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T(卫生) 240.19-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19部分: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GBZ/T(卫生) 240.19-2011 Procedures and tests for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s of chemicals—Part 19:Subchronic dermal toxicity test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T(卫生) 240.19-201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8-19
实施日期
2012-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GBZ/T 240的本部分规定了啮齿类动物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的目的、试验概述、试验方法、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评价报告和结果解释。
本部分适用于检测化学品的亚慢性经皮毒性。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起草人:
陆丹、孙金秀、常兵、林铮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100

C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GBZT240.19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

第部分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19

ㅤㅤㅤㅤ

Proceduresandtestsfortoxicoloicalevaluationsofchemicals

g

:

Part19Subchronicdermaltoxicittest

y

2011-08-19发布2012-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

GBZT240.19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

第部分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19

1范围

/、、、

GBZT240的本部分规定了啮齿类动物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的目的试验概述试验方法数据处

、。

理与结果评价评价报告和结果解释

本部分适用于检测化学品的亚慢性经皮毒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224

/: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部分总则

GBZT240.11

3术语和定义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ZT240.1

3.1ㅤㅤㅤㅤ

亚慢性经皮毒性subchronicdermaltoxicit

y

,。

在实验动物部分生存期内每日反复经皮接触受试样品后所引起的健康损害效应

3.2

靶器官taretoran

gg

实验动物出现的由受试样品引起的明显毒性作用的任何器官。

4试验目的

,,

确定一定时期内经皮反复接触受试化学品引起的毒性作用提供经皮毒作用靶器官的NOAEL为

确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的剂量提供依据。

5试验概述

,()[

各组实验动物每日经皮肤接触不同剂量的受试样品连续染毒个月有时可根据需要染毒

390d

()],。、。

6个月180d期间每日观察动物的毒性反应在染毒期间死亡濒死的动物应进行尸检染毒结束

、。

后处死所有存活的动物剖检以及作适当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6试验方法

6.1受试样品

6.1.1资料收集

,:

在开始本试验之前应尽量收集受试样品现有的各种资料

1

/—

GBZT240.192011

)受试样品的商品名和其他名称及号;

aCAS

)、;

b受试样品的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

c受试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可包括外观沸点熔点折射率光谱资料溶解度挥发性化学

、、、、)。、(

活性光化学性质电离度粒度密度等重要的参数还包括脂水分配系数稳定性包括在

);

介质中等

)受试样品的分析方法;

d

)、、、;

e受试样品的生产方法合成路线杂质种类与含量

)()。;

f受试样品包括在介质中要有长期储存的合适方法否则需定期制备新鲜样品

)人类可能接触的途径或水平。

g

6.1.2受试样品处理

。。,

6.1.2.1登记接受样品的日期开始试验前应有适当数量的受试样品样品来源和批号应相同尽可

,,。

能使用同一批生产的受试样品否则每一批受试样品的纯度和杂质要分别测定

,、,

6.1.2.2若受试样品为固体应将其粉碎过150m孔径筛并用适当的介质充分湿润以保证受试样

μ

。,,,

品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水是首选的介质若采用其他介质应考虑其毒性和刺激性并应考虑介质对

。。

受试样品皮肤通透性的影响液体受试样品一般不用稀释

6.2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6.2.1动物的选择和观察

,。

首选初成年大鼠也可使用其他种属如家兔或豚鼠进行试验动物体重应适宜以保证足够的涂皮

ㅤㅤㅤㅤ

,,,,

面积如大鼠200~300兔2000~3000豚鼠350~450等但动物体重的变动范围不应超

gggggg

。,

出平均体重的20%染毒开始前至少要有3d时间使实验动物适应动物室饲养环境并在这段时间内

观察实验动物的状态。

6.2.2动物的性别和数量

,,,。

每一剂量组实验动物至少应有只雌雄各半皮肤健康雌性动物应未曾怀孕若计划在试验过

20

,。

程中处死动物则应增加计划处死的动物数

6.2.3饲养环境

。,,

实验动物和动物试验的环境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应规定选用常规饲料饮水不限制最好单笼

饲养。

6.3剂量设计

。,。

试验一般设三个染毒组和一个对照组对照组动物不接触受试样品其他处理均与染毒组相同

,(),

高染毒剂量应使动物产生较明显的毒性效应不引起过多动物死亡死亡率不应超过10%低剂量组

。,。

应不出现任何毒性作用若掌握人群接触水平则低染毒剂量应高于人群的实际接触水平如剂量设

,,,。

计得当中剂量组会引起较轻的毒性效应若设多个中剂量组时应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

,,,。,,

此外可另设一追踪观察组即选用只动物雌雄各半给予高剂量受试样品染毒在全程

2090d

(),、;

染毒结束后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一般不少于28d以了解毒性作用的持续性可逆性或迟发毒作用也

,(),

可在试验设计时每组增加一定的动物数试验结束时每组剖杀部分动物数量应满足统计分析部分动

。,,

物继续作追踪观察若受试样品引起严重的皮肤刺激效应应降低受试样品的使用浓度尽管这样可导

()。

致原来在高浓度或高剂量下出现的其他毒性作用减弱或消失若试验早期动物的皮肤受到严重损

2

/—

GBZT240.192011

,,。

伤则应终止试验并降低浓度重新开始试验

,/,

本试验中如果每天接触水平超过1000mk体重时仍未产生可观测到的毒性效应而且可以根

gg

,。

据化合物构效关系预期受试样品毒性时则不必进行三个剂量水平的全面试验观察

6.4染毒方法

,,,,

染毒前24h将动物躯干背部染毒区的被毛去除去毛时应小心不可损伤动物皮肤以免引起皮

。,。

肤通透性的改变此后根据剪毛区被毛生长情况可每周剪毛一次各组的去毛时间和去毛面积应相

。,

同受试样品应尽可能薄而均匀地涂敷于整个染毒区域染毒部位的面积约相当于动物体表面积的

(),,,

10%计算方法见GBZ240.1附录B应通过动物体重确定染毒部位的面积若受试样品毒性较大可

。,

相对减小染毒区域的面积应使用玻璃纸和无刺激的胶带将受试样品固定以保证受试样品与皮肤有

。,

良好的接触和防止受试样品脱落染毒时还应采用必要的措施防止动物舔食受试样品如对动物进行

,。

固定时应有一定程度的松动

每天染毒,,,。

6h理想的染毒周期是每周7d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每周也可染毒5d

6.5临床观察

,。。

试验期内每天至少观察一次必要时增加观察次数对附加组还要增加至少28d

,、。

观察期间对动物的任何毒性表现均应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发生时间程度和持续时间观察应至少

:、、、、、

包括如下内容皮肤和被毛眼和黏膜呼吸循环植物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肢体运动和行为活动等改

。,。,

变对死亡动物应进行解剖对质弱或濒死动物应隔离或人道处死和解剖记录每周摄食量经饮水染

,。。

毒时还应记录每天饮水量记录每周体重变化试验结束时处死动物作相关检查

6.6临床检查ㅤㅤㅤㅤ

6.6.1眼科检查

,,,

在动物染毒前和染毒后最好对所有实验动物至少应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动物使用眼科镜或其

。。

他有关设备进行眼科检查若发现动物有眼科变化则应对所有动物进行检查

6.6.2血常规检查和其他血液指标检查

,。,

至少应在染毒结束时进行必要时应在染毒中期也进行检查如设立附加组染毒结束时如有异常

,。、、

的指标附加组追踪观察结束时应进行检查测定指标至少应包括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

、、,、。

数血小板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必要时测定网织红细胞数凝血功能等指标

6.6.3血液生化检查

,。,

至少应在染毒结束时进行必要时在染毒中期也应进行检查如设立附加组在染毒结束时如有异

,。、、、

常的指标应在附加组追踪观察结束时进行检查检查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平衡碳水化合

。()、()、

物代谢等测定指标应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

()、()、()、()、()、()、()

ALP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蛋白TP

,:、、、

等还应根据受试样品可能的毒作用表现补充如下指标如鸟氨酸脱羧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

γ-

、、、、、、、、。,

甘油三酯高铁血红蛋白胆碱酯酶钙磷氯钠钾血糖等此外还可根据所观察到的毒性作用进

,。

行其他更大范围的临床生化检查以便进行全面的毒性评价

6.6.4尿液检查

,、、、。

一般应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包括外观pH值尿蛋白尿糖和血细胞如尿样分析可作为预期或观

3

/—

GBZT240.192011

,。

察得到的毒性指标则可增加有关的尿液检查项目

6.7病理检查

6.7.1大体解剖

,、,、、。、、

所有动物皆应进行大体解剖内容应包括体表体腔的各开口处颅胸腹腔及其内容物肝肺

、、()、、、、,,

肾肾上腺睾丸卵巢附睾脾脑心脏应在分离后尽快称重以防水分丢失并应立即保存在固定液

,。

中备病理组织学检查

、、、、、、(/)

心肝脾肺肾脑睾丸的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脏器系数脏器重量体重为必测指

=×100%

,。

标必要时加测其他脏器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

6.7.2病理组织学检查

、、、、、、、、()、、。

通常应包括皮肤心肝脾肾胃大脑肺睾丸卵巢附睾肾上腺等皮肤病理检查为必检指

。,、、、、、、、、、、

标根据需要还可包括脑桥小脑和大脑皮层脑垂体主动脉气管胰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

、、()、、、、、、()、、。

直肠膀胱甲状腺包括甲状旁腺胸腺前列腺子宫乳腺肌肉胸骨包括骨髓淋巴结眼球等

、、、()、(、

如果毒性作用时还可选择检查唾液腺生殖附属器官眼股骨包括关节面脊髓包括颈部胸

、)、、、。

部腰部泪腺雌性乳腺大腿肌肉等

,

要先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动物及系统解剖时发现的异常组织作详尽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他剂量

。,

组一般仅在高剂量组有异常发现时才进行检查在附加组应对那些在染毒组呈现毒性作用的组织和

器官进行检查。

、,。

中低剂量组动物也需做肺的病理组织学检查肺部感染情况可判断动物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取

ㅤㅤㅤㅤ

、。

肝肾做同样检查

7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

7.1数据处理

,/、、

可通过表格形式总结试验结果显示动物体重和摄食量饮水量试验开始时各组动物数出现毒性

、。

反应的动物数毒性反应的类型和动物出现毒性反应的百分比对所有数据应采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

进行评价。

7.2结果评价

,。

评价应结合前期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毒性效应指标和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毒性评价应包

、。

括受试样品染毒剂量是否出现毒性反应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及其程度之间的关系这些反应包括行为

、、、、。

或临床异常肉眼可见的损伤靶器官体重变化情况死亡效应以及其他一般或特殊的毒性作用成功

的亚慢性试验应能够提出统计学上有意义的NOAEL。

8评价报告

/,:

除GBZT240.1规定的一般项目外评价报告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方法;

a

b)按性别和剂量的毒性反应数据;

)试验期内动物死亡的数量和时间;

c

)毒性作用或其他作用;

d

4

/—

GBZT240.192011

)每种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及其转归情况;

e

)、();

f动物体重资料摄食量和或饮水量资料

)眼科检查结果;

g

)血液学检查结果;

h

)临床生化检查结果;

i

)大体解剖所见;

j

)病理组织学检查所见的详细描述;

k

)对结果进行处理的统计学方法;

l

)确定;

mNOAEL

)结论。

n

9结果解释

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能够提供受试样品在经皮反复接触时的毒性作用资料虽然其试验结果仅能

,。

有限地外推到人但它可为确定人群接触的NOAEL和容许接触水平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ㅤㅤㅤㅤ

5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