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867.27-2022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7部分:水泥搅拌站
DB50/T 867.27-2022 Safety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27: Cement Mixing St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重庆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重庆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重庆渝经电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水泥协会、重庆市混凝土协会、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重庆众联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云阳阳城混凝土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王晓航、黄勇、席敏、熊科、黎伟、李志坤、叶建雄、王刚、李德胜、陈智荣
- 出版信息:
- 页数:17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50/T867.27—2022
ICS13.100
CCSA90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867.27—2022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7部分:水泥搅拌站
A
2022-04-01发布2022-07-01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0/T867.27—2022
DB50/T867.27—2022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原则和要求.....................................................................................................................................................2
5基础管理.........................................................................................................................................................3
6生产设施.......................................................................................................................................................10
7生产设备及系统...........................................................................................................................................13
8特种设备.......................................................................................................................................................21
9供配电...........................................................................................................................................................23
10职业健康.....................................................................................................................................................26
11消防.............................................................................................................................................................29
12危险化学品.................................................................................................................................................30
13劳动防护.....................................................................................................................................................31
14作业安全.....................................................................................................................................................32
15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34
附录A(规范性)水泥搅拌站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35
附录B(规范性)水泥搅拌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及监督检查清单........................................................41
附录C(资料性)相关引用条款...................................................................................................................114
I
DB50/T867.27—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DB50/T867分为若干部分,目前已发布27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通用要求;
……
——第27部分:水泥搅拌站;
……
本部分为DB50/T867的第27部分。
本文件由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重庆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重庆渝经电力工程设计
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水泥协会、重庆市混凝土协会、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高性能
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中建西部建设有限公司、重庆众联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云阳阳城混凝土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晓航、黄勇、席敏、熊科、黎伟、李志坤、叶建雄、王刚、李德胜、陈智荣。
DB50/T867.27—2022
引 言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它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
会稳定大局。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重要体现。所以,搞好安全生产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充分运用标准化工具,制定合理的安全生
产“标尺”(即安全生产标准),推行标准化作业,并用相应的“标尺”检查监督生产现场,达到规范现
场作业行为目的,对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生产经营中因安全事故产生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具有
重大意义。
DB50/T867《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系列地方标准旨在结合重庆市各行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现状,确定
各典型行业的安全生产要求,拟由若干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确立我市安全生产经营需要遵守的总体原则和总体要求。
——第2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的影响因素,梳理安全生产经营领域较通用
的、常规的安全技术要求。
——第n部分:各行业安全生产技术要求。目的在于结合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编制更具
操作性和适用性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要求。
其中第1部分和第2部分提出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最基本和通用的要求、原则,在整个标
准体系中起统领的作用,是整个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其他行业安全生产规范的基础,各行业技术规
范应遵循《总则》和《通用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并在其基础上,结合各行业特点再进一步细化。
DB50/T867旨在通过梳理安全生产技术要求,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行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
主体责任,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企业的安全素质,将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
一线,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最终能够达到强化源头管理的目的。
本文件规范了重庆市水泥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应达到的安全管理和技术要求,从而为整个行业的有
序经营提供了安全指导,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有了可遵循的“标尺”。
III
DB50/T867.27—2022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第27部分:水泥搅拌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泥搅拌站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要求,明确水泥搅拌制品生产企业在基础管理、生产
设施、生产设备、特种设备、供配电、职业健康、消防、危险化学品、劳动防护、作业安全、安全生产
标准化评定等方面应达到的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搅拌制品生产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4053.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8196-2018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
GB/T12265-2021机械安全防止人体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
GB/T1280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3495.1-2015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14784-2013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
G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30-199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15706-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少
GB/T16754-2008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
GB17945-201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25201-2010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GB/T29639-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20年版)
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41-2020锅炉房设计标准
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84-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6-2021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
1
DB50/T867.27—2022
GB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444-2008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TSG11-2020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查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TSG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9007-201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9-201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DB50/T632-2015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程
DB50/T867.2-2018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第2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泥搅拌站Cementmixingplant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场地、设备、设施和专业技术,以水泥作为主要胶凝材料,从事混凝土、
预拌砂浆、预制混凝土构件、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等建筑产品生产的经营组织(简称“企业”)。
3.2
预拌砂浆Ready-mixedmortar
专业生产厂生产的湿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3.3
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concretememberfabricatedintheplant
在工厂预先生产制作的混凝土构件。
3.4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Evaporatedreinforcedconcreteproducts
以硅质和钙质材料为主要原料,以铝粉(膏)为发气剂,石膏为调节剂和少量外加剂,经配料搅拌、
浇注、静停、切割和高压蒸养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一种多孔硅酸盐混凝土材料。
4原则和要求
DB50/T867.27—2022
4.1原则
4.1.1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包括: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厂长等主要负责人
的全面责任、管理负责人的管理责任、技术负责人的技术责任。
4.1.2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按照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本文件的要求,建立符合的管理流程或
体系,保持设备、设施的安全性。
4.1.3企业安全生产可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置)的动态循环、持续改进的管理流程。
4.1.4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体现“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
通,落实具体责任,从细节上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4.2要求
4.2.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在每年年初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监督检查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在每
年年终组织考核安全生产工作绩效。根据设备、工艺、人员变化,调整制定下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4.2.2企业应遵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已颁布的淘汰设备和工艺目录清单,淘汰安全性
落后的设备和工艺。
4.2.3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要求应达到本文件的规定。
4.2.4企业应按照本文件及附录A的要求,检查和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并验收达标,保证安全生产
目标的实现。
4.2.5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及监督检查可按照本文件附录B的要求执行。
4.2.6为了便于实施本文件所引用的标准,相关引用条款参见附录C。
5基础管理
5.1机构与职责
5.1.1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决策和跨部门协调,每季度应至少召开
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5.1.2从业人员达到100人及以上的,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
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1.3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履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和政策,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管理制度;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
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并加强监督考核。
5.1.4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全面责任应包括但不限于:
a)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b)组织制定并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d)保证并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和有效实施;
e)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
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f)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g)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5.1.5企业设置专项工作负责人职务的,该负责人对分管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承担直接监督管理责任;
设置技术负责人职务的,该负责人对技术工作中的安全生产承担直接监督管理责任。
5.1.6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但不限于以下职责:
3
DB50/T867.27—2022
a)组织或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组织或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
c)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d)组织或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e)制定安全生产检查计划,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
管理的建议,如实记录检查情况;
f)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如实记录整改情况;
g)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h)发现有危及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指令从业人员暂停作业或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
撤离作业现场;
i)组织安全生产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5.1.7技术管理部门及技术人员应履行但不限于以下职责:
a)组织制定、实施本单位安全技术规程、作业规范、技术标准;
b)组织制定、实施危险源的管理方案和危险作业技术措施、应急预案;
c)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并及时处理,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采取必要的安
全防护措施。
5.2方针目标
5.2.1企业应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以控制生产安全事故率和职业病发生率为指标的年度安全
生产目标。
5.2.2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可按下列内容:
a)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
b)死亡或工伤数;
c)职业病确诊数。
5.2.3企业应根据各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面临事故风险的程度,综合设计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落
实全员目标责任制。
5.2.4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能,将目标分解为指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和考核办法,对目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5.2.5对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目标的实施计划;评估
结果、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
5.3安全生产责任制
5.3.1企业应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
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并加强监督考核。
5.3.2安全生产责任的内容和大小应与各生产性质和岗位性质相适应。
5.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4.1企业应制定并实施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相一致的制度文件;制度文件应明
确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部门职责,并有落实措施。
5.4.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含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目标管理;
b)安全生产责任制;
c)安全生产承诺;
DB50/T867.27—2022
d)安全生产投入;
e)安全生产信息化;
f)“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安全管理;
g)安全生产文件、记录和档案及变更管理;
h)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
i)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治;
j)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k)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l)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m)设备设施管理;
n)施工或检维修安全管理;
o)危险物品管理;
p)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q)安全警示标志管理;
r)安全预测预警;
s)安全生产奖惩管理;
t)相关方安全管理;
u)防护用品采购与发放管理;
v)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
w)安全生产事故处置管理;
x)安全生产绩效管理。
5.4.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应保存近期的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记录至少三年以上。
5.4.4企业的技术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一起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规章和标准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5.4.5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安全检查情况、自评结果、评审情况、事故情况等,及时修订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
5.5操作规程
5.5.1企业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投入使用情况制定可行的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明确安全风险、注意事项等内容。
5.5.2企业通用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电工安全作业规程;
b)汽车维修工安全作业规程;
c)电焊工安全作业规程;
d)气焊工安全作业规程;
e)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f)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g)皮带机安全操作规程;
h)快速校秤安全操作规程;
i)搅拌机检修、维修操作规程;
j)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k)水泵安全操作规程;
l)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5
DB50/T867.27—2022
m)供配电设备检修、巡查操作规程;
n)消防设备设施安全操作维护规程。
5.5.3混凝土或预拌砂浆生产专有的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
容:
a)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
b)罐车安全操作规程;
c)泵车安全操作规程;
d)布管工安全作业规程;
e)砂石分离机(分砂机)安全操作规程;
f)马沸炉安全操作规程;
g)压滤机安全操作规程。
5.5.4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专有的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模板工安全作业规程;
b)钢筋工安全作业规程;
c)天车工安全作业规程;
d)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
e)蒸汽养护窑安全操作规程;
f)砂石分离机安全操作规程。
5.5.5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专有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蒸压釜安全操作规程;
b)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c)球磨机安全操作规程;
d)破碎机安全操作规程。
5.5.6企业有“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投入生产或使用时,应组织制订新的操
作规程,明确安全风险、操作程序或顺序、作业防护措施、注意事项等。
5.6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5.6.1教育和培训管理
5.6.1.1企业应制定和实施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5.6.1.2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教育和引导从业人员掌握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及相关要
求,遵守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增强从业人员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5.6.1.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详细记录培训教育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建立
记录档案。
5.6.1.4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生产班组的安全教育活动,生产班组月度安全教育活动不应少
于1次。
5.6.2从业人员教育和培训
5.6.2.1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初次培训不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
训不少于12学时。
5.6.2.2普通员工完成安全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后,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每
年至少还应接受一次再培训。
5.6.2.3从事“四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或操作人员应进行
针对性的安全和应急避险知识教育培训。
5.6.3新进和转岗人员教育和培训
5.6.3.1新进和转岗人员应进行厂部、车间、班组等三级部门安全教育培训,车间、班组等部门培训
宜采用课堂、实地、实作相结合,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DB50/T867.27—2022
5.6.3.2新进和转岗人员的培训不少于24学时。
5.6.4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从事特种作业、特种设备操作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
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离岗六个月及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考核。
5.6.5相关方人员教育
相关方及临时外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企业应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并保存记录。主要内容宜包括:
外来人员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险因素、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
措施、应急知识等。
5.7相关方管理
5.7.1企业应建立有关承包商、供应商及其它合作商等相关方的管理制度。
5.7.2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要求相关方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5.7.3企业应将工程项目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
5.7.4企业应与承包、承租等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
理和防控的管理责任。
5.7.5根据相关方提供的作业性质和行为,定期识别行为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对
其安全绩效进行监测。
5.7.6项目发包方应统一协调管理同一作业区域内的多个相关方的交叉作业。
5.7.7相关方应遵守本企业相关操作规程,相关方人员应配备、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8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5.8.1企业应确保新建、改建、扩建等项目的安全设施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根据相关要求,编制相应的安全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或
安全预评价报告或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5.8.2安全设施设计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5.8.3企业应确保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引进)等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遵守有关法律、法
规和标准,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根据相关要求,编制相应的职业
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5.8.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5.9安全生产投入
5.9.1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费用计提管理办法,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
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逐月平均提取。
5.9.2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
b)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配备个体防护用品;
c)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
d)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
e)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f)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
g)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病危害标识;
h)其它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事件或活动。
5.10安全文化建设
7
DB50/T867.27—2022
5.10.1企业宜通过宣传栏、知识竞赛、拓展训练等各种活动,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习惯,形成具
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
5.10.2企业宜按照AQ/T9004-2008的要求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5.11风险管理
5.11.1危险源识别
企业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危险源识别,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
作环境和管理缺陷,其范围应覆盖所有的活动及区域,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
和将来三种时态。
5.11.2安全风险评估
5.11.2.1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和工作程
序等;选择合适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评估。评估时,至少应从安全风险影响人、财产和坏境三个
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5.11.2.2安全风险评估后,按重大、较大、一般、低风险确定四种等级,风险等级对应红、橙、黄、
蓝四种色标进行登记建档。
5.11.3安全风险控制
5.11.3.1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制度,在制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
险:
a)消除;
b)替代;
c)工程控制;
d)个体防护;
e)警告。
5.11.3.2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了解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安
全风险。
5.12隐患排查治理
5.12.1隐患排查
5.12.1.1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定期进行隐患排查。
5.12.1.2安全检查由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共同参与制定方案,按照“班组进行
每日检查、车间进行每周检查、厂部进行每月检查”的时间安排执行。
5.12.1.3安全检查应参考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查出的隐患应作好登记。
5.12.1.4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或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管理及活动,包
括相关方的工作范围。
5.12.2隐患治理
5.12.2.1企业应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方案内容应包
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等。隐患治理应采取包括技术和
管理等控制措施。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完成前,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5.12.2.2对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灾难事故的隐患,无法治理的,应采取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
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及时向下属部门和人员发出预警,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应采取撤离人员、
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
5.12.2.3隐患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效果进行验收,根据验收结果,重新确定风险等级。
DB50/T867.27—2022
5.13应急管理
5.13.1应急机构
5.13.1.1企业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以及相关人员组
成的应急救援组织,包括: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指挥部。
5.13.1.2企业应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指挥部各组成人员的职责,建立与本单位
相适应的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负责人可授权现场指挥人员具体实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的现场救援工
作。
5.13.2应急预案
5.13.2.1企业进行本单位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后,按照GB/T29639-2020的规定,组织编制生产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13.2.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适用范围、响应分级、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响应、
后期处置、应急保障、现场处置方案等内容,体现出“简明化、实战化、专业化和应急处置卡”的特点,
并按规定向相关部门备案。
5.13.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根据应急救援组织人员变化、工艺设备变化和时间变化等情
况,由主要负责人组织进行评估和修订。
5.13.3应急资源
5.13.3.1企业应配备应急设备、装备,储备应急物资。
5.13.3.2应对应急物资、设备、装备进行定期检测、检查、维护、保养,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确保
其完好、可靠、适用。
5.13.3.3对应急设备、装备和物资的储备应有监督管理制度,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应急设备、装备
和物资应有完善的使用、调拨、购进程序和管理制度,且应有相应的登记记录。
5.13.4应急演练
5.13.4.1企业应对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逃生技能等应急常识
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培训,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
5.13.4.2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如实记入生产经营单位
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5.13.4.3应按照AQ/T9007-2019的规定,定期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做到一线从业人员参与
应急演练全覆盖。
5.13.4.4应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
急预案演练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5.13.4.5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按照AQ/T9007-2019和AQ/T9009-2015的规定对演练进行总结和
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5.13.5事故管理
5.13.5.1报告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主要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并在1h内向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和
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情况。报告事故应包括以下内容:
a)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现场情况;
b)事故的简要经过;
c)事故已经或可能造成的伤亡和初步损失;
d)已采取的措施;
e)人员联络方式。
9
DB50/T867.27—2022
5.13.5.2调查和处理
企业应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事故,调查和处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有关证据和资料,以及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
人等内容;
b)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整改措施;
c)建立事故档案,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损失大小、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
故教训、事故处理等内容。
6生产设施
6.1厂区、生产用房及仓储环境
厂区、生产用房及仓储环境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安全要求:
a)生产厂区平面布置符合GB50187-2012第3、4章及第5.1、5.2、5.3、5.6、8.1条的要求;
b)生产厂区功能分区及各作业区域应布局合理,生产作业区与生活区应分开,厂区出入口位置应
合理设置,且数量不应少于2个,人员出入口与主要物流出入口分开设置;
c)厂区应设人行通道、车行道,人车分离;厂区道路应设置交通安全标志,道口、交叉路口、转
弯、装卸作业区等应设有警告标志及限速标志;消防车通道符合GB50016-2014第7.1.8条的
要求,环形消防车通道不应堵塞,尽头式消防车通道,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
d)生产作业点、工作面和安全通道应以自然采光为主,夜间设置照明设施,照明灯具保持完好;
厂区照明应符合GB50034-2013第5.4、5.5条的规定;
e)生产用房建设需取得消防设计审核或备案、消防工程验收或备案的法定手续;生产厂区改扩建
的永久性建(构)筑物,应有合法审批和验收手续;
f)生产厂房的楼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符合GB50016-2014表3.3.1中生产的
火灾危险性丁类或戊类的规定;蒸压加气混凝土添加的铝粉仓库的楼层数和面积符合GB
50016-2014表3.3.2中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乙类的规定;不燃的原料、成品仓库的楼层数和
面积符合GB50016-2014表3.3.2中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戊类的规定;
g)混合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GB50016-2014第3.1.2条的规定;混合仓库的火灾危
险性分类应符合GB50016-2014第3.1.4、3.1.5条的规定;
h)办公和住宿的楼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符合GB50016-2014表5.3.1中单、
多层民用建筑的规定,厂房和仓库内禁止设置员工宿舍;
i)仓库的安全出口的数量符合GB50016-2014第3.8.2、3.8.3条的规定;通道、安全出口位置明
显畅通;
j)生产厂房、仓库、锅炉房、高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应分别符合GB50016-2014第3.2.3、3.2.5、
3.2.6、3.2.7条的规定;
k)生产厂房之间及与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16-2014第3.4.1、3.4.5条的规定;
仓库之间及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16-2014第3.5.2条的规定;
l)高度在15m及以上的高耸粉料筒仓的防雷措施应符合GB50057-2010第4.1、4.4条关于第三
类防雷建筑物的规定,同时设置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防雷接地系统采用共用接地网
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采用单独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处于高山和多雷电地区
的厂房应每年进行一次防雷接地系统专业检测。
6.2普通砂石料仓
DB50/T867.27—2022
普通砂石料仓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安全要求:
a)砂石料仓建设选址应符合GB50187-2012第3.0.12、3.0.13、3.0.14条的规定;
b)砂石料仓入口处应张贴安全及职业病危害提示牌;
c)砂石料仓入口门框应采用黄黑相间警示标志,入口处宜设置进入砂石料仓警报提示系统和广角
镜;
d)砂石料仓装卸场地应根据厂区道路设计,路面宽敞、粗糙、平整、有足够的承载力,有条件的
可设置车行道、人行道,人车分离,并有明显的安全通道线;
e)上料仓前宜设置防撞墩,高度不宜小于30cm;
f)砂石料仓钢架立柱下端应设置带有黄黑相间反光条纹防撞墩;
g)上料口临边设置防护栏,护栏高度满足GB4053.3-2009第5.2条的规定;
h)上料口内应设隔网,网格尺寸不宜大于10cm×15cm,隔网与仓口边坡应平整;
i)卸料平台与堆放处有明显高差的砂石料仓,卸料平台应平整,宜设置防止材料车过度倒车掉落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CMA 0127-2022 塔式起重机测力环式起重量限制器 2022-04-06
- T/CCMA 0115-2021 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编写导则 2021-08-16
- T/NXJX 041-2022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伸缩机身 2022-12-02
- T/ZZXJX 263-2023 建筑塔式起重机现场安装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2023-06-26
- T/CCTAS 176-2024 箱式包装单元智能装卸设备 2024-12-25
- T/HASE 004-2023 流动式起重机安全管理规范 2023-08-16
- T/JSDL 2-2017 高处作业吊篮检测与安全评估规程 2017-11-01
- T/HFJX 2029-2020 再制造电动平板搬运车充放电接口 2020-06-29
- T/CRIA 16008-2019 耐灼烧金属网芯输送带 2019-12-09
- T/ZZB 1868-2020 蓄电池前移式叉车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