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0.2-2019 反恐怖防范管理 第2部分:党政机关

DB4401/T 10.2-2019 Counterterrorism Prevention Management Part 2: Party-State Organs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01/T 10.2-2019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1-29
实施日期
2020-02-10
发布单位/组织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A90

DB4401/T10.2—201X

DB4401

广州市地方标准

DB4401/T10.2—2019

反恐怖防范管理第2部分:党政机关

Anti-terrorismprecautionmanagement—Part2:partyandgovernmentdepartmentsand

offices

2019-11-29发布2020-2-10实施

DB4401/T10.2—2019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反恐怖防范原则....................................................................1

5防范分类及等级划分................................................................2

5.1防范分类......................................................................2

5.2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等级..........................................................2

6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2

7常态反恐怖防范....................................................................2

7.1人防..........................................................................2

7.2物防..........................................................................3

7.3技防..........................................................................4

7.4制度防........................................................................9

8非常态反恐怖防范..................................................................9

8.1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启动..........................................................9

8.2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实施..........................................................9

8.3非常态反恐怖防范措施..........................................................9

8.4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的人防、物防和技防配置.......................................10

9应急准备要求.....................................................................10

9.1总体要求.....................................................................10

9.2应急预案.....................................................................10

9.3反恐应急演练.................................................................11

10监督、检查......................................................................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门卫登记与检查制度.............................................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会议(活动)保卫制度...........................................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工作制度.....................................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工作重点项目检查实施.........................15

参考文献............................................................................18

I

DB4401/T10.2—2019

前言

DB4401/T10《反恐怖防范管理》计划分为以下33个部分,以后根据反恐怖防范工作需要,再视

情况进行调整: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党政机关;

——第3部分:广电传媒;

——第4部分:涉外机构;

——第5部分:教育机构;

——第6部分:医疗卫生机构;

——第7部分:商场超市;

——第8部分:酒店宾馆;

——第10部分:园林公园;

——第11部分:旅游景区;

——第12部分:城市广场;

——第14部分:大型专业市场;

——第15部分:体育场馆;

——第16部分:影视剧院;

——第17部分:会展场馆;

——第18部分:宗教活动场所;

——第20部分:船舶港口码头;

——第21部分:公交客运站场;

——第22部分:隧道桥梁;

——第2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第25部分:水务系统;

——第26部分:电力系统;

——第27部分:燃气系统;

——第29部分:粮食和物资储备仓库;

——第30部分:金融机构;

——第31部分:电信互联网;

——第32部分:邮政物流;

——第33部分:危险化学品;

——第34部分:民用爆炸物品;

——第35部分:核与放射性物品;

——第36部分:传染病病原体;

——第37部分:大型活动;

——第38部分:高层建筑。

本部分为DB4401/T1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GB/T1.1—2009的规定起草。

本部分由广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州市公安局警卫支队提出。

本部分由广州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

本部分由广州市公安局警卫支队具体解释和实施情况收集。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州市公安局警卫支队、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保卫科、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

厅行政处保卫科、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保卫科、政协广州市委员会办公厅行政处保卫科、广州市公

安局反恐怖支队、广州市标准化协会、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DB4401/T10.2—2019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虎成、吴志强、唐小军、周建斌、周日荣、张志强、毛雨清、田从军、廖

俊斌、吴朝阳、陈淑宜。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V

DB4401/T10.2—2019

反恐怖防范管理第2部分:党政机关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反恐怖防范原则、防范分类及等级划分、

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常态反恐怖防范、非常态反恐怖防范、应急准备要求和监督、检查。

本部分适用于在穗的党政机关类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的防范工作和管理,党政机关类反恐怖防范

一般目标可参照执行。

注:反恐怖防范重点目标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663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控制指示设备

GB12899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

GB15208(所有部分)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GB/T17565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2572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32581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T37078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36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594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GA/T64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669.1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1127—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GA/T1343—2016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

DB4401/T10.1—2018反恐怖防范管理第1部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DB4401/T10.1—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党政机关partyandgovernmentdepartmentsandoffices

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各级

党政机关派出、派驻机构。

4反恐怖防范原则

4.1党政机关的反恐怖防范应坚持“属地负责,逐级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

1

DB4401/T10.2—2019

4.2党政机关的反恐怖防范工作应在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公安机关、党

政机关主管部门履行安全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责任。

4.3党政机关是反恐怖防范的责任主体,应按照反恐怖主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履行职责。

5防范分类及等级划分

5.1防范分类

反恐怖防范按防范管理性质分为常态反恐怖防范和非常态反恐怖防范两类。

5.2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等级

非常态反恐怖防范等级按恐怖威胁预警响应的要求分为四级:

a)四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Ⅳ级(一般),用蓝色表示;

b)三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Ⅲ级(较大),用黄色表示;

c)二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Ⅱ级(重大),用橙色表示;

d)一级非常态反恐怖防范,Ⅰ级(特别重大),用红色表示。

6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

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应包括:机关大院(大楼)出入口、重要办公区域、档案室、机要

室、保密室、财务室、案件管理中心、接访场所、公文交换中心、数据信息中心、文印中心、会议场

所、配电站、通信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安防监控中心、枪支弹药存放场所、餐厅、停车库

(场)等。

7常态反恐怖防范

7.1人防

7.1.1设置原则

7.1.1.1应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标准对安保力量的要求。

7.1.1.2党政机关应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工作性质及地理位置、单位面积、工作人员数量、重

要部位分布等反恐怖防范工作实际需要,设置保卫机构,配备专职的保卫干部和足够的安保力量。

7.1.2人防组织

7.1.2.1党政机关应成立由机关内部各单位责任领导为成员的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并指定工作联络人员,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反恐怖防范工作。

7.1.2.2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部门,由专职保卫干部、在编工作人员和

机关内部各单位指定的安保负责人组成,承担反恐怖防范日常工作。

7.1.2.3党政机关应明确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重要岗位,重要岗位见表1。

7.1.3人防配置

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应按照表1的规定进行人防配置。

表1人防配置表

序号项目配设要求设置标准

1工作机构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应设

2责任领导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应设

3责任部门党政机关保卫部门应设

4专职联络员指定联络员1名应设

5安保负责人内部各单位指定人员应设

2

DB4401/T10.2—2019

表1人防配置表(续)

序号项目配设要求设置标准

6技防岗位重要技防系统设施应设

安防监控中心、机关大院(大楼)出入口、会议场所、枪

7固定岗位应设

支弹药存放场所、接访场所

安保重要办公区域、档案室、机要室、保密室、财务室、案件

力量管理中心、公文交换中心、数据信息中心、文印中心、会

8巡查岗位应设

议场所、配电站、通信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餐

厅、停车库(场)、周界

9网管岗位网络安全维护应设

10机动岗位机动应设

7.1.4人防管理

7.1.4.1党政机关应建立与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的工作联系,定期报告反恐怖防范措

施落实情况,互通信息、完善措施。发现可疑人员、事件、违禁和管制物品及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制

止,并向公安机关报告,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7.1.4.2党政机关应加强人防管理,按DB4401/T10.1—2018中7.1.4.2的要求执行:

a)加强出入口来访人员管理,核对、查验、登记来访人员、车辆信息,必要时对来访人员进行

安全检查及身份核验;

b)党政机关应指定专职联络员,联络员宜为党政机关保卫部门的负责人,应确保24小时通信畅

通;联络员的配置和变更,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和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备案;

c)安保负责人为机关内部单位安全责任部门的负责人,安保负责人的配置和变更,应及时报送

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7.1.5安保力量要求

反恐怖安保力量应符合DB4401/T10.1—2018中7.1.5的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反恐怖防范安保力量应熟悉机关地理环境和主要设施布局,熟悉消防通道和各类疏散路线、

场所和途径;

b)积极应对相关涉恐突发事件,协助、配合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公安机关及党政机关主

管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c)安保负责人应熟悉反恐怖防范工作情况及相关规章制度、职责及分工、涉及的应急预案等;

d)安保负责人应按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分工和要求,组织本单位的安保

力量,落实本单位的反恐怖防范的责任,参与机关大院(大楼)的整体防范工作。

7.2物防

7.2.1配置原则

7.2.1.1应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标准对工程建设的要求。

7.2.1.2应纳入重点目标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新建或改建项目应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7.2.1.3使用的设备和设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

7.2.2物防组成

重点目标物防包括实体防护设施、个人应急防护装备、公共应急防护装备及设施等。

7.2.3物防配置

党政机关反恐怖防范应按照表2的规定进行物防配置。

3

DB4401/T10.2—2019

表2物防配置表

序号项目安放区域或位置设置标准

1机动车阻挡装置机关大院(大楼)出入口应设

2防暴阻车路障机关大院(大楼)出入口应设

重要办公区域、配电站、通信系统、通风系统、空调应设

防盗安全门、金属防护门或防

3系统、安防监控中心、数据信息中心、案件管理中心

实体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应设

枪支弹药存放场所、档案室、机要室、保密室

护设施

4防盗保险柜、防盗保险箱财务室、档案室、机要室、保密室应设

5围栏或栅栏周界应设

6人车分离通道机关大院(大楼)出入口应设

7人行出入口通道闸机关大院(大楼)出入口应设

8对讲机、强光手电、防暴棍传达室、执勤岗位、装备室应设

9毛巾、口罩办公楼各楼层、供开放、参观区域、接访场所应设

10个人防毒面罩或防烟面罩办公楼各楼层、供开放、参观区域、安防监控中心应设

11应急防防暴盾牌、钢叉传达室、执勤岗位、装备室、接访场所应设

护装备防暴头盔、防割(防刺)手

12传达室、执勤岗位、装备室、接访场所应设

套、防刺服

13化学防护服、铅衣及相关药品传达室、执勤岗位、装备室、接访场所宜设

防爆桶、防爆毯(含防爆围

14传达室、执勤岗位、备勤室应设

公共应栏)

急防护传达室、保卫部门、安防监控中心、接访场所、执勤

15应急警报器应设

装备及岗位、备勤室

设施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