,
指标在染毒开始后第个月和第个月各检查一次如果没有该种动物品系的历史资料时可在试验
36
),,。,
开始时做正常值此后约每隔个月检查一次试验结束时检查一次大鼠每组每性别可检查只
610
。。
非啮齿类动物应全部检查每次检查的动物最好相同
,。
在试验过程中如有动物健康状况恶化对该动物作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通常先在高
,。
剂量组和对照组进行如高剂量组有问题才依次再检查较低剂量组动物
本试验一般不要求进行尿常规和临床生化等检验。
4
/—
GBZT240.272011
6.7.2大体解剖
,。,
所有动物包括在试验过程中死亡或濒死而被处死的动物均应进行大体解剖如果处死动物处死
。、。
前应收集其血样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保存所有肉眼可见病变肿瘤或可疑肿瘤组织应分析大体解
剖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对应情况。
。:、、()、、
所有的器官组织都应保存一般包括下列器官和组织脑垂体甲状腺包括甲状旁腺胸腺肺
()、、、、、、、、、、、、、、、、
包括气管心脏主动脉唾液腺肝脾肾肾上腺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
、、、、、、、、、、(,,)、
子宫膀胱淋巴结胰腺性腺生殖附属器官雌性乳腺皮肤肌肉外周神经脊髓颈胸腰段胸
()。。,
骨或股骨包括关节和眼睛肺和膀胱用固定剂填充能保存更好在吸入试验整个呼吸系统的组织
、。、、、、、。
器官包括鼻咽喉等均应检查脑肝脾肾肾上腺性腺需称重
,。
如有必要还可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其结果常可向病理组织学检查提供重要提示
6.7.3病理组织学检查
理论上应对所有脏器进行,:
全面的检查但也可简化为以下顺序
)应对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和怀疑肿瘤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a
)、
b应对试验过程中死亡或处死的动物所有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器官和组织进行病理组织
,,、;
学检查详细描述其病变情况特别是增生癌前病变和癌变情况
)、
c如果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动物某些组织器官增生癌前病变和癌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
,(,
加应检查所有组别动物相应的组织器官但如果高剂量组动物生存率很低则应检查下一剂
,);
量组然后再作比较
),,
d如果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动物的生存期明显缩短肿瘤的发生可能因而受到影响时应再检
ㅤㅤㅤㅤ
查下一剂量组;
)(),
e参考受试动物自发肿瘤或可疑癌变方面的资料如相同试验条件下的历史资料以便评估染
毒组动物病变的变化情况。
7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
7.1数据处理
,、、
可通过表格形式总结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各时段各组动物数出现肿瘤及可疑肿瘤组织的动物数
。,。
肿瘤类型等对所有数据应采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价统计学方法应在试验设计时确定
,。
试验组与对照组动物的平均寿命应基本相同如果差别较大将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因肿瘤
,,,。
发生率和动物寿命关系极大所以统计分析试验结果时一定要列出各组动物的平均寿命
7.2肿瘤统计指标及分析注意事项
肿瘤发生率肿瘤发生率是整个试验终结时患肿瘤动物数在有效动物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
7.2.1
有效动物总数指最早出现肿瘤时的存活动物总数。
试验终结时患瘤动物总数
肿瘤发生率=×100%
有效动物总数
7.2.2在分析受试样品致癌性时应注意:
)不常见的肿瘤类型;
a
b)在多个部位发生肿瘤;
)不同染毒途径均诱发肿瘤;
c
)在不同种系动物或两性别动物均诱发肿瘤;
d
5
/—
GBZT240.272011
)从癌前病变到癌变的进展情况;
e
)癌前病变的潜伏期缩短;
f
)转移;
g
)肿瘤异常增大或增多;
h
)恶性肿瘤的比例;
i
)剂量效应关系显著。
j-
7.3结果评价
7.3.1致癌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
,
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以下任何一项有显著性差异即可认为受试样品的致
癌作用为阳性:
———,;
肿瘤只发生在剂量组动物中对照组无该类型肿瘤
———,;
剂量组与对照组动物均发生肿瘤但剂量组发生率明显增高
———,;
剂量组动物中多发性肿瘤明显对照组中无多发性肿瘤或只少数动物有多发性肿瘤
———,。
剂量组与对照组动物肿瘤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剂量组中肿瘤发生的时间较早
,,,
应指出染毒组和对照组肿瘤发生率差别不明显但癌前病变差别显著时不能轻易否定受试样品
的致癌性。
,,
另外自发性肿瘤一般只出现于生命较晚和好发于内分泌腺或与内分泌功能有密切联系的组织如
、、。
垂体肾上腺睾丸及乳腺等
7.3.2致癌试验阴性结果的判断
ㅤㅤㅤㅤ
、,(),
假如动物试验的规模为两种动物两个性别至少个剂量水平其中一个接近最大耐受剂量每
3
,,。
组动物数至少只试验组肿瘤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才可判为阴性结果
50
8评价报告
/,:
除GBZT240.1规定的一般项目外评价报告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血液学检查结果;
a
)眼科检查结果;
b
)肿瘤发生的时间及其发展情况;
c
),;
d按性别和剂量的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说明肉眼可见和镜检病变的性质
)病理组织学检查所见的详细描述;
e
)对结果进行处理的统计学方法;
f
),、,
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包括肿瘤发生率致癌性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对结果进行处理的统计
g
学方法。
9结果解释
。
致癌试验能够提供受试样品在长期反复接触时的致癌作用资料一种动物显示受试样品有致癌性
,,()
或可疑致癌性时应怀疑该受试样品对人也有潜在的致癌性如果多种至少为两种动物致癌性为阴性
,。
时可认为该化学品对人不具致癌性
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8970-2014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 2014-05-12
- MH/T 3008-2012 航空器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2012-04-26
- JB/T 9236-2014 工业自动化仪表产品型号编制原则 2014-05-12
- JB/T 10364-2014 液压单向阀 2014-07-14
- NB/T 20179-2012 核电厂压缩空气系统设计准则 2012-10-19
- DA/T 14-2012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 2012-11-15
- NB/T 20162-2012 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在贮存、安装和启动期间清洁区的建立和维护技术规程 2012-10-19
- CB/T 4126-2011 集装箱船导轨架安装工艺 2011-06-15
- JB/T 5141-2014 通用小型汽油机排气消声器 设计参数 2014-07-14
- MH/T 0035-2012 民用航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201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